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旧石器时代 >

第149章

回到旧石器时代-第149章

小说: 回到旧石器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节省时间,死些脑细胞非常值得。

就在这时候,思考了很久的张三对王扬提出,他和笑笑这二十人留在森林里。

王扬一愣,正想说些什么,张三接下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表示,如果自己等人来到森林砍几棵树,然后回去加工木炭,每次来回至少都要浪费至少七天的旅途时间,一次浪费七天,十次浪费七十天。

等于每一次来回中,就有二十个人手在七天内啥都干不了。

在这个又缺人手又缺时间的时刻,是最要不得的。

而如果他和笑笑等人留了下来,就等于天天都有人在加工木炭,时间可以节约非常多下来,最重要的是,加工好的木炭很脆,又轻,可以凿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装进袋子中,运送回去。

这不是一举两得了吗?

说到这里,张三的想法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王扬目光闪烁,落在了其他人的身上。

其他人也在思考这件事,几个大人的目光多少带些犹豫,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长时间的脱离大部队,分开居住。

至于笑笑等人更是傻眼了,他们才加入部落没多久,好不容易享受了一年的愉快时光,现在分开?

不只是他们犹豫,王扬自己也很犹豫,在张三说出留下来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张三的意图,这是个非常好的办法,但也是个很大胆的想法。

但正如其他人想的那样,王扬从来没想过自己部落的人和大部队脱离。

以前乌龙的部落便脱离了,但王扬和他们并没有太大的纠葛,他们想要留下,那就留下。

可是现在可是张三想留下啊,自己要不要同意?在内心深处,王扬是相当同意的,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之所以让张三继续说出来,是想让众人听,让他们作出决断。

没过多久,那些人便望向了王扬,张三同样注视着王扬,说到底,最终的决断还是要由王扬完成,王扬说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王扬不说自己的想法,而是问他们同不同意张三的点子。

众人懦懦的表示,他们支持张三的点子。

王扬点了点头,既然全票通过,那他们就留下来,之后,就细节上的展开,众人开始了讨论。

他们先说了木炭加工的问题,张三表示,他们可以不用砍树,直接将树点燃来烧,烧得差不多了,就用泥土灭火。

王扬点点头,这个可以有。

在烧火的同时,一个人守着这树,以免火势扩大,其他人继续将树放倒,一天下来,四五棵树不成问题。

王扬对此补充:“你们可以烧好一棵树后,就敲成小块,然后装进袋子里,由一两个人运到部落,再回森林的时候,就带上食物,也省得你们花时间捕猎,刚好可以随时联系,了解最新的情况,同时其他人还可以继续加工木炭。”

这个补充自然是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然后,他们开始讨论居住的地方。

“你们打算住哪儿?”王扬问他们。

在这片原始森林中,闷热的气候是非常不好受的一件事,太阳是没有,不过下雨的时候也不舒服。

这些都可以忍受,最麻烦的是毒蛇毒蝎,以及一些带毒的变温动物,当夜晚来临,温度下降,他们就会靠近篝火堆,对众人产生威胁。

如果有个好的栖息地,防范起来就比较轻松。

帮他们搭房子是不可能的,张三表示,他们会去寻找个山洞或者树洞住下,或者搭建个小帐篷。

王扬想了想,忽然间想到了竹子,以前在北边儿没发现这个东西,现在到了南边儿,应该可以发现一些。

当即,王扬就在地上画画,一节一节鳞次栉比的竹子展现在张三等人的眼前。

王扬表示,若是发现了竹子,立刻通知自己,这是个非常好的植物,小的时候是笋,可以当食物吃,长大了可以做非常非常多有用的工具,帮助很大。

众人记下竹子的外观,认真点头。

见安排妥当了,没什么需要讨论的,王扬拉来笑笑,再次凝重的警告她,不要到处放火,然后和众人睡下。

第二天,王扬带着十五只神兽离开,留了五只给他们。

他来到那棵猴面包树下,发现小红他们已经到了,正在树上吃果子。

他们丢了几个下来,王扬拿来一个,剖成两半,吃了几口,笑容满面,果肉清香,味道很好。

他们也纷纷下来,一边消灭果子,一边听王扬讲述张三等人的计划。

猴面包树的果实中,夹杂着许多颗种子,种子有指头大,一身咖啡色的外衣,外衣很硬,是壳,咬到里面后,会有个板栗似的果实,也能吃。

王扬眯着双眼,笑意连连,这猴面包树真是太神奇了,连种子都能吃,那叶子……能不能吃?

他几步上了树,采了几片叶子,在嘴里嚼了嚼。

“恩……味道……不怎么好。”

下了树,众人开始了种树。

猴面包树是个稀少的树种,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就可以看出,它们似乎对生长环境有特定的要求,在没有人的照料下,长势不好。

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成林的猴面包树,王扬眯起眼睛,决定就种植在这里,不带回去了。

他估计了一下这棵树的体积,然后估摸着一棵树成长可能需要的生长范围,便和众人下种。

这个时间非常的短暂,没过多久,众人就集合回到部落。

他又和其他人说明了张三等人的计划,众人点点头,表示支持。

然后他向驱赶者询问这几天有没有发生特别的事,驱赶者摇摇头,表示天下太平。

一切安好,小红便忍不住了,她又开始问王扬,现在他们该干什么。

王扬喃喃自语:“是啊,该干什么呢?”

第253章 野望

王扬摸着下巴,双目闪烁不定。

小红突然对他提议,干脆她也学张三,直接搬到黏土矿那里居住,每天差人运送黏土矿。

王扬摇头,没有同意,他对小红表示,这种作法没有用,张三那边可以这么做,是因为两地距离很短,木炭加工需要时间,两三个人来回一次,可以把好几天的木炭全部运过来。

但是黏土矿不同,就开采的工程来说,黏土矿非常简单,只需要将黏土装进袋子就可以运回来。

几个人来回往返两个月的时间,留在黏土矿开采的众人早就装了不知多少的黏土,根本带不回来。

真是这样子做,就不只需要二十个人了,需要更多的人来运送。

而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管怎么开采,来回都要两个月,时间是最大的问题!

与其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还不如寻找一处新的,更近的黏土矿。

小红点点头,那就立刻寻找新的吧。

王扬又摇了摇头,还是没同意,黏土虽然很好,但不是众人最需要的,如果把这二十人花在其他方面,说不定会更好。

爬上屋顶,王扬了望四周。金色的世界中,吹过一阵阵的微风,草原起起伏伏。

他看向北方,那里是他们迁徙的路,可以通到黏土,还有乌龙的部落,对自己而言,没有任何秘密。

而南方便是原始森林的区域,相信在张三的不断探索下,也没有秘密。

目光落在了西方,西边的区域,他从来都没有探索过,他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播散出去,谁都不知道西边的世界里,有什么能够帮到众人的材料。

东边,同样如此,神秘而未知,不知道有哪些危险而惊喜。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河面上,这条河应该是往南流去的,不过不是正南方,因为那处是森林,而他到了森林的时候,却已经远离了小河。

如果没有猜错,河流应该是往东南流去,就是不知道它会不会发生转折,转道往南。

王扬很想顺着河流继续往下探索,说不定这条小河会汇入大江之中,最后奔涌入海。

可惜世界太大,能够选择的方向太多,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探索。

思考了一阵,他决定先休息几天,理清思绪,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更值得自己关注。

至于小红等人嘛,安排他们先去帮忙开垦麦地。

而他,则开始关注小麦的培育。

他拿出三亩地来做试验,分别标注一二三,然后以不同的对待方式来培育。

他将一号地里的小麦每天浇两次水,早一次,晚一次。

二号地里的则是每天浇一次水,中午一次。

而三号地则是每两天浇一次水。

在旱季,可能一月个都下不了一场雨,对植物的生长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有些特定的植物就是喜欢生存在这样的气候。

就像那猴面包树,你要是给它天天浇水,反而长得不好,甚至连芽都发不出来。

王扬不知道小麦喜不喜欢这样浇水,只好进一步的尝试,如果能够有效,自然是好的,如果没有效果,或者效果更差,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与此同时,他思考着是不是要拿粪便来浇灌,这些可是天然的养料啊,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谓是精华中的精华。

不过看着干干的粪便,他不禁怀疑有没有用。

众所周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在进化,某些方面在退化。

就消化系统,这个时期的人类可比后世强了不少,根本就是天差地别。

这一点没有办法,人类这时候的消化系统是针对生食的,连生食都得消化干净,熟食自然是消化得更加彻底。

那干干的粪便,估计营养不多,可能狗都不吃。

于是乎,他开辟出了第四号地,也不浇水,专门用收集起来的粪便浇灌,看看此时的粪便能不能提供充足的养料,值不值得在这方面花力气。

三天过去了,王扬天天守着这四亩地,在上面花心思,下功夫。

众人不懂他在干什么,但也没敢问。得亏他们没问,问了王扬也很难解释。

而这一天,三个大人骑着神兽,将木炭运回来了。

王扬过去问了下情况,然后叫守仓带他们去取食物。

又过了三天,二号地率先有了成果,那亩地纷纷冒出了嫩绿的芽尖儿,在这单调的金黄世界中,增添了几分色彩。

“哈哈!”王扬笑出声来,果然啊,花点儿心思就会有收获,正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一亩地,是第一片发芽的地,这就说明,每天浇一次水的办法,可以起到加速发芽的作用。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纷纷傻眼,那些比这块地更早种下的小麦都没有发芽,它却先发芽了,这简直颠覆了他们早种早发芽的观点。

同时也明白了王扬这几天的怪异举动是在干什么。

他们纷纷围住王扬,要他传授秘诀,王扬咧嘴一笑,哪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把种小麦当成种花。

让他稍微有点儿诧异的是,那些被浇灌了粪便的地,至今还没出现什么苗头,多少有些失望,看来粪便不够肥啊。

在明白浇水有助于小麦的生长后,众人便起了浇灌的念头,想要浇灌。

王扬立刻抹杀了这个念头,对众人说明。浇水确实有助于成长,也有可能会提升小麦的收成,但作用肯定不大。

而每天都要浇灌几万平方米的土地,所浪费的人力物力定然极多,估计众人每天啥都干不了,只能浇水。

这不是王扬的初衷,目前最能够提高小麦收成的办法,不是质量,而是数量,开辟的人手越多,播种的面积越大,收成就越大。

起码比每天在那里傻乎乎浇水的收成大几倍。

真要在乎质量,那得等以后每年的收成可以填饱所有人一年的肚子再说。

到时候也绝不能干浇水的傻事儿,得用引水入渠的先进办法。

这个念头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