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隋 >

第94章

逆隋-第94章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人道:“丞相,还有陈王

,他们不可能没有参与,丞相正应该将他们一网打尽

“是啊。是啊。”众臣都热烈响应,争着向杨坚表忠心,虽然有人心中想道,宇文氏是皇族,你普六茹坚要将皇族诛尽,说谋反的应该是你才对,只是谁敢将此话说出口。

见说不动杨坚,李德林只得暗叹一口气,杨坚还没有马上下令将几位王爷当场诛杀。只能等几天看看,能不能再劝动杨坚。

表完忠心,百官开始散去,今天发生的事太过惊险,谁也没有心思再参加接下来的婚礼,杨勇的婚礼只能草草收场。

白天的暄闹已经过去,那场刺杀也仿佛远去,房中四支点燃粗大蜡烛不时发出剥,剥的声音。元清儿坐在床沿前,只觉得心中砰砰直响,仿佛整个心都要跳出来。

尽管白天的婚礼还有一丝遗憾,最后一道程序没有完成,元清儿的心中还是充满甜密,从今天起,自己就是他的妻子。

房门“吱”的一声被打开,元清儿的小手紧拧着被角,低着头不敢向前看去,只是暗暗数着杨勇的脚步声。

脚步在元清儿面前停了下来。一把轻巧的团扇轻轻递到元清儿手上,杨勇声音传来:“清儿,拿着它,把脸遮住了。”

元清儿拿起小团扇,大着胆子看向丈夫,只见杨勇已经新换上了一身新红衣。衣袂飘飘,脸上带着笑容,英气中又有几分儒雅,顿时害羞的用团扇将自己面容轻轻遮住,不让杨勇看到自己发红的俏脸。

杨勇清朗的声音传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杨勇念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时,元清儿已是惊讶的将团扇移开,有哪个少女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文武双全,只是杨勇不喜诗书的传闻元清儿早已听过,|奇…_…书^_^网|心中不免遗憾,这首词一念出来,元清儿顿时睁大着惊奇的眼睛望向杨勇:“这是你写?”

她饱读各类诗词,如此优美词句若是前人所作。她相信一定会名传天下,杨勇握住她的柔胰。微微一笑:“好不好听?”

元清儿拼命点头:“写的真美。”

“那么我们的婚礼可算完成了?”

元清儿才发现自己的双手被丈夫握住,身体一软,顺势倒入杨勇怀中,发出小猫一样的咦宁声。

房中的烛光闪耀了一下,映红了房中两人的脸庞,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韦孝宽和李穆两人终于给朝庭回复了,韦孝宽接到朝庭诏令就将徐州总管之职让了出来,只带着一百来名侍卫赴相州上任,只是相州总管尉迟迥拒不接权,不但扣押了韦孝宽先派去使者,还要派兵捉拿韦孝宽,韦孝宽先期得到消息,只得逃离相州,目前正在返京城的路上。

而李穆则派自己的儿子李浑再次返回京师,向杨坚献上一根十三环金带,这金带是当年周武帝因功赐给李穆,只有天子才能使用,李家得到这根金带,只能放在神案上供奉,如今李穆将金带献了出来,无疑是支持杨坚称帝。

得到两人的回复,杨坚顿时大喜,再无顾忌,将已经拘禁起来的陈王、腾王、越王连同他们的儿女一个不留,全部杀了。

四王被杀消息传到相州,尉迟迥马上举起了叛旗,他派兵到襄阳,以赵王招留在襄阳的长子为帝,指责杨坚杀害亲王,大逆不道,迅速攻城掠。

尉迟迥叛旗一举,益州总管王谦马上在巴蜀响应,随王谦之后,州总管司马消难也跟着起事,带着九州之投靠尉迟迥,叛军的兵力总数近五十万,其中尉迟迥据有太行山以东十一个州,兵力二十多万;他的侄儿尉迟勤,据有青、兖等六个州,兵力约六万;司马消难据江北九个州,兵力约十一万;益州总管王谦据四川全境,兵力约九万。这四支叛军,不但兵壮马强,而且差不多控制了大周三分之一盘,一时声势浩大。

此时韦孝宽和苏威两人都已到达京城,杨坚拜苏威为丞相府内史,落实从武帝手上就开始的均田制,均田制曾为武帝兼并齐出了大力,武帝死后,均田制重新遭到破坏,贵族豪强任意侵占民田,以瘠荒之,强换腴美之田,弊端百出,民不聊生,杨坚下令对均田制重新勘定,有作弊者,一律发配,让农夫和军士都有自己的田,使他们能支持朝庭。

韦孝宽战功赫赫,他到长安时,杨坚亲自降阶出迎,设大宴为之洗尘接风,次日,即以韦孝宽为东路行军元帅,李询为元帅府长史,以梁士彦、元谐、宇文、宇文述、崔弘度、杨素、李询等为行军总管,全线出击,讨伐尉迟迥。

杨坚曾派梁睿想取代王谦,只是还没到达,王谦叛旗已举,梁睿受阻于汉中,杨坚又命梁睿为西路行军元帅,率领于义等四个行军总管,讨伐四川王谦;以王谊为南路行军元帅,率领李雄等四个行军总管,讨伐江北司马消难。

三路对四路,只是无论是名分,兵马,盘,还是统兵将领,朝庭都有优势,杨坚自认为胜算颇大,遂放心下来,只是三路大军出发后,前线传来的消息却一天比一天崩坏,整个丞相府顿时人心惶惶。

第六十一章亲赴前线

杨坚的书房中,丞相府的核心人物都已到齐,李德林昉、高颎四人一人不差,整个书房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杨坚刚刚接到河阳送来的紧急军情。韦孝宽元帅府长史李询密报:行军总管梁士彦、宇文、崔弘度三人有受尉迟迥重贿迹象,以致军临沁水按兵不动。元帅韦孝宽也有迟疑不进之意。

东路大军有六位行军总管,如今三位接受了对方重金贿赂,一旦东路大军溃败,其余两路就是胜了也无济于事。

郑译首先跳了起来,惶遽说:“丞相,不如走马换将,把三个人撤下来!”

刘昉也惶惑不知所措:“那,那该当派谁去?”

三路兵马总共出动了十五个行军总管,一下子要换掉三人,就是有人可换也会造成前线人心惶惶,何况这些行军总管无一不是经验丰富的统兵大将,哪有那么多人说换就换,只是如果不换,军情瞬息万变,万一受贿的三总管倒戈,当真不堪设想。

李德林摇头。将两人的提议否决:“临阵走马换将,历来都要败事。过去燕惠王信谗,用骑劫代替乐毅,结果败于田单;赵惠文王听间,以赵括代替廉颇,有长平之败,四十万赵卒为白起坑杀……”

李德林对杨坚不听自己相劝,硬要杀了其余三王,其实心中很恼火,在他看来,明明循序渐进就可以搞定之事,让杨坚这么一杀,结果全坏事了,果然,各的叛乱不就来了吗,只是上了杨坚这条船。人人都知道他被杨坚视为左右手,他已无路可退。

对于李德林,郑译和刘昉两人也有不小的怨气,当初他们自认不是辅政之料,将杨坚推了上去,郑译本来想要自任大司马,刘昉想自任小冢宰,只在大丞相之下,可是由于李德林的反对。两人的愿望都落了空。

郑译先冷笑数声,才攻击起李德林来道:“公辅引古证今,但不知崔弘度是廉颇,还是李穆是廉颇?更不知于翼是乐毅,还是梁士彦是乐毅?”

郑译如此说法,就是想用李穆来换崔弘度,于翼来换梁士彦,李穆和于翼两人无论是位还是以往的功劳都不是还在中年崔弘度和梁士彦可比。

高颎大惊:“丞相,万万不可。李穆、于翼两人动不得,若将他们调往河阳,便等于将幽州、并州都让给尉迟迥,这还是其次;万一突厥南下,我们没有幽并这道屏障,他们马上可以长驱直入打到长安!李、于两将已经是一人当两人用,决计动不得。”

书房之中顿时陷入了一片死静,宇文招已死,突厥随时有借口来个趁火打劫,难道只能眼睁睁的等着前线随时可能的大败不成。唯有杨勇脸上一直毫无惊色,眼前局势看似危险,只是他深信自己老子必定能够应付。

看到儿子脸上不惊不燥,杨坚心中一动:“睍伐,你有何提议?”

“父亲大人,虽然李长史密报梁士彦、宇文、崔弘度三位总管有接受过尉迟迥的黄金。不过,他们并没有倒向尉迟迥,说明只是持观望的态度,这种观望不到我方彻底露出败势,暂时可以不虑他们反戈一击。”

说白了,这三人就是墙头草,虽然接受了杨坚的调遣,又接受了尉迟迥的黄金,只是想看哪边占优势再倒向哪边,尉迟迥的黄金能换得他们延迟不攻。但在尉迟迥没有显示出必胜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投靠他,毕竟朝庭占据大义名份,尉迟迥虽然重立天子,还是名不正言不顺。这种行为,后世不知有多少例子,杨勇自然看得清楚。

“唔,吾儿所说有理,公辅。你怎么看。”

“回丞相,世子所说正是。只是三人裹足不前,我东线力量则大为减弱,也会使其余将士持观望态度,若长此下去,我军失败是早晚之事,臣以为,眼下当派一名监军亲临前线,不仅可以督战,也可察奸,到时有异心之人也会自行收敛。说到异心,那也是生于观望。观望之人多了,这才会出现心怀异志的人。观望情形一旦消除,心怀异志的人自然消失。”

“好,你们谁可为监军。”杨坚说完,目光转向了郑译和刘昉两人,这监军的人选必须是丞相府亲信,有进无退之人,在场的四人都很符合,只是李德林和高颎两人杨坚一向视为左右手,不想放他们离开,自然是属意郑译或刘昉两人中的一人,这两人虽然于治国,打仗不行,可是能在权力当中打滚,最善察颜观色,正好将前线有异心之人镇住。

见杨坚的目光望向自己,两人都打了一个寒颤,他们都是胆小怕事之人,要不然宣帝死时,也不会一心依附杨坚,此时要他们上战场,那就等于让他们去死无异。

郑译抢先道:“丞相,下官老母在堂,实在难予分身。”

见郑译抬出老母,刘昉急了:“丞相,下官从未担任过兵事,到了前线,恐将士不服,反生变乱,否则,下官定能主动请缨。”

见两人如此推脱,杨坚心中大为不喜,不过,这两人为自己辅政出过大力,倒也不好强迫,顿时眉头紧皱,高颎心中一动,自付在丞相府事事都让李德林争先,不如到前线走上一场。

正当高颎想主动请缨时,杨勇抢先开口:“父亲大人,孩儿愿走上一场。”

“你?”杨坚望向自己的长子,如果长子再大上几岁,以他的身份简直是最佳人选,只是此事太过重大,杨坚不免担心儿子太年轻,处事容易冲动,如果到前线胡乱指挥一番就遭了。

杨勇见父亲犹豫,连忙道

亲放心,孩儿到了前线必定不会乱动,事事听从韦元若是呆在京师,杨勇根本无从发挥自己影响,如今有一个这样和各个领兵将领并肩作战的机会。杨勇当然要抓住。

“这个……”杨坚不由向李德林望去,上次与突厥交战,儿子虽然显露出领兵才能,但太过冒险,如今叛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朝庭还有绝对优势,只要步步进逼,胜利多半是朝庭,如果冒险。反而有可能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

李德林心中也是挣扎不已,杨勇的身份无疑很合适,但年轻人难免热血冲动,如果与韦孝宽起了冲突,结果反而更糟。只是直说出来,难免将杨勇得罪,杨坚摆明了要当皇帝,以后杨勇就是太子,得罪太子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