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隋 >

第373章

逆隋-第373章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瓜子,你说要是父王坚决不进京,皇上会不会发兵来攻?”

瓜子正是杨秀长子的小名,对于这个儿子,杨秀显得特别宠爱,几乎所有大事都要在观星楼与儿子相商,反正这里九层,只要派人守住楼下,也不怕有人会偷听。

这已是皇帝大寿过后的一个多月了,在皇帝大寿前曾派过三批使者,让蜀王本人进京为皇帝祝寿,杨秀却一直不为所动,这些年,皇帝不知下过多少次诏让杨秀进京,杨秀却一直置若罔闻。

杨秀开始不愿进京是晋王谋逆,杨秀担心自己进京会失掉权力,到了后来,随着拒绝的次数越多,杨秀反而处之坦然,益州道路艰险,他手中又有数万兵马,除非皇帝发大兵来攻,否则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他在益州为王,随心所欲,又如何愿意回到京城,万一皇帝将他扣在京城,收回益州的封地,如何是好?所以杨秀每次都找借口推脱,好在这些年皇帝好似默认了他的所作所为,一直没有对他太过严厉,有时只是下旨温婉劝说,杨秀愈加不在意。

不过,这次明显不同,在皇帝大寿前的几批使者还好,只是劝说他进京,这次地使者带着皇帝的旨意却非常严厉,昨天使者到达时,直接命令杨秀三天之内即刻起程进京,若是再行耽搁,将以谋反论处。

“父王不用担心,蜀道艰难,大军又岂是说发就发,素性一不做不二休,直接将钦差杀了,皇上追问起来,就说没有见到过什么钦差。”杨瓜恶狠狠的道。

“杀了?”杨秀的眼睛眯了起来,有所意动,只是马上回过神来:“不妥,不妥,昨天替钦差接风,见过钦差的官员颇多,难免有官员会露出口风,即使杀了也无济于事,何况这个钦差不是别人,仍是唐王二公子,说起来还是自家亲戚。”

“可是父王不杀也不行,难道父王三天内真要起程回京不成?”

杨秀猛的摇头,要让他进京,那比杀了他还难过:“孤王当然不回,这样,从明天开始孤王就不露面,由你去接待钦差,三天过后,就说孤王得了重病,不良于行。”

杨瓜不由噗的一声笑了出来:“父王,你已经生病十多次了,这次恐怕不行。”

杨秀懊恼地伸出五根短短地手指在脑袋上拍了一下,唉声叹声起来。

“父王不必烦恼,不如孩儿代替父王进京一场。”

杨秀迟疑的道:“这行吗?”

杨瓜道:“父王体胖,不耐久行,孩儿是蜀王世子,代替父王进京是天经地义之事,就是皇上也抓不到什么把柄,孩儿早就听说京城繁华,外邦之人络绎不绝,孩儿正好去开开眼界,看看与成都相比如何?”

杨秀闻言大为感动:“好儿子,不亏父王疼你,还是你能为父王分忧,这样,你明天就起程跟随钦差回京,皇帝即然连二哥也放了出来,谅也不会为难你这个小辈。”

就在杨秀与儿子商量如何应对钦差时,这次担任钦差的李世民也正在与副使商量如何让蜀王进京,益州为京城大后方,以前皇帝一直念着兄弟之情,又因为要对外用兵,不想内乱,皇帝才对蜀王百般容忍,眼下蜀王在益州自成一国,虽然每年还有向朝庭缴纳赋税,只是官吏任命,军队招募之权全操于蜀王之手,皇帝自然不能一直容忍下去。

李世民刚过二十岁,他是前科明经科地进士,科举经过数界越来越正规,明经,明史,明字,明法四科成齐头并举之势,但在一般士人心目中,明经一科士子还是要比其余三科高上一筹,这种看法就连皇帝也无法改变,杨勇只得尽量压低明经一科的录取比例,只是这样一来,明经一科中举之人分外艰难,反而又印证了明经一科高人一等的地位。

接理说,以李世民的资历没有资格担任宣蜀王进京的钦差一职,何况这次更等于向蜀王下最后通谍,没想到皇帝偏偏点中了李世民,这让许多大臣大惑不解,若是说因为李世民与皇帝有亲戚关系,皇帝才特意照顾,李渊的关系才更亲一层,只是李渊却混得非常不如意,十几年来,李渊一直在五品的官位上打转,不上不下,尴尬的很。

蜀王桀骜不驯,十几年来一直不肯进京,此番要让蜀王乖乖进京,谈何容易,逼得急了,说不定连钦差都有性命危险,李世民深知益州是虎穴,但也正是他地机遇,若是他能让蜀王进京,朝庭不动刀兵重新将益州纳入治下,他地功劳自然少不了。

对于父亲十几年得不到升迁,李世民经常为之愤愤不平,李渊自然不会和儿子谈及年轻时和皇帝之间的间隙,在李世民看来,父亲之才不要说为一郡之首,就是出阁入相,成为六部主官也绰绰有余,皇帝一向英明,偏偏对他父亲却犯了糊涂,这自然是皇帝对自己地父亲有偏见,李世民在路上就发誓这次一定让蜀王老实进京,立下功劳,也好纠正皇帝对父亲的偏见。

昨天的见面,李世民已经看穿了蜀王不想进京的想法,非常人行非常事,他这次打算等再见到蜀王时,若是蜀王还不肯进京,他直接出手挟持。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副使吃惊的连连摇头,挟持本朝亲王,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何况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一不小心,自己先要把命丢了。

“你放心,明天不用你动手,本使亲自出手。”见到副使有点害怕,李世民连忙劝解。

谁动手还不是一样,难道李世民失手了,他就能逃得了,副使心中发苦,只是深知不可能拗过李世民,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第九十四章挟持

约定好之后,第二天,李世民带着副使进入蜀王府的客厅,一路上李世民面色正常,表现坦然,只是副使脸上却有点惶然,脚步明显带着慌乱,李世民连踢了副使几下,那名副使才表现正常起来。

为防有人对蜀王图谋不轨,求见蜀王之人都不得带有兵器,即使李世民与副使两人身为钦差依然如此,不过,他们到底身份特殊,蜀王府的下人也不敢明着搜身,李世民衣袖中藏着一把短刃,今天若是发现蜀王还想推三阻四,他就会直接将短刃架在蜀王脖子上,让蜀王跟随自己一同入京,此事实在太过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失败,若不是需要副使引开蜀王世子和护卫的注意力,李世民宁愿自己单独行事。

两人一进客厅,就看到蜀王世子杨明(瓜子为小名)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只是连蜀王的影子也没有看到,李世民心中格登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连忙问道:“世子,不知蜀王殿下什么时候过来?”

杨明堆起了笑容,道:“蜀道艰险,父王体胖,年龄已大,实在无法承受长途跋涉之苦,本世子不才,自愿代替父王进京向皇上解说,两位钦差就不必再与父王见面了。”

“这如何使得,如何使得……”副使嘴里喃喃的道,他既为自己完不成差使而担心,又仿佛松了一口气,起码不用担着挟持亲王的罪名。

杨明的脸一沉:“怎么不行,父王是皇上的骨肉兄弟,皇上召父王进京,想必也是分开太久思念之故,只是没有料到父王年龄已大,行不了山路。如今本世子代替父王进京,仍天经地义之事,又有何不可?”

副使还想张嘴挽回一下,杨明冷冷的道:“这是我家家事!”

听到世子如此说。副使顿时闭嘴,是啊,蜀王到底是皇上的兄弟,连晋王谋反皇上都可以放过,不管如何。蜀王到底没有谋反,得罪了蜀王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事。

有这段时间的缓冲。李世民已经回过味了,无论如何他都要见到蜀王,否则他这次地差事等于办砸,谁都知道皇上要的是蜀王进京而不是蜀王世子。

“既然世子殿下愿意代父进京。自无不可,说起来这还是忠孝皆全之事。”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副使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人昨天还口口声声不惜挟持蜀王也要让他进京,没想到一下子就转了过来

杨明大笑起来:“还是李正使明理,那就这样,明日本世子准时和两位出发。”

看到杨明大笑,副使脸上显出一丝挫败之色,李世民却没有多少表情,等杨明笑完才正色地道:“本使到成都数日,承蒙蜀王和世子招待。明日就要离开。不知世子可否让本使向蜀王辞行。”

李世民刚才答应的爽快,说实话。若是两人死活不同意,蜀王府肯定会麻烦多多,如今既然对方退让,再拒绝见面未免太不近情理,杨明也没有多考虑,点头道:“也罢,你们随我来。”

跟在杨明身后,三人一路上穿过无数亭台楼阁才来到一座大厅,正是蜀王正躺在一张胡床上,身边数个美貌侍女一边替蜀王捶腿捏脚,一连将桌旁的时鲜水果剥皮放进蜀王的嘴里,见到李世民进来,蜀王脸色顿时一沉。

“父王,李大人已经答应了孩儿的请求,他们是来向父皇辞行地。”

听儿子这么一说,杨秀的脸才重新和缓起来,躺在胡床上纹丝不动地道:“那就好,两位钦差从京城赶来辛苦,瓜子,明日动身前你替父王给两位大人送上一点小礼物,也算本王的一点心意。”

“是,父王,孩儿一定照办。”

副使哭丧着脸,这场差事办砸,回到京城不知会受到多大的处罚,哪还敢接受蜀王的礼物,他正要推辞,李世民抢先道:“多谢蜀王殿下地礼物,蜀王富甲天下,想必送出的礼物不轻,不知本使能不能现在就见到,否则晚上必定夜不能眠。”

李世民的话顿时让在场之人都愕然,副使更是恨不得地上有一条裂缝可以钻进去,从没有见过这么肆无忌惮索贿地钦差,不过,李世民越如此,杨秀就越不怀疑,他经营整个益州三十年,钱财有的是,别人一辈子不可企及的财富对也来讲只是一点小钱。

“好,看来李大人是痛快之人,瓜子,你下先叫人把礼物送过来,记住,备份大号的。”

“是,父王。”杨秀转身下去。

杨秀一下去,厅中除了蜀王就只有数名侍女,而门外的侍卫距离至少有十余步,李世民顿时不再客气,跨前几步,从衣袖中抽出匕首架在蜀王的脖子上,喝道:“不准动。”

这一下变生肘腑,几名正在服侍蜀王的侍女花容失色,发出惊声尖叫,门外十余名侍卫听到叫声连忙冲了进来,看到钦差大人将匕首架在蜀王脖子上顿时傻眼,不知如何是好。

“你要干什么,李大人,你把匕首放下,孤王可以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否则后果你知道。”经过初期的慌张后,杨秀平静下来,他在年轻时就以性格刚烈闻名,如今虽然身手不如以前,禀性却没有改,哪里愿意在一把小小地匕首下屈服。

“干什么?蜀王殿下,皇上有旨,让蜀王殿下跟随本使入京,只要殿下答应,本使自然会收回匕首。“若是孤王不答应又如何,你难道真敢杀孤王不成,左右,不用顾忌本王,将此狂徒拿下。”杨秀对着侍卫大声喝道。

对于蜀王地反应,李世民大感意外,在他看来,蜀王身份尊贵,生活优异,一定会非常在意自己的生命,哪怕是一点小危险都会尽量避免,没想到蜀王却不受他地威胁。

“你们不要上来,本使奉有皇上密旨,若是蜀王不愿进京,可以当场格杀,再过来就不要怪本使不客气了。”

李世民的话使得正要前进的侍卫又为难起来,眼睛死死的盯着李世民的手,刚才李世民一紧张,匕首已经划破了蜀王脖子上的皮肤,一缕细细的鲜血从蜀王脖子上流了下来,侍卫们心中都砰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