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隋 >

第275章

逆隋-第275章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那朕就再等等。”杨坚脸上神色不变的道。

第四十三章 封赏

陵公主容貌美丽,又受皇帝皇后两人宠爱,当初兰陵马的消息传出,几乎引起家中有适合年龄子弟的所有重臣关注,杨述的父亲柳机虽然也算是朝中重臣,但和其他人相比却毫无优势。

其中最有可能成为驸马的本是晋王内弟萧瑀,萧瑀无论是身份,地位,才气都远胜其他人,只是在几乎要定下来之时,东宫横插一手,才让驸马之位落到柳述身上,后来独孤皇不得不把侄女嫁给萧瑀作为补偿。;

可以说柳述的驸马之位全靠东宫给予,因此柳述与东宫的关系极近,此时看到皇帝对东宫好象有了介谛,心中挖空心思想替东宫补救几句:“皇帝,史大将军是太子一手提携,如今为国立下大功,史万岁进京先拜访太子,正是不忘旧恩,当真是忠义之人。”

杨坚扭头望向柳述,脸上似笑非笑:“朕并没有说史爱卿不可去东宫,柳卿何必替太子担心。”

“是,皇上英明。”柳述心中格噔一下,知道现在是说的越多越错,只是闭嘴不言。

只是柳述不说,杨坚反而起了谈兴,问道:“朕听说太子门下有三龙四虎一犬,你可知晓?”

所谓三杰四虎一犬,是由东宫的下人传出来的,正是最受太子倚重的八人,三杰指的是章仇太翼、李纲、吕沐霖三人;他们在太子身边担任文官。出谋划策,四虎则是史万岁、罗艺、达溪洪、屈突通四人;这四人如今各守一方,百战百胜,而一犬则指云定兴,云定兴担任农学院院长之职。手中掌管着巨额财富,又是太子地岳父,可谓是忠犬之称。

这个说法在京城可谓人人知晓,只得突然从皇帝嘴中说出来,柳述却听得头皮有点发麻,不知皇帝是什么意思,只是含含糊糊的道:“皇上恕罪,微臣没有听过。”

杨坚微微一笑:“没听过就算了。有什么恕不恕罪?”

一名内侍走了上来:“皇上,太子和史大将军谨见。”

“让他们进来吧。”

“遵旨!”内侍刚一下去,杨勇、史万岁已经进了殿,同时下跪。

“儿臣参见父皇!”

“微臣参见皇上!”

看到两人,杨坚呵呵一笑:“起来吧”

“谢父皇!”

“谢皇上!”

“太子。史爱卿这次横扫羌人三十六部,俘数万羌人,并将他们的首领生擒,功劳不小,朕正要召见他,没想到太子也刚巧一起来了。



“禀父皇。儿臣有罪,还请父皇宽恕。”杨勇重新跪了下来。

杨坚脸上一片惊讶:“太子,你有何罪?”

“禀父皇,儿臣不是刚巧与史爱卿同来,又是先行召见史爱卿,耽搁了父皇召见,还请父皇治罪。”

“原来如此,此仍小事,起来吧。”杨坚微笑着道。只是口气一转,疑惑的问道:“不过,太子急于见史爱卿可是有重要之事?”

“谢父皇。”杨勇这才起身:“是这样,儿臣听闻羌人虽然野蛮无比,却是英勇善战,心中忧虑,此番史爱卿一举将南羌三十六部击破,固然可喜可贺,只是若处置不当。则非但不是朝庭之福,反而是祸事。所以急于了解,先找了史爱卿询问。”

“太子关心国事也是应该,只是朕有一点不明白,史爱卿此番大胜,为何对朝庭来说是祸事?”

“禀父皇,儿臣并没有说史爱卿的大胜是祸事,只是处理不当才会变成祸事,羌人分南羌和西羌,各有三十六部,两羌之间互相争斗,都想吞并对方,以前是南羌占有优势,只是此番南羌被朝庭攻破,元气大伤,若是朝庭一旦处置不当,让西羌坐大,到时两羌合一,对于朝庭来说却是祸事。”

杨坚点了点头:“不错,确实如此,那太子说该如何处理?”

“南宁虽然已收归朝庭治下,只是羌人所居之地穷山恶水,朝庭力所不能及,儿臣以为绝不可以让两羌统一,必须分而治之,眼下南羌已被朝庭所破,其首领翫已然破胆,一定不敢再与朝庭为敌,儿臣以为,翫虽然不知大义,掀起叛乱,罪不可恕,只是为了南羌与西羌分裂之势不会一统,边疆稳固,朝庭却不能斩

须对翫晓以大义,放归便是。”

杨坚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沉思起来,柳述看到太子地眼色,连忙在旁边道:“臣以为太子之言有理。”

“即如此,就算便宜了这个翫,朕马上下旨,让刑部之人将之放归。”

扑通一声,那边史万岁又跪了下来:“皇上,臣有罪!”

杨坚顿时哭笑不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一个太子,一个重臣怎么争先恐后的说自己有罪,只得问道“你又有什么罪?”

“回皇上,臣数年未见龙颜,一时心急,接到皇上的圣旨就日夜谦程赶路,如今翫并没有随微臣一起进京,现在恐怕还在半路上。”



“朕知道了,朕又没有非要让爱卿亲自带人入京,这算什么罪,爱卿立下大功,若是为这点小事治罪于你,朕岂非成了昏君,既然此人并没有入京,那也就不用入京了,直接令其返转就是。起来吧。”

史万岁闻言大为松一口气:“谢皇上。”

“爱卿不辞辛苦,亲自带队绕到羌人身后,才能对羌人速战速决,即挽回了朝庭的尊严,又减少了朝庭支出,立下如此大功,不知爱卿需要什么赏赐?”杨坚脸下一片笑意的问道。

史万岁从袖中掏出一份奏章,高高举起,道:未之功本不足挂齿,不敢要什么赏赐,只是军士随微臣转战千里,许多人还献出了生命,臣希望皇上能够对军士多发犒赏,死去之人也厚发抚恤,另外微臣手中还有一份立功之臣奏表,还望皇上过目。”

杨坚从史万岁手上接过,只翻看了一下,马上合上,递给柳述:“这是你们兵部之事,告诉你们尚书,这些朕都准了。”

“是,微臣遵旨。”柳述连忙接过,只是略微看了一下,不由暗暗咋舌,这份名单上的官员至少有百人之多,要知道都是有品级以上的军官才会交到兵部,其他人史万岁可以直接升迁,一次提升上百九品以上军官,没想到这次皇帝如此大方。

“还有,告诉户部一声,此次作战死亡的军士抚恤标准提高一倍,各军士地赏赐也提高一倍,至于史爱卿,赐金百两,银千两,景缎五百匹,升上柱国,赐太平郡公。”

“微臣多谢陛下。

”史万岁又连忙跪下磕头。

卢恺一出来,刚才的众官员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询问:“大人,怎么样,有没有弹劾史万岁?”

卢恺摇了摇头:“没有,皇帝开口让本宫缴旨,如今史万岁还末入宫,也不知这位史大将军去了哪里,本官就等一下又何妨,到时再加上一条蔑视皇命之罪,本宫看他史万岁还怎样骄横。对了,史万岁并没有将羌人首领带进京,你可有把握?”

他问的是礼部侍郎慕容,慕容正是在城门口拉卢恺衣袖的那名官员,他和当初死在杨勇手中地慕容询是堂兄弟,一向对东宫的官员都看不惯。

“卢大人可是忘了我慕容家的鬼军,史万岁队伍中有没有羌人,下官一眼就可以看出。”慕容堪傲然的道。

所谓鬼军,是慕容家的一家私军,最多是人数上万,其中多是异族组成,里面有大半羌人,这支鬼军异常残忍,打起仗来,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之后当地几乎寸草不生成为死地,外人称之为鬼军,是形容这支军队过后,百姓都变成了冤鬼。

正因为如此,慕容军的私军战斗力也非常强悍,以前曾与太子地玄龙军齐名,不过大隋建立后,皇帝大力裁减私军,将天下兵权集于十二卫大将军手中,各个家族手中的私家都收归中央,鬼家也曾解散。

只是大隋是由高门大阀组成,各地壕强林立,京城没有私军,不等于地方上没有,解散只得表面而已,私下里各家依然蓄养了大批私军,朝庭也知道不可能将私军禁绝,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这些私军也只能私下活动。一旦暴露,朝庭肯定要打击。

听到慕容堪说的如此肯定,卢恺点头微笑:“好,这是史万岁自己找死,怪不得我们。”

第四十四章 赤骑回京

等卢恺和慕容堪等人弹劾上去,史万岁的封赏已经下国,太平郡公,史万岁的爵位只差一级就是国公,加上史万岁原先本来就是左武侯大将军,史万岁的地位已是极其稳固。

得知这个消息,卢恺等人在为懊恼,第二天上朝时,卢恺只能指使礼部一名员外郎弹劾史万岁跋扈,只是这名倒霉的员外郎弹劾奏书刚递上去被皇帝以其打压功臣之名痛批了一顿,然后连贬数级,让卢恺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顿时不敢乱动。

“微臣多谢太子相救。”刚一下朝,史万岁重新来到东宫,等周围的仆役下去后,重新给杨勇磕头。

尽管杨勇昨天已经狠骂过他一顿,今天看到史万岁仍然是生气无比,不客气的骂道:“这次算你侥幸过关,不过,若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本宫不但不会救你,还会劝皇上斩下你的狗头,没有朝庭的命令,私放叛首,你这是要反天了。”

“是,微臣记下了,绝不敢再犯此事。”史万岁耸拉着脑袋,不敢相争,他身为大将军,连蜀王的面子也不卖,听到太子对他的喝骂,却是心悦诚服,不由想起两人第一次见面,他还想给当是还是随公国世子的杨勇下马威之事,如今已经过去十几年,当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若没有太子,他纵然再有本事,也到不了如今的地位。

见到史万岁服软,杨勇才放缓了口气:“起来吧,本宫还要恭喜你此次又升了一级。”

史万岁这才起身。嘿嘿一笑道:“这都是殿下的功劳。”

“胡说八道,你打了胜仗,立功受赏也是应该。”杨勇笑骂了一句,厅中气氛顿时融洽起来,两人又聊起了这次南宁之战。

昨天史万岁虽然先来到东宫,却没有没有时间详细讲起这次南宁之战的详细经过,今天杨勇重新问起,史万岁难得有时间卖弄,将南宁之战经过说得经心动魄,他如何带兵穿跃天险。又如何从后方突然对敌人发起进攻,讲了个清清楚楚。

听完史万岁地讲述,杨勇仿佛亲自经历过南宁之战,这次隋军虽然在史万岁的带领下速战速决,可是隋军依然死伤惨重,伤亡达三千之巨。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马都是在行军途中跌落悬崖摔死。尸骨无存。

杨勇郑重的问道:“你说说,经过此次教训。那个羌人首领翫是否会真正心服,以后会不会再次叛乱?”

“这个……”史万岁为难起来。羌人表面上虽然向大隋诚服,还勒石相记。只是谁也不能保证羌人不会反复,史万岁期哎了一下才道:“殿下放心,不管羌人是否会再反叛。末将既然可以征服他们一次,就可以征服他们第二次,若是下次再犯,末将一定会斩草除根,不会再糊涂。”

杨勇叹了一口气:“也只能如此了。



对于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眼下朝庭也没有太好的政策,现在朝庭重心仍然是在北方,南方许多地方都是不毛之地,属于原始状态,没有开发,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都异族骠悍,朝庭有效统治无法达到,只能以抚为主,严格来说,史万岁的做法其实也没有多大错误,杨勇才会替他遮掩一下。

历史上,要等到南宋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才转到了南方,随之南方的开发进度也大大加快,许多原先地不毛之地成了鱼米之乡,原先的土著除了往更偏远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