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巨浪 >

第443章

巨浪-第443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佑彬率领的第11…1主力编队也加速追了上来。

收到“北直隶”号发来地消息之后,白佑彬立即搞清楚了情况。在全速追击的时候,郑恩博让二艘速度较慢的战列舰脱离了编队。考虑到“辽省”号已经遭到重创,而美军还有一艘老式战列舰没有被击沉,加上第11舰队的辅助战舰一时半会赶不回来。白佑彬就以舰队联合指挥官的身份。给“英宗”号与“孝宗”号的舰长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去掩护与救援“辽省”号。

后来。白佑彬的这道命令还在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地风波。

主要是“英宗”号与“孝宗”号属于第三舰队,而白佑彬是第一舰队司令官。虽然二艘战列舰上地舰长都曾经跟随白佑彬征战。且有着不错的表现,对白佑彬也很钦佩。但是作为联合指挥官,白佑彬不应该直接向其下达作战命令。而应该向郑恩博下达命令,然后由郑恩博向二艘战舰地舰长下令。

其实,在白佑彬越权下令的事情上,郑恩博地反应还不是很大。

主要是郑恩博也是这场海战的功臣,而且得到了应有地奖赏。让人想不通的是,第三舰队司令官郭怀平却不依不饶,认为白佑彬违反了海军作战条令,应该受到惩罚。最终,江洪波主动承担下了责任,白佑彬也没有受到惩罚,此事不了了之。

受到影响最大地是“英宗”号与“孝宗”号的舰长。二位海军上校都在受到郭怀平的责难与非议之后,主动要求调往第一舰队服役。而随着第一批“省”级乙型战列舰服役,这二位舰长都如愿以偿的被调往了第一舰队,而且成为了新式战列舰的舰长。从某个角度来看,他们也是因祸得福,且官升半级。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了。

二点十一分,第31…1主力编队里的三艘“省”级战列舰开始向美军四号主力舰开火。

此时,第31…1主力编队的速度高达三十二节,而美军第51舰队的速度仅仅只有三十一节,双方的距离不到二万一千米。

炮火来得非常猛烈,却没有多少准头。

当时,郑恩博让三艘战列舰都向四号目标舰开火,也是有理由的。

首先是速度太快,炮击命中率低得让人无法接受,如果不集中火力,将难以击中目标。二是距离过远,无法向对付老式战列舰那样,用几枚穿甲弹瘫痪对手,只能集中炮火,争取多命中对手几次,以降低对手的航行速度。三是“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最快速度在“省”级之上,斯普鲁恩斯要想逃跑的话,没有人能够阻止他,在无法确保全歼第51舰队的情况下,只能想法尽量干掉对方一到二艘战列舰,削弱对手的实力,同时扩大此次海战的战果。

只是,在航速达到了三十二节的情况下,炮击命中率确实不敢恭维。

按照帝国海军的计算,在速度超过二十四节的时候,“省”级战列舰对二万米外的敌舰的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一。如果速度超过三十节,命中率将下降到二十四节时的十分之一。此时速度已经达到了三十二节,因此命中率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炮战,与浪费炮弹没有任何区别。

三艘战列舰要齐射三十七轮才有可能击中敌人一枚炮弹,而一千枚复合穿甲弹地造价足足顶得上一艘“岛”级轻巡洋舰了。如果按照大战期间。击沉一艘快速战列舰平均需要二十三枚穿甲弹计算,那么所消耗的弹药的总价值相当于三艘“省”级战列舰了。而“衣阿华”级战列舰地造价与“省”级战列舰相差不大,显然这是很不划算的买卖。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第51舰队能够将航行速度提高到三十三点五节,也就是“衣阿华”级的最快速度,不管郑恩博怎么拼命,都不会有多大的收获。另外,白佑彬恐怕连参加战斗的机会都没有。

问题是。第51舰队的速度根本不可能达到三十三点五节。

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都在不久前进行了燃油补给,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消耗掉地燃油还不到一千吨。也就是说,四艘战列舰的排水量远远超过了能够达到最快航行速度的标准排水量。如此一来,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能够将航速提高到三十一节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相反,不管是第31舰队,还是第11舰队。在离开澳洲东南的炮击海域时。都只有一半的燃油,且中途只补充了弹药与淡水。没有补充燃油。此时,其排水量甚至还不到标准排水量。如果不是因为在此之前长途航行了数千海里,恐怕航速早就超过了三十二点五节的最快速度了。

情急之下。斯普鲁恩斯犯了另外一个错误:减速与第31…1主力编队交火。

在发现第31…1主力编队只有三艘主力舰,另外二艘战列舰没有追上来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意识到,第31…1主力编队不是他的对手。如果能够迅速干掉郑恩博,他就有望逃出战场。到时候,哪怕只有一半的战列舰能够逃走,也比全部战沉要好得多吧。

二点十七分,美军地驱逐舰首先展开了行动。

八艘驱逐舰分成了两批,从东南方向冲向了第31…1主力编队的三艘战列舰。同时,第51舰队里地四艘战列舰也开始减速,准备用炮火掩护驱逐舰。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

第31舰队不是第11舰队,在战斗爆发之前,郑恩博手里还有四艘驱逐舰。另外,在第11舰队对付蒂里特的英国太平洋舰队时,郑恩博就已经让在南面与东面执行侦察任务的战舰返回了编队,组成了一支巡洋舰编队,与第二支驱逐舰编队。除掉之前协助第11舰队对付“复仇”号与“皇权”号地那支驱逐舰编队之外,郑恩博手里还有四艘火力极为强大的“岛”级轻巡洋舰,以及四艘“花”级驱逐舰。

更重要地是,此时第11舰队正在加速赶来。

白佑彬不但选择了一条最理想的航线,还在转向之后,让庞晋元事实了电子干扰。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白佑彬就知道斯普鲁恩斯会选择逃跑。如果让斯普鲁恩斯发现了第11舰队,不管他有没有机会干掉郑恩博,他都不会留下来。因此,要想让郑恩博缠住第51舰队,就得保证第11舰队不被发现。

在进行了电子干扰之后,美军的探测雷达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因为美军的火控雷达都对准了第31…1主力编队,而且火控雷达的探测范围有限,难以进行大范围搜索,所以无法及时发现从西南方向上杀来的第11舰队,也就无法让斯普鲁恩斯知道,白佑彬率领的舰队即将到达战场。

到此,第51舰队错过了最后一次可以逃出升天的机会。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五十八章 … ~拼光拼尽~

面对迎面杀来的美军驱逐舰,郑恩博不敢有丝毫大意。

“辽省”号就是最鲜活的教训,美军鱼雷的威力非常大,如果被击中,后果将难以设想。

二点二十分,第31…2巡洋舰编队里的四艘“岛”级巡洋舰就以追快的速度冲了过来。

郑恩博没有让仅有的四艘驱逐舰参与掩护战列舰的战斗,而是让其继续向东全速前进,并且选择最佳时机攻击美军主力编队,迫使其降低航行速度,或者改变航向。可以说,这一策略非常正确。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四艘“岛”级轻巡洋舰足以担负起掩护战列舰的重任了。

“岛”级轻巡洋舰(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多用途巡洋舰,或者通用巡洋舰,只是一般情况下仍然称其为轻巡洋舰)是帝国海军自“功臣”级之后,在大战期间开发的最为成功,也是最为先进的轻巡洋舰。

从“省会”级开始,帝国海军就在谋求扩大轻巡洋舰的作战范围,增强其作战能力。

“功臣”级就是“通用巡洋舰”理念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服役之后,“功臣”级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海军的预料,其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以及能够适应各种战斗场合的性能得到了一致肯定。

当然,“功臣”级并不完美,其相对较弱的火力仍然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

要提高火力,继续提高火炮的射速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主要是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的威力偏小,难以在战斗中迅速干掉对手。因此,提高火炮口径,成为了解决火力的唯一办法。

相对而言,二百毫米口径的舰炮肯定不太合适。

主要是威力偏大,且射速不高。如果配备二百毫米舰炮。巡洋舰地排水量必须突破二万吨。才能达到比较均衡地战斗力。如此一来,其造价不会比“鲨鱼”级大型巡洋舰低多少,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开发如此大的轻巡洋舰。

最终,海军选择了与陆战队共同开发的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

当然,这并不是使用陆战队制式弹药的一百七十五毫米火炮,而是完全按照海军标准开发的新式舰炮。

首先装备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的并不是“岛”级,而是在此之前的“虎”级巡洋舰。

问题是,“虎”级大量借鉴了“功臣”级的技术。并且采用了“功臣”级地舰体。只是将三联装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炮塔更换成了二联装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炮塔,其性能并不能满足海军地需要。

结果,八艘“虎”级巡洋舰中,除了四艘分配给了长期缺乏大型战舰的第六舰队之外,另外四艘全被派往伴随陆战队的火力支援舰队作战(后来,海军用八艘“功臣”级替换了第六舰队的四艘“虎”级,让八艘“虎”级全都编入了火力支援舰队。从而结束了“虎”级在作战舰队服役的历史)。由此可见,“虎”级确实不怎么样,不然也不会仅仅只建造八艘(“功臣”级建造了六十艘,“岛”级则建造了二十八艘,即便在此之前的“省会”级都建造了三十六艘)。也不会全被派去执行火力支援任务。

“岛”级则是全新的巡洋舰,配备了十二门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

如果论火力,“岛”级远远超过了“功臣”级,特别是在对付驱逐舰地战斗中,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弹的威力是一百五十毫米炮弹的一点五倍,只需要二到三枚就能瘫痪一艘驱逐舰,作战效率大大提高。

在对付驱逐舰的战斗中,轻巡洋舰的有无远比其火力强弱重要得多。

只要有四艘轻巡洋舰,再多地驱逐舰都不可能在理想距离上向战列舰发射鱼雷,甚至难以在鱼雷的有效射程内发射鱼雷。

同样的。轻巡洋舰在对付驱逐舰的时候。需要面对的不是驱逐舰上的小口径舰炮,而是来自敌方巡洋舰,甚至战列舰上的大口径火炮。

似乎下定决心要让第31…主力编队挨几条鱼雷,美军战列舰首先转移了炮火。

郑恩博并没有让三艘战列舰转移炮火,而是趁着美军开始减速的机会,迅速缩短交战距离,并且继续集中火力炮击其四号主力舰。

当时,郑恩博并没有意识到,斯普鲁恩斯准备与他拼命。

站在郑恩博的角度来看,他肯定认为斯普鲁恩斯想利用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迫使第31…1主力编队减速,然后逃离战场。其四艘战列舰首先减速,不是为了对付第31…1主力编队,而是要对付前出掩护的第31…2巡洋舰编队,帮助其驱逐舰编队杀出一条通道。

在此情况下,郑恩博不可能改变战术。

第51舰队肯定会逃跑,区别只是在什么时候逃跑。

如果第31…1主力编队有一艘,或者二艘战列舰被鱼雷击中,其速度就无法超过三十节,在仅有一艘战列舰地情况下,不可能继续追击第5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