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巨浪 >

第423章

巨浪-第423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勒冈”号的爆炸点位于后舰桥后方,显然是其C炮塔的弹药库被穿甲弹直接击中,且穿甲弹在弹药库内爆炸。然后引爆了弹药库内的炮弹与射药。从爆炸产生的火球可以推断,爆炸点肯定在弹药库的最下层。也就是安放射药的地方。显然,射药爆炸产生地破坏力远远超过了炮弹,不但导致整座炮塔被炸飞,还使舰体的露天甲板与水平装甲彻底断裂,甚至导致舰体断裂。

显然,“俄勒冈”号受到地损伤比“安宗”号严重得多。

从后来的调查来看。从“安宗”号上打出地复合穿甲弹不但击穿了“俄勒冈”号的主装甲带。还在穿透了三层隔离舱地舱壁之后,打穿了包裹在炮塔外面的。厚度超过了二百毫米的装甲,进入了第二层弹药舱。在撞上扬弹通道之后,改变方向。进入了弹药舱的最下层,最终才生爆炸。

一路上,复合穿甲弹至少击穿了厚度超过六百五十毫米的装甲!

由此可见,复合穿甲弹在近距离交战时的威力有多么的恐怖。如果换成了标准穿甲弹,最多打穿“俄勒冈”号的主装甲带,在撞上了保护炮塔的装甲之后就会生爆炸,而不可能在弹药舱内生爆炸。

除了舰体断裂之外,“俄勒冈”号的四根推进轴都被炸断,一下丧失了所有动力。

当然,“安宗”号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弹药库爆炸之后,其航行速度一下就降低到了四节以下,几乎等于丧失了所有动力。

短短五分钟之内,白佑彬与斯普鲁恩斯都收到了大量情报。

现在,两位指挥官都面临着考验。这次,斯普鲁恩斯的反应稍微快了一点。

九点不到,斯普鲁恩斯就下达了左转二十度,将航速降低到二十节的命令。

显然,斯普鲁恩斯不打算就此放弃,在确定对手也损失了一艘战列舰之后,他仍然要与白佑彬拼个高下。

在美军舰队开始转向之前,白佑彬也下达了几乎同样的命令,只是将航速提高到了二十二节。由此可见,白佑彬没有想过要撤出战斗,不然就应该将航速提高到二十八节。他仍然打算与对手决战,只是要尽量保持距离。

“安宗”号的遭遇已经说明了问题,在距离缩短之后,对第11舰队没有任何好处。

九点过五分,斯普鲁恩斯下令将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四节,并且将转向角度增加了二十度。

此时,“太祖”号遭到重创的弊端显现了出来。

在损失了一台蒸汽轮机之后,即便通过改变方向舵的角度,可以弥补战舰向左侧偏航的问题,可是“太祖”号的速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二十四节,能够达到二十二节,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更严峻的是,此时此刻,白佑彬绝不能做出壮士断臂的决定。

如果丢下“太祖”号,他就将输掉这场战斗,而他绝不能输掉这场战斗。在加速无望的情况下,白佑彬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

九点过十分,他就果断下令将航速降低到十四节,同时保持原有航向。

在以十四节的速度航行的时候,战列舰的炮击命中率至少能够提高三成。对于正在激烈进行的战斗而言,如果击中对手的炮弹多出三成,就将决定整个战斗的胜负。

这一招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九点十五分,“俄亥俄”号在损失了所有主炮,战舰露天甲板几乎被海水淹没。舰体左倾超过了八度的情况下,被迫撤出了战斗。

在“俄亥俄”号脱离编队地时候,四艘美军驱逐舰与二艘轻巡洋舰立即冲了上来。

没等白佑彬下达命令。舰队作战参谋张海波就给一直伴随在主力编队左侧活动的巡洋舰编队与驱逐舰编队去了命令,让巡洋舰编队掩护“熹宗”号,驱逐舰编队则全速向“俄亥俄”号动鱼雷攻击。

其实,此时“熹宗”号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该舰的舰体已经右倾四度,而且因为进水量过大。舰长已经不敢向左侧舱室注水以恢复平衡。另外,九门主炮中,已经有六门被彻底摧毁,还在继续作战的乙炮塔中,也有一门主炮因为输弹机出了问题,而无法正常使用。也就是说。该舰只有二门主炮还在继续开火。

随着轻巡洋舰与驱逐舰杀上来。“熹宗”号的主炮火力立即转向了“新罕布什尔”号,而其右侧舰体上没有被摧毁的副炮与速射炮则瞄准了冲过来地美军驱逐舰。

仅仅五分钟后。噩运就降临到了第11舰队的头上。

“太祖”号在挨了近二十枚十六英寸穿甲弹之后,因为舰体严重右倾。三号锅炉舱进水,为抽水机提供电力地独立电机被摧毁。加上九门主炮损失了八门,该舰不得不向左转向,脱离了编队。

因为美军的辅助战舰全都集中在了主力编队的后方,所以美军没有出动驱逐舰去攻击撤退的“太祖”号。张海波也就没有安排驱逐舰去掩护“太祖”号,只是让完成了侦察任务,刚刚返回编队的二艘轻巡洋舰靠了上去,为“太祖”号提供支持。

同时,与“太祖”号交手的“新罕布什尔”号地情况也极端糟糕。

在“太祖”号撤退地时候,“新罕布什尔”号仅剩下三门主炮还在开火,而且其舰体也下沉了大概三米。最重要的是,“熹宗”号在向“新罕布什尔”号打出第二轮齐射地时候,就用一枚穿甲弹干掉了该舰的火控雷达与火力指挥中心,而该舰地备用火力指挥中心在此之前已经被“太祖”号打出的炮弹摧毁掉了。也就是说,“新罕布什尔”号剩下地三门主炮也变成了摆设。

看样子,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第11舰队倾斜。

如果“新罕布什尔”号打不过“熹宗”号,那么美军第51舰队就只有“内布拉斯加”号还能继续战斗,而第11舰队里还有至少二艘战列舰可以继续作战。继续打下去,斯普鲁恩斯绝对无法获得胜利。

只是,现在说鹿死谁手,还为时过早。

随着双方的辅助战舰投入战斗,双方指挥官要做的都是保住遭到重创,已经撤出战斗的战列舰。说白了,不管受损有多严重,只要能够返回后方的港口,就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修复。而修复一艘战舰,肯定比建造一艘新的战舰便宜得多。

此时,除了还在战斗的四艘战列舰之外,战场上的主力就是双方的驱逐舰。

九点二十分,在二艘负责掩护的轻巡洋舰被打成了筛子的时候,四艘美军驱逐舰在距离“熹宗”号大概八千五百米的地方转向射了鱼雷。这远远超过了美军常用的重型鱼雷的射程,显然美军装备了威力更大,速度更快,射程更远的重型鱼雷。

三分钟后,绕到“俄亥俄”号南面的六艘“花”级驱逐舰也在距离敌舰大概五千米的地方转向射了鱼雷。

一时之间,双方主力编队后方的战列舰都脱离了编队,开始规避射来的鱼雷。

“太宗”号战列舰上,白佑彬目不转睛的看着远处的那艘美军战列舰。

“内布拉斯加”号战列舰上,斯普鲁恩斯也在盯着西南面正在进行战术机动的“熹宗”号战列舰。

毫无疑问,二位指挥官都希望鱼雷攻击能够奏效,能够借此奠定胜局!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三十三章 … ~草草收兵~

坚持的结果不是获得胜利,就是承受更惨痛的失败。

九点二十五分不到。在舰体严重进水。转向已经非常不灵活的情况下。“熹宗”号只勉强避开了迎面射来的二条鱼雷。随即就被三条鱼雷连续命中。

即便是没有受损的战列舰被三条重型鱼雷击中。结果也会极为悲惨。

另外。美军使用的不再是以往那中口径五百三十三毫米(二十一英寸)的重型鱼雷。而是口径六百三十五毫米(二十五英寸),采用了日本氧气鱼雷的技术,雷头装药量达到了六百七十五公斤(一千五百磅),航行速度超过了六十节,射程至少十二公里的大型鱼雷。这种鱼雷,一条就能重创一艘战列舰!

另外,别说“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就算是“省”级战列舰。其舰体水下部位也最多只能承受住五百公斤炸药的攻击。可以说。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战列舰的防鱼雷结构能够承受美军新式大型鱼雷的攻击。

不幸中的万幸是。三条鱼雷中。竟然有二条击中了“熹宗”号舰体的左侧。

当时。鱼雷是从“熹宗”号的右后方射来的。在全速转向的时候。因为转向机构受到了损伤。所以舰长无法把握好转向角度。结果一下就转过了头。导致舰体左侧暴露在了鱼雷面前。因此。在第一条鱼雷击中了舰体尾部之后。另外二条鱼雷全都击中了舰体尾部的左侧。而不是右侧。

因为“熹宗”号的右侧舰体遭到的损伤极为严重。如果鱼雷击中了右侧。这艘战舰肯定会因为右侧舰体迅速进水。从而无法保持横向平衡。最终向右翻覆。相反。鱼雷击中了左侧。反而帮了这艘战舰。

中雷之后。舰长立即命令将原先打开了通海阀门的左侧舱室内的海水抽出来。利用受损部位的进水来控制战舰的横向平衡。当然。此时“熹宗”号上配备的发电机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发电机。这艘战舰上的抽水机不可能立即以最大功率开始工作。也就无法及时抽出左侧舱室内的海水。

只是。在被鱼雷击中之后。“熹宗”号已经无力继续战斗下去了。

从九点半开始。该舰上最后两门主炮都停止了射击。为了向抽水机提供更多的电力。舰长不的不把原本提供给舰炮的电力全部转移给了抽水机。相对而言。保住战舰。要比多向敌人打几枚炮弹更加重要。

也就在“熹宗”号中雷后不到三分钟。“俄亥俄”号也被鱼雷击中了。

这次。命中“俄亥俄”号的鱼雷多达五条!

虽然帝国海军驱逐舰装备的仍然是五百五十毫米鱼雷。而不是已经提供给破交舰使用的六百五十毫米鱼雷(主要是驱逐舰上的鱼雷储备舱空间有限。如果要使用六百五十毫米鱼雷。就要对舰体结构做调整。非常麻烦)。但是在连续被五条鱼雷命中之后。原本已经遭到重创。露天甲板几乎快要被海水淹没的“俄亥俄”号也走到了尽头。

实际上。导致“俄亥俄”号沉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舰体被海水淹没。

在吃水量加大的情况下。鱼雷的命中点向上移了好几米。在击中“俄亥俄”号的五条鱼雷中。至少有二条鱼雷打在了穿甲弹留下的创伤处。结果“俄亥俄”号厚实的主装甲带根本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另外。五条鱼雷都打在了“俄亥俄”号舰体的右侧。

虽然该舰之前受到的创伤主要集中在了舰体的左侧。但是为了保持舰体平衡。舰长已经让舰体右侧近一半的舱室注水。随着更多的没有注水的舱室被海水淹没。该舰面临的不是左倾的危险。而是右倾的危险。更要命的是。该舰没有配备发电机。随着海水涌入锅炉舱与轮机舱。动力系统无法为抽水机提供足够的电力。也就无法将那些没有受到损伤。但是在之前已经注水的舱室内的海水抽出来。也就无法减轻舰体右侧的进水量。

最终。“俄亥俄”号的舰长在拯救无望的情况下下达了弃舰的命令。

到此时。交战双方的损失旗鼓相当。且战局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太宗”号还有七门主炮可以作战。而“内布拉斯加”号只剩下了四门主炮。即便“新罕布什尔”号没有撤退。还有三门主炮。可是其主炮已经无法精确瞄准目标。因此。即便在一打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