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天堂里的喷泉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

第14章

天堂里的喷泉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第14章

小说: 天堂里的喷泉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摩根突然向空间站发问:“起风了?”
  传来了回答的声音,可现在已经不像刚才那样安详恬淡了:
  “简直难以置信!季风预报站刚刚发布了飓风警报。”
  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摩根焦急地说道。
  “他们没有开玩笑,我已经得到了证实。”来自空间站的声音答道。
  “可是他们保证风速不会超过每小时三十公里,是不是?!”摩根面对意外的险情仍然怀着一线希望。
  “预报站刚刚把风速的最高限提高到了六十公里——修正量可达八十。好像什么地方有什么事情出了毛病吧?……”
  “可不是!”从通话线路中听到了这一切的杜瓦尔低声含糊地说了一句。然后,她转向了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悄悄地溜走吧,眼下你对于他们是多余的,可是什么情况也别漏掉。”
  安排摄像师执行这些自相矛盾的指示之后,马克辛娜把线路调换了一下,接通了她那个非常出色的信息服务系统。用不了半分钟,就知道了是哪个气象站负责塔波罗巴尼区域的天气情况。不过,气象站对询问并没有作出回答,这当然使杜瓦尔失望,可是却并没有使她感到意外。
  把摸清情况的任务交给有经验的助手们以后,马克辛娜又“回到了”斯里康达。就在这么一段很短的时间里,试验现场的情况已经大为恶化。
  天空正变得越来越昏暗,拾音器收到了从远处传来的、暂时虽还微弱但却越来越迫近的船风吼声。马克辛娜对天气的这种突变并不陌生,她曾经不止一次地因此而在海上快艇赛中得到过好处。可那是在海洋里!眼下的情况真是糟透了,她怎能不为摩根而深感惋惜呢?——这场完全意外的、本来不可能遇上的飓风正在威胁着他的理想和希望,使它们面临着付诸东流的危险。
  “高度二洞洞,探锤速度每秒幺幺五米,张力百分之九十五额定值。”空间站在继续报告数据。
  这些字眼的全部含义,说明紧张状态正在不断增强。试验是无法停下的。摩根只有一个办法——继续进行下去并寄希望于情况的好转。马克辛娜很想同摩根说上几句,不过,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最好还是不要去打扰他。
  “高度幺幺九洞。速度幺——幺洞。张力百分之一百零五。第一把降落伞正在打开……打开了!”
  总之,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探锤成了地球大气层的俘虏。还剩下的那点儿燃料将用于控制探锤的方向,使它落入架在山坡上的网内。在风压的作用下,栓网的缆索已经发出嗡嗡的声响。
  摩根从帐篷里走出来向天上望了一眼,然后朝着电视摄像机的镜头转过身去。
  “不管最后的情况如何,马克辛娜,”他缓慢地说道,一边挑选着字眼:“实验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五。不,应该说是百分之九十九。我们已经通过了三万六千公里,剩下的只有不到二百公里了。”
  杜瓦尔没有回答。她知道摩根的这些话不是说给她听的,而是冲着坐在帐篷旁边的双轮安乐椅上的那个人。安乐椅暴露了自己主人的身份:只有从其他星球来的客人才需要这种设备。现今的医生早就能够治愈所有的肌肉病,然而物理学家们却至今还没有学会“治疗”重力引起的“病症”。
  在这座山峰上总共聚集了多少种力量和人物!大自然本身的力量……人民火星的强大经济实力……范涅华·摩根(这本身就是自然界的重要现象)……还有那些居住在四面招风的高山绝顶之上而毫不妥协的僧侣们。
  马克辛娜·杜瓦尔低声发出了命令,随即镜头就向上扫视。现在看到的正是庙宇的白墙。此时此刻,沿着胸墙一带到处都是在风中腊腊作响的橙黄色托加。不出所料,僧侣们正在观看实验。
  为了能够辨认出人们的面容,她一下子把影像放大了许多倍。尽管她还不曾有机会同玛哈纳雅盖·泰洛见面(接受采访的请求曾被婉言谢绝),可是她也能十分有把握地从其他人当中把他辨认出来。但是,哪儿也没有看到长老。大概,他正在庙宇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坐禅,全神贯注地施行着自己的无边佛法……。
  然而,马克辛娜·杜瓦尔并不相信摩根的主要对手现在正干着诸如祈祷之类的天真活动。要是他真的祈祷过这场超自然的风暴,那么,他的恳请倒是得到了上苍的俯允。山上的诸神从睡梦中苏醒了。 


第二十五章 最后时刻的临近
 
  “高度幺五洞,速度九十五。隔热屏板已经抛掉。”空间站继续报告着测定的数据。
  这就是说,探锤已经顺利地进入大气层并减低了速度。但是,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前面需要通过的路程不单是一百五十公里的垂直距离,而且还有三百公里的水平距离;由于风暴正在咆哮,这段路程的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复杂。虽然探锤上还有燃料可用,但它的机动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假如在山峰着陆的第一次尝试不能成功,那么,就再也没有第二次尝试的机会了。
  “高度幺二洞。大气层没有影响。”
  探锤从天而降的情形,就像是一只把自己的蛛丝梯子旋转得飞快的蜘蛛。“但愿它的线够长,”杜瓦尔想道:“要是它在离目标一公里的地方把线用完,那可就太恼火了!”三百年前敷设水底电缆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悲剧。
  “高度八洞。下降情况正常。张力百分之一百。有轻微的阻力。”
  好吧,既然大气层已经在起作用,就让安装在这套小设备上的那些超敏仪器来对付吧。
  在带有全套检测设备的汽车附近,装着一架不大的望远镜,它现在正自动追踪着肉眼还看不见的探锤。摩根向那边走了过去。摄像师如同影子般地跟在他后面。
  “看到什么没有?”几秒钟之后马克辛娜低声问道。
  摩根正注视着天空,他没有回答她。
  “高度六洞。偏离方向靠左。张力百分之一百十。”
  “情况总算还正常,”杜瓦尔想道:“可是在那儿,在靠近同温层的那边好像已经出现了什么。摩根一定已经看到了探锤……”
  “高度五五,修正量二秒。”
  “有了!”摩根提高了声音说道。“我看见排出的气体了!”
  “高度五洞,张力百分之一百零五。很难保持航向,有颤振现象。”
  简直无法相信,在通过了接近三万六千公里的路程之后,探锤会在距离目标不到五十公里的地方终止自己的旅行。可是,又曾经有多少架飞机和宇宙飞船是在最后的几米内坠毁的呀!
  “高度四五,有强力阵风,探锤又被副偏了,修正量三秒。”
  “看不见了,”摩根败兴地说道:“有云。”
  “高度四洞,有强力颤振,张力一百五十。”报告在继续。
  情况不妙!马克辛娜·杜瓦尔知道,张力达到百分之二百时就会断线。只要再有一阵猛力的冲击,整个试验就得“寿终正寝”。
  “高度三五。风力正在加强。脉冲周期——一秒钟。燃料几乎用完了。张力一百七十。距离三洞……”气氛愈来愈紧张了。
  “有了!”摩根高声说道:“它已经穿过云层。”
  “距离二五。航向无法恢复。着陆地点将偏离目标三公里。”
  “不管它!”摩根喊道:“在哪儿着陆都行!”
  “好的,尽力而为。距离二洞。风力继续加强。探锤已经失去稳定。”
  “松开制动器!让线自己下来!”摩根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已经照办。”说话的声调完全是安详而恬淡的。要是马克辛娜·杜瓦尔事先不知道邀请了有经验的宇宙运输调度员参加试验的话,她说不定会以为这是机器人在说话呢。
  “线放不出来了。探锤在旋转。每秒五转。大概是线被缠住了。张力百分之幺八洞,幺九洞,二洞洞。距离幺五。张力二幺洞,二二洞,二三洞。”
  “这种情况不会拖延很久的,”杜瓦尔想道:“总共只剩下十来公里了,可是讨厌的细线竞缠到了旋转着的探锤上。”
  “张力洞。”
  完了,线断了,它随即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游动起来,慢悠悠地向着星际飞回去。毫无疑问,“阿绍卡”空间站上的人们会把它全部收起,但就连马克辛娜也懂得,这是一件多么费时而复杂的工作。至于探锤,肯定将落在这里附近的某个地方——塔波罗巴尼的原野上或者热带丛林里。但是,正象摩根所说的那样,试验已经获得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成功。等到下一次没有风的时候……
  “瞧它!”有人喊了起来。
  云层底下亮起了一颗星星;它很像一颗流星。仿佛是为了嘲笑探锤的创造者们,上面亮起了便于最后一段路程上进行控制用的标灯。也好,它反正可以派上用场。寻找它的着陆点时可以方便得多……
  摄像师缓慢地转动着摄像机,让马克辛娜能够看到亮闪闪的星星是怎样从身边飞过并消失在东方的。大概,探锤将落在离斯里康达五公里左右的地方。
  “接通摩根博士的线路。”
  马克辛娜打算对摩根说几句赞扬称颂的话,——要说得响亮些,好让火星人的部长能够听到,以表达对下次降落一定能绝对顺利地完成所怀的信心。正当杜瓦尔在心里默默地编排自己那份赞词的时候,突然之间,她的头脑里出现了一片空白。事过之后,她曾经无数次地回忆起在那以后的三十秒钟内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以至于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只是她从来也没有能够完全地肯定,她对于这些事情是否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 


第二十六章 国王的军队
 
  范涅华·摩根已经见惯了各种挫折甚至事故,至于眼下发生的这件事故,在他看来完全算不上有多么的严重。当眼睁睁地看着闪烁不定的亮光在山坡后面消失的时候,他担心地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万一人民火星部长认定自己的钱是白花了呢?坐在双轮安乐椅上的观察者向来是特别不爱说话的,仿佛地球的重力使他的舌头也变得跟身体一样地不灵活了。但是,他现在却首先对工程师说起话来。
  “请容许提一个问题,摩根博士。我知道这场风暴是没有先例的,只不过它还是刮走了您的探锤。要是在空问轨道塔建成之后一旦出现风暴,那情况又会怎样呢?”
  摩根的思绪在急剧地起伏。要马上作出正确的回答是困难的,再说,他还没有来得及对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彻底的查核。
  “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在短期内停止运输,‘轨道’也许会发生不大的变形。但即使是最强烈的风,也不至于对这样的塔构成严重威胁。”
  摩根希望他在仓促中所说的这些话能够切合实际情况。事实上,再过几分钟沃仑·金斯里就可以说明事情究竟是否如此。使他感到宽慰的是,答复显然是让部长满意的。
  “谢谢您。这已经够了。”
  但是,摩根却打算把自己的想法说完。
  “不过,这样的问题在蒙特·帕沃尼斯是根本不会发生的。那里的大气层密度小于百分之一……”
  摩根突然沉默了。现在,他耳边回响起了几十年前他所听到过的声音、然而这决不可能是什么错觉。盖过了风暴怒吼声的庄严号召,把工程师带到了我们这个星球的另一个半部,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