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红烧大唐 >

第143章

红烧大唐-第143章

小说: 红烧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怕他所图非小呀!

在座虽然不乏锦衣纨绔,但即便是他们,既然能被李敬业邀请了来,便说明都是肚子里有些道行的,所以,当下虽然大家人手一女拥在怀中,面上也都挂了几许微笑,但是一个个的心里却也都是思量个不住。

于是,这宴会看似花团锦簇,其实气氛却尴尬的了不得。

这时,萧挺注意到跟着太子李弘进来的那个做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身边,却仍是空无一人,不由得便对他加了注意,果然便看见他与太子李弘轻轻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儿,然后,萧挺见太子李弘轻轻推开怀中歌姬,似乎要站起来开口说话,当下便在那歌姬的屁股上轻轻拍了一记,对着那文士指了指,道:“过去,伺候那位先生去。”

歌姬闻言微愣,旋即先是飞过来一个幽怨的眼神儿,然后便依命地起身走了过去。她这一动,顿时大家的目光便看了过来,萧挺笑了笑,“看来敬业兄准备的歌姬都是有定数的,我是老客,不必客套,却不可冷落了这位先生……对了,还未敢请问,这位先生高姓大名,何处高就啊?”

那文士闻言一愣,显然是没有想到,萧挺会首先看准了自己发问,但他显然是个极擅长应变的人物,当下他只是微微一愣便很快恢复常态,当即冲太子李弘使了一个眼色之后便站起身来,笑着做了一个团团揖,道:“鄙人姓周,名昌,字文卿,号洪钧,只不过是一介草民罢了,却是无处可就的。小人出身卑浅,又不似萧大人般有公主殿下饲身调教,今日趋逢盛宴,行动不免粗鄙,有失礼之处,还望诸位大人多多海涵。”

这话说得大家皆是一愣,萧挺就更是别说了。

过了好一会子他才算是回过味儿来了,却没想到,自己本想借着把那女子送过去的机会,试一试这人是何路数,有什么反应呢,竟是被他给先当头敲了一棒!

说什么“有公主殿下饲身调教”之类的话,明眼人自然是马上就明白,这简直就是指着鼻子在骂萧挺这个人是指望吃裙带关系才爬到现如今这个地位的了!说白了,就是骂他萧挺是个小白脸嘛!

不管是什么人,听了这话只怕都要立刻变勃然大怒了,萧挺自然也不能例外。

当下他不由得立刻便霍然站起,李敬业立刻变跟着站起来,紧张地看着萧挺。自己这个结义兄弟的脾气他可是知道,别看是个诸葛一流算无遗策的人物,但脾气却是倔的紧,又素来是个“强项令”,是个宁折不弯要面子的人,那个叫周昌的这般挑他的刺儿,他岂有个不当场发作的理儿!

这个当儿,堂内上下包括那些歌姬在内,一个个的都觉察出不对,不由得各个屏息敛声,静静地看着长身站在那里的萧挺,只有那叫周昌的中年文士仍是一派顾盼自若的神情,这个当儿,甚至还有暇冲那个走到半途却不知道该去还是该回的歌姬招招手,笑道:“来!”

而太子李弘见萧挺一脸即将发作的神情,面上更是微带三分喜色。就因为前些日子被萧挺几句话打破了自己得到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的希望之后,太子殿下对他可是越发的忌恨起来,不想此时这周昌甫一见面之下,只一句话便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他岂有个不高兴的道理?他非但高兴,而且还在心里暗想,这周昌果然不愧是个高人哪!

当下萧挺长身站在那里,本来是就要发作出来,与那周昌相对逞一逞口才的,但是不知为何,他站起来之后看见那周昌一派潇洒气派,心中怒气更盛的同时,心中却是微微一凛。深吸了一口气,他居然就在那里站住了。

此时会想刚才,顿时便觉得,人家这可是故意的在激怒自己呢,如果自己果真大怒,却是不免要中了他的圈套,让他得了意去了。

再往深里想一想,自己见他紧跟太子,显然是个亲近人物,却对他没有丝毫了解,所以这才刚兴起一点试探的念头,就突然的遭了他这一下,这其中,也未尝就没有此人借机反打的意思。

想到这里,萧挺心中的怒气顿时被他自己硬生生的压下去了七八分。

稍微冷静了一下才明白,这人竟能在瞬息之间洞察了自己的目的,且迅速反击,只一句话便让自己心绪大乱,虽说不是什么正道,但此人的诡秘心机却也是非同小可呀!

说起来虽然萧挺脑子里胡乱的想了这么许多,其实距离他站起身来也不过一眨眼的功夫罢了,当下萧挺心里想明白了,不由轻轻地吐出一口气来,面上竟是出人意料的微微一笑,“周先生说的也是,这要说嘛,当今太平盛世,不管是什么人,想要谋一口饭吃都不是什么难事儿,只不过,这软饭,却也不是谁都能吃的,想必周先生于此应该颇有体悟吧?不然为何语气竟是如此酸溜溜的?”

说到这里,他故作长叹,又道:“说起来,吃软饭可是要真本事的,周先生,您说呢?”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继而举座之人皆是大笑不已。

“喝!萧大人可是一张利口,不过这说的却也是道理,他娘的要说老子房里这娇妻美妾的,也有个十几房了,但哪个不得是要老子每个月大把的通宝给养着?这世上男子,要养几十个漂亮姬妾不是难事儿,这正如只要你有钱,就尽可以去平康坊哪里随便的挑着吃喝玩乐,但是要让那些女人们心甘情愿的倒过来贴着你,那可真是不容易!”

“可不是!要么说我最佩服就是萧大人这一点!别的女子就不说了,这个……咳,咳……至少那花魁大娘子杨柳就是一力要倒贴咱们萧大人,这个可是准了的,长安城里打听去,多少人都是这么说,再没有错!能让花魁大娘子心甘情愿的倒贴,这也就是萧大人这般人物风流罢了!换了咱们,别说倒贴,拿着大把的钱财宝贝上门去,人家都不稀罕见你!”

今儿来的这些都是李敬业的知交,所以大半也都是跟萧挺熟识的,这个当口儿,大家虽说是众口纷纭,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却不免都是要顺着萧挺的话肆意的吹捧一番。

只不过这吹捧的时候他们心里是羡慕还是嫉妒,可就不好说了,毕竟人心隔肚皮不是?这再好的朋友,可以共产,但是不能共妻呀!

当下那周昌不意萧挺能说出这番话来,顿时给他这一番话呛住了,再加上旁边众人都在那里架秧子起哄的跟着瞎吵吵,顿时便让那周昌空自以智计如云自诩,此时却也只能愣在那里,半晌都做声不得。这倒不是说周昌说不过萧挺,关键萧挺这个“自甘堕落”与“借坡下驴”的野路子,实在是他闻所未闻的。

试想,哪里会有人公开承认什么“吃软饭”的?但偏偏他看萧挺那样子,竟是以此为荣似的,这一下子就让他脑子里有些转不过弯儿来了!

其实他却不知道,别说时下的唐人都不怎么计较这个,拿这个当得意的风流韵事,是可以拿出去跟朋友显摆的,即便是时人不许,以萧挺的性子却又哪里会管人家说东说西去!

当下那太子李弘的脸上自然也不好看,只是这两人斗嘴,他却又插声不得,当下只好轻轻地冷哼了一声,聊表胸中愤怒之情,当然,这也是委婉的表示一下他对周先生表现的失望。

可不是,眼看已经逼得萧挺面红耳赤了,却又突然被他一句话给说的这边失了声,这可真是悲喜两重天了,这滋味可不是好受的,尤其是当下还有那么多人在旁跟着嘲笑!

这个当儿,那萧挺却是又突然的一笑,然后,竟是迈步冲这边主席走了过去,当下太子李弘不由得心中一动,以为萧挺要动手!经了当时大明宫门前那回子事儿,这萧挺不要命的名声可是在长安城里传开了,他岂有个不知道的!眼下这萧挺虽然一句话反回来就让周先生吃了瘪,但是这个拼命三郎一般性子的家伙,可谁都保不住他会不会干什么过份的事儿,毕竟刚才周先生那句话说得可也不轻!

当下他不由得霍然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看着一步步走过来的萧挺,喝道:“萧挺,你要做什么?”

萧挺面上微微一笑,缓步走到主席前,在众人的屏息以待中,却只是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模样的东西来,笑着递了过去。

正全神戒备之下的太子李弘和那周昌见状不由得面面相觑,太子李弘下意识的接过了奏折,这时只听萧挺道:“本来这份奏折是臣写好了准备托李敬业大人转呈御前的,但是今日高朋满座之下,又见周先生语带机锋,小臣不由得颇有些技痒,所以,倒也不妨现在拿了出来,在下学微识浅,不免又思虑不周之处,所以,就借着这个机会,请太子殿下和周先生,还有在座诸公,都帮着参详参详,敬业兄,你不会怪我打扰了你的宴会吧?”

李敬业这会子让萧挺这一惊一乍的给弄得有点儿犯傻,闻言只是点头“嗯”了一声,又说“不会”,眼睛却是直盯着太子李弘手里的那份奏折。

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个结义兄弟不动则已,一动,那就是必然要震动天下的!

此时,在座诸人先是面面相觑,然后也便不约而同地看着太子李弘的手里的奏折。众人的瞩目之下,李弘抖开了帛布奏折,那周昌这会子也不避嫌疑的凑了过来。

但是,只看了不到一半,那周昌已经吃惊地抬起头来,嘴巴微张地看了萧挺一眼,而等两人看完了,不约而同之下,又都是一脸吃惊地看着面前神情自若的萧挺。

众人翘首以待,太子李弘指着萧挺道:“这奏折,这奏折……”

……

永徽二十八年夏末六月二十三日,忠武将军萧挺上疏言治理长安及天下商事等凡二十八条,朝廷震动。

第十一章 震动(上)

永兴坊萧府的门口,照例总是无比的热闹,因了现如今萧挺在朝中地位的卓然不群,所以那排队送礼找门子投靠的,一天到晚排得那门前街道上乌洋乌洋的,便是阻了交通,同街住着的几户人家却也并不敢说什么,他们虽然也都是功勋世家,但是眼下就看朝廷上那个乱劲儿,谁还顾得上他们这些几十年的大爷,所以,这人在矮檐下,不低头却也是没法子了,当下也只好看着人家萧挺这等朝廷新贵的门口热闹如集市,而自家门口却是门庭冷落。

不止如此,这个当口儿,甚至有那心眼子活泛的,还巴巴的跑了去萧挺叩门子送礼请托,仗着毕竟是左右邻居,不好太不给面子的,所以青奴倒是代表府里的少爷老太太扎扎实实的出来接过几回请,也不过三两句相扶相持,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话,说说罢了,倒哄得他们屁滚尿流的连声称是,就此便自以为将重新得势,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不过,这大门口总是跟赶庙会似的那么热闹,一天两天的是个新鲜,三天五天的是个夸口儿,十天八天的还能对付,但是时间一长,便连这萧府的门子都有些不耐烦了起来。

他们是何等出身,当年那可都是太平公主府里做过事的,说起来当年那太平公主府的大门口,虽然比不得眼下这热闹,却也是来往人不断,谁让咱们公主殿下受宠的,甚至连太子殿下还有那几位皇子,不都得巴巴的跑来送礼?所以,这场面实在是不怎么稀罕,又加上青奴姑娘有严令,送给府里的东西,都有专人一一登记造册,其余的孝敬一概全免,回头府里对他们这些下人门房,自然会有打赏,所以门前上下一概不许接人家的门包儿,更不许开口问人家要好处,否则一旦查出来,便是打个贼死再赶了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