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620章

满唐春-第620章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既然告了假,刘远就要着手行程,而行程最大的需求就是要一条船。

普通百姓坐船,经济不好,就买张船票,几十人挤在一起,有一席之地就不错了,条件好一些的,就自己雇条小船,一路倒也洒脱,但是刘远不同,家大业大,光是妻妾就有四人,每人带一个贴切身丫环,就得八人,再加上丫环、护卫、厨娘、小刘雪的奶娘等,得有几十人,不光要带上裴惊雁,崔梦瑶要求船要大,这样才平稳、小娘和杜三娘怕路上寂寞,要求带上麻雀牌,途上可以打发时间,这样的一来,怎么也得找一条大船才行。

此刻,刘远又到长孙府借船。

“不知刘将军大驾光临时,有失远迎,还请将军见谅。”长孙府内,长孙涣以刘远行礼道。

刘远笑着说:“客气,是刘某不请自来,打扰长孙公子的休息了。”

本来想找长孙无忌的,没想到出来接侍的却是公孙涣,刘远看到,这个长孙涣和长孙冲在眉梢和轮廓很像,这让刘远有一种错觉,好像长孙冲又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一样,如果他不在吐蕃战亡,估计现在也当爹了吧。

可惜,物是人非,眼前这个长孙涣再相似,也给不了刘远那种亲切的感觉,相反,隐约间给人一种距离感。

“哪里,家父常叮嘱,让长孙某以刘交将军为楷模。”

“不敢,不敢”刘远也不客套了,开门见山地说:“司徒大人在吗?”

长孙涣笑着说:“皇上有事,临时传召家父进宫,不知刘将军找家父何事?若不是什么大事,长孙某或许能拿个主意,若是大事,就有劳刘将军稍候片刻,待家父回府了。”

“刘某告了假,回扬州一趟,听说府上有一艘大船,想借与一用,不知方便与否。”看到长孙涣有些吃惊地样子,刘远马上解释道:“不是刘某省那点银子,只是市面上能买到的船不是小就是破,没有合适的,岳父大人有一条楼船,不过崔老太太昨日乘船探亲去了,程府还有秦府的尺寸偏小,最后只能来这里了。”

李氏取得天下,继承隋朝江山,自然也包括前朝留下来的财富,隋炀帝穷奢极欲,为游玩江南打造了很多大而华丽龙船,李二取得天下后,慷慨地分封给臣子,长孙无忌也获得分封一艘,刘远得知消息,就前来借了。

“有是有,只是……”

“若是不方便,那就算了,刘某再另行想办法。”

“不,刘将军误会了”长孙涣忙解释道:“因为那船太奢华,家父觉得乘它太过招摇,所以甚少使用,这几年很少维护,若是短途尚可,可是到扬州,路途遥远,只怕有危险,不过刘将军不急,等候十天半个月,长孙某会责令工匠修好,等到船没问题的,再交与刘将军使用。”

原来是这样,刘远摇摇说:“此行告假的假期有限,恐等了那么久,刘某计划后天就要出发了,既然不方便,刘某另行想法子吧。”

一共才三个月,一来一回就得花不少时间,除了金田一行,还要完成自己对小娘和杜三娘许下的承诺,那些事,可大可小的,刘远还真的耗不起。

长孙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帮不了刘将军,抱歉。”

“不,是刘某的太唐突了。”

两人又客套了一番,最后刘远一脸失望走出长孙府。

不是钱银的问题,不是型号小就是太过破旧,不符刘远的心意,就是向船厂订购,也需要提前下订,签好契约,再快也要二三个月才能交付使用,刘远就是现在下订,也来不及了。

都是自己的性格害的,说走就走,准备得不足,也不够充足的时间准备,说到底,底蕴还是浅薄啊,表面看起来,日子过得很不错,可和那些世家一比,瞬间被甩几条街那么远,要田没田、要地没地、要马没马、要船没船、要人才没人才,别说要什么有什么,突然要起个房子,还得去买地什么的。

刘远无奈地摇摇头,看来自己是太容易满足,而底蕴也太低了,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781章 神秘人物

船不比马车,使用率低,停放也极不方便,而一艘大船的养护,一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长安的贵人多,但有船的不多,特别是符合刘远要求,至少要十丈以上,能载几十人的就更少了,饶是刘远亲自出马,跑了二天,才弄到一艘仅仅十二丈长、有些破旧沙船。

主要是要得太急,没有碰上凑巧的,长安算是内陆,没有大河流过,除近也没有什么大型的湖泊,只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广通渠,先天条件不足,用于漕运的船不少,但用于游玩的船,相对比较少一点,如果在江浙、苏杭一带水运发达的地方,找一艘大船还比较容易点。

这个也没办法了,将就用吧,请工匠加以修事装饰,尽量弄得体面一些。

刘远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品得起山珍海味,窝头就着咸菜,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对刘远来说,就是一条小舢板,能到达就行,不过为了家中那几个越来越娇贵的美女,只能尽量地改善条件了,反正那银子赚来就是花的。

以后有条件,再自己打造一艘好的船,享受生活。

小道消息传得很快,不到半天,扬威将回乡省亲的事,就在长安传得人尽皆知,对于这种风流人物,老百姓总是很有热情去关注,很多人都在讨论着刘远怎么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而曾经把他驱逐出宗族的人,又该多后悔云云,反正一个个口沫横飞,延伸出无数个版本。

在长安常安坊一间破旧的房间里,也有人讨论着这件事。

“刘远乘船返扬州探亲一事,此事可得到证实?”一个坐在黑暗中。声音有些苍老的人淡淡地问道。

此时已是华灯初上,可是这间破旧的民房只是点了一盏灯忒调得很细、火苗有如黄豆大的小油灯,看不清此人的模样。

那汇报的人,长得五大三粗,有微弱的灯光下。显示出他一身结实的腱子肉,那粗布小袄还有那黝黑的肌肤,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他是在船上讨生活之人,此人看起来憨厚老实,只有那双不时露出精光的眼青,出卖了他的内心的实质。其实,他是一个精于心计之人。

“回大人,此事千真万确,那船都已经选好,现在还在装饰中”那中年汉子恭恭敬敬地回答。

“刘远,你这只小狐狸,终于舍得出长安城了啊”黑暗中,那老者眼中精光一闪,那手都捏成拳头了,用自己才能听得见的声音自言自语,半晌,他才收拾好心情,冷冷地问道:“布置好了没有。”

“回大人的话,都已经安排妥当。”

那老者一下子站了起来,沉声地说:“此行不容有失,拿地图来,我等要做好计划,做好各项应对措施,成败与否,毕此一役。”

“是……”

夜,寂而无声,有多少美梦在黑夜中发酵,又有多少阴谋在黑夜中酝酿。

……

四月初十,诸事皆宜。百无禁忌,一大早,刘府门外就停了十多辆马车,刘远携着一众女眷、婢女、侍卫上了马车,一行几十人浩浩荡荡朝运河进发。准备乘上大船,扬帆出发,直奔杭州。

“梦瑶,你的精神不是很好,昨晚没有睡好吗?咦,小娘,你也是,看看,眼圈都黑了。”马车里,刘远笑话二人道。

崔梦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一大早起床收拾东西,犯些小困,让夫君见笑了。”

“师兄,一想到回扬州,我心里就乱得一团糟似的,怎么也睡不着。”小娘心性率直,不像崔梦瑶那样会找个小由头,对刘远,她可是没有一句隐瞒的。

刘远很明白二女的心情,一个想为自己正名,一个则是故地重游,完成亡父的心愿,哪里还睡得着?就是刘远自己,也回忆在扬州的点点滴滴,近三更才睡了一会,好在刘远一向有习武的习惯,气血旺盛、精神力强,再加上年轻,虽说只睡一会,不过已经足够,小娘她们也看不出什么异样。

“嗯,没事,一会上了船,有的是时候补觉。”刘远安慰道。

两女轻轻地点点头,小娘突然兴奋地问道:“师兄,你说找一艘大船的,有多大?”

“这个……”刘远犹豫了一下,苦笑地说:“不算大,才十二丈长。”

“十二丈?”小娘吃惊地说:“那太大了,在上面跑马都可以了。”

小娘坐在最大的船,不四五丈,大多是小舢板,哪里坐过这么大船,闻言都跃跃欲试,而崔梦瑶听了,笑着说:“十二丈,还不错。”

还不错?

这就是差别,刘远几经辛苦借到的船,在崔梦瑶眼中,只能算不错,很明显这还是谦词,刘远忍不住问道:“梦瑶,你平常坐的船,长达几丈?”

“通常十五丈以上吧”崔梦瑶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妾身坐过最大的船,长约是二十六丈吧。”

小娘吃惊地说:“二十六丈,那得多大啊,这能载多少人啊。”

一丈三米三,二十六丈,那就长达八十余米,的确是很惊人。

“一千几百不费劲,挤一点的,两三千也不是没可能。”

“真太厉害了。”小娘吐吐舌头说:“那得多少人才能划得动啊。”

刘远在历史也读过,闻言点点头说:“在汉朝,已经出现楼船,三国的吴越之地,造船业发达,据说最大战船可以载甲三千之众,隋炀帝杨广乘坐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极尽奢华,最惹人争议,是他下江南,由于大龙舟太笨重,划行不便,下令征集美女为他拉纤,到了唐朝,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所以二十多丈并不算大。”

“刘远,没想到你了解得这么清楚。”崔梦瑶有些意外看着刘远,眼里出吃惊之色。

“稍有涉猎吧,算不得什么。”刘远“谦虚”地说。

不知为什么,崔梦瑶那吃惊中带着崇拜的目光,让刘远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小娘也一脸骄傲地说:“师兄是最厉害的。”

刘远嘿嘿笑了几声,也不应话,只是巧妙地岔开话题,也不再提这事,也不能在自己人面前自吹自擂吧?

终于,马车在一简易码头停下,刘远一下马车,就看到裴惊雁在她姑姑裴彩霞的陪伴下,俏生生地站不远处,一看到自己,眼里流露惊喜的神色,那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微笑,犹如一朵玉洁冰清的兰花,悄然在风中绽放;一旁的最美人妻裴彩霞,其美艳也不遑多让,虽说己为程老魔王生过几个孩子,不过她身形还有容颜保持得极好,美艳中带着迷人的成熟气质,少了女孩的青涩,多了女人的韵味,犹如焯约的海棠,在其最盛开的时刻,一边演译艳丽,一边释放芳香。

两女犹如一对母女花一般,各有特色又相互衬托,只能用美艳不可方物来形容,真不愧是河东裴氏出身的美人,相貌、身材、气质、修养都一等一的好。

没想到,她们倒是先行到了。

刘远让崔梦瑶她们在原地,然后一个人快步走过去,向裴彩霞行了一个礼说:“小侄见过婶婶,身为晚辈,还要婶婶等候,真是失礼。”

裴彩霞嫣然一笑,不以为意地说:“很快就一家人,还客气什么。”

这明显是暗有所指,裴惊雁脸色忍不住一红,就是刘远也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也不否认,点点头说:“婶婶教训得是,晚辈记下了。”

“嗯,不错,挺好的。”看到刘远这般上路,裴彩霞满意地点点头:“嗯,好了,刘远,现在人交经你了,你可得替我照顾好她,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