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493章

满唐春-第493章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问题,这才挥挥手,等信使还有下属都出去后,这才拿刀子把竹筒破开,把里面的纸条拿了出来。

咦?

一看到那纸,禄东赞的脸色先是一变,看着看着,那脸色时而古怪,时而又很高兴,看完后,沉默了片刻,最后拿出火折子,轻轻吹着,把那密信点着,直至化成灰烬。

“来人”禄东赞突然大叫一声。

“小的在”门外一下子走进了二个精壮的吐蕃侍卫。

禄东赞沉声地说:“马上备车,我马上要见萧大人。”

“是,大相”那两个侍卫应了一声,马上飞跑着去做准备。

吐蕃的王者松赞干布既然有了新的指示,禄东赞第一时间找大唐负责谈判的萧禹商议,就逻些城传来的最新旨意进行友好的协商,两人只沟通了半个时辰,就匆匆结束了,原因很简单,萧禹也拿不定主意,马上进宫见李二。

听说是有关吐蕃的事宜,李二马上在立政殿接见了萧禹。

一番君臣之礼后,李二坐在堆满奏折案几后面,看了萧禹一眼,然后笑着说:“萧爱卿,这么急着见朕,可是谈判有进展?”

萧禹神色有点尴尬地说:“禀皇上,谈判可以说卓有成效,进展也很顺利,只是……”

“只是什么?怎么,松赞干布那小子,又提出很过分的要求?”李二脸色一沉,有些不悦地问道。

“非也,可以说,松赞干布非常大方,不仅同意了计划,还同意把吐蕃公主嫁与我大唐之才俊,还给予黄金一千斤、白银一万斤、牛羊各三千头、各色珠宝十箱作为嫁妆,只是,他们也指定了我大唐的一个年轻才俊,而这位年轻才俊……”

话还没说完,李二突然打断道:“公主?你说的那个才俊,不会是刘远那臭小子吧?”

“皇上英明。”萧禹连忙说道:“没错,吐蕃看中之人的是扬威将军刘远,不惜把他们血统纯正的赞蒙赛玛噶公主许配给他,据禄东赞所说,这一来是敬佩刘远的少年英雄,这叫识英雄,重英雄,二来……二来是扬威将军刘远在出征吐蕃其间,俘虏过赞蒙赛玛噶公主,并……并与赞蒙赛玛噶公主有了夫妻之实,现在赞蒙赛玛噶公主珠胎暗结,怀了刘远的骨肉,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有心成人之美,成全他们,最后也显示出与大唐和亲的最大诚意。”

什么?那个什么玛噶公主有了孩子?

李二和长孙皇后面面相觑,半天也没说出话,虽说二人都知刘远在战场上把俘虏的公主来了霸王硬上弓,李二也根据这个借口,把刘远应得的奖赏押后,直到刘远大婚后才给他,现在怎么也没想到,那么赞蒙赛玛噶竟……竟然有了身孕?

这下热闹了。

“那你同意了?”李二连忙问道。

萧禹苦笑着说:“皇上,换作是第二个,微臣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这门和亲,可是,可是偏偏此人却是扬威将军,他是崔河崔氏的女婿,娶了崔尚书的独女为妻,这是良缘,可,可是,堂堂公主不能不给面子啊,特别是连孩子都有了,她嫁过来,这本是好事,赞蒙赛玛噶是吐蕃公主,自然能不能作妾,可是她若是坐了正室之位,那清河崔氏的女子、崔尚书的女儿,岂不是要作妾?”

“这二个都不能啊,也就是这样,老臣这才为难了,拿不定主意,特来向皇上禀报。”

什么为难?李二心知肚明,萧禹这是推卸责任,这事答应的话,得罪清河崔氏、若是不同意,那么又开罪吐蕃,损失一点私交还好,若是谈不拢,战火一起,萧禹又得了一个处置不当的之罪,每一样都得负责任,于是,就把这档破事像踢皮球一样,把球交给了李二,这样一来,有什么事,萧禹这老狐狸也可以脱身。

最好是当场同意,等于米己炊,崔敬反对也没用,到时自己责骂他一番,这事就算过了,可是,他偏偏不肯“牺牲”,这怎么行……

李二有点犯愁,一时之产是,都不知说些什么好了。

看到丈夫犯难,长孙皇上马上询问道:“萧爱卿,此事可大可小,你确认过了吗?”

“回皇后娘娘的话,就此事微臣向吐蕃大相禄东赞再三确认,他一再保证是真的,臣也相信,禄东赞不会拿自己的公主开这等玩笑,欺骗我等。”萧禹一脸认真地说。

“哼,那个家伙,真是太不自爱了,还搞出这等破事。”李二有点郁闷地说:“偏偏中间又夹着一个清河崔氏,真是让人心烦。”

其他人还可以,可是清河崔氏不敢小视,率领士族、文武百官一起和李二作对、逼李二就范的事还历历在目,好不容易缓和两者的关系,现在还真不想又弄僵了。

第619章 超级说客

不光是萧禹犯愁,就是李二,也感到此事很棘手。

刘远是在战场上俘获吐蕃公主,按理说那是他的战利品,别说霸王硬上弓,就是把她杀了、卖了,别人也不好指责,只能说他不顾大体罢了,至于吐蕃方面,更不好说项,别人用公主嫁给一个五品小官,还送上大笔丰厚的嫁妆,在彩礼方面又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从一点上说,只能说吐蕃的慷慨和大方。

从心底里,李二和萧禹都认可这次和亲,一来可以化干戈为玉帛,避免短期内兵戎相见,为大唐准备吞并吐蕃赢得时间,二来这也是长脸面之事,试想一下吐蕃的嫡系公主只是嫁大唐的五品小官,不是显出大唐的高贵和优越吗?再说也有了刘远的骨肉,从人伦来说,总不能让刘远和自己的骨肉至亲也不能团聚吧?

“萧爱卿有什么主意,不妨直言。”李二一脸信任地对萧禹说。

萧瑀出身显贵,看不起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魏征等人,常与之发生争执,平常若是政见跟李二不同,也大声反驳,不留情面,多次受贬,也多次重新起用,但他始终没有离开的李二视线,靠的就是他的能力,现在虽说来把皮球踢给李二,但李二知道,他心中肯定有了主意。

“皇上,若要解决此事,解铃还需系铃人。”

“萧爱些卿的意思是,此事还要询问刘远的意思?”李二好奇地问。

“非也”萧禹笑着说:“据说那吐蕃也长得貌如天仙,号称吐蕃最艳丽的一朵鲜花。刘将军若非对她有意,也不会和她有了夫妻之实。有美女送上门,哪有不喜之理,更何况怀上了他的骨肉,现在主要的矛盾是在崔氏一族,只要崔尚书一点头,什么事都不是事。”

李二没好气地说:“此事朕何尝不知,问题是,那正室之位如何解决?”

“昔日娥皇女英。共侍一夫,不分大小,成全了一段佳话,何必分大小呢,就让她们不分大小好了,至于崔尚书方面,只要向他言明厉害。现在只是权宜之计,他日兵临逻些城,刘崔氏自然继续稳坐正室之位,只要刘崔氏忍了这口气,也是为大唐建功,受了委屈。皇上若是不吝奖赏,那微臣自然更有把握。”

作为朝中重臣,萧禹自然知道李二已经把大唐的兵锋对准了西陲的吐蕃,不过现在新军尚在锻炼中,还不是时候。暂时不能和吐蕃翻脸,本来想拖。可是吐蕃已经表达出最大的善意,就是想拖也拖不了,贸贸然与崔敬些说这事,肯定吃力不讨好,要谈判,手中也得有“筹码”,这不,找李二禀报,就是从他手上拿些筹码。

“为大唐立功,朕自然不吝赏赐,萧爱卿,此事交与你全权处理,至于赏赐”李二思索倾刻,很快坚定地说:“可赐封地、可将诰命夫人提阶、可将刘远的爵位传给刘崔氏所出的儿子,若是日后子女有优异者,也可以皇家联婚。”

萧禹闻言大喜,马上对李二行礼道:“皇上果然是体恤臣子,有皇上这话,老臣敢担保,此事必然是马到功成。”

“有劳萧爱卿了。”

“不敢,若无他事,老臣请先行告辞。”

得到要想的东西,萧禹心满意足的退了出去,他是谈判代表,要忙乎之事,多着呢。

等萧禹走后,李二看着长孙皇后那奇怪目光,笑着说:“观音婢,你心中肯定有产疑问,有什么想问的,就直接说出来吧。”

“此乃国之大事,臣妾是一个妇道人家,不宜评论朝中大事。”长孙皇后还像过去一样,不干涉朝政。

李二笑着说:“那你就当闲话家常即可,说吧,朕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封地、晋品、爵位传承,甚至与皇族联婚的话也说出来,皇上此举,会不会对刘远太优待了,若是此事传出去,只怕那些史官又要直谏了。”长孙皇后有些担心地说。

封官晋爵,那是每个人的梦想,可是崔梦瑶只是一个女子,只是牺牲一下,甚至连联婚的条件也说了出来,这个也太牵强的吧,崔梦瑶现在连身孕还没有呢。

“只要给替朕办事,办好事,这些又算什么,观音婢,你也看到刘远的作用,就是他的出现,一下子扭转了我大唐几百年受制于吐蕃的事实,出征吐蕃,更是神来之笔,不仅保住了大唐的颜面、更是获取了巨大的利益,然后是千里目、水泥、微雕等技术,每一项都意义深重,是我大唐难得的人才,自然要倍加笼络。”

顿了一下,李二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必要是,他可以充当皇族和士族的纽带,所以,优待一些也不过分。”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皇上说的,自然是有道理,臣妾感觉,最近皇上的心境好像变了一些。”

“哦,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应是更为宽大了”长孙皇后一脸认真地说。

换作入昔日,李二不会很么爽快就同意,或许找上长孙无忌,君臣商议一下,不是李二小气,而是李二有心打压士族,现在答应得这么爽快,就是长孙皇后也有好奇,与自己同床同枕的丈夫,最近的确有些变了。

李二哈哈一笑,挥手让侍卫宫女退了下去,然后对长孙皇后说:“观音婢,朕给你说个故事吧,相传很远的地方,有一个英雄般的帝王,他武力高强、目光远大,每次斩获的金银财货、开拓的土地,都赏给他的手下……”

于是,李二把刘远给他说的那个故事开始给长孙皇后说了起来。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李二在宫中兴致勃勃地讲起那个改变他人生观、世界观的故事,而作为谈判大使的萧禹,则是马不停蹄直赶赴工部衙门,找崔敬说项了。

“崔尚书,别来无恙吧。”

“宋公?稀客,稀客啊,什么风把你吹来,实属难得。”

“什么宋公,叫得倒是生分了,崔老弟,我们二人还是随意一些好了。”

崔敬笑着说:“此言甚是,这里也没外人,没必要见外。”

“哈哈哈……”两人相互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工部衙门的偏厅内,工部尚书崔敬和宋国公萧禹正在相互问好,两人的脸上都出现如阳光灿烂的笑容。

说实话,出身高贵的萧禹,自视极高,像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等人也不放在眼内,因为他觉得这些人出身不好,不够高贵,有点像后世那些“暴发户”一样,不过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敬,倒是很合他的眼缘,二人都是出身显赫,同样才华横溢,颇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

客套一番,这才分主宾坐下,崔敬让人奉上美酒、美食,然后笑着说:“据说萧兄忙于吐蕃和亲之事,怎么有空找小弟寒碜呢?”

萧禹笑着说:“怎么,没事就不能找崔老弟唠叨几句?”

“欢迎之至。”崔敬笑着说:“萧兄是难得稀客,就是请都请不到呢。”

两人坐下,有说有笑,相交甚欢,高兴之下,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