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354章

满唐春-第354章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计甚妙,那就依你所言。”李丽质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闻言马上应允。

很简单,京华书斋的书籍,就是九折,也比别家书斋赚得多,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扩大京华书斋的知名度,给其他苦苦经营的书斋又一个沉重的打击,再说,刘远还主动承担了一半的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刘远笑了笑,扭头对老古师傅说:“老古师傅,画一个京华书斋的徽记,然后就按刚才我们说的办。”

“好咧,东家,小的马上办。”

排版终于完成了,刘远长长呼了一口气,李丽质看着老古师傅在熟练地忙乎着,一时若有所思,扭着对刘远说:“刘远,现在终于排好版,你准备,印刷多少份呢?”

“三千。”

“售价几何?”

“暂订每份售价为十文,大约五到十期后,涨至十五文一份。”刘远一上就计划好了。

“哦”,李丽质应了一声,不过小眉头很快就轻轻皱了起来:“一份十文,十份一百文,一百份一千文,三千份是三万文,一两一千文,那,这里不是只有三十两吗?”

辛苦这么久,才三十两银子?

一计算出这笔银子,李丽质的热情一下子就下降了不少,何况这三十两还要支付稿费、人工、纸张、油墨等费用,剩下估计不到一半,到时还要这么多人分,这,这不是赔钱赚吆喝吗?

看着李丽质的脸色,刘远马上就猜出她在想什么了,微微一笑:嗯,得给她灌输一下经营之道,让她把信心再鼓起来才行。

第447章 行商之道

“公主好像对盈利不甚满意?”刘远笑着问道。

李丽质点点头说:“不错,刘远你开始说得天花乱坠,本宫还以为利润有多大,没想到一盘算,利润竟然如此低微,甚至连京华书斋也比不上,我等姐妹众多,不瞒你说,皇妹清河,还指在这里多拿一些体己钱,估计让她失望了。”

“那公主认为,每年大约赚多银子,方是一门成功的生意?”

“至少也得三五千两银子吧”李丽质说完,看着那报纸说:“你看,这一期从收集稿件到出版,前后花费了好几天,以这样的速度,估计一个月只能出三四期,一期撑死也就一二十两的利润,一个月五六十两,一年才向几百两,这么多人分,一年也没几两到手啊,刘远,长安寸金尺金,繁华远胜其它州府,十文太少了,不如,升至二十文甚至五十文,这样也可以多赚一些。”

三五千两?

刘远拿走一半的话,几个公主一年也就几百两吧,几百两就能叫一个公主满足?晕啊,李二就是再厉行节约,也不能这般虐待公主啊,不是说要穷养男、贵养女吗?

抠啊。

“公主,十文钱其实也不少了,再高,那报纸销售也成问题,这样做,还没打开局面,己是自寻死路,当然,也不是不涨价,主要还得看市场的反应,估计你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刘某就给你解释一下吧。”刘远一脸诚恳地说。

为了多赚一些银子。想把一份刚刚面世的报纸涨到五十文,这公主还真敢想……

“哦。刘远,本宫知你买卖做得不错,听说一件首饰就能收个几千两,你怎么有兴趣盯上这蚊子腿?好吧,你说,我倒要听听,你想解释什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为商者,可以说是互通有无、亦可以说成投机取巧,商场如战场,最好是人无我有,人我有精,人精我奇。方能出奇制胜,取得先机,以刘某的经验,经商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买卖,一类是经营。”

“做买卖的。也就是低价进,高价出,有多少就赚多少,但经营不同,目光放得长远。不计较一朝一夕、一针一辎之得失,买卖者。见利快,犹如吹糠见米,经营者,收益慢,胜在细水汇成洪流,公主别盯着那销售的金额,其实,卖报纸那点小钱根本不是银子,真正的买卖,还没有看到呢。”

李丽质奇怪地说:“刘远,你的意思是,这卖报纸赚的,只是小头,还有大头?”

“公主,刘某的底细你也清楚,你觉得,只是一千几百两的项目,我会这般热衷吗?”

“不会。”

刘远自信地说:“公主,你放心,刘某可以向你保证,过年分红时,公主你可以拿的,绝对不止三千两,若是不足,刘某补足给你。”

等的就是这个。

李丽质高兴地说:“有你这话,本宫可就放心了,刘远,你放心,这报纸如何经营,我等绝不干涉,具体全由你来运作。”

“好!”刘远也不客气,老实说,刘远最烦就是有人打乱自己的步骤。

“东家、公主,你们看,都弄好了,你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若是没问题,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开印了。”老古这时也把京华书斋的徽号还有注释在印板上刻好,一脸兴奋地对刘远和李丽质说。

老古自然是高兴,虽说自己的名字就印在最后一页,也没有特别推荐,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刘远还说了,只要老古师傅一直在工作,那么只要出版,都会刻上自己的大名。

刘远凑近一看,嗯,不错,老古保证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准,刻得很漂亮、很到位。

“不错,干得好。”

李丽质也忍不住赞道:“刘远,你运气不错,招了一个好伙计。”

“嘿嘿”刘远得意地笑了笑:“本人的运气,一向都不坏。”

说完,刘远指那印板说:“老古师傅,叫让人印几份样版,大家伙都瞧睢,挑挑刺,要是没问题了,那就可以马上开工,我们的长安报业就正式开张。”

“好咧,东家,小的马上让人去办。”老古师傅应了一声,连忙催人去办,那屁股跑得颠儿颠儿的。

公主在一旁候着,东家在一旁盯着,又有哪个敢不尽心,又有哪个敢偷懒?

那些手下都是从墨韵调过来的人手,一个个熟练得很,也就一盏的功夫,全新一版的长安报样版已经出来,刘远、李丽质、老古师傅、还有两个识文断字的家奴开始仔细地寻找错漏之处。

拿到手中的样板,刘远暗暗点头,虽说一份报纸暂时只有四开的三张报纸,但信息量可不少,有长安发生的重大的信息、有名儒讲解、千奇百怪、诗文品阅、故事连载等等,就连过两天有胡商在西市开售一批奇珍都放了上去。

对了,还有关于金玉世家和京华书斋戒的广告。

几人又细心找了几篇,觉得没有错漏了,这才让老古师傅一起修正,一旁的李丽质看着老古师傅就换了几块印泥,一下子就修好了,犹如小孩子玩泥沙一般,心中暗暗羡慕,要是用木雕印板,别说几处,就是一处错漏,都是不可修正、不能原谅的错失。

这个刘远,真是太神奇了。

“东家,老古可以跟你保证,没有错漏之处了。”老古一脸兴奋地对刘远说。

辛苦了这么多些天,终于完成了,那六块印板,在老古师傅的眼中,犹如艺术品一样完美、精致。

刘远笑着对李丽质说:“公主。这些天你出力最大,亲力亲为。还是你来宣布吧。”

对一个公主来说,李丽质算得很不错了,没有架,有细心、有才华,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女子,还要亲自执笔操刀,于情于理,刘远决定。把个光荣的时刻,交给李丽质。

“老古师傅。”

“小人在。”

李丽质笑着说:“马上开刷三千份,限时二天内完成。”

“小的明白。”

刘远点点头说:“既然发行,那么选中文章的润笔费,也得马上发放才行。”

……

国子监太学馆内,散课后,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己回自己的往处。一名衣着华丽的学生坐在坐垫上,拿着一只红色的信封,一边看一边傻笑着,好像看着一个绝色女子一般。

突然,一只突然伸出来的手犹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把那红色信封抢去。吓了那学生一跳,扭头一看,却是自己的同乡好友兼死党,连忙叫道:“周兄,别闹了。快快还我。”

“陈兄,我都留意你半天了。今天一直在傻笑,还是对着这个信封傻笑,莫非是那位佳人鸿雁传信?”

说话的周昂,他抢的人,名叫陈素川,没有功名,皆没表字,两人都是出自盘州,结伴进了国子监,不过周昂家中贫寒,而陈素川家中做的是马匹生意,生活很是富足,二人自小认识,可算是发小,周昂能来长安求学,也有赖于陈家的资助,而陈素川为人豪爽,有才华,也颇有侠义之气,只不过他们来自南方,一人家贫、一人是商贾之家,所以常常受气。

“比鸿雁传信更有好,周兄,你打开看看。”陈素川笑着说。

“这,这只是一钱银子,有什么好高兴?”周昂打开一看,里面放着的,只有一小块碎银,掂了一下,也就是一钱银子,陈家是盘州富户,家中金银堆积如山,至于吗?

陈素川兴奋说:“嘿嘿,为了这一钱银子,刚我才打赏了那个送来的下人二两银子呢。”

“陈兄,你没事吗?用二两换一钱银子?”

“没事,好着呢,算了,告诉你吧,这个叫稿酬,是长安报业送来的,周兄,我写的那篇文章入选了,和我一起入选的,同是太学的学生,这事刚己那下人打听了,他就是负责送来的稿酬的,哈哈,那些自命不凡国子学的家伙,一篇也没有入选,真是狠狠打了他们一巴,看他们还嚣张不?”

周昂愣了一下,摸了摸陈素川的头说:“陈兄,没事吧,虽然金博士说了要重视这次征稿,估计也是受了别人所托,那长安报是什么东西,你我都没有见过,也不知是何方神圣,值得这么高兴吗?”

“你就不知道了吧”陈素川抱着周昂的肩膀说:“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像邺报的形式,一次发行几千份呢,影响力肯定很大,有件事你肯定不知,赵国公长孙大人还有皇上,在长安报还没有出这之前,就已经预先要了一份,你想想,兄弟我的文章,就可以出现在长孙司空还有皇上面前,说不定他们看中,一下子就飞天了。”

“什么?皇上和赵国公都要看?不会吧,你连这都知?”周昂吃惊地说。

“有钱能使鬼推磨,你以为我那二两银子白花的?告诉你吧,我不仅知道皇上和长孙大人会看”陈素川压低声音说:“这长安报还有公主参与呢,你说厉害不?啧啧,公主就是公主,这么文雅,皇上圣贤啊,心里系着我们这些士子,不惜工本为我等创立一个平台,你说,据说一份报纸才售十文,扣除各项开支,根本就是一个赔钱赚吆喝的买卖。”

周昂点点头,有些得意地说:“现在国泰民安,自是文官好出头,武将马上取天下,但要治理繁华,还是靠我们文官出马,看来,皇上更要重用我们了。”

“哈哈,想那么远干什么?周兄,那长安报明天发行,介时你陪我一起去买个几百份回来,咱给国子学的那些家伙人手一份,叫他们拜读一下我的大作,恶心恶心他们,哈哈哈……”

“好!”

国子监里的明争暗斗刘远等人并不知道,正在愁报纸销路的刘远,不知道有个“大主顾”已经预定了几百份的报纸了。

“刘远,你说这三千份,明天能售出多少份?”李丽质看着堆在角落里还散发着墨香三千份第一期长安报,突然患得患失起来。

这些都是自己的心血啊,要是没人欣赏,那不是一番努力,都付诸于流水了吗?

“放心,这些内容都是精心挑选的,照顾到方方面面,可以说做到了雅俗共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