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615章

食王传-第615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来。

不过这话倒是点醒了王况,李业嗣在建州早就呆腻了,他是宁愿降个几级也想着跑到前线去和敌人光明正大的干一仗,这眼下,不正是个好机会?当下就道:“还真应了你的话了,某可是听说,业嗣或在年内有变动。”既然这小子想打仗,那就干脆放人好了,反正黄良也就这两三年内就要来长安,到时候整个建州的真正控制权都将归还给李世民,自己以建州为试点的试验,基本上是成功了的,再控制在手中,没什么意义。不若等李世民回来,跟他提议一下,高句丽之战就让他去了,而且他去,也是名义上的水军上司,名正言顺,水军有李业嗣在中间,就能跟陆军有更好的沟通。

“就算是你王二郎安排的,那也是不妥的!”突然的,王况身后又冒出了一句。

第六百六十四章 打和抚(上)

王况是头大如斗,这死魏老头,今天怎么就这么特别的死倔了呢?以前只要自己不理会他,不用多久这老头就能自己想通,而且最后也能成为自己坚定的支持者,今天可好,都已经没人理他了,怎么就不知道好好想一想,还要固执的追过来?

“不管妥不妥,已经做了,况且高句丽使者来访,那也是由鸿卢寺出面,某既然接了鸿卢寺事务,某来处理就是了。”当这么多人面,王况还真不能跟魏老头说这事连皇帝也知道,也默许了的,只要这么一说,马上就泄露出皇帝在“失踪”后去了东治港,和他王况在一起,现在他王况回来了,皇帝没回来,那么皇帝去哪了?不外就是建南或者建东罢?

皇帝出行大家都知道,但知道皇帝去哪的,也就那么些人,都是皇帝信任的人,谁也不敢保证朝中臣子里没有包藏祸心的,万一真个有,皇帝的安全就是个大问题,所以,打死王况也是不能当着百来号官员的面说出来的。

“你来处理?说得倒是轻巧,真要引起高句丽出兵怎么办?你难道就看着河北百姓及镇军将士死伤么?都说你王二郎悲天悯人,心系百姓,依某看来,却也不过如此。”魏老头越说越气,声音也越说越高,说着说着,那高举着的笏板好几次都要忍不住往王况的身上敲去。

王况突然笑了,这老头,原来是为的这事,担心高句丽打过来百姓受苦,倒是难为他了,他赶紧的一把抓住魏老头那越逼越近的笏板,道:“某道魏相公为何一改了往日平稳的心境,还以为是故意刁难于璃呢,却是为此原因。还请魏相公从现在起不要说话,若是等到朝会散了后,还不能让您老满意的话,小子就站着不动,任凭你打,就是把小子打死了,璃也绝不吭一声的,这朝堂上众位可以见证。”

这一席话出来,有几位就偷偷的笑了,魏老儿以前心境平稳?若他那叫心境平稳,那么这个大唐天下,怕是没有人会发怒了,个个都是乖绵羊了。不过一寻思,呃?还真是,以前就没见过魏老儿对建安候发过这么大的火的,哪怕刚刚还是乌云密布,但只要建安侯一往他面前一站,这老儿就有如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马上就是从连绵阴雨转为晴空万里了。

魏征被王况这一席话说的老脸有点一红,是呀,这都还没个定论呢,这就冲着人发那么大火干嘛?自己的年龄,当他阿公都绰绰有余了,自打自己认识这个小家伙以来,也快十年了罢?似乎还真没见过这小家伙做过什么莽撞的事呢。

心中想是想,可老脸终究有点挂不住,就“哼”了一声,涩声道:“真要某不满意了,某也懒得打你,你王二郎只要肯掏出十万贯来给河北民众,某就不和你计较。”言罢,扭过身去,踱到自己的软凳上坐着,闭上眼养起神来,果真是打算不再说话了。

十万贯!这老头也真能开口,边上听的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乖乖,这可足足比整个河北道所有州县一年上交的赋税还要高出好几倍去,这样的数目,如果全换成粮食,足够五六十万的人口一个冬天的口粮,还包括牲畜吃的,甚至每人隔个几天都有可能吃到二三两肉。如此的数目,也不知道在河北民众心中,究竟是希望高句丽打过来好领到钱好呢,还是希望他们不要打过来?

“成,就依您老的。”王况笑一笑,十万贯而已,虽然不知道自己王家一年能有多少入帐,但是仅仅行军饼坊加上建林酒楼这两个进项就不止这个数了。其实,就是魏老头不这么说,王况也早就做好了这个准备,不管要不要和高句丽开战,王况都准备让王家的营生触角伸到河北去了,从上而下的改善速度肯定不如自发的速度的,若是一边从上往下,一边从下往上,那么这个进度就会加快许多。既然河北民众以那样的态度对自己,自己也不能让他们失望。

“长孙相公,不知道并州那边有无最新消息传来?”王况转头冲着一直没说话的长孙无忌问道,这个臭老酸,狡猾狡猾的,一直不吭声,就尽看着众大臣们在那里嘀嘀咕咕,难怪他能一直屹立不倒,这才是真正的沉默是金呐。

“哦,圣人既然有交代说对番外诸国是打是抚以建安侯的意见为主,那自然也是有权过问并州之事的了,这个具体战况嘛,还是李兵部来说比较准一点。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并州那边,并没有任何的难民逃到中原来,相反,反而是有不少的并州商人人到中原采买些盐和茶叶送去,据说是李总管默许的,说是回鹘人少了这两样,没什么战力,对我大唐练兵不利,几乎没什么效果,就默许并州商人往来贩卖盐和茶叶。这一点,老朽已经去信询问了,不日即有回报。”

盐,是人和牲畜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尤其是马匹和牛这样大型的牲畜,仅靠吃粮草是远远满足不了身体对盐的需求的,只要一缺盐,人马都是乏力,病怏怏的。所以,但凡是养牛马的,除了粮草外,还要定时的投放些盐给牲畜舔食。百头牛每十天的耗盐量就起码要上百斤。(后世因为牧草有经过改良,牧草中的含盐量提高不少,所以盐的需求也就不是那么高了,但依旧需要定期的投放盐。)

有些有经验的训马人,对付烈马的压箱底招式就是连续十几二十天的不给马匹提供含盐高的粮草,让马对盐的渴望程度积累到一定的值了后,再将沾满了盐的手伸给马舔食,只要马一舔,迈过了这一关,那马就肯让你近身了,如此训马的效果那是事半功倍,几乎就没有什么失手的。

就连三白,虽然喜欢吃琥珀糖,但同样的对咸的食物的吸引力是无法抗拒的,因为那是它身体本能的需求。

回鹘之战已经持续了快一年,这一年的时间,就算回鹘人存储了再多的盐也早就消耗了个干干净净,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可以说回鹘获得盐的途径就只有往西北边,和更为偏远的部落交易,想要从中原再获得点盐,那是难上加难,而且,盐向来就是大唐对外节制的杀手锏之一,你不听话?成,我断了你的盐,看你还跳不跳?当初和突厥人开战,掐断了突厥人的盐的主要来源,就起到了最后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同样的,茶却是草原人在冬天除了吃生肉,喝马奶之外的维生素主要来源,同样也是可以帮助他们很好的消化肉食的饮品,可以说,盐和茶,就是压垮游牧民的最后两根稻草,只要前面的工作做得顺利了,那时候就要看中原王朝的心情了,不高兴了,就压上这两根稻草,让你趴下,高兴了,就拿起来,让你喘一口气。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自有汉以来,盐和茶的买卖都要牢牢的握在官府的手中的主要原因。民间可以有私盐,但那只能他们自己用或者同村人同族人之间流通,想私自往外流通,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没有拿到官方的凭证而私自贩卖盐茶,最严重的可以视为资敌!

因此,在战争开始的时候,盐井盐矿往往是争夺最为惨烈的,控制了盐,就等于牢牢的抓住了敌人的七寸,可以慢慢的收拾对方了,粮食没了,可以四处抢夺,实在不行,野草野果都能暂时的用来抗一抗,可是盐就不是到处都有的。所以中原王朝历来对北方草原的征战中,那些战功彪柄的,往往都是第一时间想方设法的切断敌人的盐的来源,有盐井盐矿的,只要是想着打长期战,那么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也要第一时间将对方的盐井盐矿给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然后剩下的事情就只要做好防守就几乎能立于不败之地。

大唐当然没有这样的顾虑,延绵的海岸线,使得大唐有了充足的盐的来源,尤其是近来在长溪黄家带动下的将煮盐改为晒盐的变革,盐价是跌了又跌,跌到了任何人家,都可以随随便便的随时随地拿出几斤盐出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的一斤盐,价格比一斗米还要贵上许多,现在,一斤米就能换一斤盐。

“哦,如此,某倒不需要什么新战报了,不若通知李总管,让他早点结束吧,要练兵,有的是地方,草原练兵,也差不多了,是该换个地方练练了,李兵部,您看,是不是可以给李总管去封信,问问他,对去滴水成冰的苦寒之地练兵有没有兴趣?”

“怎么?建安侯是打算对高句丽动手了?”李靖一听这话,就来了兴趣,其他本来是袖着手看文官们闹腾的武官们也是全竖起了耳朵,就等着王况的回答了。

第六百六十五章 打和抚(中)

要开打啊,有多长时间没摸刀弓了?有多少个日夜没有体会那种纵马快意,横刀立马,取敌酋于万军之中的快感了呢?能有资格在朝会上出现的武官,哪个不是战攻累累的?所以一听要打,瞪时是耳朵支楞起来,有那么一两个还巴巴的跑到李靖面前,给他端上茶:“头,您吃茶。”这是李靖的老部下,李靖刚从军的时候就是他的亲兵,管李靖叫头。这一幕看得是其他的武官恨得牙痒痒的,可是没办法呀,谁让自己不是李兵部的老部下呢?要出兵,如今圣人不在,那么点将的活自然就落到了李兵部的头上呀。

其实大唐边境地区,自立朝以来的头二十年里,每一天都是打着的,但却不是同时,不是这里开战就是那里起狼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周边的国家都觊觎着大唐这广阔富饶的疆土,北方的羡慕南边不会那么寒冷,西边的羡慕东边土地的富饶……,他们都想从中原捞到点好处。真打是没多少人敢的,号称敢和大唐叫板的大唐之下的最强国吐蕃也只敢陈兵于边境挑衅一下,真要到了大唐派兵过去,他们又立马的怂了,赶紧的派使节来解释说什么不过是为了抓几个逃跑的农奴,又或者是追猛兽了等等。

大多数呢,都仗着中原王朝的宽容而打打擦边球,搞搞小摩擦,比如说北边的一到冬天就南下打草谷,获得了一定的收获之后,大概只要赔礼道歉一下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但最近些年来,这些小国发现,这招行不通了,因为大唐的建安侯发话了,你杀我大唐子民一人,我灭你全族!而且皇帝也随后公开表态,大唐子民不容许任何人随意侵犯。并且也实施了,东瀛被灭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更早还有那个远离了千里的大洋之外,据说那有个食人部族,只因常去骚扰还没回归大唐的先秦移民,最后落得个男女老少全被屠了,一个没剩!

现在又轮到了回鹘了,下一个不知道要轮到谁?所以这两年周边各国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大唐会来个秋后算帐,所以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