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553章

食王传-第553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郎你贪财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徐国绪撇撇嘴:“不过你贪得倒是光明磊落,无人能及,呵呵,许多人眼红,却也没法。”心下却是黯然,王况的话又勾起了他对自己阿爹阿娘的思念,也不知道他们在天上过得可好?

“二郎,你真是不是上面来?”徐国绪昨天并没听到王况和皇帝在甲板上的单独对话,但他也能猜得出来皇帝昨天肯定有这么一问的,而且王况也一定给出了答案。

“不是!”王况坚定的摇了摇头:“若是的话,哪个地方有涝有旱,哪个地方有地动或者山摇,某还用得着这么辛苦么?只消的设个坛做个法,你想想下,怎么地玉帝老儿放了某下来,总也要卖某一个面子吧?如若不然,某就在这人间将他描得凶神恶煞,一文不值,他能不顺着某一点?可这些年,你见过我什么时候做过法?如此的轻闲过的?又或者,要对付新罗的那帮人,要对付倭人,还用得着大郎他们如此卖力?某只消的折纸成百万兵,杀将过去就行了,还不费一兵一卒,一厘一毫的。”

我靠,关窍在这,王况说着说着,突然的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说自己不是天上下来的神仙,李世民就信了,在李世民的高度上,他自然可以很清楚的认清这一点,如果他王况是神仙,想要对付倭人,这是他王况自己的私仇,哪里用得着黄大领兵杀过去?还有以前的投毒事件,如果是神仙,掐指一算就知道是谁搞的鬼,再用了小鬼搬运大法,不是很轻松的就能将事情解决了?我说呢,怎么自己说不是,李世民也没坚持?

原来就是这么简单。自己这些年不管是推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出来,都是几乎经历过试验再试验,改进再改进的步骤的,也就是说,若是自己真的一早就会,根本不需要经历如此的步骤,直接拿出来就是,这些东西,许多不是平民百姓能看到的,他们看到的就只是自己的成果,但这中间经历过怎么样的曲折,李世民和朝堂上那些个老头子可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们只是把自己是神仙的事情,当做是一种奇谈罢了。

害自己白担心。

突然看到徐国绪那有点悲伤的眼神,王况心下一软,道:“国绪你也莫要悲伤,我虽非是从上面来,但对上面也是略知一二的,凡人逝者,只要不是刀兵毒物等所害,死时都是极为安详的,而且他们在上面也都过得好好的,只不过是天人永隔,他们不能和亲人相见罢了,但他们却是能感受到下面亲人的痛苦和快乐,你快乐,他们也就快乐,你要痛苦,他们在上面心情也不好过。”不得不撒谎,而且这也是善意的谎言,对听者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而且,许多的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所描述那一时刻的感觉就是很轻松,很安详,因此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王况说的也是没错。

“某知晓了,某一定要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时辰。”徐国绪明知王况是有安慰他的成分在里面,不过也是半信半疑的,王况的话,就像是一根稻草,哪怕这根稻草没半点用处,徐国绪也会将它抓得牢牢的。

皮三和古班头那帮人很是小心,这两天里一个照面都没和那帮棒子打上,经过这几天的观察,王况正式的把古班头和他的那个跟班从巡察衙门调了出来,直接挂到黄大的名下,给了他一流外九等的游击将军府撵者位置,算是黄大的亲随身份,当然这也就是一个身份,能不能真成为黄泽楷那样的黄大真正的亲随,还要看他以后的表现,如今的古班头,也不过是将将合格而已。

皮三倒不羡慕古班头,他也明白自家的功劳还没到呢,真要到了功劳了,郎君岂能亏待得了他?而古班头呢,倒也知趣,并不因为自己从一个没品没级的班头一下入了官身就对皮三的态度有所改变,依旧是一如既往的表态听皮三的。

黄大一直都没有单独开府,这也是那些大家族出身的将官们尤其是将门子弟的惯例,有家族的,都不会单独开府,而是依旧的和自己的族人住在一起,除非是朝廷需要委派他去别处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那么他才会在治地开府。黄大的身上,早就深深的打上王况的烙印,天下人都把他视为建安王家的族人,甚至还有人以为黄大的姓一定是有人搞错了,应该是姓王才对。

皮三的报喜才来第二天,黄良的信也到了东治港了,和皮三所说不同的是,在黄良的信中,炒钢法的重现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王天剩兄弟俩竟然已经可以控制钢水了,也就是说,想要刀兵韧性强就韧性强,想要刀兵硬度高就硬度高,这可比炒钢法更上了一层高高的台阶,换一句话说,现在那兄弟俩已经可以按要求炼出特殊用途的钢来。

第五百八十八章 建安挖竹忙

这让王况大是欢喜,没想到这兄弟俩在冶炼一门上的悟性是如此的高,自己只是提了一提碳的含量和石英的含量会影响到钢的性能,他们就钻研了出来,掌握了这种技术,那么,弹簧的出现不就为期不远了?姑且不论弹簧,就是弩弓也可以改得更加小巧,采用弹簧钢来做弓的话,体积可以大大的缩小,缩小到一个兵士装备了弩弓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累赘。

而且关键的一点是,钢臂弩的适用范围比木臂弩甚至是复合臂弓弩的范围更广,因为不管你再怎么刷桐油防水,木制的弓臂在长期的潮湿或者长期的干旱条件下,都会有不少的性状改变,从而使得准头及射程大大的降低,甚至可能因为这些原因,让弓弩的寿命大幅度的降低了,所以说,下雨天里,尤其是大暴雨天里,古代的弓就几乎形同摆设,是无法杀敌的,这里面不光有弓臂是木制的原因,也有弦是牛筋搓成,一泡水就软了没法用的原因。

而钢臂弩只需要每日擦拭,做好防锈工作就行了,也不是说钢就没办法做到自身具备一定的防锈防腐蚀的,最简单的办法,用猛火烤下蓝,然后抹一层油,等到时间长了,那油渗到烤蓝层里去了,防锈的效果就更加明显,就是丢到水里去,一两个月也不带丁点锈的。

所谓烤蓝,顾名思义,就是猛火喷到钢的表面,将其表面烤得发蓝了,这就是烤蓝,非常简单有效的短时间防锈蚀办法。有风箱在,又有石碳,想要猛火并不难。

同样的,如果是钢臂弩的话,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当做近身搏斗的兵器使用,毕竟那是钢,不是寻常的刀兵能砍折的。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就使得弩的拆装非常的简单,平时不用,下了弦,再将弩臂和弩身分离了,就非常方便携带,要用了,钢板往弩臂槽里一卡,一上弦,熟练的兵士,几息时间就可以装配完毕,就算是弦是牛筋所做,但平时保管好了,哪怕是下雨天,装配上去,至少也能射上个几轮,在敌人不能用弓,没有远程打击武器的情况下,自己这边有远程打击武器,自然战力的高低马上就见分晓了。

而钢对王况来说,还有其他重要的用途,首先是风车的变速箱寿命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作为机械一个基本原理,在磨损部位,两个发生相互滑动摩擦的部件,就必须是一个硬度高,一个硬度低,重要的难更换的部件采用高硬度的,而容易更换成本更低的部件则采用低硬度的,有了钢,就可以将变速箱的传动轴都换成钢制的,而轴瓦采用铸铁,一硬一软,磨损也是磨损轴瓦,传动轴的磨损则可以几乎忽略不计,只需要定期检查更换轴瓦就成了。

同样,也正因为钢可以量产,使得风车的成本大大的降低,一个是成本降低,一个是寿命变长,两下里一叠加,至少就可以做到风车不再是各州各县财政的负担,从而使得那些缺水但又多风的地方也能用上便利的而且便宜的动力,将人们从繁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一部分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收入也会进一步的提高。

民富即国强,这是王况深信不疑的道理,在他看来,若是国富民贫,必定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引起百姓对官府对衙门的极大不满,这些不满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只消得有一个导火索,一个王朝可能就此而覆没。

其次,哪怕是做不出螺旋弹簧,但是弹簧钢板却是不难,弹簧并不是只有螺旋形的一种,螺旋形只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其他比如碟形弹簧,U型弹簧等等,都一样是弹簧,这时候没有什么高精密的设备,不管是什么在空间上的布局都比较宽松,没必要一定要用到螺旋形弹簧的。

黄良的信中还提到了房山,倒不是房山那边有什么消息传过来,毕竟王况离开房山也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而且是一路赶着到建安的,就算是房山有什么好消息传过来,也不会这么快就送到建安再转到东治来。

黄大的信中说的是,他只是让各县在各自的衙门口贴了张招贴,说是建安侯之弟,人称小小东家,如今在房陵当县丞的王冼,需要大量的竹苗,不是要那种粗大的毛竹南竹之类,也不是要那些苦竹,而是要其笋吃起来清甜的细杂竹。

结果招贴一出来,许多人就纷纷的抗起锄耙上山了,挖了不少的竹苗,就守在城门口,一见到有商旅出城,就围上去问他们要不要去房陵或者说要不要经过房陵,如果要去的话,麻烦他们帮忙把这些竹苗给小小东家带去,他们宁愿出钱。

有的常年往来于建安和各地之间的商旅,干脆直接的拒绝了建安人要付的钱,说是带几棵竹苗,不过是顺手,这竹苗又不是什么娇贵的东西,随便的往车辕车尾一放,每日里他们歇脚的时候淋点水也就行了,死活不要钱。

而有个别商旅,原本是不用路过房陵的,一听说是要给小小东家带的东西,也不说破,直接就应承了下来,把竹苗给接了过去,房陵有什么,不过就是多花个一两天的时间绕下道而已,这比起建安侯给自己带来的机会来,就犹如一滴水和大江比嘛。

建安本地的商户更直接,尤其是慎家,干脆派人到处的收竹苗,而农户们一听说是小小东家要的,没什么要紧活的就全家出动都上山挖去了,就连拄着拐棍的老头老太太们,也常跑到村口溪边去转,看看能不能也挖上一棵两棵的,也是死活不要钱,说是竹苗,其实农户们都知道,只要带着一段的竹鞭,带着土带着叶的竹枝都很好成活,所以速度很快,两天工夫慎家就收了十马车,联合了其他的商户,搞了个车队,浩浩荡荡的专门运竹苗去房陵了。

你挖得多,我就要比你挖得多,你送得多,我就要比你送得多,不知不觉中,建安人就开始比拼起来,几天之中,这比拼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黄良一见势头不好,那么多竹苗,那也要房山那些人能种得过来呀,房山要种竹子的缘由王况是跟黄良说过的,而且房陵对黄良来说并不陌生,早年在皇帝账下四处征战,他在房山那一带可呆了不少时间,房山之险在外围可看不出来,但要深入进去就非常的困难,空手都吃力,何况还要背着竹苗拿着刨坑的工具?所以他赶快的通知了下去,让各县衙役各村去说,他们的小小东家要竹苗量虽然是大,但却不是一下要这么多,而是每年都要,这么多人都去挖竹苗,先不说把山土给破坏了,就是小小东家那边也要有足够的人手来种呀,这事这才消停了不少。

不过从此来建安的商旅游客们就每天都能见到一景,那就是那些挑了柴火或着是他们自己家种的什么物产到县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