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459章

食王传-第459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见到武元爽的这一刻,王况愈发肯定了自己对武媚娘的判断,侄儿再亲也是亲不过儿子的,但武媚娘会杀子,却想把位子传给自己的侄儿,可见儿女在她的心中的位置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可要说她偏爱娘家人,那么就不至于对武元爽下得了狠手,武元爽只是对她生母不敬,但还没有到欺凌的地步,如果武媚娘真的是心向娘家人的话,对武元爽是会报复,但不至于到了要他命的地步。

可见,在武媚娘的心里,并不是一味的偏向武家人的,在她的心里,也有那么一杆称存在,谁亲谁疏,谁是谁非都是心中有数的,杀自己的儿女并不是因为权位的关系,而是她和李治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感情可言,甚至是厌恶的地步,为了权位,她不惜去勾搭李治,否则以李治那生性软弱的性子,哪怕是对武媚娘有了非份之想,但却是不敢付诸行动的,所谓有贼心没贼胆形容的就是他这一类人。

这样的女人最是可怕,当她恨你之时,连带着你身边的人都要遭殃倒霉,所以在没有很大的把握前提下,王况暂时还不想与武媚娘正面为敌,现在的情况对王况来说比较有利,因为有着对武媚娘的深刻认识,王况提防着她,而武媚娘哪知道王况早就看穿了她,她在王况的面前,一副面具或者是一缕衣服都没的。因此,王况现在在暗,武媚娘在明。

武元爽只是个小插曲,并不能影响到王况他们的野餐活动,王况也不是那么小器的人,络腮胡之前的表现,也有他的无奈在,一个小小的火长,无论如何也是拧不过应国公府的,所以王况也不怨他,临别前,还很大方的让高三给那些军士一人一块可以在建林酒楼换得一份标准餐的木牌,另外又给了络腮胡子几颗金瓜子,让他给弟兄们买酒吃。那些军士得了木牌,欢天喜地的押了武元爽及圆脸管家和那四个家丁去了。

“二郎你可真大方,随手就是几颗金瓜子。”李道翔温言笑道,以前他并没跟在王况身边办事,只是听说王况出手大方,现在才真真的见识到了,几颗金瓜子对王家来说不算什么,可一般的普通人家,有一颗就足够一年的生活费用了。

“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成,成天的总抠着地缝过日子,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王况笑笑,对李道翔兄弟,他还是一如往日般的随便,并不会因为他们现在飞黄腾达了而改变了态度,还是看做家人,看做长辈。

“那个,二郎啊,看到你拿出金瓜子,某想起来了,你筹划的那出海探险船队,某是一定要去的了,以前忙习惯了,现在冷不丁的闲下来,混身难受得很,再说了,某也想凭自己的一双手,学二郎的样,无挖个大金矿回来,嘿嘿。”李道潜调侃道,其实并不是他们兄弟缺钱花,以前他们身份还没揭开的时候,在王家,都是要用多少钱随时去帐上支取的,而李道翔有那么一段的时间还是管家,王况家的帐册钱粮全都丢给他管的。当他们皇亲的身份确实了之后,李世民还很大方的给他们兄弟赏下了许多的金银财宝,不过是因为他们的郡王府还没落成,所以暂时寄放在徐国绪的内府里罢了。

王况笑着摇了摇头:“翔叔和潜叔你们的郡王府要是落成了之后,恐怕接下来便是娶亲了罢,吴王可曾经说过,杨妃最近都在帮您二人物色良家女呢,不过呢,您二人年纪大了,为家中续香火就成了第一要务,所以,这择妻上就有了诸多的限制,又要门当户对,还要能生产的,年纪又要不能太小,十七八岁还没嫁的豪门闺女可不多哦。”一番话把个李道翔兄弟说得脸都红了。

不过两个郡王的话倒是提醒了王况,让他不得不重新的考虑起出海探险的队伍安排来,这一出去就是五六年那么长的时间,船上的生活原本就枯燥乏味,五六年的时间,如果没有个调剂,绝对会把人给压抑到发疯了。

王况不是清道夫,对于什么禁欲什么的是根本不放在心上,在王况看来,男女欢好本就是人的本能,是植根于基因中的物种繁衍这一最基本的需求所触发的,对于这种本质上的需求,堵不是办法,正确的办法应该是疏才对,只有让船上的人生活不至于那么乏味,五六年的时间,就不会那么难捱,后世哥伦布的船队到了后面,当船长的几乎压不住水手的狂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应该是长时间的压抑爆发出来,纪律和地位已经压不住了的原因。

所以,大楼船还得改,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做到每个船员都可以带了家眷上船,一家一个小间,在生产和生活上实行后世的公社那样的制度,生产物资是整个船队共用的,吃和穿上也由船队保证,回来后再来论功行赏。幸好这只是探险,并不是出兵打仗,美洲的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在后世西方人眼中很强大,但在王况看来,不过是个弹丸小国罢了,印加帝国到了一千年后才达到鼎盛时期,那时候的印加帝国也不过才六百来万人口,只比长安加上洛阳这两地的现在多上那么一点儿。

可现在,还有一千多年呢,所以,这时候,没有任何的力量敢于和拥有八艘大楼船的队伍抗衡。大楼船可容纳三千人,如果改建后,应该是可以达到容纳一千人的地步,只要再加一两艘楼船,再将以前制定的一艘楼船容纳八百人改为容纳五百人,那也不是不可以,用少一点的但是情绪更稳定的人来代替以前计划中的六千多人,可能效果更好,那些军士会因家眷也在船上,更加会视船为家。

如果朝廷不反对自己这么改的话,那么李道翔兄弟倒是有可能随船出海了。

将这个想法和这兄弟俩一说,两兄弟连连拍手称善。

于是野餐便早早的结束,这边一吃完,休息片刻,就拔营回长安了,这个改进工作是刻不容缓,依据王况的估计,眼下应该在东治港已经建好了两艘新楼船,如果抓紧时间的话,等到楼船建好的越多,以后改起来就更加的麻烦。

才刚回到颐政坊,还没进坊门,就见坊街外一辆马车停在自家门口等着,王况一看,心中惊疑: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

再一看,不对,马车是长孙家的,长孙家和武家是不可能走到一块去的,现下的武媚娘对长孙家来说是个潜在威胁,所以应国公要求也不会求到长孙家来,而且,应国公府和建安候府虽然是不同坊区,但也是只有一街之隔,再是摆谱的人,几步路也不至于坐马车前来。

不过,长孙家离建安侯府也是不远,怎么也会坐马车前来,这不符合长孙臭老酸的脾气啊?

第四百七十八章 长孙冲

按臭老酸的脾气,是属于不服老的那种,平日里,能骑马则一定不坐车,除非皇帝发话了,让他坐车,又或者说是生病了,身体虚弱得骑不得马了,这才会改坐马车。而且,臭老酸每次来王况的建安侯府的时候,基本都是步行过来,顶多带上一两个家人护卫跟着。

在这点上,长孙臭老酸倒也算得上是相公中的楷模人物,要是他能将他心胸狭窄的缺点给改了,那么在历史上留下的绝对是褒多过于贬,不过一个人的心性那是从小养成的,到了大了,除非有什么巨变触发,否则很难改变过来,人无完人,王况自己都没办法让自己做到理想中的好人,又哪里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呢,其实算起来,长孙臭老酸已经算是个难得的好官了,即识大体,知进退,还编篡了足以流芳百世的《贞观律》。

那辆马车的车夫本是靠在马车边上打盹的,初夏的时节,最使人犯困,而一般当家人的,又要起得比主人早,睡得比主人晚,还整日介里跑上跑下的,就是铁打的汉子,那也是抗不住这初夏傍晚的暖阳照到身上而引起的阵阵疲乏。不过打盹归打盹,耳朵可没闲着,这一听得坊街口传来的嘈杂,那马车夫就一个激灵,往坊街口看了看,随后对着马车里面的说了些什么。

随即,马车上下来一个白净的年轻人,穿着上也没什么出奇之处,不外就是长安这两年流行起来的寻常款式,蓝灰色的幞头,褐色袍服外罩了一件轻纱,是豪门子弟中最常见的打扮。

这年轻人一下了马车,就迎着王况的车队走了过来,张三和其他的家丁倒也没拦着,能进得了颐政坊的人,都不是寻常角色,而且,能够等候在建安侯府外的人,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比较急,否则也应该是见主人不在家,就留下名刺,下次再来了。

“可是建安侯当面?”来人朗声一抱拳,穿得文诌诌的,说话却是一派市井味道。

听得这一声,王况对来人莫名就有了点好感,这是个不做作的家伙,这个家伙,王况认得,便是被许多YY网文里描写得烂得一塌糊涂的长孙无忌的长子,长乐公主的附马长孙冲,第一次到长安的时候,王况当时就对这个娶了李世民最可怜的女儿之一的长乐公主的家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徐国绪的指认下,远远的见过一次,那时候的长孙冲,已经是宗正府少卿了,而当时的王况,还是个无名小卒子,自然是没有办法和长孙冲这样的世家子弟关交上的,就是碰到程处默他们,也是机会使然,要不是当初踏春碰上,王况又是有心交结,程处默他们也不会那么早的就被王况拉上船去。

其实长孙冲并不烂,这里说的是品性。王况倒没腹诽那些把长孙冲写得烂的人,他明白那是剧情需要,如果不把长孙冲写烂一点,主角怎么可能把长乐公主给泡到手呢?但凡是把长孙冲贬得一无是处的,基本都是主角最后要了长乐公主,从此男主女主过上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的桥段。

真实的长孙冲,官至秘书监(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一职),和其父长孙无忌的才华横溢相反,长孙冲的才学不显,也没什么政治抱负和野心,否则凭借他长孙家长房长子的身份,长孙皇后亲侄儿的身份,最得李世民疼爱的公主之一长乐公主的附马都尉的身份,官何止到秘书监?最起码也能捞个御史当当,位列相公之流里去。

当官当到高位上,只要不是管实权的,大抵上才能就已经退居二线,转而是要拼起人脉和关系网来,如果长孙冲真有野心的话,只要上下活动两下,嘴巴一磕,绝对就不会在宗正少卿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几二十年,直到他老爹长孙无忌死了后才被提拔到秘书监的。由此可见,长孙冲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属于真正的知足常乐,而且他对长乐公主用情也深,长乐公主去世后,他就开始酗酒,常喝得酩酊大醉,有时候还会因喝醉了而露宿街头,要巡街兵扛回家中来。

而长乐公主性格聪慧,人又开朗,对下人对百姓极为仁爱,加上长的漂亮,棋琴书画无一不精,所以在许多人看来,长乐公主似乎很是不幸,但是,看客们又不是长乐公主本人,她幸福不幸福,只有她自己知道。

而对于王况来说,长乐公主这样品性好,又有才学,出身高贵的美人儿,只可远观,只能是敬而远之的,自己有多少斤两自己知道,文不能文,武不能武,长相普通,要不是自己会那么几手的烹饪技艺,早就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了,说白了,以前的王况,就是一只蝼蚁,所以他从来没有YY过要娶个什么公主什么的,这个他是想都不敢想的。当然这也不是说林颖芝不好,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放到王况身上也是适用的,在王况看来,林颖芝配他,才是真的门当户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