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

第458章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没见过,我在宫廷里也听说过他名声。

  这位号称“礼遏三朝﹐位列三公”的人物,正驻留在长安兴善寺,主持一项名为大藏典浩大文籍修订工作。因为上得敕许,将中京(长安)慈恩、荐福等寺,东京圣善、长寿等寺,以及各县的寺舍、村坊,凡有旧日大遍觉(玄奘)、义净、善无畏、流支、宝胜等三藏所带来的梵夹,都集中起来,交给他陆续翻译奏闻。

  难道是兴师问罪来的了,我这才想起来本朝礼敬为国师的开元三大士都在婆罗浮屠,有自己传法地道场和法脉。

  据说本朝国师不空上人,本来是南海狮子国人,后来到婆罗浮屠学法,正巧遇上另一位出身那烂陀寺,又师从密教祖师龙树菩萨的弟子龙智大师法钵的第三代传人——金刚智三藏,在闍婆城驻锡讲法,以根骨卓异收为弟子,受戒灌顶传法,然后又随其来中土,与前辈善无畏会合,一起传扬金刚界和胎藏界两部普门大法。

  善无畏、金刚智相继病逝后,留下密教传承的不空、一行、慧超、义福、圆照五脉弟子,只有不空这一脉菩提流最盛,号称尽得二师之传,又继承了国师的名号……

  不过想想,

  想想号称大唐佛门支柱的天台、三论、净土、律宗,再加上南北禅宗,号称百万信众,居然都混不过一个初来乍到的密宗,被尚无畏、金刚智、不空师徒三代把持了国师了的职位。还真有 点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意味。

  既然我的门下,把人家两位祖师和本人出家地道场给端了,门下不忿找上门来交涉,也就不稀奇了。

  我想了想,又把密报的结尾看完,这一看我顿时汗然而下,赶忙对小东西道

  “小白狼呢……”

  她拿出一只玉哨吹一声音节,就奔过来一只白色的动物,不过自从它出去相亲后,浑身好像瘦了一大圈,连毛色都黯淡了不少。

  我也顾不得它被小东西强令勒在地上,摇头晃脑的老大不耐烦呲牙咧嘴,直接从它脖子上摘下一个银丝的圈子,看着上面的珠子显然一粒都没少,这才嘘了口气,转头对一脸疑惑的小东西说。

  “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么……”

  “不就个破烂石头珠子……”

  “错了,这可是佛祖身上的东西啊……”

  我心中错味陈杂的看这掌上这些毫不起眼的东西

  舍利,没错就是舍利,

  清点南海的战利品中,发现了十一枚据说是佛祖真身舍利子的东西,虽然盛放的宝菡和阿育王塔什么的都已经被砸烂,但是经过狮子国佛牙寺的高僧鉴定,这里头盛放的,乃是佛势国开国的天竺王子从祖国带来的圣物,后来吞并其国后,特地供奉在婆罗浮屠的色耶寺中,以安定被征服的百姓。

  因为事情需要保密,又出了点差错,所以竟然先行和那些珠宝一起快寄过来,却没有具体说明,结果这几颗看起来黑不溜秋带斑点的石头珠子,怎么看也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稀奇的地方,于是就被小东西当作了装饰品,镶在小白狼的项圈上。

  佛骨舍利被我当成了狗链的装饰,那些僧人若是知道了事情,怕是不会抓狂么。我发现自己居然还有心情发出这种恶意趣味的感叹……



第三百九十六章 糊弄与忽悠

  不久之后,梁府就放出风声,说从南海佛门圣地婆罗浮屠,得到十一枚佛骨真身舍利,有待高僧前来鉴赏……并视情况将进行拍卖,

  为了加强效果,又有传闻说,如果用佛骨舍利磨成粉合药服用,可以延年益寿怯病去疾,更可以在死后顶十万功德……

  于是,

  有传闻又说,已经有 宫使拜会了府上,特地咨询此事真伪,并传出那位小殿下,希望以舍利子合药,为当今圣上祛病祈福,以尽孝道。

  于是,舆论哗然,群众震惊,一群和尚连夜进宫……就有了这个忠君爱国祈福法会兼是非辩才无遮大会。

  无数穿着绣金线的袈裟庄严法相,神情肃然,禅音梵唱,响彻天地,如天花乱坠,又清香四溢,与背后的初阳印照一身,仿佛佛光交融一体,生无量光明,浑然一色……

  “这怕不是一个菏泽神会之后的又一场佛门盛事……”

  见过这场景的人,无不是这么赞叹道。

  长安禅林之首的大兴善寺内,佛骨舍利鉴识辨真大会刚刚结束,十八位各大禅林派出来知识最渊博的守典僧,通过校验典籍和史志一致推定,这就是当年佛祖涅磐身化的十万八千颗舍利之一。

  然后就是通过佛门辩经说法,以决定佛骨舍利在各宗门的最终归属。更关键的也将决定僧官的分属,因此象是一个利益妥协和交换后的产物。至于其获得的来历和过程,好像顷刻间及被人们所遗忘了。

  用小丫头的话说,要想让一群狗狗不向你乱吠,最好就是丢一块肉骨头,让他们咬去。

  当然,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前来讨主意的薛景仙的远房族弟——祠部郎中薛据,也是一脸汗然夹背兼我什么都没听见的表情。

  他也是我门下少数的裙带关系之一,于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等人相交甚深,他本来是大理司直,安史之乱后,由于曾陷入叛军之手被困洛阳,又遭谗妬,至唐军收复长安后,尚蒙冤屈,未被任用。还是走了薛景仙的门路,托庇于门下,才从历史污点的留用人员中拉出来的。

  后来剥皮御史郑叔明,被朝廷当作替罪羊以谢天下,原本靠卖度牒位朝廷凑钱的词部郎中,也因为形势的需要被牺牲掉,没人愿意顶这个臭名昭着的位置,吧皮球踢到我这里来,我作为挂名的上司,就推荐了他……

  要知道祠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及僧尼簿籍等,管的都是些对别人来说鸡毛蒜皮的零碎,却对我掌握的东西颇有大用,理论上对这些佛门禅林,有生杀大权。

  更关键的是,他也是法会上,作为朝廷的代表出现的。责任重大的他到现在都还是战战兢兢,满脑门子汗,不时把求助的眼光凑过来。

  他正被包围在高达丈余的法台上。

  周围是由僧人各色方阵组成的曼陀罗坛城,光头澶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怕没有上千之众,这些还是官府在册登籍的各大小禅林的主持,僧正、长老之类的头面人物,围绕他们的中下阶层的僧人更是不计其数,齐声颂经起来,也是蔚为壮观,梵声雷动,远近可闻。

  不由让人感叹,长安城里那里一下冒出来这么多和尚,更别说众多知情活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心态稳定,具是满面的虔诚和敬畏……

  其中无数目光毫不掩饰的扫过我所在的方向,我淡定自若,这是最好的上等席次,用的是佛门供奉最高等的礼制和待遇,焚烧的是昂贵到极点的佛瑞香。

  “真无聊……”

  小丫头扁扁嘴,一边又往口里倒银瓶装的果子露。

  “我们来这里到底做什么?”

  “当然是以捐助人的身份,看热闹啊……”

  我看着台上红光满面的高僧大德。很难想象他们前天还有人在叫嚣我是佛门的魔障……

  转头对乔装成小厮打扮,小白家的小正太说

  “这上头其实只有两个人……”

  “……”

  “一个叫名,一个叫利……”

  “阿笑又在糊弄人哦……”

  小丫头很没良心的哧哧笑起来……

  “谁说良善之人,就没有欲望和野心了,只要是人就会有这些东西,只是善人与恶人最大的差别是,追求的手段而已……”

  “其实这些教门千差万别,都有个共通之处……”

  “不论手段和方式如何,一个是至少表面都有劝人行善的教义,一个是迎合统治需要而不断变通之说……然后就是要会善于经营和发掘人才”

  我家虽然不敢号称老子穷的只剩下钱了,但是也差不离了,光靠那本历史地理图册上的分布,派人到全国各地四处象土拨鼠一样的打洞探矿,发现有符合条件的就圈地下来,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需要的时候只要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拍卖出天文的收入,或者让一个家族受用好几代。

  自从我家有钱,各色名目上门来募捐的人也不少,天下寺观禅林何止千万家,象青城山、楼观派、茅山宗那样,有来自国家上层的直接供养,并拥有大量自营产业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道门院观生存状况,都要与地方的香火兴盛有关,象这些外来夷教也是一样地道理。

  信众的多少也代表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强大的经济实力,也代表能够养更多的僧侣道士,能够建造更大更宏伟地道场,来吸引更多的信徒,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这一点说,主持好一个宗教场所,靠口才和学识,为信徒提供心灵上的籍慰,甚至是一些养生和延年的指导,以培养长期而稳定的客户,这与后世经营一个企业理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凡宗教也和企业一样符合人类审美的需求,需要一个相当光彩和美好的正面形象,大多数情况下菩萨总是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天使总是慈爱而美丽的,那些偷偷摸摸用恐怖和畏惧传教的古老教派,之所以被称为邪教而始终不成气候,就是因为虽然人性从来就不缺乏丑恶和黑暗,但是人心本能都向往美好的东西,就连后世曾经盛行一时的这个功那个功,最初也是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类的美好愿望,来打动人心。

  说一千道一万,我在地方上赞助那些佛门的真正理由只有一条,就是利用关系而已,对以个泛大陆都深受佛门影响的时代来说,佛门的身份是情报、间谍、商务等最好的掩护,甚至超过无孔不入的商人,因此,我门下往往会以个人的名义的,资助一些名深德隆的释门大师,前往某地进行开拓式的传教活动,并视情况从人力物力上,给与后续的资助。而作为代价和交换,他们的随行弟子信徒之类当中,也有一些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士。而在一些虔信佛法的国家,他们甚至可以成为传统的政治势力之外,拥有强大影响力的游说集团……

  象鉴真就是最有名的例子,他虽然身份超然的在正仓院接受王室、贵族供养,但是他的几个弟子,却接受贵族的邀约,到处游学说法,更与奈良六宗的僧人集团,往来密切,甚至成为孝谦女王的座上宾,据说连王家成员,也不避于内室……更方便做一些以仰慕天朝为名的卖国行径。

  我又看了一眼坐我不远处的那位诗佛王维,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他也是唯识宗的当代宗主,居然轻易就放弃了争取的资格,而以旁观者的身份……

  “宗座,难道您都不说些什么么……”

  摆满香花果酒的上席,那位诗佛的弟子,忍不住开口道。

  “说什么……至少那位不是主张灭佛、去佛,而是限佛,这就足够了……佛门之中,也该自省了……”

  他淡淡的说道,

  “佛骨舍利固然难得的圣物,但是为此热衷到难以自已失去本心,已经变成魔障了……”

  唯识宗主张明心见性,奉的是汉明帝时,摄摩腾、竺法兰二尊者带来的《四十二章经》为根本,虽然比不过风头最盛的唐密,也比不了世俗影响最广大的南、北禅宗,也比不过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