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

第359章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袭击道路的是一些夷人,而且服色杂驳至少有十几个族类,难道是百夷叛乱。我与韦韬交换了眼神,他却缓缓的摇摇头,开口道。

  “西川的山夷,什么时候有勇气袭击大队的官军了……”

  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各族聚居,名号繁杂,《新唐书·两爨蛮传》所谓“群蛮种类,多不可记”,光戎州都督府下在开元时,就管羁縻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县,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九十二侨治州之多,可以其族类之多、杂。一般统称为百夷诸蛮,虽然这些羁縻未必都真有州县两级郡治,很多地方只是一个较大的部落聚居地,也算做一州,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除了名义上的一点称贡,其他算是高度自治。

  百夷有许多部,除了相当部分与汉姓杂居外,大部分散布在西川的崇山峻岭中。过去鲜于仲通治蜀时,对这些百夷采取残酷的高压政策,后来为文饰其过,又有纵兵掠杀夷人以充军功,因此百夷之中,早年时有叛乱发生,后来龙武军入蜀,大量组织南逃的北地流民,四处开荒开矿,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挤压到一些夷民的传统生活空间,而在关于水源和土地的冲突中,军队多数总是站在汉人的一边,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压力下,接受并且尝试了与汉人共处的方式,还是有相当部分固守传统和存在,在无力抵抗的强势下,不得不离开世代生聚的栖息地,而退进更远更偏僻的大山中。

  虽然证实了对方的身份,我心中那种沉甸甸的,却尤然未去,如果是百夷的叛乱,并不足以构成道路阻绝的理由,更不能成为公然主动袭击朝廷的正规军的动机。

  再说剑门附近虽然勉强算战略要地,但并没有太大的占领价值,并不算富庶或者重要的储备,因为他是进入成都平原的最后一关,防备相对松懈,平时也只有维持数百兵,如果是为了抢劫和掠夺,出动的人也未免太多了。

  如果是有计划的为了阻止南下的官军,那这个局中的图谋也未免太大了,起码是个席卷整个北川的动乱了,但是山夷历来是各不统属,局于深山艰险老死不相往来,要他们一直都有这种眼光,也不用在历次与官府的交锋中,屈辱的退进深山了。

  很快,被称为剑门的那个在悬崖巨石中直劈的裂缝,出现在眼前。还有满地战斗过的痕迹,一路破碎的兵器和丢弃的旗帜,却是地方团练的标志,道路两边的草木烧的只剩下一些根茎,徒手的山林队,已经攀上了剑门的悬崖石顶,用小旗和镜子,打来没有发现敌人,暂时安全的旗号。

  剑阁的关城里是死一样的寂静,连城头的血迹和烧毁倒塌的灰烬,看起来都没有人收拾。

  大军的铁流继续向开进,直到传来遇敌的警号。

  残破的城头上突然升其了一杠旗帜,素底羊首旗,却是松州军羌营的大旗。

  一色的无缨环边盔,铁叶甲缀子的军人,站在关城下,是典型山地军

  “松州防御使衙前兵马都知关沐苍,率镇下一千四百员,参见北军总府大人”

  为首的臂纹羊头骨,镶一个银月的军将,跨剑鞠身一礼道。

  “松州军怎么在剑门……”

  在剑南八州六镇边军之中,龙武军与松州军算是关系最密切的,那里不但有北川最大中转口岸,还有军属的山地训练营,也是对付吐蕃的一个重要基地。

  “属下是应魏长史之邀,前来赴援的……”

  他解释道。

  十几天前,松州突然受到吐蕃人以象雄军为首十数部联军,准备充分的强攻,陷没了十几寨和哨所,战场一度打到松州城下,才被城头上密布的床弩石炮等军械稍稍打退。仅仅这几次冲锋,先后付出伤亡近万,却徘徊相持不去。还有增兵的迹象,不过附近的松外蛮和山羌众的援军,也奉命前来松州应援,目前暂无太大的危险。

  如果说这仅仅是吐蕃发现了前期松州军的小动作,而进行的反报复,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儿戏。越是大规模的战争,越都是有长远的目的性的。因此长驻长史魏方进为保证后方安全,特地要求派出一支健于山地的精锐部队,对后勤补给线进行武装搜索。

  这一搜索,却搜索出问题来,有人在假传官府的命令,散布各种的谣言,沿着线索一路追击过来,才发现问题十分严重,身为蜀中第一门户的剑阁,居然陷入不明敌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背后反袭了这些突然冒出来夺关的夷人,又于关城为饵,已经陆续消灭了好几股试图入关集结的夷人武装。

  关城中粮院军的据点已经不冒烟了。

  层层叠叠满地的尸体由外向向内放射壮的分布,越往内越密集堆的越高,火焰烧灼过的尸骸交错堆压在下面,越上层越是的带着触目心惊的刀枪甚至是撕咬伤痕新鲜。尸体一直绵长的堆到墙头上崩塌的缺口。

  露出里面熏成黑色的残垣断壁,显然经过了一番惨烈的战斗后,其中能烧的都被烧掉了。

  “难道整个北川的山夷都反了么?”

  踩着满地沙沙做响的灰烬,看着被清理出来的粮院所的废墟,我心中更加疑惑了。

  象这种大规模的动乱,不应该一点前兆都没有,这些山夷何止成百上千个部落山头,居住的地方又偏僻,一下子要联动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其实”

  突然站在附近警戒的山林队中有人开口道

  “属下以为,这些不是普通的山夷……”

  山林队是属于中军敌刺军的序列,平时也按照需要配属在营下,尖刀和斥候性质部队,在水网密布的南方,则是精通枭水的水鬼队,在沙漠和草原,则是针对性的游骑队和骆驼队,来源就是左右虞侯军的六大特种营,山字营和林字营这类中军直属营,还有相互之间有轮换性质的人员交流。

  “什么人……”

  韦韬喝令道。

  “上前说话”

  “是……”

  一名年长的队正走出人群,看到我们这些首脑将官,有些紧张,迟疑了一下说,“虽然其中一些穿戴与山夷、白蛮近似,但从文面和刺身看,他们其实是乌蛮……”

  我心中轰的一声,又是乌蛮。

  乌蛮居住在东部与山羌交界的山地低谷。多有牛羊,无布帛,男女都用牛羊皮作衣服。无拜跪的礼节。有些语言要经过四次翻译,才与汉语相通。乌蛮是以牧畜为业、不知耕织、很少同汉人接触的落后族。

  白蛮居住以滇池为中心的大小流域,文字与汉族同,语言相近,耕田养蚕,也同汉人。居住在石城白蛮大姓爨氏,自蜀汉以来,历朝有人作本地长官,世袭爨归王南宁州大都督,直到十多年前才因为内乱,被南沼吞并,在两国都有分布。

  但是白蛮经济和文化部比乌蛮高,信鬼尚巫的风俗却相同,信奉原始的巫教,奉蚩尤等为祖神,称主祭的人为鬼主,每户每年出一牛或一羊,到鬼主家祭祀。大部落有大鬼主,一百家有小鬼主。同首领,南沼国姓蒙氏王族,就是乌蛮七大鬼主之一,七姓乌蛮,也构成了原本称为六沼的南荒小国。

  “而且这些是最擅长山地攀越的弄栋蛮。”

  他看了一眼我鼓励的表情,继续解释道

  “应该是属于南沼国剑川节度使下的山兵军的序列……当年在边境上交过手的……”

  “据说这一族,最善徒手攀越,老少男女具可在岩崖之间捕猎岩羊猿猴之属,成年男子更可以……”

  “如果说是他们,可以轻易越关城之险要,而袭夺了剑门……”

  韦韬等人,也露出震惊和诧异的表情,竟然是南沼兵……

  这一路过来,传闻的版本就有十几个,显然是有人刻意散布谣言,混淆视听,但没有想到会使这个结论。

  “你怎么就这么肯定……”

  性子最急的刘昌周,当先抢前一步扯住他的胸口。

  这时候清理倒塌废墟的士兵突然骚动起来。

  “发现活人了……绑吊在水井里”

  将士如波浪一样的分开,几个强壮的军士,很快将一个担架上的人,被抬上来,他身上的伤痕累累,血肉和衣袍纠结在一起,虽然精神很是委靡,眼睛被熏的血红灰黑,直楞楞的看着天空没有任何神采,但听见我的声音,似乎回光仿照一样的顿时一振,声音嘶哑地道。

  “是总制大人么……”

  “是我”

  他突然露出号啕大哭的表情,却哭不出泪来的样子,挣扎蠕动着从怀里掏出一个贴身用军旗包起来的东西,哽咽的说。

  “总算终于不负所托了”

  “他们就是为了这个而来。”

  “到处是谣传,有人给各地假传消息,还有人冒充官军,劫夺道路,拦杀信使……”

  “薛长史和郑长史,派十几路信使出来,只有我一个活到了剑门……”

  “粮院军要送我出去……但……他们也很快尾随而来……”

  “剑门守军不堪一击,只能靠自己了……”

  他挣动干裂的嘴唇,被滴了几滴烈酒,断断续续的说。

  我小心的摊开不知道是被血浸透还是烧熏的乌黑,绣着传字的军旗,却是一个雕工精美莹光流华的玉件。

  “玉龙子……”

  我顿然一惊。

  “居然是玉龙子……”

  韦韬等人也是大吃一惊。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龙子,是对半扣合一体的玉炔,据说是开国初高祖得自隋炀帝的洛阳宫内库,转而赏赐长孙皇后的贴身之物,后来辗转到一代女皇武则天手中。

  正逢当年李唐皇家诸王孙年满岁,行抓阄之礼,本朝开元天子也刚好岁余,却是看不上这些东西,没有和其他王孙一样任意抓取,武则天视为卓异相,且言谈得体深得其赏识,特将这贴身赏玩之物赐之,果然后来没有选择任何东西的,他却得了整个天下。

  因此,这也是老皇帝一直随身携带的重要信物。当初救驾有功,老皇帝一识兴起身边又没有什么东西称手,就赏赐给我其中的一半。

  后来从高力士那里知道了这个典故,觉得麻烦不敢受想送还,却被意味深长的教训了一顿,现在剩下的一半居然紧急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成都那里怎么……”

  “尚……”

  他似乎说完这番话,用尽了全部的精神,只吐出一个字,再次昏死过去。

  “军医官……”

  “用醒神药……”

  一片手忙脚乱中。

  我的第一反映是太荒谬了,失控的历史车轮又开始乱碾人了,这次似乎要碾到老皇帝头上去了。

  ……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将军梁建方率蜀兵击败松外(松州边外。松州,四川松潘县)诸蛮,诸蛮七十部,共十余万户先后归附,梁建方任酋长蒙和等为县令,各统所部。梁建方遣奇兵从嶲州(四川西昌县)走间道突然到西洱河,酋长杨盛大惊,与各部首领十人到军门请归附。当年,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东洱河(洱河东边)大首领杨敛,松外首领蒙羽都争相入朝,唐太宗各授官秩。蒙是乌蛮大姓,其中松外蛮首领蒙羽,就是南沼王室的祖先。

  此外西洱河(洱海)周围是另一个中心地区,这里居住着被称为河蛮的农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