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

第167章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听先头那人继续道:

  “不要小看这厮,别看他好利贪财,整天只懂得奉上结下,结众营私,各方面打理的顺当,关中最难缠的那几只唐军,皆出这厮门下,大王亲军中的亲军,曳落河,也在手中吃过亏的”,

  就听哼得一声,显然有极不服气的,他故做不理,继续道

  “关中道上的那些四出作乱的暴民、土团军,据说都有他的路数,输给用度多赖他扶植,若没了他,协理全局统调支应,只怕那几路唐军,自己要先乱上一阵了,少了他的支持,那些乱民实力也去了一半,待前朝旧廷那些残党再换上他人,也未必见得得力,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暗自轻叹了口气,只可惜北边情势败坏的太快,那人手下又咬的紧,待全部的布置到位,已是另一番局面了,只是事到了这一步,也容不得退却的心思了,谋刺此君效果已然缩水的多了。除却其他因素,这厮也算是前朝一个重量人物,身价干系众多,对改善局势总是有害无益的。

  “不过……”撇开这些无谓的想头,他继续道

  “想近得这厮却不太容易,他府上用都是路上饥寒中检来的,死忠的很,根本不好收买,而寻常的路数根本插不进去,不是没有试过胁以刺探法子,结果找的人分量不够,根本不晓得多少东西,却反因几个人口失踪打草惊蛇,被他门下法曹、检宪的鹰犬追索上来,办事的几乎都没跑出来”

  “再说他也很有手段,这成都城内真的是,被他经营的铁桶一般,不知道有多少眼线,日常还有快骑巡街,若有什么风吹草动,大队人马就瞬息而至了,如不能保证一击得手,那便是身陷重围之时……只有在他旬月官修时,去田庄游乐的时候,才机会最大之时,只是这厮行踪不定,又最喜欢易装出行,每次出行,都是从府中消失一段时间后,才会在另一些地方出现,需要长久的观察才行”。

  “那,这处藏身没有什么问题把,我们已经辗转了多处”就听有人不耐烦道“儿郎们,都疲累的很”

  其他人皱了皱眉头,这次几方联合出手,就属这位手下来源最杂,号称集江湖亡命巨寇大盗之流,作风最是散乱,不比列位其他人的军伍精锐、暗党、密营出身那般的可以安分隐伏。

  “无妨的,这厮在地方上多有沸怨,望他出事的也不在少数,接应居宅的这班人,也不过道咱们是那些匿名的主家们,暗中厚聘来绿林亡命,专寻对头晦气的。”

  “要知道,自从那厮搞的营生,抢挤了许多人生计,巴不得在他门下鼓捣出些事情呢,只到干活的干净,自有人遮掩善后的”

  他心知肚明,这院子外面倒有大半这位带来的,用做掩人耳目的地道亡命匪类,也不过是诱敌分心的饵,命在顷昔的炮灰,只有这里另几位各自带来的军中精锐、密党死士、江湖高手,才是真正决定性的致命力量。

  “滋事体大,还是小心得好,这次小聚之后,就各自给我换场”最后那人声音。

  话音未落,就听轰然连响,墙摧门倒之声,军兵的呼喝咆哮,如潮四聚。

  不由四座惊变,闪身推翻案几,挡在身前,就听密如骤雨的事物,暴打在屋宇门扉间,滋然咄咄有声,炙燃的热力和焦臭,刹那在空气中蔓延开了,当中便有人,对视相向,纷纷怒喝闷声道,

  “混帐!”

  “究竟是谁那里,露了行迹”

  却有将眼色投向那位的,也就这厮手下多桀骜不法之徒,最是不可靠的一环。

  其中一人听的这暴雨叮当的攒射间次,闻声惊呼出来“居然是元戎弩,快退开门窗”,就听得闷哼一声,有人失手中了招,咬牙抽拔,却冷抽了口气。“旋锥破甲箭,这不是普通官家的事物”,只闻如雨打叮当声,窗墙破如烂筛。只得纷纷闪身在车桶之后。

  正待撞窗而出,就听哗啦一声,一个东西砸破房顶,

  扑扑滚落了几圈,却是个燃烧的烟球,刹那腥烈恶鼻,满室漫开窒人口息,只来得及道声“有毒”,就呛声刺泪,无法视物,一人更被灼物,溅在面上,痛呼起来,勉挣余力,摔桌推案,扑抢出去,只闻就叮当格击,扑哧连声痛呼,乒乒乓乓撕杀正烈,惨呼哀鸣此起彼伏,另几人扑闪的快,已经闭息把袖蒙口,尤自呛声不已。却是相视而骇然,对方的毒辣阴狠,饶他们自负一身技艺出类拔萃,也经不得这手段。

  不过他们都是久经场面人物,能被派出来主持一方,都是的心性果决坚狠,对目示意,已有了决断,就听一人吐气暴喝一声,衣诀鼓胀,轰然反身倒撞背墙,于砖石迸飞破墙而出,刹那间袭落在他身上的火石乱失,象雨落伞面,纷纷弹落开了。接着几个跌沧的人影争先抢出,似有默契的,飞蹬上墙,四下奔散而去。

  “石三郎,你可立了大功了”

  一员年轻将领,朱马银鞭,抬首眺看,身边战战兢兢的站了一位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纳衣汉子,堆着笑说“鄙下,还仗小卓将军多多提携啊”

  领军的这位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都尉,但以他的眼色和见闻,对这位唤做卓亦的小将,却丝毫不敢有所怠慢行色,据说他与成都那位以斗球博技风闻一时的云都尉向允发,成都武试箭技第一的锐翌尉全承泰,最善骑战的龙标尉吐突承催等,在那位大人门下亲自调教指点过的一干青年将属中,可是号称五彪五(小)骁尉的人物,将来还不知道有什么前程的。

  “彪字第一队及位组阵”

  “第二队锋式进击”

  “第三队换装上弩掩护”

  “第四队迂还侧应”

  就听烟尘滚荡中,突然一阵如山如潮的轰然齐呼,“套夹住一个厉害的”

  紧促的鼓号响起

  “列小圆阵,顶住”

  “钩镰手上,钩住身体”

  “牌枪手上,钉手脚”

  “钢钩链网上,套缠死他娘的”

  “丢铁蒺藜”

  “灰瓶烟包上,迷眼药口鼻,抓活的”

  不是,拌杂着建筑轰倒的声响

  ……

  显然这团人马是前方轮战刚换下来的,有条不紊的进击合战围拢,骨子里都透着股无惧生死的狠厉凶煞之气。

  不时有背旗小校小跑来回领命。

  拱手一礼“秉都尉,四面已经合围,地面也已埋桩打缸,用以地听之法”

  他消瘦的面容上,是与年纪不相成的冷鹫和煞气,轻轻恩了声

  “就算有密道,也不可能挖的太远,出口再怎么隐秘,也不可能不走路的,几个道口上多派人暗伏巡弋,总会有收获的”

  “是!”

  ……

  ”没想到啊没想到“

  我轻轻放下一份陈条,

  “那个小卓,今天还真捞到一条大鱼啊”

  “检宪司已经在加急拷问了,相信不日就有结果”

  “成都府的两曹一司也出动了吧。”

  对于”西京密营”“虎硒“这些在我手下的清风明月,常打交道老对手的名号,我也不算陌生了。

  安禄山的叛乱蓄谋已久经营多年,早在河北时就阴蓄死士,广纳亡命,密纵死囚还有大量河北路的江湖帮会门户在他的威逼利诱下,为了金钱、权势、地位乃至新王朝从龙功臣的前程和机遇,而秘密宣誓效忠,因此在手下很是积蓄了些的秘密势力。

  平时负责剪除异己,收买朝臣,监控地方,兼以构陷和谋刺任何对王霸大计有威胁的存在,起兵后这些地下势力,又成为他的攻城掠地的秘密急先锋,收买分化瓦解暗杀任何坚决抵抗的官士军民,刺探军情,散布谣言,制造内乱,清洗忠于朝廷的人士,乃至里应外合献城,截杀告急的信使为叛乱大军争取时间,都有他们的身影,可以说,知道安禄山起兵三个月,老皇帝才确认了他造反的事实,与这些活动的成果,密不可分。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持平衡,安禄山的这些力量分别掌握在他的几个最心腹的重臣手里,各有自己的派系和立场,平日让他们相互竞争排挤,勾心斗角,没想到为了我这个目标居然联合在一起。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而随着官军大局压境,那些地下活动的环境无意好了许多,来自长安的消息渠道也变的多起来了,据说长安城里的那位严庄,针对朝廷方面有所大举动,从各方面秘密抽调了一些人,就去向不明,其中刚好包括了,那位薛嵩门下十数名精射之士,显然他似乎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密谋的一条退路,不小心被人给干掉,于是就有了这个不确定的消息。

  当初得到长安方面“小心谋刺”的消息,我还颇有些不已未然。

  毕竟现在的成都城内外,虽然说不上路不拾遗,那也是算地方安靖。除了一些偷鸡摸狗式的鸡毛蒜皮治安问题,没法彻底根绝外,基本上是难得发生什么大事了。

  自从上次山水联事件后,龙武军以为迎接圣驾,创造一个和谐清净的环境为由,借机对成都太城、少城内可能存在不安定因素,都进行了名为“又见青山”的大清理专案,那时成都府内,什么城狐灶鼠、泼皮混混、无良少年、浪荡子弟,稍微嚣张一些的人都倒了大霉,秉承着有抓错没放过的原则,以至于没来的及处理的人,让成都刑狱人满为患,不得不还临时修了几座临时集中营。

  重点针对携带兵器的一条,几乎把街上所有的江湖人士,都扫了进去,其中不乏一些成名一方的所谓名家高手,不过所有自持勇力试图强横抗拒的,在钩枪网绳连弩灰药组成的国家暴力机器面前,下场都好不到那里去。

  这次行动,用血的事实,也让那些习惯游离法外的江湖豪客俊杰们,重新认识到一些诸如永远不要试图和国家机器讲道理;在各种崇高之名的大义面前,随便牺牲你个微薄的个人又算什么;本事再高也高不过政权所代表的力量;军队有时候和土匪没有本质的差别等等至理名言。

  后来这些人经过各自的师门、家主、所属势力的担保和甄别释走一部分,经过龙武军的再教育和改造,翻然觉悟,放弃过去的身份为国家效命的,又一部分,而被查出从前的老底,用做消结陈年积案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则是永远消失了。最后被放出去的,亦有不少已经成为龙武军在地方上的线人。

  而成都府里原本居住着大量的豪门富户,各自又蓄养有数量不等护院、武师、保镖、门客。也在这次行动中,也被乘机重新梳理了一遍,于官府登籍在册。

  随后的茶话会,更是让成都境内的江湖帮会们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自此以后,就没有人敢在成都城内有什么轻举妄动,地方上再怎么强横的人物,到了成都,也个个寒噤如深的遵纪守法,似做良好市民一般。

  当然这么个强硬手段搞出来的治安环境,也不是没有负作用,龙武军完成了任务那里来那里回去,但为了善后,成都境府内的那些五曹判官、刑房推事、巡官捕役,疲于奔命了整整好几个月,才把烂摊子收拾干净。

  籍以也替那些大人们,打击一些素来不对路的位置,顺便发掘了一些能员干吏。虽然当时怨声载道,但是事后效果颇好,这也算为后来郑元和更有效的治理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