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武大郎 >

第282章

重生武大郎-第282章

小说: 重生武大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栋听的头晕眼花,旁边的吴用口瞪目呆,旁边的那些大儒则是人人啧啧称赞,到了最后武栋不得不闭上了双眼。面对这样的愚忠腐儒,他实在是无话可说。

第三百五十章出发之前

?武栋闭上眼,实际上是逃避,他再也不愿意继续听下去了!谁知杨时看到武栋闭眼,还以为武栋已经被他说服,当下他欣喜若狂。

“武栋,你可是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杨时双眼盯着武栋,径直问道。

武栋仍旧闭上眼,一言不发。

“你可愿归降大宋?”杨时继续道。

武栋仍旧是闭着眼。

“你若是归降大宋,陛下也不会亏待你!陛下已经说了,他会封你为高丽王!要知道,当今天下,除了皇室子弟之外,只有童贯能够封王,你封王之后可以和他平起平坐!当然你的封地虽然在高丽,但是你本人却需要留在汴梁!还有,你手下的军队须得解散,你手下军队所犯的罪行,朝廷会宽恕他们!”杨时又道。

他说完之后,双目炯炯的看着武栋,他希望武栋能够立刻答应下来。到时候他就真正的流芳万世,他的名声会超过他的老师,他也会成为真正的儒家圣人。

“吴用,你们思想改造小组往日里常常教导青年。现在你告诉他,我是什么人?”武栋终于睁开眼,他看向吴用,淡淡的道。

“大都督乃是天下万民的救世主,乃是推翻一切腐朽政权的伟大领袖!在大都督面前,无论是高丽大王、辽国皇帝或者是大宋的皇帝都不足一提,高丽大王、辽国皇帝已经成为阶下囚,大宋的皇帝将来也必将成为我梁山的阶下囚!大都督所说的话永远正确,绝对正确,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对于大都督的任何指示,我们都要坚决执行,拼命执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对于大都督的任何一句话,我们都要当作至理名言来信仰!”吴用猛地站起身,用洪亮的声音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他往日里教育青年,这些话已经说的熟了,此刻张口即来,没有丝毫的停顿。说完之后,他得意的看向了杨时。

杨时和其余的大儒们一下子呆住了,过了片刻,杨时大怒,道:“你怎么说出如此忤逆的话来?当真是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吴用道:“你们才是不当人子,大都督最为伟大,梁山上下,千万军民都只忠于大都督一人!你们今后也应该忠于大都督,信仰大都督,对于大宋的皇帝,你们一定要坚决、彻底、完全的打倒、消灭、摧毁!”

杨时气的脸色通红,道:“大宋皇帝乃是天命所归!”

吴用道:“大都督才是天命所归,大宋的皇帝给大都督提鞋都不配!”

杨时道:“看你的样子也是一个书生,你可知道什么叫做天理?”

吴用道:“大都督说的任何话都是天理。”

杨时道:“胡说八道,天理乃是仁义礼智,乃是三纲五常!你是书生,这都不知!今日我一定要好好的教教你!”

吴用则是道:“天理就是大都督所说的每一句话,你这都不知,还号称大儒,今日我也要好好的教教你!”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此刻杨时这个大儒碰到吴用这个假秀才,也是有理说不清。他在胡搅蛮缠,吴用比他更胡搅蛮缠。他愚忠大宋,吴用则是天天宣扬“无限忠于大都督”的思想,两人旗鼓相当,一时间谁都说服不了谁。

武栋在一旁看的好笑不已,他本来是想要见识一下大儒风范,谁知大儒竟然是这样一个人。笑了一阵,武栋站起身来,准备离去。也已经深了,明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现在可没有空闲陪这些腐儒瞎闹。

看到武栋起身,吴用再次立刻站直身子,而杨时则是急忙喝道:“武栋,你要做什么?”

武栋道:“你们先慢慢的讨论,我就不陪你们了。”

杨时怒道:“你不准离开!”

武栋再次笑了起来,道:“这里是我家,我为何不能离开?”

杨时此刻气的不断的喘息,道:“你……你一定要答应归顺大宋,否则我不准你离开!”

武栋实在是很无语,他再也不理会这个大儒,大步朝前而去,谁知杨时竟然猛地扑了过来。只是他还没有接近武栋,旁边的几个侍卫就冲了过来把他拉开,武栋此刻已经快走到宫殿的门口了。

杨时看着武栋的背影,心中气极,他咬了咬牙,竟然猛地转身朝着旁边的一个柱子上撞了过去。

看到杨时竟然朝着周围的柱子上撞去,旁边的大儒们都大吃一惊,纷纷大喝了起来。吴用也吃了一惊,只是他觉得没有什么,这样的腐儒死了就死了,和他没什么关系。而武栋本来已经走到了门口,此刻却是吓了一跳,他身体如闪电般朝着这边而来,还不等杨时撞到柱子上,他已经把杨时的胳膊抓住!

杨时头晕晕的,他已经年老,此刻这么一冲动感觉头晕目眩。而武栋则是脸色铁青,他把杨时扔到地上,道:“送他们出宫!不要让他们出事!”

其余的大儒此刻已经纷纷来到杨时的身旁,将杨时扶了起来,而皇宫中的侍卫已经驱逐他们离开。

等到这些人离开之后,武栋仍旧脸色铁青。

“大都督,他这是做什么?因为说不过我,所以他要自杀吗?”吴用好奇道。

“他这是要以死相谏!如果他死在这里,只怕天下之人都会说我没有容人之量了!一个腐儒,和我没有任何想干,我竟然将他逼死,这对我的名声大大有碍!李纲恐怕也要和我生出间隙来!这杨时,还是大儒,竟然如此的卑鄙无耻!这一次真是不该见他。”武栋叹了口气,道。

“大都督,您的意思是不能让他去死?”吴用道。

“这是自然。”武栋道。

“那该如何对待此人?”吴用道。

“送他离开吧!此人无耻的紧,我猜他回到大宋之后,‘以死相谏’的名声必定会传出去,到时候他的声望会更高了。”武栋苦笑道。

“若是他不愿意离开高丽,只是想要劝谏大都督,那又怎么办?”吴用道。

“他不愿意离开,你就看着办呗!你不是负责思想改造的吗?你可以对他进行思想改造!实在不行,你组织一群青年批斗他,我就不信他一人能够说过几百人甚至是几千人。记住那句话,要文斗不要武斗,千万不能让他死在咱们手里。”武栋有些不耐烦的道。

“好!如果他不愿意走,我先和他好好的辩论一番!”吴用有些跃跃欲试的道。以前在大宋的时候,这些大儒还是他仰慕的对象,可是现在,这些人已经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想到可以和这些人辩论,他便无比的兴奋。

武栋则是觉得愈发好笑,吴用和杨时辩论,只怕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结果的。

等回到后宫的时候,萧飞飞还没有入睡,她正在灯下看诸子百家之书!大宋独尊儒术,其余百家都是禁书,武栋则是没有这个忌讳,他已经让人把百家之书都印刷出来,他这段时间常常翻读,而萧飞飞也顺便跟着一起翻读。

“这么晚了,你还不睡?”武栋笑道。

“夫君,我想跟你一起回燕京。”萧飞飞看到武栋归来,脸上出现惊喜的表情,道。

“我这一次去燕京,主要是整理燕京的秩序!等到燕京彻底安稳下来,你们再一起前往燕京。”武栋摇头道。

“可是,我离开燕京多年,好想回去看看。还有那些和我一起来的姐妹,她们也想回去看看家人如何了。夫君,求求你了。”萧飞飞一脸央求道。

“你竟如此坚持?”武栋道。

萧飞飞只是用亮晶晶的双眼看着他,终于武栋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她的需求,不管怎样,燕云现在已经是梁山的地盘,有十余万大军在,也不怕萧飞飞出危险。

第二天清晨,武栋开始安排前往燕京的事情。他先是让吴用从青年中挑选出1000个最狂热的青年领袖出来,到时候他会带着这些人一起前往燕京!之后他找朱贵、刘唐等人谈话,让他们做好自己的事情,留意高丽的情形!等到这天下午的时候,公孙胜也从北海归来。他现在负责海贸,而今年他刚刚开通几条从高丽到北海,然后从北海到蒙古草原的茶路。

“这一次还顺利吗?”在开京的码头上,武栋看着公孙胜,道。

“一切都好!蒙古各部缺少茶叶,本来他们的茶叶是靠着辽国来提供,现在辽国灭了,自然只有咱们能够提供他们茶叶了,这一次过去可能换的不少的好马!”公孙胜道。

“我们梁山的马匹数量已经足够,你看除了马匹之外,还能换些什么东西?”武栋看着远处的船来船往,沉默了好一阵,才开口问道。

“这……他们除了马匹,也没有什么?大都督你也知道,蒙古草原异常的贫瘠!”公孙胜道。

“你好好的想一想,还能换些什么。还有,我要打通这里和燕云,恢复燕云曾经的商业繁华,你有什么好主意?”武栋道。

第三百五十一章码头之上

?公孙胜道:“若想让燕云十六州恢复繁华,只有让高丽的商人前往燕云、建设燕云!这些年来,高丽商人的手中确实攒了不少钱,他们现在正发愁钱往什么地方花!只是燕云十六州刚刚打下来,可能高丽的商人对于那里的环境还有些担忧,未必敢往那里去吧?”

武栋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这一次过去就是稳定那里的环境,恢复那里的秩序。等到那里的环境安定之后,我会在燕云十六州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商人去燕云投资。”

燕云十六州现在虽然打下来,但是一点都不安定。那里的契丹人对于汉人、对于梁山没有足够的信任,那里的世家豪门对于梁山则是无比的敌视。还有,现在很多江湖人物去了燕云,那些江湖人物也在燕云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另外,还有一些地痞流氓趁着政权更迭在燕云十六州为非作歹,甚至还有一些人像是大宋朝的贼寇一样占山为王、呼啸山林。这些都是燕云不安稳的因素所在,等武栋到了燕云之后,一定要把这些都清除干净。

两人站在码头之上,只见秋风吹来,码头上停泊的船只在摇来摇去,他们的心情都还不错。虽然他们都知道前路还有无数的艰难,但是这些艰难并不被他们放在心中。高丽、辽国的数十万大军都被他们击败,女真人现在也只有防守之力,燕云的这一些小麻烦又何足道哉?

“大都督,东瀛的天皇这些年来也在不断的招募武士,无数的农夫都已经从地里出来成了武士,现在东瀛种田的都是一些妇女或者老弱。他们的武士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万,我怕这些武士会对我们不利。”公孙胜又道。

他除了负责商贸之外,东瀛九州岛的事务也给他负责,另外东瀛本岛的情报也是汇报到他那里,可以说他现在相当于东瀛总督。

“只要我们的海军守住本岛和九州岛的通道,他们就不可能过来,即使他们有数十万武士,对于我们的威胁也很有限!等到大陆战争结束之后,我再抽出手来慢慢的收拾他们。”武栋冷笑道。

“大都督,我倒有一个主意,只是不知道该不该施行。”公孙胜犹豫片刻的,道。

“说!”武栋道。

“大都督,根据我们所得的情报,东瀛武士的数量虽然短短时间增加了数倍,但是东瀛的炼铁技术极差,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武器!这两年,很多锄地的锄头都被他们回炉再造成了武士刀,甚至东瀛天皇皇宫里的许多铁具都被熔炼成了武士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