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庶门 >

第300章

庶门-第300章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愈手上的牌非常强大,那可是朝廷近乎全部的主力军,现在虽然他身在这四面墙的地方,但他可以遥控这支军队,让他们发出他所希望他们发出的声音。

“你输了小乞丐。”刘愈想着事情,三下五除二将缇木尔将死,站起身道,“你摆棋盘吧,我先上楼有点事做。”

“这怎么可能呢,我怎么会……又输了?”缇木尔懊恼的看着棋盘,不太明白自己为何这么不顶事,自从她学会了象棋也会拉随使节队伍的突厥婢女来下,每次她都一边教一边下,她可以轻松获胜。可到了刘愈这里,就是刘愈只有两个能到处跑的子,也能一个个将她的子吃干净。

“喂!你什么时候下来?”

“哦,可能是吃过晚饭吧,要不晚饭也别等我一起吃了。给我们一家直接送上来就好。”刘愈声音已经在楼梯上。

缇木尔懊恼地将棋子推在地上,鼻子一歪骂道:“哼!坏人!”

第四百三十四章 自编自导自演(上)

大顺朝启昌二年的新年,长安城里一片萧条。

本来天下已经太平,新皇用两年都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前人几辈子都完成的伟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但这个强大军事王朝的背后,却是千疮百孔的社稷,以及一座风雨飘摇的长安城。

灾民所引发的瘟疫已经逐渐散播开,长安城上下都充斥着一股要治理瘟疫的声音。与此同时,城外的叛军依旧是毫无声息地跟朝廷对立着,朝廷在临近新年时已经得不到军营里的任何情报,整个军营都好像一处死潭一样,就算是把长安城这颗大石头扔进去,也砸不出个回声。

朝廷上下,除非是没心没肺的,不然没人能过的好这个春节。

在先皇在位时,虽然朝廷每年也会遭逢灾难和麻烦事,但到了春节,朝廷还是会喜气洋洋的,把去年一年的晦气扔走,然后收拾起心情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今年不同,因为朝廷的事情多,到了新春佳节,朝廷依旧没有打算休整,每个大臣都是忙里忙外的,就算是那些不太忙活的衙门,这时也不敢偷懒,谁都知道现在新皇羽翼已经渐渐丰满,更重要的是,新皇近来的脾气不怎么好,谁都不想触霉头。

军方两次派人来朝廷,说是愿意拿出药材和军粮帮助朝廷赈灾平息瘟疫,朝廷应对的方式很简单,来的使者一律斩首,苏彦在用这样的方式向军方决不妥协的立场。初生牛犊不怕虎,苏彦也是被叛军给逼急了。

“皇上,关于城防的加强……”

正月初一正午未到,雅前殿里正在召开一次简单的城防例会。因为叛军随时都可能发动对长安城的袭击。长安城的城防是一天都不敢携带,但城里的守军实在太少,算上御林军、两大营加上防司衙门,兵力不及三万,而城外的叛军是足足七万。这还不算在潼关外的那部分叛军。朝廷秘密派往各地征兆“勤王军”的使者都是没了消息,看来军方已经识破了朝廷的阴谋,但满朝上下的人包括苏彦和苏碧在内还是想不通,既然军方已经公然叛变了,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长安城呢?

兵部对加强城防的建议其实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点,一个是轮换制。还有就是征调民兵。苏彦听着觉得有些没劲,一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他还是忍不住会想起他师傅刘愈,如果刘愈在,那决定会用最极端和令人意想不到的办法解决目前的困窘,而不是像这些大臣这样在这里光吃干饭不干事。

苏彦也知道,长安城里目前情况很糟糕。

话说长安城里的物价在闭城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已经涨了好几倍。普通的百姓已经苦不堪言,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现在叛军虽然不围城,但长安城对待叛军却以被围城的架势来对待,现在满长安城的百姓都希望城门早些开启,谁都知道叛军在长安城外二百里,不是说杀过来就杀过来的。

“说完了没有?”苏彦打个哈欠,打断了兵部侍郎的长篇大论。“你们能不能说些具体的,比如说民兵怎么征?从哪征?何时开始征?站着说话你们不嫌腰疼?如果用嘴能御敌的话,朕一定先把你们扔上城墙上,看看你们的口水能不能把叛军给淹没了!”

兵部的大臣一个个噤若寒蝉,生怕皇帝真把他们发配到城墙上当守城兵。近来皇帝说话说一不二雷厉风行,因为朝廷奏对不合新皇的心意,已经有多位大臣被当场革职查办,说来说起新皇所求的就是大臣要少说话办实事,恰恰这也正是这些大臣们所不擅长的。他们习惯了光说话不干事。

大臣们不回话,苏彦也不勉强了。苏彦虽然希望这些大臣办实事,但他也懂得量力而为,这些大臣有多少本事就干多少事,他不寄希望于这些大臣可以个个跟刘愈一样,真那样的话也不是朝廷之幸。因为人人都比他强,他的皇帝也不用当了。

“召前总防司衙门统领,李糜来见朕!”

苏彦突然的一句话让兵部的人面面相觑,马上他们又将目光对准了苏碧,皇帝这是准备病急乱投医?

苏碧马上道:“皇上为何要见李将军?”

“现在城里这么乱,朕找个有本事的大臣来帮帮朕都不行?”苏彦语气强硬道。

“皇上言重了。”自从苏碧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第二个刘文严之后,她便学会了在皇帝面前装低调,当然她本身就是个高调和强势的人,很难伪装的起来,但有些时候她还是会收敛。

“只是皇上,现在刘文严已经投身敌营,若是您启用了李糜,那……”

“谁说朕要起用李糜?”苏彦没好气地打量着苏碧,“还有,四皇姐你就确定现在师傅他已经身在敌营,而不是被你逼得举家逃亡?”

苏彦话说完,虽然雅前殿里还是鸦雀无声,但兵部的这些大臣却嗅出一些不太好的味道。

首先是皇帝对刘文严的倚重,哪怕是刘文严已经叛国逃窜,皇帝还是对他信任有加,甚至会以他来驳斥苏碧的脸面,苏碧现在在朝中的地位人尽皆知,那是仅次于天子的二把手,左右两相都要靠边站。而他们也听出来,要缉拿刘文严的似乎并非皇帝本意,而是来自苏碧的“挑唆”。

苏碧不想跟苏彦在这时候讨论刘愈到底身在哪里的问题,苏碧道:“皇上不起用李糜,那为何要召见他?”

“朕想问问他的意见,让朕身边多一个参考的人都不成?”苏彦没好气摆摆手,“四皇姐和诸位爱卿先退下吧,朕今天可能是有些心烦,下午你们先各自回家,当是过节吧。”

新年放假才一天,这些大臣们既感觉松口气又感觉到窝囊。在新皇登基时,他们都是很看不起这个不学无术的皇帝,谁知道这才一年多时间,他们就要战战兢兢在新皇手底下办事。一朝天子一朝臣,看来他们离朝的时间也不远了。

兵部大臣和苏碧一起出宫之时,李糜也很匆忙奉诏进宫而来。虽然同是兵部的同僚,但这些人见到李糜还是如同面对大敌一样,大臣们也在想,皇帝重新任用了隋乂和李糜,是不是代表着刘愈很快就会东山再起了?

话有些远,因为刘愈现在还依旧“下落不明”。

第四百三十五章 自编自导自演(中)

所有人都以为皇帝真会如他所说的那样将李糜召为“军前议事”,这是兵部的一个类似于顾问的官职,品级不限,有可能是一介对兵法有研究的书生,也可能是功勋名将。当天晚上皇帝的任命诏书一下,朝议上下一片哗然。

李糜被升为兵部尚书,还是唯一的那个。原来的兵部尚书曹杰刚接替蓝景上任兵部尚书不久便被荣休了。武将为兵部尚书,这是新皇当政之后第二次干出的“荒唐事”,谁都清楚本来这兵部尚书的差事应该由文臣来担任。

李糜能文善武,说起来也算儒将。

朝廷发生这么大的变动,也让人愈发不明白苏彦到底要做什么。一方面在缉捕刘愈,一方面却一再提拔刘愈的嫡系部属,说是拉拢,分化刘愈和这些嫡系的关系,那也犯不着将朝中要害的职务加以委任,如果李糜和隋乂伙同叛军谋反势必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官员们心想,现在手段越来越高明的皇帝不会想不到这点。

还有更稀奇的,第二天大年初二,刚被卸职的前兵部尚书曹杰便被委任为大使,出使军营。就好像是皇帝老早看曹杰不顺眼,推他去死一样。朝廷连斩了几位军方的使节,众人想这个曹杰去估计是有去无回。

长安城的这个春节过的有些压抑,百姓们其实还是很希望朝廷能早点解决纷争,毕竟一年中长安城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正月初十到十五这几天,往常年到这时各地的游商也会汇集到长安城参加一年一度的花灯会,而此时长安城的物价是最低的,百姓们这冬天过的不好,存粮少的基本已经维持不下去。有钱现在也买不到粮食和日用品。这种生活对于百姓来说是非常难过的。

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关中其他地方的百姓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从军方进入关中开始,关中割地都纷纷开始戒严。关中的形势只看军方的反应,但军方到现在还是按兵不动。没说反叛,也没说会服从。

长安城的官员和百姓在一种很焦虑的情绪中又过了两天,原本应该走亲访友此时也停了,人们更想知道曹杰出使军营到底能带回什么结果。在正月初四这天,才去了两天的曹杰竟然安然无恙的回到了长安城,还带回了叛军对朝廷所开出的条件:

马上释放刘文严一家。并允许刘文严归军营。

朝廷大臣在雅前殿里得知这消息,跟苏彦一样都是一头雾水,难道现在刘文严不在叛军军营里?还有军方索要刘文严的目的是什么,看似好像让他回去“重掌大局”,但一个失势的前军方统帅怎会有这么大的权力?可能是军方放出的烟雾弹。

军方具体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朝廷还是要经过商议后才知。

“叛军的意思。大概是想让我们将人交出去。”苏碧先开口对苏彦说道,“刘文严在叛军中地位不浅,这也正证明皇上之前的举动并无错,现在应该继续搜捕刘文严,这意味着刘文严还很可能留在长安城里。”

原本苏碧说话就好像百官的发声筒,她说什么下面基本是应和声一片,但在新皇接连撤换了几位重要官员之后。百官们变得谨慎,他们能察觉出现在的苏碧并不太讨新皇的喜,迎合错的话后果很严重。而且百官明显从苏碧的话语中听出了她对刘愈的“针对性”。

“诸位爱卿,是这样吗?”苏彦环视雅前殿里众位大臣,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语,心中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意思怎样不重要,关键是新皇想要怎么个意思。

皇帝接连提拔了隋乂和李糜,对苏碧的态度又很反感,那是不是代表新皇想跟刘文严冰释前嫌,召刘文严重新入朝来跟苏碧制衡?

“回皇上。老臣……有些不同的看法。”左相蓝和开口说道。

苏碧瞅了蓝和一眼,心说这蓝和果然是个老奸巨猾立场不坚定的小人,本来对她还唯唯诺诺的,今天居然要公然跟她唱反调。

苏彦故作惊讶了一下,问道:“蓝相倒说说。看法怎么个不同。”

蓝和谨慎说道:“依老臣看,可能是……老而糊涂之言……这很可能是叛军匪首花集安的离间之计。”

苏碧怒道:“那姓花的到底要离间谁?你还是本宫?既然你都知道自己是老而糊涂,就别在陛下面前大放厥词!”

苏碧在袁博朗身死之后已经收敛了自己的暴脾气,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