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庶门 >

第149章

庶门-第149章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闵少顷已经在怀疑这国师是个冒牌货,但他还是毕恭毕敬说道。有时候猜测可做不得准,如果来者真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反而会让他别有怀疑。

“没别的,就是路过这里,顺道进来看看,准备小住几日。”

顺道而来?还小住?这国师到底是要去哪里?这些都是问题,但闵少顷又觉得这些问题不太好问,应该是涉及到朝廷的机密。

但也不用他问了,紧接着外面进来一个山羊胡的老头,一进门便叫嚣道:“喂!到底给老夫安排的住所在哪?老夫旅途劳顿,想休息片刻都不成?”

闵少顷一愣,这应该是吴悠的随从,随着吴悠一起进城的,怎好像反客为主一般?

闵少顷看了吴悠一眼,吴悠却在抬头打量他的一个年轻随从,而那年轻人脸上尴尬地笑笑。紧接着所有人都望着闵少顷。

“这个,闵太守。”那年轻人说话了,“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这位说话的,便是当朝右相,袁相国是也,而在下,正是前锋将军刘愈,在下身旁的乃是吾妻徐氏。这次我们前来的目的,是送敏郡主入淮南,顺带还带来新皇的口谕,不日内銮驾抵达徐州!”

闵少顷和马峰当下立起,一脸的惊慌失措。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夜泊秦淮

六朝风华,十里秦淮。

秦淮河之畔,便是六朝古都建康城。

最后以建康城为都城的是曾经短暂而立的淮朝,距今已过三百余年,江南从此也称为淮地,至于淮地的称谓是源自于淮河,还是秦淮河,众说纷纭。

三百年间王朝几经更迭,基本确立了长安城为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建康城,作为江南的第一大都市,几次被设立为陪都,依旧矗立在江水之南,丝毫不减繁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顺着江水南下,途径建康城的货船,很少有不在建康城夜宿的,毕竟这是一座繁华的都市,像是蒙着面纱娇羞的少女,客商们行天下,都想一睹秦淮的风月。

从江水逆流外秦淮而上,江水两旁逐渐升起聚拢而立的小楼,从零散,再到三三两两,继而河水中的船只也多了起来,高耸的建康城城墙斑驳而古旧,在城墙下,小楼、古亭、木栅、货船和画舫相映成趣,黄昏落日之下,那些张灯结彩的画舫也即将开始一日的忙碌。

刘愈立在船头,手按在腰间佩剑剑柄之上。君子佩剑,在这时代也不会显得突兀。望着两岸,刘愈也不禁感慨,即便是在城外,江南的繁华已不在长安城之下。

此次袁博朗作为朝廷的使节,将公开进入淮地,商议以城池易敏郡主事宜。而刘愈作为密使,将化作商贾。与化作商贾之妇的徐轩筑秘密进入淮地,布置情报网的同时。伺机刺杀淮王。情报显示,淮王对淮地治安很自信,经常独自出行,正就给了刺客以可趁之机。

“淮地繁华,自古如此。”

一个年轻的公子哥走出来,与刘愈并肩而立,感慨道,“方兄乃是北方人。习惯了北方山野间的厚重。这江南就好比大泽国,这秋末还好些,若是碰上四五月连阴雨的季节,行船在江上,连两岸的亭楼都看不清,莹莹绕绕的,才显水乡之城。十里河畔。这外秦淮只是一角,到了城内才更显热闹。行商至此,若是不来一睹,实在太过可惜。方兄想必是第一次来吧?”

刘愈化名方钊,身份是北方的行商,而方钊也却有其人。且跟朝廷关系密切。

年轻的公子哥是山东粮商米家的大公子米汝成,米家不但经营粮食,且还有自己的船队,刘愈这次也是雇佣的米家的船队,运了北方一些散乱的货品。与米家的粮船同行。

此时徐轩筑正穿着一身宽服坐在船舱内,与米汝成的夫人李氏学习北方梭织的方法。而吕楚儿跪坐在她身后,船夫、脚夫、担夫和随从则零散地处在这支船队的每条船上,御林军的侍卫在杨烈的率领下化妆在期间,同时船内还运着一批“秘密军火”,御林军的密探,已经做好了接应的准备,刘愈短时间内不会接见任何人,不想暴露了身份,连米汝成也以为刘愈是一个北方的商人。

刘愈闻听米汝成的话,问道:“米兄应该经常来往于江南吧?”

“这是自然。”米汝成道,“我们米家的粮食,有多半会运到江南来出售,北方的作物不同于江南,在江南,普通的人家一年只吃稻米,而我们北方,吃的东西可就多了。这点上,江南人真不如我们。”

一说起他主营的业务,米汝成脸上也有了神采,说起来滔滔不绝。

可刘愈对米粮的经营并不太感兴趣,他也就更多的注意两岸的风景,秦淮河的风月他闻名已久,今日也算第一次踏足古代的江南,见识到这道靓丽之景。

米汝成一边说着,船队经过建康城的水西门,在缴纳过入城的税赋之后,船舶缓缓地驶过城墙下的水洞,进入内秦淮河。

外秦淮已见繁华,内秦淮更显妖娆。刚进城内,刘愈便听到岸边少女在木栈上“呜哩哩……”好似吊嗓子一样的声音,江南的吴侬软语,刘愈听了半晌也没听清那少女唱的是什么,但她的声音极为柔软,很好听。

“米兄,你听清她唱的什么?”刘愈看着米汝成。

米汝成哈哈大笑道:“乡音不同,你管她唱的什么,总之好听就行了。”

这时从船舱上面探下个脑袋,道:“唱的应该是江南的情歌,思念爱郎的。”

说话的正是随行吴悠。本来刘愈是不想带他来的,可他偏要随行,说要来“探亲”。话说吴悠年轻时曾在江南生活了十几年,而且吴悠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他唯一的妻子也是江南人,就在秦淮河一代,这次吴悠来江南是来“寻根”的。

夜幕降临,秦淮河上升起了万家的灯火。

张灯结彩,身处在此,丝毫不会觉得江北正处在战乱中,这可说是避祸的消遣之所。

随着画舫的增多,货船也不断要跟这些画舫“争路”,偶尔也会有些小的碰撞,好在米家船队的船夫很有经验,即便在船只多的时候,也能操控船只自如。刘愈立在船头,就感觉好像一个赛车手在享受闹市区的风驰电掣。

这时船队经过一片稍微紧窄的河段,船桨荡起,溅了河岸边洗衣服的几个少女一身的水花,其中一个少女转过头,恶狠狠地看着船头上立着的两个年轻公子,咕噜咕噜地骂了两句。

这时岸边画舫上开启了一扇窗户,一名像是沦落风尘的女子,对着下面的少女训斥了两句,然后对船上的刘愈和米汝成歉意一笑。、

刘愈稍稍回礼,他心想刚才骂人的少女应该是这女子的婢女。

船很快便路过,刘愈问吴悠道:“你知道她们刚才在说什么?”

“那丫头骂你们把河水搅浑了,没法洗衣服,船上的丫头说了她两句。”吴悠没好气道。

“哦。”刘愈点头会意。

米汝成笑道:“这些年小弟也走了一些地方,各地的人说话办事都不相同。小弟最厌烦的还是那些关中人,说话一股大老西的味道,办事还张狂的很。觉得离龙气近,人就嚣张。”

刘愈脸上惭愧一笑,他毕竟也是关中人,但他的口音是北方腔调。徐轩筑常年驻扎在北方边境,北方话也说的很流利,杨烈和霍病说话就带着关中音,只是平时很少说话。

刘愈笑道:“其实在下身边也有些关中的伙计。”

“无妨,无妨。”米汝成道,“方兄算是个实诚人,这般高大,有北方人的豪迈。小弟最喜欢的便是与方兄这样的人做生意,至少实诚。我们先去找了货栈将货物存下,这就回先前那画舫去,非要将先前那对对我们不敬的主仆治的服服帖帖!”

米汝成虽然是商贾,社会地位不高,但被风尘女子侮辱,总觉得要讨回面子。而讨回面子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风花雪月一番,在床第间展现他的威风。

第二百一十五章 远来之客

秦淮河上显的是妖娆的美,上了岸踏足实地,感受的是另一种鼎盛的热闹。

刘愈此行匆忙,置办的货物不多,都是北方一些特产,有很多还是来自草原的货物。米家的货物很统一的都是麻袋装起的米粮。

货栈外,看着管事的在指挥着卸船,米汝成也就没太上心,毕竟米家的粮食这才是第一批,不到总额的一成,秋粮会在接下来一两个月内相继运往江南,他也会在江南停留到年底,新年时再回乡。

米汝成看着心不在焉的刘愈,还以为他正向往于秦淮河的风月,笑问:“方兄准备何时归北方去?”

“要看本地的货物能否置办齐全,江南的绸缎苏杭的云锦,秋蚕吐丝的季节,要呆些时日。”

“既然不急着离去,那就不要住客栈,在周围寻摸个院落,住起来也方便一些。”米汝成道,“你不知道,江南人做生意很讲求人面,若是不识,出再高的价他们也不会卖,而小弟恰好跟建康城的一些官员熟稔,到时小弟为方兄介绍一下,货物和钱财也就滚滚而来了。”

刘愈点头。

他明白米汝成的意思,作为现如今战略储备最重要的米粮,淮地格外重视。像米家这样的米粮大户,淮南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接待收纳,每年大多数的米会被淮王所买下,用来战时储备。米家人脉广阔,所经营的也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初到建康还是在夜晚。暂时没有落脚的地方,也只好暂时寄宿在客栈之中。这样的大商队。往往也是建康城客栈争夺的最大客源,全部脚夫连同伙计,一家大客栈尚不能容纳,于是商队中稍有地位的人会另觅一家相近的客栈,收拾停顿,米汝成准备交待两句便带着刘愈出去赏风月。

“夫人,一起去吧。”刘愈对徐轩筑道。

徐轩筑婉儿一笑,将包袱里的衣服拿出来收拾停当。道:“夫君去寻开心,哪有妇人在旁的道理?夫君早去早回。”

一路舟车劳顿,徐轩筑也是在提醒他早点回来休息。

刘愈凑上前在徐轩筑耳边说了两句,徐轩筑脸上马上一红,吕楚儿瞪大眼,便见到自家将军点点头。难道他们夫妻在说私密的悄悄话?

刘愈释疑道:“楚儿,换上男装。随我们一同出去。”

人在外,刘愈也就不再称呼吕楚儿“吕侍卫”,而是直呼其名。吕楚儿这才知道原来姑爷是叫她们家将军男装同行,忙不迭点头道:“好,好。”

能去见识一下秦淮河的风月,看看本地的歌女和舞女。对她来说也是很新奇的。回去又能跟小姐妹说道很久。

刘愈和一身男装的徐轩筑走出来,米汝成还是跟管家交代着最后的事情,大致是说联系建康城的官员,准备在两日后设宴宴请。

说是设宴,其实也就是变相的送礼。地点会是建康城有名的大酒楼。一人还会送一封红包,淮地有纸币。红包虽薄却不会太轻。而在这宴会上,也会请来建康城有名的歌舞伎表演,事后会有余兴节目,因官员不得宿娼,声色娱人也只能换地点。

米家世代经商,跟官员打交道也很有经验。像这般的宴请每年都少不了,而且必须推陈出新让那些官员尽兴而回,官员记得他们米家的好,以后米家经营的门路也就更宽。

“嫂子也要同行?”

米汝成回过身,这才发现徐轩筑一身男装,不禁问道。

刘愈笑道:“贱内乃是北方女子,有胡夷劫掠时提枪上马都不在话下,也就不太拘泥于礼节,米兄见谅。”

一般人家的女子,莫说“提枪上马”,平日里都只有规行矩步本份做闺中妇人,米汝成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