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唐再续 >

第243章

东唐再续-第243章

小说: 东唐再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一个累赘。因此李存曜不断地声东击西,不断地进行欺骗、偷袭、转战,无非就是怕遭到太大的伤亡。他此次北归,原本就是为了将这三千骑兵带回河东,若是力拼我宣武军,麾下军兵死伤殆尽,那他何苦由来?是以我等首先可以确信的是:李存曜虽然未必不能打硬仗,但他此番却决计不肯打硬仗。”

朱温听得眼珠乱转,似在回顾和思索李曜的动向。

李振则继续道:“攻其必救,以调其兵。这是他这月余时日以来对付我军围追堵截最重要的手段,从宿州、徐州、毫州、宋州直到辉州,他真正拿下的大城只有辉州一个,但前面四州,他都趁我军兵少之时去作了即将偷袭强攻的姿态,由于这四州之地我汴梁一个都丢不得,因而我军被迫前去救援,而每每我军一动,他便仗着河东骑兵之迅速,从容地从包围圈中逃脱。”

朱温马上反应过来,问道:“先生之意是说,李存曜此番拿下辉州之后突然偷袭曹州,也是为了装作攻击汴梁,来调动我宣武军在濮州设下包围圈的大军来救汴梁,而后他便可以虚晃一枪,从容北上,从濮州轻易渡河,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李振昂然道:“正是如此!”

朱温大喜,走下主席,握住李振的手道:“先生这一说,如当头棒喝,又如拨云见日,全忠受教矣!”然后面色猛然一肃,环视众人,喝道:“众将听令!”

“喏!”

“喏!”

朱温面露一丝狰狞,咬牙道:“文靖(无风注:指黄文靖,没查到此人表字,只好称其文靖。),你持孤王命旗牌前往濮州,告诉通美,大军不可轻动,无论汴梁如何吃紧,他只须隐藏行迹,布好包围圈,守株待兔!”黄文靖是黄巢旧部之一,作战勇猛,又与葛从周交好,是以朱温遣他去濮州,一是确保葛从周听命不来救援,以免再被李曜调虎离山,二来也是再次加强濮州“方面军”的实力。

“仆领命!”黄文靖抱拳领命。

朱温又道:“余者众将,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务必将汴梁守得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众将齐齐领命。既然都听李振说了李存曜来汴梁肯定只是佯攻,那自然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李存曜的威慑力,来源于他神鬼莫测的战术,在那种威慑力之下,就仿佛你永远猜不到对方下一拳要打哪里,而你又知道对方的动作比你快得多一样无力。但是既然已经知道这人其实根本没打算来打你,那自然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众将纷纷领命而去,朱温却发现敬翔仍坐在原地愁眉不展,不禁微微蹙眉,问道:“子振何故不乐?”

李振也朝他看去,问道:“尚书可是不信某方才所言?”

朱温心中一惊,忙朝敬翔看去。

敬翔仍然深深皱着眉头,迟疑片刻,缓缓道:“兴绪(注:李振表字兴绪。)所言李存曜作战之战法,以及他不欲与我军硬撼之心态,某以为都甚为有理。”

李振微微笑道:“那尚书何故仍然愁眉不展?”

敬翔摇摇头:“分析虽对,某却仍是觉得,李存曜之智,恐不仅于此。”

李振微微皱眉,心道:“莫非子振嫌我抢了他的风头,所以即便没想到什么反驳的理由,也偏要来泼一瓢冷水?”

他想说却不好说,朱温却没什么顾忌,皱眉道:“子振这些日子也劳累了,不必疑神疑鬼。李存曜再如何了得,也是人心肉长的,我等既然分析出他的心思,自然不必再忧其遁走,此番在汴州先让他吃一瘪,等到了濮州,孤便坐等通美献上此子项上人头了!哈哈哈哈!……不过话说回来,这般人才,若是能为我所用,倒也不错,可惜他是李鸦儿养子,恐是难以归顺……可惜啊,可惜!”

敬翔见朱温不听,想想自己也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理由,只得叹了一声,不再言语。

第207章 邢洺之乱(五)

曹州,州府衙门。

李曜立马衙牌之下,看了一眼曹州府衙四字,面无表情地侧头对李承嗣问道:“府库存封清点之事,可曾了结?”

李承嗣一脸敬佩,抱拳道:“使君放心,已然封存转运。”

李曜微微点头:“注意掩人耳目,商会是我等转运这一路掠夺朱温钱财物资的关键,绝不能让人知晓其中秘密。转运完成之后,那些空箱子全部换装军粮,还按之前的办法,等行军到河边时,军粮取出,木箱烧掉,灰烬扫入河中。”

李承嗣应诺,忽而又忍不住问:“使君,某有一事,一直不解,望使君解惑。”

李曜点头道:“但说无妨。”

李承嗣问:“那些木箱并无特殊,我等装作埋锅造饭,将其烧掉之后便是完全的‘毁尸灭迹’了,何必还非要将灰烬扫入河中?”

李曜微微一笑:“司徒或许未曾注意,这些用来装金珠银锭以及开元通宝的木箱,所用木料都是统一的,并非随意伐取制成。而任何军队在行军之中埋锅造饭,其伐木绝不会如此讲究,只能就地取材,因此,军中埋锅造饭,木柴灰烬定是杂乱无章。可如果我等一次停留途中造饭,所用木料竟然惊人的一致,而偏偏能烧出这种灰烬的木料根本不是当地产出……敌军之中若有细心之辈,便容易发觉其中异常。我等领兵将领,除了忠孝仁义勇,还需有智,智者无分大小,大事精明,是战略之智;小事细致,是战术之智,此二者有前,可为谋士;有后,可为将校;兼而有之,方为统帅。”

李承嗣闻言大震,诚心叹服。他这一路来,被李曜震惊不止一回,有好几次,也都是因为李曜的身份原因麻着胆子听命,可每一次的结果都证明李曜料事如神,今日他其实也只是随口一问,哪知道就这么一处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李曜也考虑到了。李承嗣虽然大李曜几岁,但从今日起,他心中的李曜已经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存在了。

“使君!军情有变!”史俨忽然带着一批风尘仆仆的骑兵打马而来,气喘吁吁地朝李曜抱拳道。

李曜深知史俨是骑军悍将,几日几夜不下马背也是寻常事,而今他居然骑马都累得气喘吁吁,可见是不惜马力狂奔许久,这说明军情有重大变化。

李曜心中也是一紧,面色却毫无变化,只是点头微笑道:“史将军辛苦了,且先休息片刻吧。左右,茶水伺候。”

史俨策马飞奔许久,确实嗓子都要冒火了,声音都显得有点“破”,但他却顾不得先喝水,忙拦住李曜道:“使君稍等!此事事关重大,喝茶待会儿不迟。”

李曜笑道:“看史将军如此急切,想必朱温是决定端坐汴梁,等我去打了?那么……葛通美那边,定然是按兵不动,继续蛰伏,等我入彀?”

史俨又惊又喜:“这……这等消息,某闻之魂飞,使君如何先知?”

李曜哈哈一笑,摇头道:“某非先知,只是若非如此,将军何必如此急迫?不过,将军大可不必如此着急。”

史俨一愣,李承嗣虽然此刻无比信任李曜,但也有些隐忧,问道:“若是如此,使君来打这曹州,只怕就算白打了,而且……打了曹州,离汴梁这般近,万一朱温豁出去,不管不顾派出城中守军——那可是汴军精锐,如今至少也还有三四万之众——来攻我等,我等如何处置?若是被他一击即走,那濮州大军又未曾被我调动,我等却往哪里走脱?”

李曜知道他们为何担心,之前自己的判断从未有过半点失误,因此他们信任自己,而这一次,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或者说朱温方面终于看穿了自己的意图,所以未能调动濮州守军,如此这调虎离山的战术就算失败了,他们心中便没了底。

李曜却丝毫未见慌乱,反而道:“诸位以为,汴梁坚城水绕,我三千精骑可能飞夺?”

李承嗣苦笑道:“使君说笑了,除非真如使君所言‘飞夺’,若不能飞进城去,如何夺取?我等轻兵而出,辎重全无,粮草也是靠从朱温这些城池中强夺而来,连飞云梯都没有一架,方才若不是使君早在城中埋下内应,这曹州城虽然只有守军两千,却也不是我等旦夕可下的,至于汴梁……”他直接摇了摇头,意思是想都别想。

李曜仍是微笑,却没再与他说话,而是转头问背后的李袭吉:“袭吉先生,那批货,可到了?”

李袭吉点点头:“使君放心,货以转运交接完毕。只是一条,顾大舟说,这批货囤积不易,若是太快用掉,下一次就恐怕不够了。另外,他还让某问使君一句,下一次转运,大约是在何处,他好方便提前安排。”

李曜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云卷云舒之间,阳光时隐时现。片刻之后,他才极其简单地吐出两个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字:“洛阳。”

………………………………………………………………………………

汴梁,宣武军节帅王府。

朱温脸色微变:“李存曜这厮果然好手段,何时在我曹州城中埋下的内应,居然能为他赚开城门,陷我汴梁拱卫!”

敬翔急道:“李存曜素来诡计多端,他既在曹州埋下过内应,这汴梁又如何敢说没有?况且他还亲到过汴梁,未必不是为了安插内应而来!仆以为那盈香妙坊就颇有可疑,大王还须速查,最好是全城大索,务必在李存曜杀到之前完成剔选,以免如曹州一般万劫不复。”

朱温闻言点头:“不错,不错,既有前车之鉴,岂容后车之覆?来人,传孤王命,全城大索,不可使李存曜小儿的诡计得逞。”

敬翔补充道:“那盈香妙坊……”

“几个歌女舞姬,子振还怕她们能去打开城门么?你多虑啦!”朱温摆手不欲再谈。

敬翔知道,朱温之所以包庇盈香妙坊,是因为他本就是好色之徒,只是此时实非自己一个做幕僚的方便去说,只得心中一叹,不再提起。

不多时又有探子回报,说李曜破曹州城之后,仅在城中安排军士吃了一顿早饭,便直接弃城出兵,已朝汴梁杀来!

朱温吃了一惊:“他还真来汴梁?”不知为何,李曜虽然只有三千兵,此时没准还有所损失,不足三千整数了,然而听说他真朝汴梁杀来,朱温竟然在心底生起了一丝胆怯。

李振见状,心道不妙,忙道:“李存曜既敢以三千兵而过我境内,本就是胆大包天之狂徒,他见攻破曹州仍未引动濮州守军,是以孤注一掷,真朝汴梁杀来。其实他这么做,无非也是如先前一般目的。或许他以为,在汴梁附近造成险要局面,会逼得葛通美坐不住,一旦葛通美担忧大王安危,不惜违抗王命也来救援,那么李存曜的奸计也就得逞了。”

李振这么一说,朱温心中倒觉得也颇有道理。

谁料敬翔忽然问道:“某但有一事不解。”

朱温看了他一眼,却见他望着李振,便又望向李振。

李振见了,便笑道:“尚书请言。”

敬翔面色肃然,问:“李存曜只有三千骑兵,他为何就这般肯定,能让汴梁出现‘危局’,从而引葛通美不得不违背王命千里来援?”

李振面色一凝,迟疑道:“这……”他想了想,实在想不出怎么回答,只好道:“此人惯会愚弄人心,他这般作为,或许只是虚张声势也未可知。”

敬翔面无表情地接了一句:“哦,那么我等如今这些分析,不知道李存曜又是否已然料到呢?”

李振无言以对。

朱温心中一叹,摆摆手道:“无论他李存曜如何了得,孤王决计不信他能用三千骑兵攻破我汴梁!你等只管安排城中排查,另外,知会汴梁附近那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