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54章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54章

小说: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窑洞。山上了望的人,一路飞跑,兴奋地叫道:打响罗!打响罗!人们从四面吆喝,欢呼。主席微笑着说:好!这回看胡宗南怎么交代!    
    捷报不断传来:一会是,敌人全部落网,一会是正在清查从黄昏到天黑,仅仅两个小时,就全歼了敌整编三十六师。胜利,就这样以雷霆万钧之势,闪电般的到来了!仅仅几天以前,敌人还凶焰万丈,妄想一战结束陕北战争,然而沙家店一战,敌人就像雪崩似的垮了下去,完全被人民革命的洪流冲没了。    
    主席和首长们又工作了一个整夜,天微明时,刚擦把脸,运送伤员的队伍,从沙家店战场下来了。主席立刻指示机关人员全体总动员,组织临时救护站,烧开水、煮稀饭;医生们一齐出动,给伤员换药、裹伤。机关里的牲口,也都拉去运送伤员。周副主席还亲自出来检查督促。    
    当人们正为着伟大的胜利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的领袖却又走在了时间的前面,考虑着下一步继续歼灭敌人的问题。只见他片刻也不休息,忙着查看地图,发出指示,详细地部署着,周密地计划着、思考着。主席沉浸在工作中,完全废寝忘食了。经我们一再提醒,才少进了些饮食,又匆匆赶到野司驻地后东原村去开会。将军们远远地迎了出来。主席说:打得好呵!将军们喧笑着,抢着和毛主席握手。都说:主席瘦了!主席笑吟吟地说:瘦了走路方便!有个旅长说:主席呵,你们几次遇到危险,我们可真担心呢!主席说:我也替你们担心呢!那么多敌人,如果你们打了败仗,陕北战争的胜利就要推迟了!那个旅长说:那也不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走路,敌人是比不过我们的!拖也把它拖死!又一个旅长说:我们的胃口也大了,敌人以为我们只能吃它小股,都往一处集中,恰好叫我们吃上大头!只是便宜了刘戡!主席笑道:不会便宜他的!还得把他拖住,来个会战!原来我们计划消灭它十几个旅以后,就可以反攻,现在还没消灭这么多,看来敌人的日子就不大好过了!胡宗南是个没有本事的人,阴险恶毒,志大才疏。他那么多军队,把我们没一点办法!我们打了这么多次,没吃过一次败仗。他的本事,就是按我们的计划行动。随又补充了一句:那有什么办法,我们那样想,他就那样办……将军们都哄然大笑。说着,进了窑洞。大家请主席坐下休息一会,窑洞很小,炕上坐满了人,有的还挤在门外面,把着窑门坐着。歇了一会儿,主席又说:陕北战争已经翻过山坳,最吃力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当然我们还有困难,不是军事力量的对比方面,而主要在粮食方面,没有粮食是不能打仗的。边区粮食少,我们就不在这里打了,我们要打出去!到胡宗南家门上和他打,还要吃他的东西。这是个便宜事哩!将军们又哄笑起来。主席接着说:沙家店一战,把敌人的嚣张气焰完全打掉了!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要找机会再打几个这样漂亮的胜仗,到那时候,陕北的敌人,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会后,主席又到村南制高点,视察了歼灭敌三十六师的阵地。    
    回到梁家岔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因为村子太小,整个机关已转移到朱官寨宿营。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等着和主席一起上路,因此主席没有停留,就又起身了。    
    顺着河沟,全是石头子路,夜黑无光,马蹄时时碰出火星,一路上跌跌撞撞,二十里路,好象老走不完。偏偏老青马的铁掌又磨掉了。主席爱惜牲口,不肯再骑。还说:骑在马上要打瞌睡!主席已将近三天三夜没有睡眠,我们恨不得快些赶到地方,好让主席休息。于是破例地打开了随身带的手电,在前头照路。哪知到了朱官寨,号房子的同志说,主席的住处在后沟,离这里还有二里路,那里要清静些。主席忍不住笑了:我现在不需要安静,只需要睡觉呢!同志们临时腾出一孔窑,可是刚一落脚,首长们却又开会了。亲爱的领袖,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多少心血呵!在极度的紧张和劳累之后,甚至连片刻的安睡都这样难得。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都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革命的车轮,正沿着伟大领袖指出的道路向前飞驰!在我们这一代,英雄的人民将要写出完全崭新的历史!    
    8月23日,陈谢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在陕州、洛阳之间飞渡黄河。沙家店的胜利,在全国各个战场发生了连锁反应。胡宗南的机动兵力,由于被我们拖在北线,后方空虚,使陈谢大军得以顺利渡河,分兵向东西两路发展,东面威胁洛阳,牵制了河南的敌人,支援了刘邓大军南下;西面直逼潼关,胡宗南的老巢西安,眼看难保了。胡宗南慌了!十万火急地命令刘戡南下。刘戡却龟缩在米脂东北的山沟沟里,缺吃少喝,不敢妄动。加上秋雨连绵,眼看天气转寒,个个叫苦。接到命令,只得冒死南逃。强大的西北野战军,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发扬艰苦奋斗,不避艰险,不顾疲劳的连续作战的精神,正对向南溃逃的刘戡匪部展开猛烈的追击。大军顺咸榆公路南下,准备赶到敌人前面,堵击敌人,让敌人每挪动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    
    大反攻到来了!毛主席日夜谋虑着、筹划着,一个个英明的指示,一件件重要的部署,正从这偏远的村子,飞向前方。北起黄河,南抵长江,东自滨海,西到汉水,在这广大的原野上,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纵横驰骋,犹如风卷残云。蒋家王朝二十余年的反革命统治,最后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全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引导我们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阎长林:《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记毛主席在陕北战争中》)


第四部分第92节 刘伯承回忆大别山(1)

    1947年7、8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它同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战略区的反攻和进攻相配合,形成了对敌人的全国规模的巨大攻势。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今天,我们回顾这一段斗争史实,对于更好地学习和领会毛泽东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一    
    到1947年6月,中国人民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年。经过一年的战争,敌人虽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但是,无论在数量上或者装备上它都还占着优势。蒋介石还在继续获得美帝国主义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还有广大的统治区可供搜刮,以支持其军事进攻。敌人对我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还在继续进行:集中了三十一个旅共二十万人压在陕北战场上;集中了五十六个旅共四十万人压在山东战场上。东北战场上的敌人虽已被迫采取“全面防御”,但也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兵力。解放区的重要城市延安,临沂和张家口等还沦陷在敌人手中。当时,从表面上看,可说是乌云依然弥漫天空,局势依然严重。    
    但是,毛主席高瞻远瞩,科学地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早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毛主席就英明地指出:“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战争打了三个月之后,毛主席又指出:“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基本矛盾,蒋介石无法克服,为我必胜蒋必败的基本原因之外,在军事上,蒋军战线太广与其兵力不足之间,业已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此种矛盾,必然要成为我胜蒋败的直接原因。”“敌人的野战军,一方面,不断地被我歼灭,另方面,大量地担任守备,因此,它就必定越打越少。”到1947年的2月,毛主席更进一步地指出:“我军如能于今后数月内,再歼其四十至五十个旅,连前共达一百个旅左右,则军事形势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事实正是这样,经过一年来的军事较量,敌人被我军歼灭了正规军九十七个半旅,连同非正规军共一百一十余万人,被迫把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而且重点进攻也遭到了挫折,成了强弩之末。敌人进攻解放区的兵力,除了用于守备者外,战略性的机动力量已经大大减少。在后方任守备的只有二十一个旅,且都分布在新疆、甘肃、四川、西康等省。在湘、桂、黔、闽、浙、赣等六个省的广大地区,只有一些地方保安部队维持秩序。国民党的后备力量已经快用完了。同时,在敌人统治区域的伟大的人民运动,已经蓬勃发展起来,迅速地遍及六十多个大中城市,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总之,蒋介石无论是在军事上或政治上都打了败仗,“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而我军则在战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装备大为改善,士气极为旺盛,广大指战员掌握和运用毛主席战略战术的本领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解放区在“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的口号下胜利地进行着土地改革。我军的后方更加巩固了。    
    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中国人民最后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新的大革命高潮临近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基本上成熟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毛主席的意图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应等到敌人的进攻被完全粉碎、我军在数量上装备上都超过敌人之后再去展开战略进攻,而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不让敌人有喘息机会,立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因而规定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哪里?毛主席英明地选定在大别山地区。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这里又曾经是一块老革命根据地,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广大群众,多年来一直有我们的游击队坚持斗争,我们容易立足生根。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我们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这就恰恰可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战略目的。    
    应当采取怎样的进攻样式?毛主席指示,进军大别山不能像北伐时期那样逐城逐地推进,而必须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下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先占领广大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再夺取城市。    
    党中央和毛主席指定由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担负进军大别山的光荣任务。以十几万大军远离根据地,一举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作战,这种独特的进攻样式,是史无前例的。不难设想,要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