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镇魂调 >

第4章

镇魂调-第4章

小说: 镇魂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参军回道:“正是。杨昭此戏看似必输,其实胜券在握。骰子有六面,掷两颗可得一一、一二、一三……总共六六三十六种。其中能相加得六的,有一五、二四、三三、四二、五一,共五种。因此荣王掷一次,得六者三十六之五。而杨昭第一子不是三可以重掷,若已有一颗为三,第二颗也为三者,六之一。三十六之五与六之一相比,荣王胜数本来就低,何况资彩比杨昭多出五倍,再加上杨昭精于此道,手法非同常人,怎能没有必胜把握?”

荣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皇帝倒对揭穿杨昭把戏的人更有兴趣:“金吾卫中除杨昭外,还有如此钩校精密之人,朕竟不知!若非韦卿今日自告奋勇,只怕要埋没军中了。”

韦参军拜道:“臣不敢欺瞒陛下,臣也是受他人指点,才明白其中曲直。”

“哦?是何方高人指点?韦卿请代为引见。”

韦参军答:“乃太卜丞吉镇安。”

“原来是莲静,也只有他有这般玲珑心思。”皇帝朝韦参军刚才所站之处看去,果见莲静居士席。上个月皇帝见他长于卜算,先见灵验,令他到太常寺太卜署任职。

内侍左右引莲静入见,皇帝赞赏有加,笑问杨昭:“杨卿,莲静他已看穿你个中手法,卿服是不服呀?”

杨昭睨一眼莲静,后者低眉顺目,侧对着他,只见面庞轮廓秀美如塑,却瞧不清他神色。他泰然一拜,对答:“居士竟能看破臣手法,臣叹服。诚如韦参军所言,荣王胜数三十六之五,臣六之一,两者相差,不过三十六分之一。但臣所计较,就在这三十六分之一。今日若不是樗蒲这等小数目,而是万亿巨资,臣能为陛下多生三十六分之一,也是百万之数!”

“好!”皇帝不由拍掌称赞。这话是说到皇帝心坎里去了,他所宠幸重用的,不就是王鉷这样善于敛聚财富之人么?若无聚敛之臣,何来日日豪宴,夜夜笙歌?

贵妃随皇帝身侧,见族兄受皇帝夸奖,也进言道:“如此说来,杨参军策略,比居士还要略高一筹。参军既善理财,陛下何不改委他职,使其得展长才?”

皇帝道:“妃子所言甚是,杨卿实不该居武职。但委他何职好呢?”

一旁王鉷趁机进言:“京畿道巡按尚缺一判官相佐,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杨参军正适合此职。”

皇帝道:“判官一职,实在是屈杨卿之才。朕先以委任,日后若有合适职位,再为卿安排。”巡按判官位阶从八品下,却是个肥缺,由金吾兵曹参军改判官,似是贬职,却多掌实权。王鉷杨昭当即谢恩,皇帝另给器物钱帛赏赐。

韦参军和莲静已悄然退下。杨昭回头,韦参军与他视线相交,气哼哼地转过脸去;而莲静仍坐原来的座位上,双目低垂,神情无波,仿佛不曾经历方才的变动。

皇帝重赏王鉷杨昭,无疑是对聚敛财富的鼓励,群臣见如此轻易便能得到皇帝赏识,加官进爵,封赏有加,不由也蠢蠢欲动。

左相李适之趁机上言:“陛下富有海内,每年贡钱绢亿万缗匹。然而铸钱绢帛价值低廉,不如金银高值,贮存不便。臣听闻华山有金矿,未曾开采,储量丰富,采之必可富国。”

当时中国少产金银,黄金白银十分罕见,国库也没有多少储存,价格极其高昂,民间市场交易都以铸钱绢帛为钱币。皇帝闻言大喜:“真有此事?如能采得金矿,国力将大增。”转问右相李林甫:“右相以为如何呢?”

李林甫毫不讶异,整整衣冠回道:“华山金矿,臣早就知道了。金矿虽能富国,但华山乃陛下本命,王气所在,开凿恐怕不太合宜,所以一直不敢奏请开采。”

皇帝听左右相两人这一番话,其意立成对比。李林甫虽知有金矿而不奏,只为维护皇帝本命王气,是爱护君王,李适之则只见其利,思虑欠妥。皇帝心中已偏向李林甫,但金矿诱惑难挡,仍存犹疑,召来随行术士邢如璞师夜光等及太常寺诸人,问:“朕王气是否在华山?”

李林甫时任右相,位在李适之之上,李适之权柄手段远不如李林甫,凡事都要看李林甫的脸色,这时见求媚不成反弄巧成拙,早喏喏不敢言。众人也都知道朝中李林甫权势滔天,谁敢拂逆他,纷纷附和,称赞李林甫爱护陛下。

李适之见状,连忙伏地叩拜请罪:“臣愚鲁疏率,实不知华山乃陛下本命,如果早知道,纵然是金山银山,也不敢动其分毫!”

皇帝道:“卿不知不罪,日后再有奏议,宜先与右相商议,莫再蹈今日覆辙。”对两人态度昭然可判。李适之连连称是。

皇帝环顾群臣,忽瞅见一人默然立于阙下,方才似乎并未开口,遂问:“莲静居士可是有异议?”

莲静上前回道:“臣非有异议,只是有点疑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唐天下,皆是陛下本命,怎会局限于华山弹丸之地?”

皇帝闻言心喜:“居士所言亦有理。”

李林甫见有人不附和他,已有不悦,又不能说莲静所言不是,于是改口道:“天下自然是陛下的天下,是我大唐之本。但天下如此之大,也有统御之首。华山位在关中,宏伟峻奇,如果把九州四海比为龙,华山就是龙首。正如全国十道三百郡,推长安、洛阳两京为首;天下黎民五千万,陛下领而王之。华山突出于神州大地,正如东西两京不比平常郡县,陛下又安能与庶民百姓同日而语?”

莲静欲再争辩,皇帝制止道:“两位卿家不必争执了,各人所说皆有道理。华山金矿暂且不采,日后再作打算。”

李林甫见皇帝最终采纳自己进言,斜睨莲静,轻哼一声,也不再纠缠。莲静拜过皇帝,退回角落的席位。群臣对这位胆敢公然冒犯右相的太卜署从八品小官颇多惊疑,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皇帝打个圆场,召入梨园弟子奏乐献舞,霎时又恢复成之前的热闹场面,觥筹交错,酒酣耳热,只当没发生任何事般。

莲静独坐席间,默然垂首,举杯浅酌。杨昭从他身后经过,笑道:“居士好胆色!我原以为居士只对我这等庸碌之辈不屑,却不想连右相也敢顶撞。”

莲静放下酒杯,并不看他。“你与他,还不是一丘之貉。”

“在下何德何能,竟与右相并称,居士太过抬举了,令我好生惭愧呀。”

莲静转过头去,看向温泉中石雕的莲花,不予理睬。

杨昭又道:“莲花出于污秽而保清洁,姿态娇怯却有傲骨,无怪乎居士以莲为号呢,实是相称。”

莲静淡然回应,又好似自言自语:“既出污秽,必有所染;茎叶娇弱,其傲有限。莲高洁输与菊,风骨不比梅,惟心素淡,虽苦犹清。”

杨昭顺着他视线望入池中,只见石雕莲花探出水面,形态栩栩如生。莲静侧面美如雕琢,玲珑清透,眉目间神色清冷,确乎容易让人想起那“至清至纯”的形容。世上哪来至清至纯之人?他再一次在心中嗤笑。惟心素淡,虽苦犹清,人心乃是最最污浊之处,素净容貌可求,素净之心,谁有?

〇三·莲构

华山金矿一事后,李适之渐失皇恩。此前,李适之与刑部尚书韦坚过从甚密。韦坚之妻姜氏,父姜皎,与李林甫有姑表亲,李林甫本与韦坚甚亲昵。韦坚初为陕郡太守、江淮租庸转运使,掌有实权,因兴修水利、疏通漕运而受到皇帝宠信,既而有入朝为相之志。李林甫见他想和自己平起平坐,渐生厌恶。天宝四年九月,李林甫奏请迁韦坚为刑部尚书,其诸使职务则由他的亲信御史中丞杨慎矜代替,看似升官,其实夺取了韦坚实权。

皇帝议立太子时,李林甫与武惠妃勾结,互为表里,欲立惠妃子寿王李瑁为太子,未能成功,长子忠王得立,即为当今太子。李林甫因而与太子有过节,韦坚又是太子妃兄,也为李林甫所恶。

至此,韦坚李适之二人,一个失权,一个失恩,又都是受李林甫之害,愈发相亲密,结为一党,共与李林甫为难。

天宝五月正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因破吐蕃,入朝献捷,见李林甫把持朝政,意有不平,入宫见驾时,劝皇帝削减宰相权势。太子为忠王时,与皇甫惟明友善,韦坚李适之等趁机交结皇甫惟明,共排李林甫。

正月十五,元宵灯会,太子携太子妃同出游赏灯会,韦坚趁机同往。太子常年居住禁中,鲜少游这等民间集会,韦坚为他导引,太子游玩甚欢。

“韦卿,这盏灯好稀奇,四周图案旋转,但灯座似乎未动。”太子又看见一盏未曾见识过的灯,很是好奇。

韦坚回道:“此灯灯座与灯纱不连,内部以轮轴构造,摇柄可以自转,不必围绕一周便可见八方图案,因此名为‘走马灯’。”

太子定睛一看,果然见灯旁有一小童在摇手柄,每摇一周,灯可转三四圈,不由赞叹:“果然构造精密!”又见灯架雕刻精细,图案栩栩如生,心中喜爱,于是让仆人将此灯买下,递给韦妃,喜道:“爱妃,你看这灯,甚是精巧,你可喜欢?”

韦妃却兴致不高,看了一眼,敷衍道:“殿下好眼力。”一边举手按着额头,蛾眉轻蹙。

太子忙问:“爱妃为何怏怏不乐?可是玉体违和?”

韦妃答道:“或许是刚才吹了冷风,头有些疼,不想扰了殿下兴致。”说着起身欲拜,刚站起来,身子一晃,几欲跌到。太子连忙扶住韦妃:“爱妃说的哪里话,是我贪玩,竟忘了照顾爱妃身体。”一边就要随侍整队回宫。

韦妃制止道:“妾只是略感不适,车内休息片刻即可。时辰还早,殿下不必为妾而废行。”

太子忧道:“爱妃身子要紧,灯会明年再看也罢。”

韦妃坚持不肯回宫,韦坚建议:“此处离宫禁已远,与其劳顿回宫,不如就近找一处幽静之所让妃子休息将养,殿下也不必错过美景良辰。”

太子道:“韦卿之计甚好,只是附近可有合适之处?”

韦坚答:“此去往西有一处景龙观,是道家清修之所,十分僻静,不过半里之遥,可作暂休之所。”

太子道:“好,就去景龙观。”

于是一行人往景龙观而去,不过片刻即抵达,安排韦妃歇下,韦坚陪同太子于观内饮茶。太子刚出韦妃休息屋舍,于天井内碰见两人,其中一人着素色衣袍,飘然有仙骨,却是莲静。莲静也见太子,过来参拜。

太子讶问:“居士怎会在此?”

莲静答道:“此间有几位道友,应邀前来拜访。”又对他身边年长老者道:“阿翁,这便是当今太子。”

那老者忙屈膝跪拜,口称:“草民史敬忠,叩见太子千岁。”

太子令其平身,又与莲静寒暄几句,别后便往茶室饮茶。刚走进茶室,室内却已有一人候着。太子惊道:“皇甫将军,你怎么也在这里?”正是皇甫惟明。

皇甫惟明拜过太子:“惟明在此等候殿下多时了。”

太子讶异,看向韦坚,后者与皇甫惟明相视而笑。太子恍然大悟:“韦卿,原来你……”

韦坚拜道:“臣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以避老贼耳目。”

太子佯做不知:“韦卿,老贼是谁?为何要避他耳目?”

韦坚笑道:“殿下别戏弄臣了。老贼当初欲立寿王不成,如今大权在握,早有动摇东宫之心。殿下若不先发制人,迟早要为他所害。皇甫将军曾劝陛下削老贼权位,陛下不听,于是与臣商量谋划。有将军兵力相助,大事必成。殿下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