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极品国医 >

第39章

极品国医-第39章

小说: 极品国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岚姐是明知故问了。我没有融资渠道,也没有企业背景,更没有相应资源,怎么能跟市里合作?晓岚姐则不同了,你有光明公司,也有融资渠道,还有资本运作的经验,与你合作是我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骆志远嘿嘿笑着。

唐晓岚抿嘴一笑,“那你凭什么认为我会跟你合作?有你的思路,我完全可以自己干,何必要让你分一杯羹呢?你想的倒是挺美,出一个思路,然后就坐享其成,这才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啊!”

第69章 敬而远之!

第69章 敬而远之!

“没有我,晓岚姐做不成这事儿。”骆志远轻轻笑了,“一方面,与市里的合作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事儿你现在可能搞不定;另一方面,俄方的易货渠道你很难找到,你闷着头去做,吃亏上当的可能性极大,我想,以晓岚姐的精明,是不会做这种买卖的。”

唐晓岚眸光一闪,“哦?我搞不定的事情你反倒能搞定?”

唐晓岚的声音下意识地带出了几分不以为然。

她自认为在安北市商场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已经构建起星罗棋布的关系人脉网,虽然这种关系网因为侯森临和陈平的案子受到影响,但也不是完全失去效力。如果自己都办不到,骆志远一个小记者又怎么可能办到?别看骆志远的父亲是成县的副县长,但要做这种大事,骆破虏的能量还远远达不到。

骆志远微微笑着:“这样吧,晓岚姐,你先按照这个思路来做,如果你能打开局面,那么,我什么话都不说,就当是我免费给你出了一个点子。可如果你做不成,就可以考虑一下与我合作。”

“我既然提出了合作的思路,就有一定的把握。以后我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你就知道我不是一个喜欢放空炮的人。”

骆志远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却透着些许的自信和坚决。

他之所以这样自信,当然不是没来由的。他是一个做事稳健喜欢事先谋划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坚决不做,这一系列借鸡生蛋资本运作思路的出炉,本身就是前瞻信息和重生后各种社会资源、人脉充分整合利用的结果。

唐晓岚深深地凝望着骆志远,良久才轻轻笑了起来,“志远,你对姐有恩,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姐虽然是女人,但也知道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抛开这个事儿不说,姐可以让你在公司挂个名,当个隐形的股东,今后,只要姐的公司不倒闭,你就不会缺钱。”

骆志远一怔,知道唐晓岚误会了自己。

唐晓岚眸光如水,清澈可鉴,她是由衷之言。

骆志远轻叹一声,“晓岚姐,我是想把握机会做点事情,不是为了钱。如果我单纯地想要赚钱,路子太多,也没有必要来跟你谈合作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晓岚姐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我的思路和建议,晓岚姐不妨好好想一想,如果觉得可行,咱们再继续谈。行了,你忙吧,我还要回报社去。”

说着,骆志远就起身告辞离去。

唐晓岚没有挽留他。一路将骆志远送下楼去,望着他打了出租车离开,这才慢慢又上了楼。

进了办公室,她左思右想,觉得骆志远的建议非常可行,可以大胆试一试。她的商业视野开阔,骆志远的话无疑给她打开了一扇窗,她很快举一反三就形成了自己的运作思路。

正如骆志远所言,这个大计划的实现,取决于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与市里的合作,如何争取市里的政策支持和行政干预,获得两家国有毛纺织厂的部分资产,与对方进行合作,创造借鸡生蛋的先决条件;还有一个就是俄方的易货渠道。

在唐晓岚看来,第一个环节相对来说不是太难,难度在于第二个环节。她虽然是做进出口贸易的,但在俄方却没有市场渠道。要想从无到有,寻找到合适的易货渠道,显然费时费力成本极高。

她是一个很有野心也很有魄力的女人,能从无到有打拼出现在的一片基业,足以说明一切。

沉思良久,衡量多时,她决定尽快付诸实际操作。一念及此,她当即抓起电话开始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和在政府各部门的人脉资源。她倒不是想撇开骆志远自己单干,而是下意识地觉得让骆志远当自己的合作伙伴着实有些滑稽在她看来,一个从无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的年轻小记者,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

当然,这个事儿如果成了,她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补偿”骆志远这是唐晓岚此刻的真实心态。

但几个电话打下来,她才蓦然发觉,侯森临和陈平案爆发对她的负面影响比她想象的更大、更深远。她找上的人不是推诿扯皮,就是婉言拒绝。

扣下电话想了想,唐晓岚好看的嘴角忍不住浮起一丝苦笑。

犹豫再三,她决定单刀直入,抛开中间环节,直接找上市长孙建国谈谈。她跟孙建国是熟悉的,在几次宴会上都曾经同桌共饮。而前年,她还曾经找孙建国办过一个贸易手续,对方表现得很痛快。

唐晓岚再次抓起电话给孙建国的秘书林庆勇打了过去。电话拨通良久,那边才接起电话,林庆勇的声音微微有些不耐烦的样子:“谁呀?”

“林秘书,我是光明贸易公司的唐晓岚啊,有个事情要麻烦你……”唐晓岚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电话那头再次传来林庆勇冷淡的声音:“不好意思啊,我正在开会,有什么事情改天再谈吧好,就这样啊,先挂了。”

说完,林庆勇当机立断地就挂了电话。

唐晓岚心里愤怒,旋即是一阵空虚和失落。曾几何时,她在安北市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地步……找人办个事儿都这么难!

她也算是当局者迷。侯森临案发,虽然唐晓岚非但没有被牵涉其中,还成功摘清了自己、一跃成为举报侯森临的重要人证和省纪委破案的功臣,可却成了不少人眼里的“祸水”,如今安北市大乱初定,各方心态都非常敏感、关系微妙,谁还敢再跟她有一丝一毫的牵扯?恨不能都敬而远之!

这正是骆志远断定她如今在安北办不成任何事的主要因素。

……

省纪委专案组基本结案了,侯森临和陈平被异地关押,马上就要履行司法程序。但专案组撤离了,邓宁临却没有立即离开。

10月12日下午,骆破虏赶去京城为骆老祝寿,骆志远正在报社赶一个时政新闻稿,邓宁临的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的办公室。

“哪位,安北日报社时政新闻部。”宋建军接起电话,那边沉默了瞬间才低声道:“我找一下小骆,骆志远。”

宋建军也没有在意,就将电话听筒放在桌上,抬头喊了一声:“小骆,电话!”

骆志远哦了一声,走过来接起电话道:“我是骆志远,请问您是哪一位?”

“小骆,我是邓宁临。”

“啊,邓书记,原来是您。”听到邓宁临熟悉而沉凝的声音,骆志远的眸光顿时光亮了起来。

第70章 邓宁临的邀请

第70章 邓宁临的邀请

“小骆啊,有没有时间过来一趟,帮我针针灸!我这两天感觉有些腰膝酸软,头昏昏沉沉的,不怎么舒服。”邓宁临没有客套寒暄,直接道出了来意。

骆志远其实知道邓宁临还没有离开安北市,继续住在安北宾馆三楼的05号房间,但却故作不知而为难道:“邓书记,我这两天手头上有些工作走不开,这样吧,我周末去省城帮您看看行吗?”

邓宁临淡淡一笑:“我还在安北,还在宾馆住着,你要是晚上没事,就过来一趟。”

说完,邓宁临就干脆地挂了电话。

宋建军竖着耳朵听骆志远接电话,见骆志远扣了电话,才满脸堆笑没话找话道:“小骆啊,这人说话的口气我听着像个领导,谁呀……”

骆志远笑了,“宋主任,也不是什么领导,是我同学的爸爸,找我有点事。”

骆志远当然不可能跟宋建军说实话,宋建军这种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势利圆滑、嘴巴极快,要是跟他实话相告,恐怕用不了多久,报社上下就会传遍骆志远跟省纪委领导“有一腿”的各种传闻。

宋建军哦了一声,也没再多问。骆志远走回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继续写自己的稿子。

下午下了班,他想了想还是先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安北宾馆,找上了邓宁临。

不管怎么说,邓宁临在他父亲骆破虏的事情上是出了大力的,居功至伟。加上邓宁临的身份摆在这里,省纪委的重要领导传召,他总得给邓宁临几分面子。

邓宁临似乎是刚洗完澡,身上还穿着睡袍。他端着茶杯眯着眼睛坐在沙发上听收音机里的京戏唱段,听到有人敲门才起身去开了门。

“邓书记。”

“小骆,来,进来坐。”邓宁临的笑容很温和,一扫往常的威严和沉凝。

骆志远来的路上一直在猜测邓宁临找自己干什么他不太相信邓宁临专程把自己找过来是为了针灸,针灸或许还是要针灸的,但绝不是主要目的。

至于邓宁临没有离开安北市其实他已经从安国庆那里得到了确凿消息省委日前做出重要决定,让邓宁临出任安北市委书记。

邓宁临是省纪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干部,位高权重,改任安北市委书记,不能说是重用、更不能说是升迁,只能算是一种平调。

由省委的这种人事安排足以看出,省委对安北市长孙建国的工作是不怎么满意的,让邓宁临坐镇安北,无疑有“灭火”和“过渡”的政治需要。

不过,就算是一种临时的过渡,邓宁临起码也要在安北市工作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否则,省委如是的安排就失去了意义。

“小骆,喝茶不?”邓宁临作势要去泡茶,当然只是做做样子。他这种级别的领导干部,就算是再欣赏器重骆志远,也不至于亲自去为骆志远泡茶。

骆志远对此心知肚明,赶紧恭谨道:“我不渴,邓书记,您千万别客气。”

邓宁临呵呵一笑,“也好,你在我这里不要客气,渴了就去自己倒水。”

“好的。”

“小骆啊,我今天找你来呢,想跟你谈一件事情。”邓宁临脸上的笑容一敛。

骆志远眉梢暗暗一挑,嘴上却笑道:“邓书记,领导有啥指示,我洗耳恭听呢!”

“是这样,省委决定,由我来担任安北市委书记。明天呢,省委组织部就会来安北宣布任命。”邓宁临说到这里,就闭口不言,静静地望着骆志远。

骆志远笑着拱手半开了一句玩笑:“那就恭喜邓书记了,安北现在这种情况,也需要邓书记这样的领导来压压阵!”

邓宁临嘴角一挑,“我觉得你成熟稳重,在报社当记者,想必文采也不错怎么样,有没有意思跟我去机关上工作,给我当个秘书?”

骆志远一怔,感觉非常意外。

他倒是没有想到,邓宁临竟然相中了自己,想要让自己给他当跟班秘书。邓宁临走马上任之后,将他从安北日报社调到市委办工作,那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旋即想想,邓宁临留在相对陌生的安北工作,身边也确实需要有值得信任的人可用。他想到骆志远头上,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在骆志远重生后的人生规划中,未来走向官场是必然的。既然邓宁临邀请,这显然是一次绝佳的入仕机会。

但……

骆志远犹豫了起来。按照既定的规划,在转入官场之前,他想要先发家致富,给不适合当官业已萌生退意的父亲和母亲的后半生留下一份殷实的家业,而他也完全有能力做到。而这,将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