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少年闪电侠 >

第2章

少年闪电侠-第2章

小说: 少年闪电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极其顺利,甚至超过最乐观的预计。林钧说:“我去劝他们回去吧。”朱教授
没有马上回答,思索片刻。他今年43岁,小个子,大脑袋,穿一身肥大的工作衣,
说不上太拉沓,但也绝对说不上衣冠楚楚。助手林钧比他年长,今年已经58岁了。
实际上,林钧原来是他的老师,后来是他的同事,再后来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助手。
因为他知道,这个衣着随便貌不惊人的小个子,还有他的妻子,都是难得一遇的
科学天才。他没有看错,眼前这次惊人的成功便是例证。

    朱教授说:“放他们进来吧,要不,小刚在同学们面前太没面子了。再说,”
他的目光中闪着戏谑,“这么惊人的成功,不让儿子知道,我哪能忍得住哇。林
老师,你说是不是?”

    林钧笑笑,按下控制大门的电钮,在屏幕上看着大门缓缓拉开。他知道朱义
智骨子里还是一个大孩子,一个43岁的大顽童。比如说,他和小刚不象是一对父
子,更象是一对铁哥儿们。两人若是有一段时间不见面,一见面非得抱着摔一阵
子。为了玩“藏猫猫”时骗过小刚,他可以用几个星期天在家里费神费力地布置
出激光全息的假人儿。林钧有时奇怪,为什么很多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常常有浓郁
的童趣。比如美国某位著名科学家,他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时,最喜
欢的消遣是用钢丝捅开同事们的保险柜,在里面放上一个小小的礼物。也许,童
心和才华是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

    监视器上看到,四个小家伙探头探脑地进入院内。朱教授微笑着,在通话器
里告诉自己的试验对象:“独孤大侠,四个小朋友来了,肯定是冲着你来的,一
会儿给他们亮几手绝技,可不能让他们失望啊。”

    20米外的一个舞台上,灯光柔和明亮,独孤大侠傲立台上。它听到了主人的
这番激将,不屑地低吼一声。

    独孤大侠是一位臂长及地、剽悍骄捷的12岁的雄性黑猩猩。

    四个孩子已经走到院落中心,在院外看到的圆顶白色建筑就在这儿,它的外
形大致类似一个天文馆,不过比天文馆大多了。小刚指着右边的停机坪,失望地
说:爸妈的扑翼机不在这儿,他们今天可能不在研究所里。噢,对了,妈妈早上
说她要赶到北京去开学术会,那么爸爸应当在家。走,咱们进去。

    进了圆顶房屋,才发觉里面更大,简直可以用“辽阔”来形容。上面是透明
的薄壳屋顶,阳光均匀地洒进来,照着屋内一排翠绿的天竺葵、巴西木等盆栽。
屋子空落落的,象是一个比赛结束的足球场。这时他们头顶上响起麦克风的声音
:“欢迎小刚和他的同学们。请下到地下试验室吧。”

    伴着轻微的嗡嗡声,面前的地板滑开了,露出一个阶梯。小刚高兴地说:
“是我爸爸的声音,看来今天不会挨克了。”他领头走下去,另外三人小心地跟
在后边。

    地下试验室里和上边一样明亮,不过并不是人工照明,而是通过光纤和聚光
镜引入的自然阳光。屋内有五六个人,其中一个小个子站在控制台上,正笑嘻嘻
地看着他们,他旁边是位头发花白的男人。两个女孩子认得小刚的父亲和林教授,
忙甜甜地叫一声“朱伯伯好。林爷爷好。”朱教授扬扬手,笑道:“你们好,孩
子们,你们可是一群不速之客呀。”

    试验大厅的陈设并不复杂,但所有仪器设施极为精巧,即使外行人也能一眼
看出它的非凡。马田已被这儿的气势震慑住了,惟独对小刚父亲不太服气:个子
似乎比自己还低,衣服极随意,说着艮艮的南阳土话,咋看也不象是一个“世界
级”的科学家。他小声问旁边的白易:这就是那位太乙散仙、隐居高人?我看不
大象。白易忙拉拉他,温和地责备道:不许胡说!

    然后四个人都看到了20米外的舞台,一只大嘴巴的猩猩沐浴在柔和的白光中,
神态傲然而懒散。四人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去,不约而同地跑向舞台。他们发
现猩猩目光从容,全然没有普通动物的茫然和畏缩,更兼精光外露,显然是一位
内家高手。它穿着一件白色的练功服,腰间束着银光闪闪的狮蛮带。不过近前才
看清,腰带上还连着一根只有小指粗细的近乎透明的细绳,绳索的另一端拴在舞
台中央一根粗大的地锚上。马田瞪大眼睛,严重地说:看见没有?这头猩猩一定
是个邪派武林高手,好不容易才被擒获,得时时防范着。这条索子一定是用天下
至坚至韧的天蚕丝编成的。

    林钧爷爷走过来,笑着解释道:“不是天蚕丝,但确实是天下至坚至韧的东
西。它是用基因技术生产的美洲金蛛的蛛丝,比同样粗细的钢丝要坚固20倍。”

    白易定睛看着猩猩,轻声问:“为什么要捆住它?它真的是个坏人?邪派高
手?”

    林爷爷摇摇头:“不,它的智力只相当于五六岁的孩子,说不上什么正邪之
分。不过我们不敢马虎,一旦它逃跑,也许会捅出什么漏子。”

    白易不满地说:“那它多可怜呀,仅仅因为不懂事就要被囚禁,太不公平了。”
她看见旁边放有香蕉,便拿一串送给猩猩。林爷爷忙交待她不要进入圈子里,白
易听话地站到圈外,尽量把手伸进去。猩猩马上走过来,不过它并没有接香蕉,
而是入迷地看着白易的面孔,简直看得如痴如醉,一波笑纹从那张丑陋的黑脸上
荡过。白易欣喜地喊道:“林爷爷,它笑了,黑猩猩会笑!”

    林钧皱起眉头。他发觉猩猩的目光太贪婪,往常似乎没见过他这样。也许是
因为白易长得太漂亮了,难免吸引异性的目光。他不愿往下推想,忙把四人拢在
一块儿,带他们来到朱教授身边。

    “欢迎你们。”小刚爸再次说道,含笑看着儿子,“说吧,是不是你的主意?”

    小刚刚才有点儿担心爸爸生气,现在看阵势完全放心了,不过终究有些不好
意思。马田笑嘻嘻地抢先回答:“伯伯,我们常听小刚‘夸耀’你,说你训练的
猩猩特别聪明,我们都想亲眼见见。”

    这句话显然搔到了小刚爸的痒处。他对这头猩猩的疼爱不亚于自己的儿子,
何况是在大获成功的今天。他笑着反问:“你们相信猩猩有智力吗?”

    马田说:“有――但只是低等智力。它们的脑容量太小呀。我记得大猩猩的
脑容量是700 多毫升,黑猩猩的不到500 毫升。它们的脑重只占体重的0。7 %,
但人类要占2。0 %,连海豚也有1。17%呢。”

    “对,当然咱们不能指望把猩猩培养成爱因斯坦。但是,智力不光取决于脑
重,还取决于脑细胞之间的横向联系,取决于大脑皮层上的沟回数量,而这些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所受的外界刺激。比如,把一个大脑正常的幼儿丢到黑
猩猩群里,长大后他就只能达到黑猩猩那样的智力;相反,幼年时作过半脑切除
的脑瘤病人(这时病人的脑容量就和猩猩差不多了)仍能在人类社会中正常生活。
黑猩猩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会使用表情,能认识自己,在人类的训练下能学
会简单的手势语,可以表达几十个单词。上个世纪末,英国女科学家珍妮?古多
尔曾到非洲对黑猩猩社会观察了36年,有了15项重大发现。你们知道吗?”

    四个人想了想,小刚说:“知道,看过有关资料,但是记不全了。记得其中
一条发现是:猩猩会使用人造物品。有一头叫白胡子大卫的黑猩猩曾用珍妮扔掉
的空汽油桶使劲敲打,恐吓别的雄黑猩猩,来争夺王位。”

    白易说:“还有一条发现是:黑猩猩也知道敬畏大自然,看到雄伟的瀑布时
会自发地舞蹈。”

    菲菲说:“黑猩猩族群中也有战争。”

    马田说:“黑猩猩会发明工具,能同其它部落作技术交流。还是那头白胡子
大卫吧,它发明了用草棍钓蚂蚁吃,而且这个绝招忽然之间就传到其它部落中去
了。黑猩猩也有计划能力,比如一头叫责岗的家伙为了使族群迁徒,有意先劫走
一个黑猩猩幼崽,再乘乱施行它的计划。噢,对了,它们还能用草药为自己治病。”

    教授笑着点头:“对,说的都对。但它们比起我们这位就差远了。这头黑猩
猩从小就接受了智力拓展和强化。我们没有增大它的脑容量,没有用基因技术把
它变成一头长着人脑的猩猩――那是生物伦理学所禁止的。但我们在它原有脑容
量的基础上,努力疏通和建立了脑细胞之间的横向联系。完全可以说,它的智力
已经超越了动物的范畴。”

    “伯伯,它真的能听懂人类语言?”菲菲问。白易也抢着问:“真的能用哑
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没错。当然,我说过,它的智力只相当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所以它的理
解和表达都是相对简单的。”

    这样有限的承认已经非常鼓舞人心了。“真的吗?”三人齐声叫道。白易喜
孜孜地补上一句:“我也会哑语,我这就和它对话去。”

    教授看看白易:“你真的会哑语?”他用双手急速地比了几个手势,白易笑
道:“你是问我怎么学会的,对吧。我是跟中央电视台学的。”

    “对。”三个朋友证实,“她是无师自通,学会之后瘾大着哩。可不敢让她
在街上碰上个哑巴,要不,一聊起来就没个头了。”

    教授遗憾地说:“早知你有这个本事,我该请你来当助手的,也不用我自己
去学了。不过,这头猩猩的本领远不止此。”他着意强调着。

    四双眼睛又瞪大了:“远不止此?”

    “对,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超过人类。”他忙补充道,“我是说超过今天的
人类。”

    他有意停下来,看着四个小家伙。这个消息太惊人了!太出人意料了,甚至
出乎小刚的意料!四个人的馋劲儿都被勾起来,急得想伸手到他的嘴巴里把消息
掏出来。白易甚至忘了去同猩猩聊天的愿望,他们乞求道:“爸爸,伯伯,它有
什么高强本领?告诉我们吧,快告诉我们吧。行不行?需要保密的话,我们可以
发誓。行不?”

    林钧看到这儿笑着走开了。朱教授说:“行啊,我这就告诉你们。你们很幸
运,是我们试验成功后的第一批客人。坐下吧,这件事可不是三句两句能说清楚
的。”

    四个孩子忙拉过椅子围坐在他身边,眼睛乌溜溜地盯着他。

    小个子教授把手头的工作安排一下,开始讲述了。他沉默片刻,突兀地问:
“你们几个都爱看武侠小说,对吧。我知道小刚是个超级武侠迷。”

    “对极了,”马田嘻笑着说,“我们仨和小刚是一丘之貉,臭味相投。可以
食无肉,居无竹,不可缺少武侠书。”

    “喜欢看谁的作品?”

    四个人七嘴八舌地说:“金庸的,古龙的,都喜欢。最近的金庸三号和古龙
二号也不错。”

    他们说的金庸三号、古龙二号是指人格化的电脑写作系统,它们的作品也确
实达到了金古二人的水平。教授点点头,又问:“你们是喜欢光盘书,三维书,
还是旧式的铅字印刷书?”

    除了姜菲菲之外,都说爱看旧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