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人民文学0511 >

第20章

人民文学0511-第20章

小说: 人民文学051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辆因无法加油而瘫痪的汽车;商店里充斥着臭味四溢的变质食品。手机连通网在勉强应付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陷入全线的忙音。医院急诊室的过道里;坐满了重感 
冒的病人。蜡烛和打火机在两个小时内完全脱销。街角杂货店的矿泉水一夜之间涨了三倍的价格。天虽然还没有整个塌下;人们却已经感到了云层压在头顶的重量。在这一场没有一丝硝烟的战争中;人输得很惨;人不是输给了人;却是输给了电。所造之物翻脸不认那造物的;工具居然打败了工匠。灾祸过后的城市慢慢地复苏着;后怕却一天天地猛增。 
听到大停电期间的种种恐怖故事;秦阳只是微笑不语。私下里却对田田说;没有大停电;哪还会有咱俩的今天?田田听了;不禁一怔。老天爷让这个硕大的都市在这样的灾祸里走过一遭;城塌了一方;人行过了死亡的幽谷;仿佛只是为了成全一段艰难的姻缘。想及此;心中便骇然。 
田田两次回国;都没有和父亲说起过秦阳。和前夫相比;秦阳几乎不具备任何引起父亲兴趣的特征。婚礼的前一个星期;田田打电话回家;告诉父亲自己要结婚了。告诉这两个字在这里是一种相对准确的用法;因为田田并没有打算征求父亲的意见。事先田田准备了一些应付父亲问题的答案;可是事到临头却一点也没有派上用场。父亲沉默了一会儿;才问那个人;他对你好吗?田田说他除了对我好;就一无所有了。父亲笑了;是一种钢球在玻璃面上滚过的富有弹性的开怀的大笑:“他若对你不好;你才一无所有呢。”父亲那天的笑在田田的耳膜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刮痕;不是疼;而是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奇——父亲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笑过了。 
我的责任总算是完了。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听上去不像是伤感;倒更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之后的那种惬意。放下电话;田田也是一身轻松一如同常年生活在缺水地带的人突然经历了一次温泉沐浴;田田感觉到她对婚姻的最后一丝顾虑已经随着身上的污垢在水中完全瓦解。 
田田和秦阳说起和父亲的那次通话。田田隐隐觉得父亲身上有了一些变化。秦阳问变在哪里;田田思索良久;却无以对答。 
很快田田就知道父亲卸下的是什么重担。 
婚礼之后的第三天凌晨;田田床头的电话响了。这种时候的电话铃声听起来隐隐有些不祥;田田一下子就醒了;坐起来;很是心惊肉跳。 
是元元。 
爸爸失踪了。整整三天了。哪里都找过了。 
隔着电话线;元元的声音仿佛是风里晾过的干柴;裂了许多条缝;每一条缝里都塞满了惊恐。田田觉得年近四十的哥哥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无措的孩子。 
两天前他给我打电话;说他要结婚了;娶春枝。我说这么大的事;你也得和我们商量一下吧。他说没想和你们商量;只想告诉你们一声——你们结婚;和我商量过吗? 
我气昏了;就骂那个女人实在是太精了;踩准了点;先探进一只脚;再进来一整个身子;再把女儿塞进来。三陪几陪的小姐;可没有她这个能耐。爸爸把电话摔了。再打;就怎么也打不通了。我赶去北京;门锁着;人却没有了——两个都不见了。 
别出什么事才好——妈出了事;咱们在人前已经抬不起头了。他要再出个事;我们就永远也说不清楚了。 
田田放下电话;双手捧着头;久久无话。秦阳也醒了;连问几遍怎么了;田田才指着他的太阳穴;怒目圆睁地说: 
“秦阳;你给我听着;过了七十咱们决不多活一天——人老了怎么就这么糊涂呀。” 
田田是在那条叫藻溪的水边找到父亲何淳安的。 
藻溪是条小溪;线似的在山石中流过。石头很乱;从那岸歪歪扭扭地铺过这岸;就成了涉水的丁步。太阳还嫩;落在水面苍白无力。柳叶还没有长全;远远看过去;却已隐约有些郁郁葱葱的架势了。父亲坐在一块岩石上钓鱼;身边蹲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正在帮他穿蚯蚓。父亲甩竿的动作很是有力;仿佛在上演一出细节到位的戏文;钓鱼绳在空中留下一个弧形的划痕。 
父亲的全出戏文只有一个观众;就是春枝。 
田田突然想起临行前秦阳说的一句话:千金难买糊涂人的快乐。 
初稿2005…7…7 
二稿2005…7…18 
于多伦多罕见的酷暑之中 
'责任编辑 宁小龄' 
摘自:《人民文学》2005年11期 作者:张 翎




 


一个人的生命体验




柳青终于决定:自己消灭自己。 
他已经确定了周密的消灭自己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关键的一点是消灭自己的方式——他决定采取电击。这也许是他唯一能够找到的办法;唯一能够做出的选择。 
他尚未被最终判决;却已经生活在和囚犯无异的环境里。这是一排只有顶棚和墙壁的平房;很长很长的一排;没有隔墙。据说这是文化行政管理机关停放自行车的车棚;原先只有三面墙壁;空着的那一面自然十分宽敞;是为着庞大机关里的干部上班来存放车子下班回家时取走车子避免拥挤磕碰的精心设计。现在把敞着的那一面垒起墙来了;安上了一扇门;自行车棚就变成一幢完整的平房了。柳青就被囚禁在这幢屋子里;还有许多他认识或不认识的文艺界被揪出来通称为“牛鬼蛇神”的人。这个被堵上第四面墙壁的房子;不再叫做车棚;很快就有了一个“牛棚”的名字。选择这个房子是经过反复比较和论证才确定下来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就好在没有隔墙;把一群戴着“牛鬼蛇神”帽子的人装进去;通铺大床;一人占一块床板;谁躺下谁坐起谁翻身谁皱眉谁傻笑谁和谁互使眼色都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中;也减少了看管人员的人数和劳累强度。上厕所有人跟着;被单独叫去训话更有监视者;弄一撮毒性剧烈的老鼠药或杀灭害虫的农药是不可能的;亲属都被隔离接触了;无法获得;上吊也是无法实施的;既没有绳子;也没有拴绳上吊的悬梁或可以承载一个人体重的壁钩;刎颈或割断手腕或腿上的主动脉;没有刀子;再说万一一刀割不死再被抢救过来;会有“自绝于人民”的又一桩被认为叛变行为的罪名;唯一能够消灭自己的手段;便是电击——房子里有电;这是必备的也不引人注意的照明设备。更关键的是;一触即宣告生命结束;短暂的一瞬就把较长时间酝酿确定的消灭自己的方案实施完成了。 
在决定这个晚上就付诸实施的时候;他甚至庆幸自己掌握有最基本的用电常识。这是他久居乡村的意外收获。乡村滞后于城市的生活条件迫使他学会的用电知识。他住在被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过的终南山下的蛤蟆滩的南沿;那是不太高也不甚陡的一道原坡。那儿有一幢在解放后破除迷信运动中搬掉了泥胎神像的庙院;一番整修以后;他就携妻引子住了进去。站在门口可以远眺终南山壁立突起的群峰;或高或低的峰峦之间绝无雷同的过渡性谷地。终南山几乎终年都被薄雾和烟岚缭绕着笼罩着;只有雨后或强劲的西风扫荡之后;才可以看到清晰的山峰和山谷的面目。眼皮下的蛤蟆滩;不是四季都在变换色彩;而是每天都在神奇地呈现着浓淡深浅的诱人的色彩;乃至清晨午间傍晚都显示着变化。他踏遍了河川的大路小径;麦子扬花和稻子扬花的香味各具魅力;刚刚犁翻的新鲜泥土的清新气味是难以恰当描述的……他在庙院里常常发生的困难却是断电。停电是不可抗拒的;也是心安理得的;他知道国家对农村定时供电是电力尚不充足;他备有蜡烛。有电而因为家里线路故障再停电就让他很不甘心;就难以忍受淌着油的蜡烛的昏暗光亮;就想找电工来检修。电工热情而又耐心;多出于对兼着县委副书记的作家的尊重;毫无可嫌指责之处。问题是他得亲自去找;或让妻子马葳去找。有一段不近的路程且不论;往往找不见人;电工是大忙人也是大活物;不会呆在家里等候用户去找;还有下雨下雪不便出门的时候;还有黑天半夜的不便……随后他学会了接电;知道了开闸关闸;也懂得了火线和地线;尤其明确火线和地线一旦交叉接通;就会发出光明;也会击打死最强壮的生命。现在;乡村生活迫使他学会的最简单的电路技能;可以用来实施消灭自己的目的了。 
电灯在这幢被床铺占满的房子里亮着。这些床铺的住户或坐在床沿上阅读毛泽东著作;或坐在小马扎上以床为依托写着读书笔记或交待罪恶的材料;从早晨到下午再到晚上;这是最基本的内容;斗争会揭发会单个训诫;毕竟不是每天每晌都会发生的事。柳青坐在床沿;那双十万个人里也难得挑出的明亮犀利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眼前的读本;这样透亮饱满的光泽却看不见一个汉字;是这些汉字已经与即将消灭的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他把遗嘱已经写好。他把死亡的姿势和摆放遗嘱的身体位置都想好了。他把电击的方式也论证确定;用他所具备的最简单的也是最初级的电工技能;一只手攥住火线;把一只脚伸到床下踩住地线;他的身体就在那一瞬间宣告生命的毁灭。这间房子里的电线的线路就裸露在砖墙上;仍然是此前作为自行车棚的原有电线设备;许是来不及装修得稍微隐蔽一点;许是这幢作为牛棚的主宰者疏忽了;结果给企图消灭自己的柳青提供了条件。 
他已经躺到床上了。所有人都躺到床上的被窝里了。不管能否预知明天;不管能否进入睡眠;大家都按时钻进被筒里;电灯也按主宰者规定的时间熄灭了。柳青睁着眼睛躺着;左手把那份遗书按在胸脯上。遗书有三句话: 
我不反党不反人民不反社会主义 
我的历史是清白的 
这是我反抗迫害的最后手段 
他静静地躺着等待着。等待这屋子里的痛苦着的灵魂暂且忘却痛苦响起鼾声;他就可以伸出右手抓那根早已看好的电线;再伸出左脚踩踏另一根被农村电工称作地线的电线了。他的聚着整个生命活力的眼睛瞅着顶棚;顶棚穿透了;抑或是揭掉了;湛蓝的天幕明晰地波动着银河…… 

轮到柳青上批斗台了。 
他倾情歌颂抒写的终南山下的蛤蟆滩和这村那寨的男女已经陌生了;以庙院安置的家院和书桌也陌生了;最熟悉的场合倒是各种批判斗争的台子;或固有的或临时搭建的或人多的或入少的;走上台再弯下腰接受各种语言的谩骂和栽赃和丑化和打倒踩翻等等;都给耳朵刺出血滴磨出茧子麻木不辨了。无论斗争场面的大小;无论批斗台的高低;柳青唯一不变的是他走上批斗台时的脚步和姿势;他穿着蛤蟆滩中老年男人穿的对门襟布纽扣黑颜色的棉袄;差别在于布的质料。农民多是自家织布机生产的土布;柳青是用国家配给的布票买来的机器纺织的洋布:头戴一顶被乡村人俗称为瓜皮的无檐帽;执行斗争他的造反派主持人勒令他摘下帽子时;他就从头上一把抓下来塞到棉袄的明口袋里;圆溜溜的光头和阔大的前额就呈现给参加斗争会的所有人。圆脸通鼻;鼻头下的上唇有一排黑森森的短胡须;成为他显著的风景和奇特的标志。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一般都不蓄胡须;但最具风景异质的是那一双眼睛;走向批斗台的时候;从拥挤着人群的呐喊声中的通道走过去;柳青只瞅着脚前的路;两边的人都能在瞬息里敏感那双眼睛泻出的纯净犀利透彻的光亮;混浊的铺天盖地的口号声是无法奈何那一束光亮的。他很单薄;身高不过一米六;体重大约只有七十斤;这样的穿戴这样的体型和体重;很难有雄壮和威武;然而柳青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