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1861 >

第20章

1861-第20章

小说: 186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装睡啦,再睡下去,就要给清妖砍了!”



见和自己同来的那些十八局将士全爬了起来,手忙脚乱各自寻找武器,迷糊着眼睛东张西望,分不清东西南北,嘴里喳喳着“清妖来了,弟兄们快逃啊!”哪有半分傍晚前刚打了胜仗的样子?



杨沪生又好气又好笑:“大家别愣着了,敌人还没打到这里来,拿好武器咱们先到前面山头看看情况再说。”不自觉地,杨沪生对这些人发号施令,而高明辉和他的那些手下也好像这很应该,毫无质疑就接受了杨沪生的领导。



登上山头,一条条火龙正在朝前面赶去,漫山遍野一片火海。远处刀枪相撞声,交战双方互骂叫喊声,濒死之人惨叫声,受伤士兵大声哀号声,响成一片。响声中还夹杂了微弱的咩咩叫声。



“羊叫声……我不会听错了吧?”



杨沪生侧耳听了片刻,肯定地点了下头:“不错,好象是山羊叫的声音,怪了,战场上哪来的山羊?”



手里拿着武器站在山头上,前面的战斗虽然激烈,却好象清妖还没有冲过来,听起来倒是太平军喊杀“杀妖蛆”更响亮些。原本打算只要战斗不利,马上脚底抹油的高明辉胆子壮了许多。一横砍柴刀,豪迈说道:“二位兄弟,大伙儿给我下去杀那些清妖啊!”



说完高明辉作势就要朝正在交战的战场奔去,其他人跟在他后面,高举着各种各样武器,狂吼着“冲啊”“杀啊”,却没一个带头跑在前面。



杨沪生赶忙拉住高明辉:“慢来慢来,大家暂且不要下去……高大哥,现在下面情况不明,我们还是在这里好好看看再说。况且你我头没红巾裹头,万一给天兵误解身份,那才冤枉。”



高明辉原本也只是作势欲冲而已,给杨沪生一拉,他马上顺坡下驴,不再喊冲杀了,只是挺直了胸膛道:“杨兄弟说得倒也在理,既然如此我等还是在这里继续观战就是。奶奶的,老子没下去,倒便宜了那些清妖。”



杨沪生板起脸,一本正经点头道:“正是,若高大哥下去,再多清妖也不够高大哥砍得,昨日和清妖交手,高大哥如天神下凡,威风八面,大杀四方,打得那些清妖哭爹喊娘,只恨爹娘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高大哥的勇猛,小弟真是佩服之极。现在高大哥不下去,真是便宜了他们呢!”



“哈哈,杨兄弟太客气了,你大哥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杀清妖还不含糊。不过这算不得什么大事,我这人又不喜欢别人奉承,杨兄弟就不要到处张扬了。”



“是极,高大哥为人谦虚,小弟一定好好像您学习。”



俩人很有默契笑了起来。实际上昨天傍晚战斗中,高明辉一直跟在杨沪生和史秉誉后面,前面的清兵都让俩人给赶跑了,高明辉到底杀了几个清兵,他心里明白,杨沪生也心中有数。



战斗持续时间不长,当天快亮的时候,战场上只剩下太平军说话声了,清军策划的偷袭落了个惨败结局收场。



等战场上只剩下自己人欢呼,站在山头上提心吊胆的杨沪生才带着一干手下从山头上走了下去,没走多远,就遇到兴高采烈往回走的张得胜。



就着火光,杨沪生认出张得胜,迎了上去,老远就喊:“张大人,那些妖魔鬼现在何处?我等小民过来给天军帮忙来了。”



“呵呵,多谢众位义士有草。那些跳梁小丑已让我等赶出大营,逃得不知去向。各位义士还是回去好好安歇才是。”



“啊?战斗结束了?”杨沪生满脸不甘,扼腕叹息:“可惜可惜,可惜我们没赶上这场战斗,实在是太遗憾了!”



跟在杨沪生后面的高明辉瞪大了眼睛看着前面的杨沪生,他简直不敢相信,刚才明明是杨沪生“硬”拉着自己,不让自己带领手下冲下去给太平军帮忙,还劝自己只要站在山上看风景就是,而现在这位兄弟却好象对没有参加战斗十分失望。表演如此逼真,高明辉对杨沪生佩服得真是五体投地了。



杨沪生见张得胜带的那些手下,一个个喜笑颜开扛着散发着肉香的羊肉往回走,不由疑惑地问道:“张大人,这些是什么?哪来得烤好的羊肉?”



“哈哈,这些都是妖魔鬼送给小弟礼物。”张得胜很是开心笑着。



杨沪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还没问,后面的高明辉同样不知道,抢先张口问道:“妖魔鬼送的?他们怎么可能送羊肉?而且还是烤好的?”



“正是那些妖魔鬼送的!”几个经过的太平军士兵很是自豪,高声说道。



“这位义士是……”



“回大人,这是小民兄长,高大哥。”



“呵呵,高义士问的好,妖魔鬼怎么会送我等羊肉?”张得胜微笑着卖了个关子,见吊起了这里所有人胃口,张得胜这才说道:“不知高义士是否听说过田单大摆火牛阵?”



高明辉张口结舌,他连田单是谁都不知道,又如何知道田单摆火牛阵?


杨沪生一愣,道:“田单大摆火牛阵,难道说那些妖魔鬼就依样画葫芦,也给我们天军摆了个火羊阵?天!难怪这么多烤好的山羊。” 


(第六章终)

 
 
 2006…5…20 21:17:00
           
 

  中华杨     
  
  

  
  
  
  
              第 24 楼  
 
 

 

第七章(一)


打败仗是谁都不愿意的,何况三十六社团练原本在清风岭打得太平军寸步难行,几天都无法奈何他们?让太平军窝窝囊囊赶出来的林瑞夫,在逃跑的路上就发誓要一洗失败之耻,找回丢失的面子。



打了胜仗的太平军并没有追击下去,让林瑞夫可以在狼狈撤退时候,有时间将那些逃散兵丁一点点收拢起来。对太平军不追击,林瑞夫虽然没什么军事经验,他也感觉不可思议,只是林瑞夫并未想到太平军要攻打上虞,他以为太平军是劳师远征,虽然击败自己,却没有精力再扩大胜势了,而且当时天黑下来,恐怕太平军并不习惯夜战(清风岭对峙那几天,太平军在夜里没有一次发动夜袭,这让一直提防夜袭的林瑞夫白白高度紧张了),如此方才鸣锣收兵。



一想到太平军不习夜战,林瑞夫就来了精神,而且越想越肯定太平军中那些农夫还跟他们以前在家中一样,日出活动,日落歇息。自己是什么人?读书人也!虽然在拉起团练前,自己并没有当过哪怕一天兵,可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又看过二十四史,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跑,对战争的了解非愚民可以比拟。既然太平军不会打夜战,他林瑞夫就要大发雄威,专打“粤匪”软肋了。



逃出十里地,见后面没有追兵,溃兵渐渐收住逃窜脚步。林瑞夫花了一番工夫,收拢了千把人。想想自己带兵到清风岭和“粤匪”作战时,拥兵三千多,林瑞夫就伤心的想掉眼泪。可现在败都败了,不是伤心时候,而是要赶紧鼓动部下,回身再和“粤匪”决一死战。



能带领一群团练,硬顶太平军几天,而没乱了阵脚,林瑞夫自然也不是普通人。加上这些溃兵逃命心切,把随营的老婆孩子都丢给了太平军,独身一人跑出来,跑的时候光顾逃命了,也没想起那些人,现在停下来,这些人自然思念生死未卜的亲人。于是在林瑞夫威逼(不返身和“粤匪”决一雌雄者,杀无赦)利诱(能打败“粤匪”,全军发双份军饷,杀猪宰羊,只管吃够)和一再描绘“粤匪”不会夜战的美妙前景下,这些乡勇终于掉头朝开始逃跑的地方走。



林瑞夫不是莽夫,看看自己小心谨慎的手下,林瑞夫想到“粤匪”人数众多,没有十万,几万还是有的,而自己人马已经三停折了两停,不过千人,想要消灭士气正旺的“粤匪”,不说痴人说梦,那也属于难于上天,要打胜仗,还是需要动动脑子的。



要找好计策,那也用不着现想,中国历史上好计策多着是!这时候就体现出读书多的好处了,林瑞夫脑袋瓜子不过稍微转了转,马上就想到历史上田单于即墨采用火牛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燕军并杀死燕军主将骑劫,得胜后连复沦陷与燕国之手的齐国七十余城。



林瑞夫的团练现在就是弱势一方,兵力也少的可怜,和田单当时处境看起来差不多,既然田单能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他林瑞夫为什么就不能用?只是嵊县山区,一时半会是找不到几头牛的,既然这里没牛,林瑞夫大可开创性地自创“火羊阵”,以助团练攻破“粤匪”。



羊是现成的,原本为了长期和太平军对峙,林瑞夫准备了大量食物,其中在此不远一处隐蔽山沟里,就藏了用做军粮的几百头山羊。主意一定,林瑞夫马上下达命令,让兵丁们去山沟里当牧羊人,把那些山羊够给赶出来。莫名其妙的乡勇不知大帅发什么神经,既然大帅有令,小兵尽管执行既是,于是那些刚刚睡下的山羊只能咩咩叫着,很不情愿踏上征途了。



带着一群山羊来到太平军阵营外,林瑞夫命令下属给那些山羊穿上青衣,羊角缚上尖刀,尾巴系住芦苇……三更一过,一声令下,乡勇点燃羊尾系着的芦苇,驱赶那些山羊冲锋陷阵,打算看一出受惊的山羊火烧连营,刀刺粤匪的好戏。



林瑞夫学田单什么都学的很好,他惟独忘记了山羊生性柔弱,力气又不大,尾巴上火一烧起来,那些山羊先是咩咩乱叫原地转圈,死活不肯前进一步,焦急的团练用鞭子赶了几下,那些山羊又发起羊癫风,居然到处乱跑,冲进太平军大营的自然有,往大股团练阵营里钻的也不少。



发起进攻地方距离太平军营盘有段距离,那些冲进太平军大营的,在里面没跑多远就一个个变成烤全羊,倒地不起了,自然也不会火烧连营,刀刺“粤匪”,至于往其他地方乱跑的,倒是将团练阵脚冲乱。于是还没冲锋,林瑞夫手下就一片哭爹喊娘声,等潜伏已久的太平军从各处杀出,焦头烂额的林瑞夫只能带着他的手下张皇逃窜,倒是便宜了太平军,连火都不用升,免费得到大批烤全羊。这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陪了兵勇又送羊。



啃着团练孝敬过来的羊腿,听着张得胜手舞足蹈讲述自己带兵上前,没看到几个“妖魔鬼”,只看到遍地是烤全羊,杨沪生和史秉誉哈哈大笑,心里后悔的不得了——要是知道团练如此愚蠢,他们早就怂恿高明辉带领他那群手下冲过去了,免费混个忠肝义胆不说,还能抢几头烧好的羊,那像现在,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总觉得心里有股子愧疚感似的。



张得胜对周围蹲着的太平军将士使个眼色,那些人站起来纷纷告退,杨沪生和史秉誉正不知发生何事,张得胜淡然对俩人道:“不知二位义士今后有何打算?”



杨沪生和史秉誉正笑着开心,张得胜猛一问,俩人张口结舌愣在原地,不知如何回答。



现在对杨沪生和史秉誉来说,前途真是非常渺茫,加入清军他们是肯定不愿意的,从小生活在民主、法治社会下的俩人,又如何能够接受奴性、人治社会?而且清朝已经病入膏肓,除了改变社会制度,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可统治者又如何能自己革自己的命?看着这样的社会一天天烂下去,有些血性的俩人简直无法想象自己是否能忍受。



投入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