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 >

第23章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中国人的这则古语之中,总结一下五胡十八国,还得加点内容: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贵,也不过三代!
  只半个中国,百年之内,出现了十八国家,这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多少年来,都没有的“盛事”儿。
  从国家出现的数量上看,也只有咱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有若干诸候国),可以与之PK一下。
  可春秋战国之世的诸候们,他们名义上都统属于周王朝,他们彼此之间,还是有相当多的、共同的文化理念、人伦理念。再者,从血缘关系上,他们都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史记》这部书里,当时所有的诸候王,都认定自个儿是黄帝某代,某世子孙。各诸候国之间,拥有共同的血缘根系。
  他们彼此之间,相生也相克,(用我们能理解的语言:是斗争与发展的关系)也因为这种关系,各诸候国之间,碰撞出许多、足以影响后世的文化艺术、军事艺术、哲学思想。
  可西晋王朝灭亡后,派生出来的十八国,国与国之间,少有相生,多是相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少有文化智慧,多是军事杀戮!这一时期,出现在中国北方的十八个国,绝对不是正常的十八国家。对于当时北方各族的普通民众来说,更象是十八头野兽!他们或以人民为食,或以敌国为食。因为过于嗜血,所以没有人性!
  如,后赵国创建之后,皇帝石勒针对咱汉人,颁布“犯兽令”规定:汉人不得猎杀野兽,犯禁者死!另外还强行规定,羯人(后赵国创建民族)可以向汉人索要任何东西,(包括女人)汉人不得拒绝。否则,一个字,死!
  如此以国家名义,制造种族仇恨。用现代政治家理论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公元356 年,汉人冉闵以牙还牙,以恶制恶。他创建冉魏国之后,针对胡人压迫汉人的政策,颁布了杀胡令。号召所有在北方中国,被奴隶,被压迫的汉人们,起来反抗。最后冉闵走了极端,他的军队,逢胡必杀!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冉闵到也体现在咱中国古人的一种“亮剑”精神。但佛家有云,冤冤相报何时了?胡人压迫汉人,汉人砍杀胡人,五胡十八国时期北方的中国,许多中国人的生命,象花儿一样调谢!而且是昙花。
  二、北周王朝的海瑞
  
  公元578 年六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天皇帝的北周王朝皇帝,宇文赟继位。
  其时北周国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刚刚去世,还没有落葬。严父去世,皇帝宇文赟一身轻松。他站在父亲棺材旁边,说了一句会让全天下的父亲们,会伤心到绝望的话:“你死得太晚了!”《资治通鉴》:太子继位,大行在殡,曾无戚容,大骂曰:“死晚矣!”
  老皇帝宇文邕,英年早逝,去世时才36岁。北周王朝存国25年,宇文邕在位19年。如果说北周王国,后来还被史家们称之为一国,主要贡献还在宇文邕。
  宇文邕公元560 年继位,至公元578 年去世。他在位时,对内整顿吏治,提倡儒学。这一时期的佛教、道教过于兴盛,许多民众,不事生产,专事沙门。北周国各大寺院,道观,香火旺盛,而全国各行各业,却门庭冷落。人人有避世之心,而无报国之志。宇文邕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角度,严禁佛教,毁坏寺院、道观。强令僧尼,道众蓄发还俗。
  用我们现代人观点,宇文邕违反了宗教自由原则。而且强行毁坏寺院、道观等宗教文物,有点类于咱文革中,破四旧的运动。但宇文皇帝是为了发展生产,破四旧;文革的倡导者们,是为了在思想上,破人立已,破四旧。一种运动,两种思想,前者行为可以理解,需要适度禁止,后者许多人不能理解,需要绝对禁止。
  除了大力提倡儒学之外,宇文邕还做了许多好事儿,比如大规模地赦免奴隶,改革刑法等。在宇文邕治理北周国的19年时间里,北周王国的生产,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宇文邕给处于乱世之中的北周王国,创建了一个略略安定的生活、生存环境。所以我们这些后来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隋唐王朝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不是从北齐,不是从自古繁华的南朝,而是从一个偏安于中国西北的北周国开始!
  之于北周国,宇文邕可能是一个好皇帝;但对于儿子宇文赟来说,他可能不是一个好父亲。儿子刚刚继位,对于父亲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你死得太晚了!”如果宇文邕泉下有知,会是什么感受?
  宇文赟没心没肺地把父亲给葬了。按古制,新皇帝要为父亲守孝三年。这三年孝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长了点。父亲或祖辈可能伟大,也可能普通,按当时礼节,晚辈得用三年时间把自个沉浸在泪水,及对祖辈的怀念之中!
  这样做是把中国的孝道尽到了变态的地步,尽了孝道,但不尽人情。
  新皇帝宇文赟只守了几天孝,就耐不住寂寞。他找来了许多歌女、杂耍艺人,来给自己消磨时间。
  从人性角度,偶然听听歌,看看杂技,对于一个正在守孝,而且要求守孝三年的皇帝来说,是一个错,但绝不是什么千古大错。可宇文赟对于听歌,看杂技太好了,好到废寝忘食,不理朝政的地步。虽然在守孝期时,皇帝还是天天开派对,只要派对一开,他就要听歌舞,看杂耍。而且是“早日继夜,通宵太旦。”
  北周国开国元老乐运,看到皇帝如此不管正。他奋笔直书,指谪宇文赟有八大罪:
  一,独断独行,不管是好话,还是丑话,什么人的话,他都不听。
  二,过于好色,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还想再吃别人的,自个儿消化不了,又不许别人分享。(原文:搜美女以实后宫,不许辄嫁,贵贱同怨。)
  三,信任宦官。
  四,言行不一,下诏宽刑,未及关半年,更严前制。
  五,追求物质享受,高祖斫雕朴实,前来未年,而穷奢极欲。
  六,增加人民负担。
  七,杜绝言路,上书有别字者,即治其罪。
  八,天象示警,不知悔过!
  乐运指谪宇文赟八罪之后,还加了一句批语:若不改革人事,则家庙不血食矣!
  千年之后,我们再来研读乐运的上书。字字,皆显忠肝历胆;句句,切中皇帝肝隔病症。此时乐运已老,他知道自个儿上书之举可能的后果。所以上书之后,他让仆人把自己抬到朝堂,谏书呈入皇宫,他便卧躺在剩舆之中,等待皇帝降罪。
  这北周国忠臣乐运,与上书明世宗的海瑞,虽间隔千年,但他们同穿了一套精神衣裤。
  皇帝看到乐运上书,狂努!他立马下令,把朝臣们招集起来,讨论如何处置大不敬的乐运。
  大臣元岩用自己的智慧救了乐运一命,他见皇帝盛怒,对皇帝说:“陛下,乐运这个人,是一狂夫。他所以作如此狂悖之言。是想在天下人面前,为自个儿求得一个敢进言的名声,如果陛下真杀了他,正好呈其欲也!”
  宇文赟一想也是,如果自己杀了乐运,正好让这老小子成名。
  “依卿之见,又当如何?”皇帝问。
  “依臣之见,皇上不如派一个人安扶一个乐运,则我北周国臣民,定知我皇胸襟!”
  元岩这翻话,说得宇文赟心有所动。这皇帝也不笨,迟日,在皇宫里召见乐运,他对乐运说:“联昨日思卿所奏八事,可见你的忠心。”说后下令,开宴全招待乐运,以表彰乐运对国家和皇帝的忠心。这乐运的命运,要比海瑞好一点。海瑞上书之后,还被皇帝关了好几个月,而乐运忠言,则换来了皇家的一顿饭。
  三、中国历史上的天皇
  皇帝这个职业,如果你想好好干,还是蛮幸苦的。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北国皇帝宇文赟,公元578 年六月继位,之于北周王国,他的权力固然是绝对的,是数学上的无限大值。想要吃什么,至少是北周王朝最好的厨子给他做。想要穿什么,肯定是北周王朝最好的裁缝师傅给他制。只要宇文赟喜欢,不管是什么物、或者人(比如女人),皇帝一声令下,不管你的官职有多大,爵位有多高,你都得满足他的欲望! 从法理上讲,皇帝的责任与他的权力是对等的,当他们享受无限的权力之时,他们也必须承担无限的责任。每天王国里,会有无数的事儿,等皇帝决定、拍板。有人对于明王朝朱元璋一周工作量,做了一个小计: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王日,共收到全国奏章1660份。平均每天237。2 件。这么多奏章所涉及到的事是3391件,平均每天皇帝要处理的事儿是484。4 件。如果皇帝两分钟处理一件事儿,还需要工作16小时。用我们现代人,八小时工作制标准衡量这位朱皇帝,这朱元璋皇帝做得不是苦,而是太苦。所以他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叫苦的诗:
  百僚未起朕已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与明王朝的元璋皇帝相比,现在全世界可能没有哪一国的总统、总理,或国家领导人,包括一个特大的夸国公司总裁,一天要处理这么多的事儿。(日理万机是一个神话,如果谁真日理万机了,可能用不了一个月,会把他给累死!)朱皇帝是日理数百机,死扛了几十年时间。他的皇帝生涯,岂是一个“苦”字了得!
  而做皇帝苦是其次,还有更高的风险,有许多皇帝,特别是乱世皇帝,有太多的皇帝连自个的命都保不住。有的人是被自个儿的哥哥或弟弟给喑弑,有的人死于权臣之手;还有一些皇帝,没有被人弑死,但是死在女人的怀抱里面。皇帝们把持了不受制约的、无限的权力时,同时也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高压!
  北周国宇文赟作皇帝时,时年20岁。用我们太阳计算年龄的法子,宇文赟还是9 、10点钟的太阳。但宇文皇帝看破人红尘,他厌烦了作人间的皇帝。公元599 年二月,他做了一个举国震惊的决定:传位于太子宇文阐。
  如果不看后来发生的事儿,冲宇文赟放得下皇帝大位这件事儿,我们应赞许宇文赟这个人:拿得起,放得下。
  实际情况一:宇文赟儿子才是一九岁孩子。如果说宇文赟撑不起“日里万机”的皇帝的公务,他儿子更不行。
  实际情况二:宇文赟不作皇帝,不是因为他看透权力。第一个原因怕烦,他想从无穷无尽的国事中解脱出来。把北周国的国事,(在他看来,是鸡零狗碎的事儿)交给儿子与大臣们处理。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务“需”,去开派对,看看歌舞杂耍,或者和内待们做做游戏,说说笑话。第二个原因,他所以放下皇帝大位,是因为他有更大的野心。要做北周王朝的“天皇”。在宇文赟把皇帝的这顶帽子,传给儿子之后,他又给自个儿制作了另外一顶帽子:天元皇帝,简称天皇。
  当时的中国,出现了许多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皇帝。虽然写历史的史家,也是秉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其时,陈霸先创建的陈王朝,被史家认为是最能代表我中华文明的中国。)但,这种想法,多是史家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自从西晋亡国,中国经历五胡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