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芙蓉-2005年第2期 >

第60章

芙蓉-2005年第2期-第60章

小说: 芙蓉-2005年第2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价值鼓励人们趋善求治。而后者却是一系列的社会管制问题。例如社会分工种各守自己的域区,或者用法制制约一种愈矩越制的人。简单一个贼字,却关涉到人生与社会诸多重大问题。 
  天下无贼。该是一个何其广大的社会理性,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最传统的价值观。在它的背后是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清明时代。从人本性说事,那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本应该如此的人性与社会,而今天却作为理想呼唤,一种乌托邦去寄喻,这便在现象描写的时候又隐喻了某种社会批判,那就是对贼天下的一种讽刺一种批判。傻根因而成为小说《天下无贼》的核心。懵懂混沌而不谙世事是人性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这是一种自然状态,没经过文化侵蚀,傻根便是如此,表面看傻根命名有些贬义,而实际含有热望,是反讽中的批评,他的存在是照应天下无贼的。在傻根来说他把生命视为同一人性如此,兽性亦如此,这就有了用手电筒给狼群开会,并跟它说话。这个细节很坚实,因为狼且如此,何况人乎。傻根从心里发出的是天下本无贼,庸人自扰之。人的这一理念是正确的,可天下怎么会没贼呢,社会,意味着团体,团体是各种成份的汇聚晶体,有贼是肯定的。因而电影里的观点是,告诉人们无贼是不对的,我们为什么一直要让人们善良下去呢,作为语境,具体问题和个体环境也许是对的,但作为基本理念却是荒唐的。这就是说,我们要根本上净化无贼,而不是教育人们防贼。在立足于人性最基本理念时,我们不能犯丝毫的错误。小说《天下无贼》的原动力是最基本的人性,代表是傻根,我们可以从良好的愿望上去想象傻根一词是昵称、戏语,而实质不是,不同人称之为傻根时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傻根本人则不是,他是以人性本性中至善的东西触动事物,包括和狼群相处。正是这一点触动了贼婆王丽。王丽成了傻根的保护者,这表明和平在今天不是一种自然状态,而是被保护状态,并带向自由之境,这个带向便含有各种复杂的因素与行为方式,所以我们今天执著的和平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傻根是一个名词,而王丽则是一个动词。小说《天下无贼》的基本矛盾,或者说组合关系是傻根与王丽的。而王丽与王薄、刀疤脸、瘸腿老人、男人等都是派生出来的关系。小说的角度是平常人与贼中的好贼交往,而且是人性连接,所以众多的贼成为背景连名字都没有,是一个虚化了的贼世界,因此他的叙述重心一直在傻根与王丽中移动。只有到最后抢钱时结构才移位。应该说小说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文本,它毛病在于一些叙述插入破坏了文本的统一。王薄与王丽是介绍出来的,包括刀疤脸公安也是介绍出来的,这使原本的自然有机的傻根叙述和这些涌上来的人物,叙事上成了两块皮,不是和谐的整体构成。但文本从头至尾贯穿的意念与情调又是统一的。 
   
  3 
   
  电影《天下无贼》从商业化的游戏文本来说是成功的,但作为对小说的改编使之成为艺术却是失败的。最为有害的是含有一些对人性的基本理念的否认。我们注意从小说到电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转变是人物性质,功能,语境的转变。我们说了小说是写傻根和王丽的关系。而电影傻根仅是引起戏剧冲突的一根线索,或者说他是一个道具,重点在写这么几对关系,一对是王丽与王薄,二对是瘸腿老人和两王(包括贼小集团内的争位置的关系),三对是公安和所有贼人的关系,四对是一些很隐蔽的贼在中间的一些功能性作用。这四对关系主要是前两对,应该说这个文本是贼天下。让人看到的是贼生活内部的人物性格,生活特征以及他们隐在的价值与思想。1。二王写情爱;2。瘸脚和二王写江湖门道。信义也是一种价值;3。在公安那里与贼人是一种对抗的矛盾,实际也只是一种隐在的线索;4。另一批贼仅起一种结构作用,或者用时下的话而言仅是文本中的一些托儿。所有的贼表层看都瞅准了傻根的六万元钱,是一个物质符号。其实这么庞大的贼团体在一辆列车上仅在扼杀一个美丽的梦想:傻根的天下无贼。有公安却显得十分无力。在小说中的传统理想天下无贼在电影不仅天下有贼而且是贼潮汹涌,值得玩味的,我们看了一帮贼的搏斗并没对贼产生批判意识,相反认为贼里有义气的哥们。同时贼亦有道,按规矩行事。贼人们很鲜活,精明,重情重义,因而电影中的贼均显英雄本色,有很多贼人精妙的细节,那些绝活儿有神话般效果,很是具有视觉张力。尤其是男女贼的搭档。男的居然以生命去实现天下无贼的梦想。女贼是一个可爱的精灵,她不仅延续了贼香火,更重要的在她内心经历一场戏剧冲突的变化过程。她的三重之爱使她成了圣女,对傻根的爱,对贼男的爱,对腹中儿子之爱。这里的贼并不是传统中写的浪子回头,而是超世出尘不仅高于贼而且高于一般人群,甚至他们由贼而成了社会精英。仿佛从贼超生即可归于佛,照应前面信佛细节,又可以成为社会楷模,让人景仰。 
  贼人握有人生哲理,就像男贼说的,我们为什么掩盖社会真相,不让傻根看到生活的严酷;他们应该自己看到真正生活的残酷;凭什么让贼去充当保护人呢。所有贼行都是有理的。看完电影我们都会认为天下无贼都变成了天下美贼。《天下无贼》的电影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而言都没有警世作用。倒是把另一功能发挥到了极至:贼游戏。电影《天下无贼》本身便是玩的一场贼游戏,且游戏性很强。这里的游戏是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说贼本身是游戏人生,因此他制订了一系列贼规则即游戏规则。其二是指导演的这场贼游戏,这场游戏应该说是成功的,有游戏性,有视觉效果,作为大众传媒中的通俗文化部分,《天下无贼》当然有很通俗元素,例如猎奇,神秘,一种沉重之中的轻,贼生活等等都是能吸引大众的,这戏剧元素刚好在小说《天下无贼》中是淡化的,而在电影中是强化的。再者把贼技艺术化,使其具有视觉的神奇化,这使得电影在大众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反响。说到人物的表演,最好的是刘若英,她的角色虽是一个化身,一个符号,但她很入戏。她进入戏在关爱傻根时真有动情之处,在与男友既冲突又融合过程中是合逻辑地投入,是用心在演,尤其最后一场戏等男友以无声胜有声时很有艺术效果。其次演傻根的演员,很朴实。他几乎只能靠外在行为与情态表现他内心天良的部分,还算比较成功的。葛优以其冷峻不动声色而表演为一个黑社会的老大,所有的行为分寸感都合情合理,他极坚韧残酷的东西都用随意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道具代行为具有一些冷幽默的感觉。至于其他的一些大牌演员都有些脸谱化,没有脱去过去的模式,这包括大名星刘德华。他的动作戏很好,但表情和语言都未能入戏。这个电影的台词故意选择了一些“左派”革命性词汇作为幽默与反讽,基本上是失败的,因为与整个戏中人物,及其相互关系不合拍,简单说是语境上的失败。 
   
  4 
   
  《天下无贼》从小说到电影的整过变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艺术创作中值得总结的东西。这类小说与电影首要的元素是集中,这个集中既指人物、故事、结构的,也是它内在理念的,或者说文本内部精神的,你要使文本有一个灵魂。短篇小说中尤为重要,小说《天下无贼》做到了,但还不完全精美,叙事有拉开游离的插入式。电影《天下无贼》从表面看是集中的,例如故事全部在火车上完成的,人物也构成了几对关系,意识形态上也颂扬了正义对邪恶的扼制。但它依然没有一种灵魂与精神上的集中。前面谈了,电影甚至不是讲的天下无贼,而是天下大有其贼。而在贼道中这些人物忙乎了半天,大众没法从中提出一个可供思考的东西。 
  说白了,电影中倾向强烈的是对贼抱屈,最后是惋惜,本应该有的贼人的完美却没有了。贼人改过的基础也没有很大的说服力。改过一定是在内心巨大的震动以后才有其可能,仅有姐姐一般的情怀是不够的。特别是男贼,难道牺牲生命仅仅是因女贼的一个乌托邦美梦。太道德说教了。这就是说人生的细部叙事不够。细节一定要有震撼心灵的作用,人物的心理转变不能外在的添加,而是人物自身在社会语境变化的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