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当代-2003年第1期 >

第72章

当代-2003年第1期-第72章

小说: 当代-2003年第1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陈这类女孩的最终归宿。 


2002年中篇小说专号(增刊)分站赛揭晓
  评委推荐篇目: 
  《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作者:邵丽 
  推荐人:谢曙光、冯秋子 
  《谁都救不了你》作者:李青 
  推荐人:俞白眉、冯小虎 
  《臭豆腐和开裆裤》作者:金炎 
  推荐人:王家骝 
  评选结果: 
  中篇小说专号(增刊)分站赛冠军得主: 
  中篇小说《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 
  《谁都救不了你》 


2002年中篇小说专号(增刊)分站赛评委评语
  推荐人:王家骝 
  推荐篇目:《臭豆腐和开裆裤》 
  作者:金炎 
  推荐意见:十分赞同编辑在导言中对呆子、三丫等人的评点,将每个人物的特点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钱可以抛弃尊严,为了升迁可以出卖朋友,人情冷漠,亲情疏远,就像呆子眼中的世界,似乎一切都变得肮脏不堪,只有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才能寻得清净,传统和现实在斗争中此消彼长。尽管如此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不希望看到这样,美的总是美的,丑的自然会暴露原形。但传统在现实中并不等于墨守成规,只有加进新鲜的东西才能保证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是不得不明白的道理。本期的其他中篇也都各有特色,这么多精彩的文章全集中在一起真是有点让我目不暇接。 
   
  推荐人:俞白眉 
  推荐篇目:《谁都救不了你》 
  作者:李青 
  推荐意见:我喜欢这个小说,最主要的理由是它和同期的其他几部比起来,不那么胸怀大志。《当代》上发表的小说,胸怀大志的多,愿意老实说一个故事的少。我觉得做一个目的单纯的说故事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所以虽然这个故事的解决办法让我略有些失望——我个人意见是它有些随意和牵强了——但我还是愿意为这个说故事人鼓掌。 
   
  推荐人:冯秋子 
  推荐篇目:《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 
  作者:邵丽 
  推荐意见:王跃进是这部中篇小说及至这期增刊最为丰满的人物。作者邵丽以内力衍进生活,抖动市郊有气无力的校园、校外的小河沟和野生芦苇,准确导向阴郁、空虚,萎靡了很多时日,然后“心里和脸上都狠着,像是随时准备杀一个人”的王跃进;青年教师王跃进以稀有的言辞,节制甚至疏懒的行为,将地区农校炎烈、沉寂的日子,磨蹭出了响声,使这部以大学毕业的农村青年为轴运转的小说,不那么简单地在作者的手中被动排演,输入思想或是扭转方向,玄浮或是设置,而更多地依据人物本来的伸缩可能,拓展人性的世界。作品在极为精当的客观叙述中,凸现隐蔽至深的主观感受。人物若轻若重,似条缕那样飘逸,痛苦地,或者恶狠狠地荡漾在一种无法逃脱、无法拒绝的生活质量里。 
  小说的后半部分,不似前一部分出色,或多或少踩踏到了公共生活里,于是,那个极具隐蔽性和个性的王跃进,在作者手上,变得有些虚弱。是不是王跃进已做了不大不小的干部,因而有了想要为他证明或者模糊一点什么的企图和愿望?后面的部分快速流变,生活场景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人物内心强烈的对于生存质量的否定和要求,也在有意无意中流失掉了一些,具象化和庸俗化了一些。 
   
  推荐人:冯小虎 
  推荐篇目:《谁都救不了你》 
  作者:李青 
  推荐意见:很久都没有看到像这样每篇文章都确实值得一看的《当代》了。我是流了泪的。年过四十的住家男人,干涸的双眼没有泪。我的泪流在其他地方。 
  《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之精致而散淡,《国贸西》之白领而非丽人,《遗产》之异国而风情,《臭豆腐和开裆裤》之喻世而隐言,均非凡品。相形之下,倒是《黑白》让我三次放弃阅读。并非因为它太烂而无法继续阅读,而是因为太好。所以我又一次拿起它来。《三依依》看鲜活的生命寸断于名利,就是所谓“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符合最经典的悲剧定义。 
  最打动我的是《三依依》和《谁都救不了你》。阅读的时候我甚至听见心底深处泪流汩汩的声音。其实不过爱情故事而已。然而“我和你,男和女,都逃不过爱情”。 
  《三依依》和《谁都救不了你》一样好。以前我会觉得它们没有《黑白》深刻。可难道一定要狄更斯才深刻吗?《白毛女》就一定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深刻吗?惜乎《当代》有死规定,每期只能投一票。决定把这一票投给《谁都救不了你》,是因为它的题目。其实可能改成“谁也救不了你”,音韵上更加好听一些。人生于世,万事皆灰,只有孤独是绝对的。抄一句德国大作家黑塞的诗:“此人不识他人面,人人彼此绝消息。”黑塞是个红透全世界的作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却因为孤独而数度自杀。是的,谁也救不了你。也许只有儿子救得了。 
  盼望《当代》多出这样的增刊。 
   
  推荐人:谢曙光 
  推荐篇目:《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 
  作者:邵丽 
  推荐意见:我很钦佩《当代》的编辑们所独具的匠心,其2002增刊“中篇小说专号”甚至比正刊更具吸引力,选载9个中篇都很好看,且各具特色,编辑在《目录》页对每篇小说的“提示语”精辟至极,真使我不敢再提笔写什么“推荐意见”。 
  相比之下,我最喜欢邵丽的《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她从容、真实、精到地展示了当代中国正在日益壮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客观生存状态和主观生活体验,较之社会学家对社会中间阶层的观察和研究,更为鲜活,更具亲和力。 


评委感言
冯秋子 
  这一年的《泥鳅》很有味道。刚开始阅读,觉得《泥鳅》语言过于平实,作者力求准确清晰地表述,可是语言缺少感觉、味道。但是很快,我就觉得语言问题在于在这部作品中微不足道。长远地看,语言没有阻碍作者的思维向纵深方向伸展,没有削弱和埋没作者对于社会存在作诚实的探求和独立的判断,没有在触及敏感问题时犹疑不定、闪烁其辞,或者绕道而行、偏离最客观、最恰当的认知,没有不去帮助作者,给予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人以至深的理解和同情,而且,它不扭捏姿态,不胡滥抒情,不以救世姿势自我虚张,它携带沉重和苦难的行走,与作品中人物的沉重和苦难一样,都是无声的、无奈的,二者相互照映,产生的震慑力是巨大的。悲悯在每一个字句后面,在作者的心里。因而,文字没有什么着意表现的痕迹。就如一个人,在进行了诚实的劳动以后,回家去了。尽管作品中设立的作家形象,与以往作品的类似构造相比,没有太多创新,但没有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 
   
  王家骝 
  今年的拉力赛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当代》也陪伴我度过了一年的时间,全年总共7期,每期都有值得一看的佳作,题材也很广泛,让我每期可以一饱眼福。由于同时还是接力赛的读者评委,每一篇文章还要认真看过,在推荐意见里努力写出自己最真实的阅读感受,以尽到读者评委的责任。在全年的好作品中印象最深的是《经典关系》。它读起来很畅快,真是一口气全部读完舍不得放下,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最直接的判断也往往来源于此。此外作者平民化的写作视角也让我备感亲切,各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纠缠在一起,展现出普通人多姿多彩的生活;不得不说的还有方言的写作,在小说中重庆方言被运用得炉火纯青,诙谐幽默,在言语中透露出生活的智慧;而几个主要人物:茅草根、东方红、老岳父等等,在时间过去了近半年在我脑海里还留有印象,都是很有个性。其它的分站冠军也都各有特点,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还是《经典关系》要更胜一筹。 
   
  俞白眉 
  一年的评选结束了。在今年《当代》一共七期的诸多中长篇小说里,还是有些作品让我愿意为之浪费时间,如《经典关系》。小说本来是没用的东西,如果做不到让人愿意为之浪费时间,我觉得它起码不应该算是成功的。我愿意形容它是一部热情的好看的或者说有些趣味的小说,这一点太难得了。 
  我的偏见是,所谓文学似乎越来越要变成文学工作者的小型聚会了。大量的小说常常是从作者的笔下始,中途取路编辑部,到评论家的眼前止。这样壁垒森严的小说圈里流传的作品,通常很文学,也很文学腔,很现实,也很伪现实,微言大义悲天悯人高瞻远瞩雄心勃勃,惟独缺少的是一点点趣味。 
  这个现实太让人奇怪了——生活之针刺向我们,几乎时时刻刻都赐予我们或疼痛或欢笑或颤栗,那每一次疼痛欢笑与颤栗本应该都直接导致一点小小趣味的诞生,而我们的文学作品,怎么可以冷漠到对这样的趣味都视而不见? 
  最后要感谢《当代》杂志给了我这样一个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能够自由的胡说八道大放厥词真是幸运的事。 
  祝明年的《当代》杂志越办越好,销路越来越广,读者越来越多。 
   
  谢曙光 
  由于对小说的消费偏好(我基本上拒斥散文、诗歌和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我每年差不多不加选择地随意翻阅二三百篇中外当代长中短篇小说,一年下来,能留下一鳞半爪印象的屈指可数,盘点2002年所消费的小说,也就是这篇《经典关系》了。其实好作品,就是那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所谓“经典”,也就是那些可供人世代不断消费的精神产品。 
   
  冯晓虎 
  我始终不相信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说他们每个方面都妙不可言:民主、自由、人权、财富、舒适、和平……但它们在一个地方肯定不大妙,这个地方就是文学。发达国家的文学,已经不太像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或者说已经失去了文学所应该具有的威力。艺术上升到高级层次,多半就会百般精雕细琢,极尽宛转曼回之能事。这样的艺术,供人把玩,当然妙不可言,然而却一定会失去夺人心魄的冲击力和浑然天成的原始野性。 
  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已经发达了,或者准发达了,所以文学百分之一万要式微。我向来对这种想法相当血脉贲张。毫无疑问,中国的当代文学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静候我们去穷尽,还有无数的史诗传奇等待我们去书写,而这一切,正因为我们还不是发达国家。我们这个时代还是一个需要英雄并且正在产生英雄的大时代。作为这个大时代的同龄人,我们堪称真正的时代宠儿。《龙年档案》描写了这个大时代,所以说柯云路是一个优秀的作家,相信是站得住脚的。 
  现在的文学奖很多,阵仗比《当代》摆得大的也尽有。然而好像还没见过把评委意见白纸黑字印出来的。印出来的好处有二:一是像我这样的老文学青年终于可以在《当代》上堂而皇之地发表自己的文字了;二是评委必须将自己的意见置于广大读者雪亮的眼睛下面。这就不止是海选了,而且是署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