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探脑的,若是被人看见了,看母亲回家不说你。”
婧琪也不理会姐姐的训斥,大声道:“姐姐,姐姐,我刚刚看着好像是杜姐姐家的车马?她怎么来了?”
嫣然一听,可能是自己的好友杜婉,便差了丫环去下面看看,不大一会儿,那小丫头便跑了上来,“姑娘,是杜小姐来寒山寺上香,来斋馆用饭,可是雅间没了位置,只好再去找一家。”
“你这傻丫头,既是这样就该请杜姑娘上楼来,好了,快去隔壁找世子爷,请他去迎杜姑娘。”嫣然待小丫头出去,便对黛玉说道:“妹妹别见怪,这杜家的姑娘和我们是好友,人也和善,你不如见见,大家在一起畅谈,也是件美事。”
黛玉欣然答应,就听见外面传来阵阵脚步声,门被打开了……
第30章 游寒山寺枫桥赏春(中)
杜婉的性格很是飒爽,倒有些北方佳丽的脾性,后来黛玉听嫣然姐姐说,杜婉的母亲就是京城人士,外祖家是三朝元老,很得皇帝的赏识。
杜婉随了母亲的性子,在苏州的大家闺秀中风评极好,人人都愿意和她来往。
再说杜婉见了黛玉,喜欢的不得了,心中就好奇,这么一个出尘脱俗的水乡姑娘,怎么她在苏州住了这么久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杜婉乐得挽着黛玉的手非要认干姐妹。
嫣然三姐妹悠闲的坐在那里,“你又来了,吓着我们黛玉,致远哥哥到时候还不找你算账?对了,你怎么来寒山寺了?我记得你们家是不大信这个的呀。”
杜婉听了嫣然的话,刚刚还兴高采烈的样子,像是被霜打了似的,唉声叹气的坐回到了椅子上。
“别提了,我娘病了,我是来给我娘亲来祈福的。”
嫣然等人互相看了看,“不对啊?前两天我们和母亲去你家的时候,看见杜伯母还好好的,怎么就……”
“唉,这事儿说来话长,这里也没外人,黛玉可是我认的干妹妹。”
杜婉拉住黛玉坐在自己的身边。
她叹道:“我们家那点子事儿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还不是我那个堂妹闹腾的!”
杜婉见黛玉懵懂的样子,就说到:“我大伯家只有个嫡出的女儿,从小体弱多病。不是我这个做晚辈的说闲话,大伯母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的,非说道观的神仙能护住她女儿,竟是遁入了空门,带发修行。就因为这个,我父亲最忌讳这种事,今天还是我和哥哥苦求,他才肯让我们出来。”
嫣然等也对黛玉说道:“你是没见过她那个堂妹,好好的一个姑娘,非要整天论什么道啊,空啊,后来,杜伯母看她父母已丧,好心想接她回家去住,她倒说什么?‘侯府公门,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杜伯母心气儿又高,回家就气病了。”
嫣然说到这儿,诧异的问杜婉:“难道,这回又是你那个叫妙玉的堂妹出了什么乱子?”
“可不是嘛!大伯和大伯母去了之后,我父亲曾亲自去道观里接我那堂妹,你们是知道我父亲的,那么不喜欢道士尼姑的,为了她,还是去了,可就是这样也没能接回我那堂妹。昨天我娘去知府夫人家给她们家女儿添妆,结果无意中谈话的时候,我娘才从知府夫人那里知道,我那堂妹和她师傅竟是三天前上京去了。娘亲回家就病倒了,我爹也是大发雷霆,你们说,有这样的人嘛!”
杜婉气愤的不得了,众人忙安抚她。
黛玉虽是第一次见到杜婉,但是很喜欢这位姐姐的真性情,连忙倒了杯香茶给杜婉。
杜婉小小的抿了一口,“还是我的黛玉妹妹贴心。”
杜婉眼珠一转,笑呵呵的问道:“黛玉妹妹是不是尚未许配人家啊?我有个哥哥,一表人才,最是……”
黛玉未等杜婉说完,羞得躲在了嫣然的后面,幸好这个时候严嬷嬷在楼下喝茶。
嫣然护住了黛玉,没好气儿的看着杜婉。
“我说你这个人越来越不着调了,快说正经的。”
杜婉见黛玉的确是有些不好意思,也觉得自己刚刚的话让小姑娘臊着了,赶紧岔开话题,“咳,说正经的,我娘昨天气坏了,但是一想侄女就这么跑去京城也不是回事儿,就想着叫人把她找回来,若是真的想出家修行,在我们宅子里修个道观就好。”
黛玉在一旁听了个大概,却也明白了七八分,世家小姐出家带发修行,也不和家里的亲人打个招呼就跟着师傅去了京城,婶婶还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侄女的事情,怪不得这位杜妇人心中窝火呢。
话说,苏州城里吃斋念佛的人不少,离着寒山寺、灵岩寺又近,这些小道姑小尼姑们便经常跟着年长的师傅去苏州大户人家打秋风,毕竟,出家人也是要吃饭的嘛!
妙玉的师傅就是个路子广的人,常去给那些夫人小姐们请安,因妙玉是大家闺秀,长得漂亮,也时常带着她。只是妙玉为人孤傲,甚不合群,和她姐姐杜婉截然不同,几次三番,苏州城里的这些世家小姐们便也不愿意和她往来了,毕竟,谁愿意没事儿上杆子的被讽刺呢?
杜婉和东平侯家的几个姑娘好,说话也不忌讳。
“我们家从来不曾亏待过她,大伯去世之后,那些名贵的古玩全部都给她送去了,有一件还是我们家的传承之物呢。”
素嘉知道这件东西,她上次听知府家的姑娘说,去道观里送香火钱的时候,妙玉还用一个成窑的杯子招待过她,“我知道,听说你这个堂妹可是大方,别人去吃茶,都用成窑的杯子招待。怪不得她说,富贵人家,她是再不去的,原来是将这些东西当成了俗物。”
黛玉很喜欢这个新认识的杜婉姐姐,便赶忙岔开话题,分散杜婉的注意力,果然杜婉的脾气来的也快,去的也快。
嫣然心思缜密,嘴角掩笑的拿眼觑着黛玉,黛玉看的分明,又想到刚刚杜婉姐姐调侃自己的话,便越加的不好意思。
众人用了午膳,一看天色也不早了,嫣然杜婉等人也怕回家迟了,家中的长辈会惦记,便叫丫鬟去请隔壁的几位少爷,不料小丫鬟却回来禀:“几位姑娘,隔壁的致远少爷遇到了一位同门师弟,正在那里讨教课业呢,还请姑娘们稍等片刻。”
几人听了,只好依旧回坐到位子上,黛玉心疼哥哥劳累,有心想要去看看,但是又知道礼教不合。
婧琪年纪小,等了片刻就有些不耐烦,她才十一二,正是坐不住的岁数,“我说致远哥哥也是性格太好,只要有去请教学业的就全都详详细细的告诉人家,那些人也是,早知道致远哥哥明年就要参加春闱,还老是去烦他,怎么这样啊!”
嫣然、素嘉听罢两个忙呵斥了妹妹。大约半个时辰左右,致远等人这才来接几位小姐。黛玉看的分明,哥哥的脸色说不上是好看,莫非是吵架了?再去看东平侯世子,也是一脸的严肃。
刚刚还叽叽喳喳的婧琪看哥哥的样子,早就不出声了。
三方人马分别上车,这浩浩荡荡的队伍当然要比来的时候庞大的多,十几辆的马车拉着众人直往苏州城去……
第31章 游寒山寺枫桥赏春(下)
一进了苏州城三方人马便分开而行。
致远特意选了苏州最热闹、最宽敞的一条大街走,黄昏时分的苏州城人来人往,各种小食摊上传来阵阵香气,引诱人流连忘返。捏糖人的,买桂花糕的,烧小馄饨的,孩子们都欢喜的围着。
黛玉的车窗是用竹帘做的,上面糊了细软烟云锦,外面看不见车里的人,黛玉却能隐约的瞧见外面的景致。
严嬷嬷见黛玉虽然是端端正正的坐着,但是眼神不时的飘向车窗外。严嬷嬷心中微微一笑,却也不阻止,只是问道:“姑娘,苏州的老百姓管这条街叫夜市,知道是为什么吗?”
黛玉回过神来,听了严嬷嬷的问便说道:“是因为大家都在黄昏时分出来买东西,卖东西?”
严嬷嬷点头称是,“其实,这苏州也有早市,酒家饭馆的伙计都会起了大早出来购置鲜果蔬菜,不过寻常的老百姓们更喜欢在黄昏的时候来夜市,姑娘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她有意给黛玉讲讲这些东西,就是不希望黛玉将来成为一个不知道油盐米贵的大家小姐,不是说句不客气的话,谁还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是大富大贵呢?严嬷嬷原来在东平侯府的时候,公主就买过一些犯官家的女孩做丫头,那些原本也是金枝玉叶,娇生惯养的长大,后来家中犯了事,还不是要被卖掉,长相一般的或许还能进入大户人家躲过一劫,长得姿色艳丽的,早早就被卖到那些污浊之地去了。
严嬷嬷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也是正二品,就是因为皇帝登基的时候站错了位置,才惹下了祸患,全家人抄的抄,死的死,自己被送进宫当了宫女,如今韶华易逝,她也成了个老太婆了。
初次见到黛玉,严嬷嬷就觉得这女孩子惹人怜爱,七公主也告诉自己,将来她这辈子怕是要跟着林姑娘了,所以,严嬷嬷便越发的上心,希望黛玉能够真正的长大。
黛玉虽然聪明伶俐,但是到底不熟悉这些东西,最近料理家事,哥哥说她年纪还小,也不用看账册,先学习处理后宅琐碎就好。
“黛玉猜想,是因为苏州的百姓一大早就需要劳作,根本没有时间去上街买菜,一天忙碌完了,也该是准备晚饭的时候,所以这夜市异常的红火?”
她迟疑的看向严嬷嬷,对自己的答案也并不十分的确定。
若是叫黛玉写上一首绝句或是评析哪位大家的画作?黛玉必然是通透之人。但是对于严嬷嬷的提问,黛玉可没那么自信。
听了姑娘的回答,严嬷嬷一指前面的一个小菜摊,黛玉顺势看去。
东西不多,看得出是卖剩下的蔬果,差一点的有的土豆、白菜、青椒、白萝卜;好一点的还有春笋等,杂七杂八的放在一起,三四个年轻的小媳妇正在细心的挑选着。
严嬷嬷就耐心的给黛玉解释:“姑娘看,这些人都是苏州最一般的百姓,他们吃的东西必定是最便宜的,你说,什么时候买东西最便宜?”
黛玉恍然大悟,当然是晚上的时候来买菜最便宜了,一天下来,这菜已经不新鲜了,价钱自然也会往下降一降。
“嬷嬷,我懂得了,谢谢你教导黛玉这些东西。”黛玉马上就能领会严嬷嬷教导自己的含义,心中越发的敬重这位在宫中历经风雨的老人。黛玉看到严嬷嬷,就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乳娘王嬷嬷,自回了扬州,王嬷嬷便说她想念家中亲人,想要回乡看望看望老街坊老邻居,暂且就先不和黛玉去苏州了。王嬷嬷虽然没有提到离开的事情,但是黛玉看的分明,自己的这位乳娘是有了走的心思。但是人家到底没说,黛玉也不好明问,再者,那时候家中还忙着父亲的丧事,实在没心思再理会这些事情,黛玉就单独给了王嬷嬷二十两银子,叫她先在家歇上两日。
等到黛玉和哥哥致远决定要离开扬州,扶灵回乡的时候,也曾叫小厮去请王嬷嬷,但是乳母派人告诉自己,叫她不必担心,等黛玉到了苏州,王嬷嬷自然回来找她的。
王嬷嬷不是家生子,是当年从外面买来的奶妈妈,黛玉见来人如此说,就将卖身契托付了妥当的人捎给了乳娘,时至今日,也没有王嬷嬷的一点消息。
紫鹃也劝自己不要伤心,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王嬷嬷不愿意再离开故乡,想要和儿子团圆,姑娘应该高兴才是,不过黛玉心中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伤感就是了……
黛玉理了理思绪,忽然想起家中日日所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