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嫡子难为 作者:石头与水[晋江版] >

第123章

嫡子难为 作者:石头与水[晋江版]-第123章

小说: 嫡子难为 作者:石头与水[晋江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倒是敢分派。”方皇后浅笑,“蜀中人物俊秀,风景别致,也算不得荒野僻地。”不过,老永宁侯曾连任三任江浙总督,在江南根深蒂固,自不必提。
  魏太后那时连苏杭蜀中是哪儿都不知道,她只记挂着皇后娘娘喜欢香片、卫家小姐独爱铁观音……直到约摸一年后,二皇子给舅舅求情,被先帝训斥。还是方皇后出面,保住了李大人的性命……后面的事,魏太后就不知道了。只是宫里再没有二皇子好才学的传言,取而代之的是二皇子喜欢上了花鸟儿,听夫子讲课竟带了笼子鹦哥儿,夫子念一句,那鹦哥儿学一句,把夫子们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先帝如何责罚二皇子云云。
  当年的二皇子也是先帝硕要仅存的皇子之一,如今的福亲王。
  就是自打那时起,魏太后对卫王妃多了几分小心翼翼。那会儿,魏太后与几个相好的小宫女会偷偷嘀咕,说卫家小姐将来必要配给太子的。
  可是卫王妃足小太子七八岁,年纪上绝不相配。而后,方皇后为太子选了靖国公家的小姐为嫡妻。
  如今,魏太后世事历练,方察觉,莫非打一开始,方皇后有意让卫王妃接触政事,便是为了当时还没影的镇南王世子布的一步棋?
  是了,现在想来,先镇南王无嗣,先帝提及过继之事,先镇南王却几番难定心意,因此事,先帝没少与方皇后抱怨。
  在二十几年后,魏太后幡然醒悟,难怪,难怪卫氏会入主镇南王府!
  思及往事,魏太后恼恨不已,叹道,“可恨我当年无能,让你二表哥受了多年委屈。”
  饶是以魏宁的玲珑心肝,也猜不透姑妈这句话为的是哪端。
  方皇后二十多年前的一招布局,魏太后今日得以想透,只是此事,当初她做不得主,到如今,卫王妃早以入主镇南王府多年,育有一子一女,嫡子得封世子。魏太后就是想算前帐,也不知从哪里算起,只得叹一声,“日后可不能让这种毒妇进门了。”
  魏宁更接不上话,魏太后已道,“叫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过来,五皇子年纪小,让他安心念书吧。”
  如此,方有明湛入帝都一节。
  魏太后见了明湛,也有自己的小心眼儿。魏宁一句话给魏太后提了醒,对于魏太后,骤失二子,已经让她伤心的找不着北。可是,对于明湛,亲爹是去伴驾伴没了。
  镇南王府的厉害,魏太后也知道一些皮毛,自个儿先痛哭一阵,想着倚老卖老,明湛总不好冲着她这亲奶奶来要亲爹。
  其实,真是魏太后想多了。
  祖孙抱头一场痛哭后,明湛只问了问如今的消息,劝慰了魏太后几句,也没找魏太后要人。
  哭了半晌,明湛又喝了半盏茶,见凤明澜等人都在,红着眼睛道,“皇祖母成日在宫里,与外头的事并不多知道。如今几位皇兄都在,想当初,我幼时来帝都便住在宫里,皇伯父待我比诸位皇兄们还要亲切三分。我敬皇伯父也如同敬重我父王一般无二,只是谁承想,天有不测风云,竟发生这样的事。自从接到帝都公文,我的心里没有半刻安宁,只将镇南王府诸事草草交待一般,便与三哥来了帝都。只是如今到底如何,还得请皇兄们给我们准信儿。”
  未等人开口,明湛已起身道,“皇祖母镇日忧心,我们做孙子不能分忧已是不孝,也不便以前朝事扰了皇祖母的清净。二皇兄,不如我们去前面说吧。”再客气的问一句,“还得请皇祖母允准?”
  所以说,魏太后根本是白担心,明湛如何会与他歪缠,弄不清个是非原委,反倒容易落下口舌。
  如今,许多朝臣亲眷的都是拿了事找魏太后拿主意,种种赞誉让魏太后有些晕头,想着自己也有几分才干,故此,对于明湛要避开自己的行为,心里就不大舒坦,暗道,这哑巴开了口倒比常人的口齿还伶俐三分,到底不便相拦,任明湛等去了。
  明湛的脾气,大多是只听说过没见识过。
  凤明澜兄弟却是见识过的,明湛要单独说话,兄弟几人难免暗自叫苦,生怕他哪根筋不对,闹将起来。如果明湛躺地上打滚儿要爹,谁拿他也没辙。
  “不瞒几位皇兄,我那边也有人送信,说是四月初三,皇伯父与父王双双失踪。”明湛叹道,“这也是件稀奇事,就是真的,说出去怎样取信于民。咱们自己想想,周围万儿八千的侍卫围着,倒丢了皇上、王爷,国之大稽。不说别的,史书上要怎么记这一笔,某年某月某日,于行宫大营,千万人之中,皇帝、亲王离奇失踪。咱们就要被后人笑话死了。”
  凤明澜真不好开口,握拳咳一声,尴尬道,“明湛,不瞒你说,这里头更有些事,实在不便述诸纸上。”
  凤明祥接口道,“说起来都是扬州知府那个狗才,献上了几位佳人孝敬父皇、王叔……”
  竟是桃色事件,明湛目瞪口呆。
  “内侍们早上叫起,就见连带伺候的女人,都不见了。”凤明瑞补一句。
  明湛觉得自己在听话本小说,唉呀,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哪。难怪凤景南随驾,只带侍女不带妃妾,原来早知道路上有艳遇啊,此刻,明湛真想感叹一声,“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哪。”嘿嘿,这就不色了吧,真是报应啊。
  心里幸灾乐祸了一回,明湛面上大怒,“这该死的扬州杀才!他如今在哪里!”
  凤明澜其实也是一肚子苦水,老爹因桃色事件失踪,说不得道不得,满肚子的火只得撒向献人扬州知府,此时听明湛问,也是满脸恨意,“我倒是想他活着,只是这个杀才自知罪孽深重,早已杀尽谢罪。死了他一个,莫不以为就能逃过这满门大罪!”那模样,定是不能善罢干休的!
  明湛又不解道,“行宫之中,侍卫森严,想来也没有地道之类的,哪儿能说偷人就偷人呢?”
  偷人这二字用在这儿当真别扭,凤明澜低声道,“并不是在行宫。”
  明湛再惊,“莫不是秦楼楚馆?”
  “快噤声。”凤明澜轻斥,“也太不着边际了,是在扬州知府献的园子里。”
  倒不知那短命的扬州知府献的是何等绝代娇娃,倒让两只老狐狸中了美人计。美人膝,英雄冢,老话果真不错。
  明湛接着问了调查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显著进展。明湛便要回府安置,再三叮嘱几位皇兄,一有信儿定要派人知会他。
  凤明澜忙道,“这次请明湛来,我们兄弟也有个不情之请。”
  “咱们都是兄弟至亲,皇兄们尽管吩咐就是。”
  “是这样,”如今明湛谈吐文雅许多,凤明澜遂放下心来道,“因父皇在外,如今朝中事务繁冗,正当咱们兄弟齐心协力之时,我知道你素来严谨,不愿插手帝都之事。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父皇、王叔陷于外,我们兄弟更当同舟共济,以待父皇、王叔平安归来,方不负长辈教导,也不负朝臣万民。”
  凤明澜的建议也是兄弟三个商议过的,凤景乾走时,也是让他们三个商议着行事,如今凤景乾安危不定,三人少不了生些别的心思出来。镇南王虽为藩王,不过对帝都影响极深,当然这种影响是双方面的。当年肃宗皇帝登基之初与镇南王不和,一意削藩,三战三败,最终被孝显太后废去帝位,改立睿宗皇帝。
  自此之后,帝都在立储之时便会着重考虑将来的太子与镇南王府继承人的关系,故此,明湛不论对谁倾斜,必然会影响立储一事。
  明湛推辞道,“皇兄既有吩咐,实不该辞,只是我本没理过政事,就是在镇南王府,也不过是听臣属们的主意,在朝中,更分不清东南西北,怕帮不上皇兄们,反倒出乱子。”
  凤明祥跟着劝道,“你就别跟咱们客套了。就是暂时不明白,也能学呢。我们实在是想你帮把手,也不是虚应你。”你啥都不明白,怎么知道把明廉带到帝都?倒叫亲姐姐掌政?骗鬼呢。
  “诚心相邀,湛弟就应了吧。”凤明瑞素是一张冷面,此时也有几分殷切。
  他们兄弟都是皇子,既无太子,谁不想争上一争,所以都在争取朝臣的支持,一时间,谁都不愿意得罪人,臣子们倒抖了起来,朝中乱的跟菜市场有的一拼。与其去争那些没脸皮的东西们,倒不如各凭本事,谁能争到镇南王府这一大援力,才算江山万年呢。
 
  139、神推

  明湛到下晌午方回府;大管家李明在门口相迎。
  “听说殿下今日到;大公子、二公子都在府里等着殿下呢。”李明躬着身子跟在后面,嘴里噼哩啪啦的跟明湛报告。又问明湛是不是先去更衣;热水衣裳都备下了。
  明湛只觉得大管家越发的啰嗦,完全没想到李明是激动的过了头儿。他儿子李诚如今在明湛身边儿,颇得脸面,如今又随着明湛回了帝都,那举止作派,比原先硬高一个等级档次,他这做老爹的,怎能不欢喜?
  要知道奴才们也人,并不是木头桩子;自然也有喜怒哀乐;李明心中喜悦,就有点儿激动过头,“大姑奶奶、四姑奶奶都差人来打听信儿了,问殿下什么时候有空闲;两位姑奶奶要回来省亲。”
  “自然是我先去探望姐妹。”明湛边走边吩咐道,“请三位兄长到我院里说话吧。”
  明廉虽与明湛一道入宫给魏太后请安;不过,他素来不理军国大事,几位皇子与明湛商议事情,他便先一步回来了,也没耽搁吃午饭。
  吃过饭,他就有些困,正眯着眼打盹,听小厮来禀:世子殿下回府了。便起身洗了把脸,过去与明湛相见。
  明廉还挺热心的问一句,“你吃饭没?估摸着肯定宫里留饭,就没等你。不过宫里的饭向来难以吃饱,还是叫小厨房再做点儿垫补垫补。”
  “谢三哥关心。”明湛去了外头的大礼服,因不未洗澡,随便套了件袍子,腰间也没束带,先问候,“大哥二哥在帝都一向还好吧?”
  明礼叹道,“我们一切都平安,只是父王……”其实虽然明湛占了世子之位,可这完全在凤景南的意料之外,几个儿子中,明礼最得凤景南看重,与凤景南感情也最深。
  这不,凤景南才失踪半个多月,明礼的脸色已憔悴黯然的叫人心疼敬佩。
  相对于明礼,明义倒还是老样子。
  至于明廉更不必提,民间有句俗语叫“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就是用来形容明廉的不幸的。他前头两个哥哥,魏妃地位已经很稳固了,明廉这朵锦上之花,实在不怎么着眼。再者,明廉文武平平,既不似明礼是长子得父亲重视;也不似明义那样喜欢跟在母亲身边,为母亲分忧;更不比明菲是母亲唯一的女儿来得宝贝;总之一句话,明廉就这样被忽视着长大了。
  所以,明廉对于凤景南也没啥太深厚的感情,从他头一句问“明湛是否吃饭”而不是“父王咋样,有没有最新消息”就能知晓一二。
  明湛一路颠簸,又在宫里消磨半日,早便累了,说道,“如今皇伯父生死未知,朝中未立太子,人心思变,难免会往这上头钻营。大哥二哥可曾听到什么风声?”
  明礼还未答,明义已道,“外头也是乱糟糟的,我们也没个主意,自然跟着殿下走,殿下支持谁,我们就支持谁。”
  明湛点了点头,“我们在云贵有家业,何必搀和这些事。我也是想跟哥哥们通个气,切莫伸手,伸手必被啄。”
  气氛有些冷凝,明湛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