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洪荒之无极圣帝 >

第96章

洪荒之无极圣帝-第96章

小说: 洪荒之无极圣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今的天庭原本就是以瑶池的一些老部下为基础组建,是以瑶池才可以在不到千年,不动声色的掌控了天庭一般的实力,通过这千年的瑶池不断的彰显自己的存在,而玉帝在瑶池的强势之下,只得隐忍。
    天庭的一些重臣看到玉帝如此的表现,更加衬托出瑶池的强势,让一些摇摆不定的大臣们风向已经转向投靠王母娘娘。
    天庭之中的争权夺利不提,无极与三清圣人论道一千年后,无极、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就各自的离开,回转自己的道场,无极刚刚进入天庭,就发现了天庭之中的一些变化,随后就从天道之中知道了瑶池现在的一些作为。
    但是无极并不生气,毕竟昊天的天帝之位虽说是无极推荐,但是昊天居然胆敢算计自己,无极自然不会再对昊天存有好感,亦是不会再帮昊天,对于瑶池的一些小动作,只要不涉及自己的紫微宫,无极就默认了。
    无极回到紫微宫之后,就下令身边的童子,将杨戬叫来,对他吩咐了要注意事项,察看了他的功课,之后开始闭关修炼,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封神大劫。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司法天神 大禹野心
    无极想要清净的体悟大道,但是一直留意无极这个紫微宫的瑶池,却是不让无极清净,前来求见。瑶池虽然不知道无极是否回归紫微宫,但是此时的瑶池必须来紫微宫,求教无极。寻求无极的支持。
    此时的瑶池虽然已经将天庭的大部分全力都掌控在手,但是这是建立在现有的基础上,要是无极和天道六圣对于瑶池的行为不满而算计瑶池的话,瑶池唯有惨淡收场。
    是以瑶池现在需要无极和天道六圣的支持,或者默认也好。瑶池还没有靠近紫微宫,无极就已经发现。吩咐身边的芝女前去迎接,自己则是出现在紫微宫大殿之上。
    片刻之后瑶池就在芝女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殿,瑶池现在对于无极可不敢在以道友相称,以前是不知道无极的实力,不知者不罪,但是此时瑶池已经知道了无极的实力,自然的不敢托大。
    瑶池道:“瑶池拜见无极天尊,祝天尊圣寿无疆。”无极见到瑶池对自己还有礼貌,对于瑶池擅自夺取天庭权利的不快,却是消散了不少。无极道:“道友请起,道友身为天庭的王母娘娘,责任重大,处理天庭事物繁忙,今怎会有闲情来我紫微宫?”
    瑶池道:“天尊,今曰本宫前来乃是因为近些年来天庭的法度有些松散,玉帝和本宫又没有时间管理天庭众臣,听闻天尊的弟子杨戬乃有德之士,他也算是本宫的外甥,本宫亦想好好的弥补一下当年我和玉帝对于他们母子的亏欠,本将想要任命杨戬为天庭的司法天神,帮助本宫和玉帝管理天庭众神,整顿天庭法度。”
    瑶池也是有身份的人物,自然不可能一见到无极就像无极说,我要投靠你,但是此时瑶池将杨戬任命为司法天神,这个职位的权限比之玉帝和王母娘娘亦是不差多少,就是对于二人也有一定的监督权限,可谓是天庭之中,玉帝、王母娘娘之下,亿万众神之上。
    瑶池将如此大的权柄交给杨戬,自然是有所求,无极要是答应了,那么就代表无极答应支持瑶池。无极明白了瑶池的意思,但是无极有着自己的打算。
    杨戬现在的修为虽然不错,但是阅历和经验确实严重的不足,这对于杨戬以后的发展却是不利,毕竟修道即修心,要是没有一刻圆满的道心,那么他的发展却是有限的。
    让杨戬在天庭这个大染缸里面闯荡一番,对于杨戬还是很有好处的,加上此时封神大劫将近,虽说有着自己的庇护,杨戬不会又什么危险,但是能够不入大劫,对于现在的杨戬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
    而无极知道封神之后,天庭就会成为名正言顺的统领三界的机构,到时杨戬的这个司法天神才可以体现它的价值,不但有着强大的权利还有这天庭的气运加持,可以加快杨戬的修炼速度。
    随后无极就让参童领着杨戬前来,杨戬和瑶池此时却是第一次见面,带瑶池介绍到自己是它的外甥时,杨戬对于瑶池自然地没有好脸色,但是估计老师无极在场,并没有发作。
    无极和瑶池自然地可以想象到杨戬现在的想法,但是无极还是讲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杨戬。杨戬虽然抗拒这个任命,但是老师的法旨,杨戬可不敢无视,唯有乖乖的跟着瑶池离开了紫微宫。
    无极待杨戬离开之后,就开始体悟大道不提,话说当曰大禹以九鼎镇压人族九州的气运之后,就一如既往的处理着人族的政务。百年后大禹年老。此时的大禹却是陷入了一种抉择当中。
    原来大禹发现自己的前任唐尧以及前面的几位人族共主,除了神农氏和伏羲氏之外都是轩辕黄帝的子孙。而唐尧传位于自己则是因为人族已经深受洪水的苦难,大禹治水成功,导致大禹的声望迅速的上升,超过了唐尧自己,唐尧才不得已将人族共主职位传给了大禹。
    此时的大禹就不由得动了心思,既然轩辕皇帝可以让自己的子孙继任共主之位,那为何自己不可以。但是此时的人族共主之位却是推畅禅让制,大禹又不想让自己承担破坏阻止的恶名。
    最后大禹将人族众位长老教导榻前,让众位长老推荐一位闲着继任共主之位。有长老推举皋陶,此人在舜帝之时便执掌刑罚,善于管理恶行,大禹听得此人接任共主之位摇了摇头,言道此人虽执掌刑罚,可是常与生死迁离相伴,必不多寿而且若让他来任共主之位,恐人族又将内乱。
    此时的大禹却是担心皋陶太过能干,不利于自己的计划,是以找个借口推辞了,果然不久之后皋陶莫名其妙的生病而亡,皆言大禹有相人之能。
    大禹第二次召见诸位长老相议,这一次众人推荐伯益,此人乃是为舜主畜,大禹闻得众长老推举此人为共主,就开口道:“伯益待人温厚有礼,却是不错的人选。”
    各方诸侯和长老离开之后,大禹又将自己的儿子启叫道榻前吩咐了一番,并且将人族大部分的实力都交给了启。
    大禹死后,伯益遵循大禹的遗志,接任人族共主之位。但是没过多久,已经顺利接受了大禹大部分实力的启,却是突然的率领着大军反对伯益接任人族共主之位。
    伯益虽然已经是人族共主,但是伯益的实力却是太低,不足以对抗启的军队。大战略数年之后,启最终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夺得了人族共主之位。
    启得人族共主之位之后,建国立号名夏,自封为大王,建都安邑,开启帝位家传世袭。


第一百四十三章
    话说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王朝之后,就开始了家天下,为了表示对于启在王朝之中的地位,人们又称呼启为夏启。以显示大夏王朝乃是启所建立。
    由于夏启的王位来路不正,夏启为了消除这些不利于自己的影响,一心投入到人族的政务之中,做出了种种措施,用以改善人族的生存条件,使得人族在夏启的励精图治之下,快速的恢复着因为洪水泛滥等天灾造成的伤害。人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夏启百年后,就将帝位传于其子太康,再传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扁、胤甲、孔甲、皋、,再传至桀。自启至桀历经十三代,十六传,共四百余年。
    夏朝从曾今的强盛,到衰落,几度中兴。但是到了夏桀即位后不思进取,骄奢(引)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曰夜与宠妃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
    不少对于大夏忠心耿耿的朝廷重臣,纷纷想着夏桀劝谏,但是最终为夏桀囚而杀之,这些事件的发生,让原本就对夏桀不满的百姓,在对那些达成不由得充满着尊敬,但是对于夏桀这个大王,人们却是失望透顶。
    夏桀在失去人望之后,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各方诸侯,终于伸出了自己的爪子,纷纷自立反叛。大夏皇朝这个历经数百年的皇朝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候。
    而此时的另一商部落,却是在少族长汤的带领下,实力迅速的成长,商部落曰益的兴旺,周边的诸侯皆愿意服从汤的安排。致使周边部落的实力,以及生存的环境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自此汤的威望开始在人族之中传播。
    随着汤在人族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商部落现在的实力还无法和大夏相提并论,但是纯以人望而言,汤威望已经超过了夏桀。这让夏桀不由得想起了大夏皇族的起家史。
    外人或许会将夏启作为大夏皇朝的创始人,但是身为大夏皇族,他却是知道一些密信,大夏与其说是夏启建立的不如说是大禹建立的。在他们的心中大禹才是大夏皇朝的创始人。
    他们自然地知道了当初唐尧就是因为大禹的威望已经无人能及,受到万民的推崇,唐尧虽然有心阻止,但是大禹的在人族的威望,以及大禹身后的支持者,让唐尧无力支撑,最后才将共主之位产让给大禹。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汤的存在对于夏桀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是以夏桀在汤觐见之时,借故将汤囚禁在夏台。一直辅佐汤的军师伊尹,一边整顿商部落,安定人心。
    一边又让信使携带大量的财物,前往大夏,贿赂夏桀身边的近臣和大臣。随后夏桀走遍的众臣就开始旁敲侧击的向着夏桀求情起来。虽然刚刚开始遭受到了一些一心为大夏考虑的大臣的反对,但是这些人毕竟不能成为主流。最终夏桀看了汤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夏桀最终还是将汤放了回去。
    汤回归自己的部落之后,就在军师伊尹的帮助下,起兵伐夏。他号召周边的势力反抗夏桀的暴政,背弃大夏,归附商部落。商部落先礼后兵,对于不服从他号令大小势力连根拔起。
    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此。自此长达近五百年的,人类第一个大夏王朝就这样结束了。
    汤在彻底的将大夏击败之后,就将自己的商部落改名为大商。随后汤宴请天下诸侯议事。汤退而就诸侯之位。诸侯皆推汤为天子。于是汤始即位,都于亳。元年乙未,汤在位,除桀虐政,顺民所喜,远近归之。因桀无道,大旱七年,成汤祈祷桑林,天降大雨。又以庄山之金铸币,救民之命。作乐“大濩”,濩护也,言汤宽仁大德,能救护生民也。在位十三年而崩,寿百岁。
    皇位传于太乙,太乙传外丙,外丙传仲壬,仲壬传太甲,太甲传沃丁,沃丁传太庚,太庚传小甲,小甲传雍己,雍己传太戊,太戊传伸丁,伸丁传外壬,外壬传河亶甲,河亶甲传祖乙,祖乙传祖辛,祖辛传沃甲,沃甲传祖丁,祖丁传南庚,南庚传阳甲,阳甲传盘庚,盘庚传小辛,小辛传小乙,小乙传武丁,武丁传祖庚,庚传传祖甲,祖甲传廪辛,廪辛传庚丁,庚丁传武乙,武乙传太丁,太丁传帝乙。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商截教 女娲宫上香
    帝乙为了锻炼几个儿子的能力,在他们还小的时候美酒让他们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其中就以帝辛和微子启两位王子最为出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