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40章

穿越晨光里-第40章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丽娘听了这话松开手,黄天明和姐姐点了下头,扬手一鞭,转眼便冲出了院子。
  o(*^▽^*)ブ下午还有一更
  

第四十二章交支移惊恐失措
更新时间2013…9…3 20:04:42  字数:3628

 “娘!……”邹晨紧紧拉着黄丽娘的手,“这支移这么可怕,不交不行吗?”
  “这是印有枢密相公和广南经略相公的大印,发布的筹募军粮告示,天下无人可违。官家说要收,那就得收……”邹正达双目无神地说道。
  “二伯,咱两家要交多少税?”
  邹正达迷茫的看着地面,脑子里不停的盘算。当初分家的时候,为了省税钱,是和三弟分成一家,在官府里只按一家的税钱走。一贯的杂变,秋粮二百六十石已经交上去了,家里也就是剩下不到二百石粮食,若是交了支移,怕是到春粮前就得买粮吃,虽然手里有卖鹿的钱,然而这粮食肯定要涨价,也不知道能买几石呢……
  他抬起头,“家里剩下的粮食都得交上去怕是还不够,还得买点粮食!……”
  “……不好!三弟妹,赶紧得回内院和你嫂子去准备钱,我现在套车,我们立刻就去下口买粮,怕是明天粮食就要涨价了。”他突然说道
  黄丽娘听了这话,慌慌张张的应下,没头没脑的转了两圈,然后跑到内院喊人去了。柳氏听了这话,急忙打开钱柜,也顾不得在邹青华面前藏私,把家里的钱统统拿出来。邹青华看到两个嫂嫂有这么多钱,只是惊诧了一下,却并没有多过问,三个人抬着钱柜子把钱合力的送到前院。这时前院的车已经套好,邹正达和二郎一人赶着一辆。
  待柳氏跳上车,邹正达说道:“三弟妹和小妹在家呆着吧,我和你二嫂还有孩子们去就成,你们看好门户。”
  “哎!”黄丽娘和邹青华连连点头。
  四郎笑道:“娘不用担心,我们都跟着呢,这钱丢不了!”说完他也跳上了车。
  牛车载着四个人吱吱扭扭的往院外走,黄丽娘等到他们走远,还站在院门口,双手合十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
  邹晨拉着母亲的手,站在院外,隐约看到村子里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到处都是乱跑的人,还听到有人大声哭喊的声音。邹家庄的平静,被支移这两个字一息之间打破。
  “唉!”黄丽娘叹了口气,低低说道:“今年,怕是有不少的人家卖田卖地了……”
  邹晨低下了头。自己只是一个女人,不能改变这个世道,既不能造反,也不能改朝换代,唯一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的这个小家。她拉紧了母亲的手,往母亲身边凑了凑。
  “那,那我外祖家要交多少税?”邹晨突然想起黄姥姥,她很喜欢这个爽朗威武的黄姥姥。
  黄丽娘笑了笑:“你外祖家是不需要交税的,你忘了,你二舅是个秀才,秀才可以免一家的税。所以你外祖家虽然实际是分开住了,但是官府登记的还是一家。”
  邹晨抬起头:“娘,那要是我两个哥哥当上了秀才,咱家也不用交税了?”
  “是啊!”黄丽娘点点邹晨的鼻子,低低地笑道。
  邹晨的双眼突然变得亮晶晶的,她回过头瞪着五郎恶狠狠地说道:“邹兴民,你要是考不上秀才,我就把你切碎了沾着酱吃了!”
  在家人的焦急等待中,邹正达和二郎的牛车终于在晚上回来了。他们后面跟着三辆牛车,装的全部是粮食。
  邹正达跳下车,对着家里人说道:“先把这三车粮食缷下来,咱们自己的最后再缷!”
  一家人七手八脚的把这三车粮食给缷下来,邹正达交给了他们一车十五文的脚力钱,把车夫们打发走。等到这三个车夫出了院子,邹正达才抹了把汗,后怕道:“太险了,得亏早去了一步,要不然去的晚了就买不到了。我刚买完粮食装上车,后面就有很多人赶着车过去买。等我走的时候,粮食就已经涨了一成了。”
  邹青华紧紧捏着衣角,咬咬嘴唇,看了看二哥带回的这五车粮食,犹豫半天没有敢说出口。
  邹正达继续说:“……咱这五车买的都是实在价,三百文一石。我一共买了八十石!这一下子,咱两家的家底算是空了。……”
  黄丽娘念了一声佛,道:“我这心里扑通扑通的,就怕买不到粮食或者是去了粮食涨价了,这下子可算放心了。”
  几个人休息了一下,又把剩下的牛车给缷下来,到最后一辆的时候,邹正达道:“这个别缷了,明天我陪着小妹一起回去,看看你家要不要粮食……”
  “二哥……”邹青华听到二哥这样说,眼泪扑漱漱的流了下来。
  邹正达和二郎把牛给去了套,又给牛清理了身上的毛发,特意的往草料里打了两个鸡蛋,看到牛吃完了草料他们才往内院走。
  到了西院先和邹正业说了会话,告诉他粮食的事,然后把剩下的钱交给了邹晨让她盘盘帐,才回了东院和柳氏两个人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就睡下了。
  邹晨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上今天的支出,然后又把粮店里的卖粮条拿出来算了一下,最后又和钱柜子里剩的铜钱对了一下帐,发现帐不差,就把结果一项项的填上。
  邹青华看到外甥女居然会算帐,奇怪地问黄丽娘:“三嫂,这小晨儿会写字了?”
  黄丽娘眼睛闪了闪,笑道:“她呀,就是识了几个数,心里明白,能算个帐,只会写几个算帐的字,就这还是她几个哥哥教给她的!”黄丽娘本能的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早慧的事情说给任何人听,哪怕是小姑她也有所保留。
  听到这话邹青华都觉得很了不起了,她站起身走到邹晨身边,看到她往上填一些自己不认识的字,赞叹道:“三嫂,你家这几个孩子的家教啊,那真是没得说,瞧瞧这小晨,会做饭,会带孩子,会做家务,又会写字……将来也不知道是哪个有福气的给娶走了。”
  邹晨听到小姑姑这样说,差点捂嘴偷笑,自己不过是会做几个菜罢了,这写字前世的时候人人都会,怎么到了这里就变成了不得的人了。
  她将白纸上的墨吹干,递给母亲看,黄丽娘挑了几个认识的看了看,一会就晕了,又还给女儿,“明天你大哥醒了让他看看,我可看不明白。”
  邹晨笑笑,指着白纸上的字,一行一行的细细读给黄丽娘听。黄丽娘认真的听着,不时的点头。
  邹青华看着她们母女依偎在一起在灯下盘帐,昏黄的油灯映照在她们的脸上,散发出一层淡淡的光晕,竟是一时看得痴了。
  第二天一早,邹正达便带着满满一车粮食和邹青华一起回丁庄了。走的时候,邹青华千恩万谢,拉着两个嫂嫂的手不肯松手。
  到了下午邹正达一身酒气的赶着空车回来,坐到了东院里便唉声叹气的直摇头。
  柳氏递过去一碗水,问道:“二哥,这是怎么了?”
  邹正达唏吁道:“这支移税一出,各庄各村都震动了。我这一路看到的全是卖田卖地的,还看到有截道求财的,要不是我蹴鞠结交了一些道上的朋友,那几个截道的有一个我认识,只怕咱那一车粮食不保。”
  他呶呶嘴指向西院,“老三这一病啊,怕是正是好时候,要不然咱家就得出一个劳力往交南去呢。”
  柳氏叹了口气,低声道:“什么好时候?这人啊,宁可不生病。老三这病,怕是就是一辈子喽……也不知道我娘家,这次怎么样,怕是逃不过去摊丁了啊!唉……”
  夫妻俩个说着话,一会邹正达便没有了声音,柳氏回头看看躺在走廊上睡的正香呢,一脸哭笑不得的瞪着他。
  喊了美娘去西院把二郎叫回来,二郎和美娘一人拉着一条腿,柳氏搬着邹正达的肩膀,三个人合力把邹正达给弄到了内室里,盖上被子。便听到前院的大门被人拍的啪啪直响。
  二郎开了大门,便看到邹正安兄弟几个站在门前,焦急地团团转。看到大门终于开了,邹正安上前一步问道:“弟妹,不知正达兄弟和正业兄弟在吗?”
  柳氏说道:“你正达弟中午在丁庄喝多了,回来就睡下了,我三弟在,要不咱去西院谈去?”
  邹正安点点头,兄弟几个进了院子。到了西院,邹正安脱鞋进了正房,见了邹正业后,关切地问:“东家,身体怎么样了?”
  邹正业听到东家这个词一愣,笑道:“安大哥叫我正业就好,这东家听着挺别扭的,呵呵。”
  邹正安笑了笑,依旧不改口:“东家,这次俺们几兄弟来,是有个事想问问东家,就是那个,那个……”
  邹正业听到他们问田的事,笑了笑,“你们说的是支移税的事?”
  “哎,是啊,这一听说要交支移税,俺们兄弟几个这心里头就犯怵,想着东家肯定是要交这个税的,……”邹正安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邹晨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大声说道:“我们不卖田!”
  “对,不卖!”邹正业听到女儿这样说,也明白了邹正安的意思,“安大哥放心好了,既然说好了,开春这田佃给安大哥,那就绝不会改口。安大哥放心了,我家还没到卖田卖地去交税那一步。”
  “哎哎!”邹正安听到这句话,脸上露出了笑容。
  送走了邹正安兄弟几个,邹晨感慨道:“真是没有想到,居然到了谈税色变的地步?”
  黄丽娘嘘了一声,低声道:“可不能胡说,这话只能在家里说说,在外面一句也不能说,这可是要招祸惹灾的。”
  邹晨吐吐舌头,又问道:“娘,你知道为啥现在要收支移吗?”
  黄丽娘眯了下眼,道:“这支移也不是年年都有,十年八年收上一回,官家啊,还是挺体谅咱们老百姓的。听人说,这是咱们要和什么交南打仗了!”
  交南?打的是侬智高吧?邹晨喃喃念道。突然,她的眼睛一亮。
  “娘!那领军的是谁你知道不??”
  黄丽娘听到女儿这么问,眯着眼想了半天,才迟疑道:“倒是听过,只是一时半会的记不起来,这姓倒是挺怪的,好象是姓敌……”
  “狄?”邹晨惊喜道,“是不是狄青啊?”
  黄丽娘摇摇头,“记不起来了,好象是叫什么臣。”
  邹晨笑道:“娘,人家叫狄青,字汉臣。”说完她又两眼迷离,喃喃道,“若是此生能见得这位布衣元帅一面,也不枉来大宋朝一趟啊。”
  o(*^▽^*)ブ下集预告:大姑姑来借钱
  

第四十三章大姑姑来信借钱
更新时间2013…9…4 12:04:46  字数:3296

 (求推荐,求收藏,推荐票好少啊,伤心)
  过了几日,里正和县衙里的十几个衙役在宗祠前召集了村里所有的户主,摊派了人丁,被摊到的均是唉声叹气敢怒不敢言,有那混水摸鱼的在人群里起了几句哄,被衙役抓到当即打了板子,又被套上了枷锁说是要送到县里大牢。
  邹晨家里则是因为父亲患了重病奄奄一息,只剩下邹正达一个男丁,衙役到家里核实后,逃过了这次摊丁。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则是邹家老大邹正义,居然没摊上,衙役的理由则是此人刚挨了板子没多久,怕死在路上。
  此言一出,宗祠外当即骂声一片,邹老爷子一张脸红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闹哄哄了几日,支移终于收完。邹家新宅被强行收走两辆牛车做为免除摊丁的税收,那些没有被摊上的或多或少都交了不菲的财产。
  邹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