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甄嬛传同人)武侠甄嬛传之毒典残页 >

第14章

(甄嬛传同人)武侠甄嬛传之毒典残页-第14章

小说: (甄嬛传同人)武侠甄嬛传之毒典残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嬛点一点头,冷冷道:“且我心中早已确定怀疑对象,哼,这还要多谢这几日我身上的余毒呢!” 
  槿汐微微一愣,已然心领神会:“小主妙计,只是。。。须得找个能人才能惟妙惟肖呢。” 
  甄嬛得意的一仰脸,轻蔑道:“这有何难?”她伸手向远远送药而来的浣碧一指:“喏,那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她说着,也不理会一旁目瞪口呆的槿汐。伸手招呼浣碧过来。将自己对余氏的所闻所见,仔仔细细,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浣碧,末了问她:“都记下了吗?” 
  浣碧垂目沉思,口中念念有词,隔了一会儿才答:“都记下了。” 
  “能有几相似?持续多久?”甄嬛连连发问。 
  浣碧踌躇道:“奴婢未曾亲眼见过余氏的功夫,单凭小主口述,只能有七八分相似,最多坚持半个时辰。” 
  甄嬛听罢,嘴角浮起一丝诡异的微笑:“如此,已经足够了。” 
  温实初来的勤快,甄嬛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转,余氏的冤魂越来越少的在她梦里出现。但很快,宫中开始流传有其他妃嫔为冤魂所搅。更有传言说鬼魂时常在冷宫和永巷出没,白衣长发,满脸鲜血,凄厉可怖,不断的用音波密音唱着生前玄凌最喜欢的曲子。直闹得宫里人人自危,鸡犬不宁。 
  是日黄昏甄嬛去向皇后请安,顺与皇后诸妃讨教武艺。皇后说起使剑的忌讳,在座剑者甚多,且多出身名门,当即各抒己见,越说越上了兴致。直论到酉时三刻,才向皇后告辞各自散去。 
  出了凤仪宫,甄嬛一行正巧见华妃正要提气运起轻功回宫,丽贵嫔一贯陪同在侧,却不见平日与华妃常常做伴的曹容华。四人向华妃和丽贵嫔行了礼,华妃轻笑道:“碗婉仪憔悴多了,想来厉鬼缠身不好过吧。”
  甄嬛闻言装作吓得一缩,惊惶看向四周,小声说:“娘娘别说,那东西有灵性,会缠人的。”
  华妃哼了一声:“碗婉仪神志不清了吧?本宫习武之人,不信鬼神。” 
  甄嬛闻言忧心忡忡,假意关切道:“娘娘可别大意。余氏身死,自然最是恨我。可听说她的袁辉恼恨当日皇上赐她自尽,有一位平日与她最要好的妃嫔竟未她求情,才使她惨死冷宫,只怕……”甄嬛心里本怀疑那神秘人是华妃,因此故意运气将声音变得尖锐。又安排了浣碧准备扮鬼,想着多少能套出些话来。谁知华妃听了甄嬛的怪声却无动于衷,淡定自若。却是华妃身后的丽贵嫔听后身体微微一抖,面露怯色。虽只是一瞬间的动作,却被甄嬛准确的捉进眼里,她心念一动,心中又生一计。 
  于是她泄了身上的劲气,声音恢复如常,款款向华妃行了一礼:“妾最近身体不适,频频失态,请娘娘赎罪,娘娘宽厚,容妾先行告退,回宫休养。” 
  华妃拉长了脸显然不悦,但还是挥挥手允了。
  天色如墨;沉沉欲坠。丽贵嫔恭恭敬敬的送完华妃,自己又携着侍女一路轻功飞驰回宫。才要踏进殿门,忽地一阵妖风铺天盖地的从地底向上吹过来。风哗哗地吹着树响,有种莫名的诡异,丽贵嫔忙摸着腰间的九节鞭壮胆,但止不住的,她的双手已经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忽听得前方数声凄厉的惨叫,划破深深的长夜,直激得人毛骨悚然,一宫的侍卫婢女,虽是有不少武艺不赖的,却也无一人敢前去探个究竟。丽贵嫔吓的脸色煞白,推着身旁的侍女,那侍女也瑟瑟发抖,不敢妄动。
  但风又忽然停了,长久的一段寂静,无人敢挪动半步。黑暗的虚空中隐隐有几声空气震动的声响,众人只听见不知从哪传来的一声尖啸,静谧的夜空下,丽贵嫔身侧,急速的袭来数道劲力,如细小的毫针,直直的从四面八方刺向她。她近旁那侍女惊恐的尖叫一声,连滚带爬逃窜开来,将丽贵嫔暴露在这密集的攻击下。
  丽贵嫔这一下被吓得不轻,却还保留了几分清醒,骤遇强袭,还是本能的一闪身,拎出九节鞭展开一格。“叮叮”两声,九节鞭被劲气击断两截,落地清脆有声。不待丽贵嫔站稳脚跟,尖啸声又至。她慌忙甩鞭去挡,又是四声脆响,九节鞭只剩下三截,人也被莫名劲气狠狠击中。她颓然倒地,头发散乱,两眼睁的如铜铃一般,极度的恐惧吞噬了所有的理智,她一声接一声的尖叫起来:“音波功!鬼,鬼!不是我,不是我!与我不相干!”
  那虚空中的怨灵却仿佛并不相信她的说话,和着她尖厉的叫声,连绵的攻击毫不留情的袭来。丽贵嫔手中鞭子已废,人也几近神志不清,她双手胡乱挥舞,只能拼命挪动着后退。宫人尽管都离得不远,却也不敢和这恶鬼相斗,人人都只缩在一旁,眼看着劲气迫近她身。正在此刻,之前逃窜的侍女忽又折返回头,将一物抛向半空,朝丽贵嫔高喊:“贵嫔,接住!”
  丽贵嫔听得她喊,下意识的伸手一捞,将那物接住挥手一抽,猛力的劲气打到那物上,发出一声闷响,劲气散尽,那物丝毫未损。丽贵嫔定睛一看,是自己入宫前惯用的兵器,双头流星锤,锤头乃纯铜所制,上布狼牙刺,总重六斤,链长五尺三寸。
  多少年,多少年没用过这样称手的兵器了!丽贵嫔双锤在手,如重获新生,竟激出几分之前没有的胆色来。劲气接踵而来,丽贵嫔不知哪来的力气,一下子站起,舞起流星锤,慷慨迎战,前几招居然还占了上风。
  只可惜此时此刻,丽贵嫔已是强弩之末,无论体力还是神志,都只能支撑她做最后的挣扎而已。渐渐的,音波功又将她死死压制住。
  一宫的人都目不转睛的关注着这场人鬼之战,没有人发觉,有一道黑影趁着浓郁的夜色从宫墙外飘来,悄悄的潜入丽贵嫔的寝殿。
  外面的酣战还在继续,甄嬛已经翻遍了屋里的每个角落,能想到的机关暗格也都查探过了,找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也不过是丽贵嫔藏的一小盒珠宝。
  “难道是我想错了,丽贵嫔并不是神秘人,莫非她真的只是胆小。”甄嬛查探无果,心中大恼,苦笑着看着珠宝小盒。寻思半个时辰快到,浣碧就要撑不住了。只能明日里故技重使,探探华妃和曹容华的虚实了。
  她正欲放下盒子离开此处,忽见门边有人影一闪,忙踏着妆台借力上了房梁,谁料不慎踩上了盒子,“啪”的一声将盒盖整个踩裂了,所幸盒子没散。没做出更大的动静来。房外的人影并无进屋的意思,甄嬛松了口气,又飞身落下来。
  才落定,就听到屋外传来一声严厉的呵斥:“大胆丽贵嫔,皇后面前怎还如此放肆!”
  甄嬛一惊,悄悄从窗缝向外看去,只见方才激战的院中,八盏八宝明灯渐行渐近,皇后由宫女内监簇拥着疾步而至。晚来风急,宫人们衣抉翻飞,飘飘欲仙,唯独皇后,仿佛身处在透明罩子当中,别说衣服,连发丝也没被狂风吹动一根。
  音波功的劲气早就消失无遗,丽贵嫔的宫人们纷纷跪下向皇后行礼。只有丽贵嫔,浑然未觉皇后的到来,眼神发直,双眼血红,只兀自挥舞着流星锤。
  “大胆丽贵嫔,要藐视皇后吗!”方才斥责之声又再响起,甄嬛这才看清,说话之人是皇后身边的侍女剑秋,她迅速的在院中扫视了一圈:“到底是怎么回事?”
  “禀皇后,丽贵嫔怕是…怕是疯魔了。”满院无声,唯有一人大着胆子答了,那声音甄嬛熟悉至极,是康禄海。
  “疯魔了?怎会如此?”剑秋疑惑的蹙眉,语气依然严厉。
  康禄海迟疑道:“这…此事说来话长,奴才不知该从何说起。”
  “那便先将她制住,事情的始末随后再禀吧。”皇后淡淡开了口,似乎只是在嘱咐一件极平常的事情。
  “是。”剑秋和康禄海一起应了。
  甄嬛无心再看,心想赶紧趁乱走了,免得夜长梦多。她屏住呼吸,就要向门口迈出步子,忽然眼角余光瞟见,丽贵嫔妆台上,方才被自己不慎踩裂的珠宝盒盖中,有一片泛黄的纸角露了出来。
  甄嬛的心忽然狂跳起来,她回身窜到妆台前面,轻轻的将那张纸从裂开的盒盖中抽了出来。屋里没有点灯,她借着窗外的光火朝那纸上看了一眼,激动的差点叫出声来。
  是《毒典》残页!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甄嬛大喜过望,小心翼翼的将残页平着放进袖中,生怕弄坏了一点点。
  窗外又传来一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甄嬛凝神细听,只听一个小太监疾步行至皇后身侧,禀道:“禀皇后,皇上有令,说您不必急着去存菊堂了,庄嫔小主不是生病,是有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十三、贺宴初遇道扫王,判官书寿剑惊鸿(上)

  丽贵嫔疯癫,被康禄海和剑秋二人制住,暂移冷宫休养。她神志不清,混沌中吐露了不少华妃的私下里的行径,皇后命剑秋详细记录下,暗中一一查证了出来,隔日都禀给了玄凌。玄凌正在校场督练,听了太监的禀报大是不悦,当场徒手折断了一把长戟,还放话说要严惩华妃。幸得皇后和甄嬛求情,才只缴了华妃协理六宫的权利作为惩罚。
  而眉庄有孕的消息,亦在后宫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六宫诸妃,心中都各有计较。一时间存菊堂走动的人又多了起来。眉庄知她们多是虚情假意,也懒费神招待,每日只愿陵容甄嬛来伴。
  华妃暂时失势,丽贵嫔等于被打入冷宫,同为一派的曹容华却安然无恙,全然未受二人牵连。玄凌膝下单薄,仅有一子二女,玄凌对这三个孩子都甚是疼爱。曹容华是皇二女温宜公主生母,位份虽然不高,但也不是能轻易动摇的。
  转眼到了六月十九,温宜公主周岁。玄凌在宫中大摆筵席,并庆眉庄有孕。双喜临门,这场宴席排场不小,诸王王妃及后宫众妃皆在受邀之列。
  宫中久久未有如此盛宴,后宫丽人不免要精心打扮一番,甄嬛亦不能免俗。梳了较繁琐的倭堕髻,斜插一只宝树剑钗,又簪一只可拆解成暗器的步摇。耳上明珰熠熠,其中暗藏流星镖,镖锋淬毒,一触即发。她寻思今日应该无需展示武艺,索性褪了劲装,着一身嫩黄衣裙。阳光底下一站,更显得娇艳无比。
  甄嬛因耽于打扮,出门便晚了半刻,她着了裙装,便不便施展轻功了。由槿汐流朱二人携着她,一路疾驰。浣碧脚程慢些,不急不徐的跟在后面。
  因天气尚未凉爽,玄凌特地将宴会设在上林苑润湖湖中殿,湖中殿建在润湖湖心,四面环水,舒爽无比。
  槿汐和流朱扶着甄嬛御风而下,准确的落在湖中殿门口。碰巧这场宴会的主角之一,刚册封为婕妤的曹琴默,也携着温宜公主及一众宫人,浩浩荡荡的落在宫前。与此同时,还有一队陌生的人马也在殿门口驻足,为首一名男子,锦衣华服,腰上的配剑看起来名贵非凡。甄嬛知晓此人必定是诸王中的一位,因曹婕妤在侧,甄嬛当下也不敢多打量那男子,低首依礼见过,张口却不知如何称呼。
  曹婕妤也朝男子行了一礼,道:“见过六王。”又向甄嬛引见:“碗婉仪,这位是六王殿下。”
  原来这就是六王,甄嬛暗道,当日与玄凌杏花初见,玄凌便是借了这人的名,念此,甄嬛不由脸上一红,好在她低着头,没人注意。她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