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作者:天下霸唱 (全本) >

第38章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作者:天下霸唱 (全本)-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的山里,我让大烟碟儿等人先去找路,我自己留下。
  大烟碟儿说:“兄弟你再也别提这些话了,别看你哥哥平时怂,那是没遇上事儿,遇上事儿绝不能缩。”
  厚脸皮对我说:“多余的话没有,大不了跟你同归于尽。”
  我说:“有哥儿俩这句话,我也不多说了,咱们心照不宣。”
  厚脸皮说:“没错,说别的都没用,大老远到这奔什么来的,不就是为了盗墓取宝吗?正殿棺椁里的东西准比鹿首步摇冠厉害,咱就等着开眼吧。”
  田慕青在旁边听了这些话,仍要劝阻,我们却哪里肯听,当即移步走到棺椁近前。
  虽说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但明知熊耳山古墓里颇多怪异,谁也不敢鲁莽行事,殿门处的灯烛照到这里很是昏暗,我们用手电筒照亮,才看清棺椁的细部,只见这巨椁漆绘红黑两色云纹,几道蛟纹铜链缠着外椁,椁身放置在一尊人首虎身的石兽背上,有几个大铜环扣住蛟链。
  很早以前就有棺椁,但大多是木椁,只因年代古老,木板已经腐朽为尘土,所以没人见过西周以前的棺椁什么样,石椁能保留下来,但是很少见,可以说千年一遇,古代盗墓贼挖到过西周以前的石椁,相传那时候的古椁,也有用陶土烧制,形如巨瓮,绘有暗鱼纹,到了汉唐时期,棺椁材质用上了阴沉木和昆仑玉,不过同样不多见。
  大烟碟儿咋舌道:“黑乎乎的还这么大,是金丝楠木的棺椁?”
  我说:“看来像阴沉金丝楠,很多皇陵里也未必有,这棺椁本身已是无价之宝!”
  厚脸皮握着山镐正想凿开椁盖,一听此言,忍不住问道:“楠木我也见过,无非是木头板子做的棺椁,只不过大得出奇罢了,怎能说是无价之宝,比鹿首步摇冠还金贵?”
  大烟碟儿说:“你是有所不知,黄金万两,不及乌木一方,乌木单指阴沉金丝楠,那还了得?其实乌木和楠木都不算罕见,但阴沉金丝楠就不一样了,它也叫阴沙,民谚有云‘阴沙从来世间稀,敢和珠玉斗京畿’,那必是亿万年前生长在深山穷谷中的上古楠木,树身高达百米,十几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这种古楠木早灭绝了,被泥石流埋在山阴下缩化而成乌木,凡是这样的阴沉乌木,在外边看着乌黑乌黑的并不起眼,里面却是黄金色的玉丝,其坚似铁,水火难侵,百虫不咬,曾有人把鲜肉放在阴沉金丝楠木中,过了几年,再取出肉来还像刚放进去那么新鲜,乾隆爷的棺椁就是这种阴沉金丝楠,那也没这个大,只可惜搬不回去。”
  厚脸皮说:“既然搬不动,咱也别惦记它了,打开椁盖看看里边有什么。”
  田慕青对我说:“原来阴沉乌木要经过千百万年才能成形,一个人才能活多少年,可不该损坏这样的无价之宝。”
  厚脸皮说:“哎呦喂,小田老师觉悟真高,臊得我都不好意思拿正眼瞧你了。”
  我说:“凿穿罕见的金丝楠木棺椁,也确实不好,我瞧这棺椁没钉,只是让铜链捆住了,撬开铜环便可以揭开椁盖。”
  厚脸皮急于想看棺椁中的宝物,听罢轮动山镐去撬铜环,铜环有儿臂粗细,穿在人面虎身的宝床两侧,他虽有一膀子力气,费了半天劲儿也才撬开一个。
  我们只有一支山镐,想帮忙也插不上手,只好在棺椁旁替厚脸皮照亮,这时我注意到大殿顶部有浮雕,用手电筒照上去,隐约可见一个多头多臂的神怪,那神怪长了几十颗头,每个头上都有脸似山魈的面具,每只手掌中各有一眼。
  大烟碟儿瞪着眼怔怔地看了半天,又伸指去数那些脸似山魈的人头,突然问我地宫里镇殿俑有多少个?
  我看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我没有留意那些金头玉柙的镇殿俑有多少个,转身数了两遍,不多不少一共是二十四个,殿顶浮雕的神怪也有二十四个头,那又怎样?
  大烟碟儿怕让棺椁中的死人听见似的,压低声音说道:“我知道地宫里埋的是什么人了!”
  5
  我和田慕青一同望向大烟碟儿,等着他往下说,躺在金丝楠木棺椁中的死尸是谁?
  大烟碟儿说:“先前怎么就没想到,熊耳山古墓地宫里埋的是傩王。”
  我说:“上中下三窟做地宫,阴沉金丝楠木为棺椁,那么多金头玉柙的镇殿俑,想来埋的也是王侯,可我不知有傩王,那是哪朝哪代的诸侯王?碟儿哥你又是从哪看出来是傩王?”
  大烟碟儿说:“哥哥我本来跟你一样发懵,直到瞧见殿顶的多头神怪,每个头上都有山魈般的面具,还有砍掉脑袋换上金头的镇殿俑,立时想起前两年去江西收东西,见过几个树皮做的老面具,我问人家这是做什么用的,听人家说是傩脸,搜鬼驱邪时演傩,傩脸就是那时候用的面具,我觉得没人认这玩意儿就没要,但从当地人口中听了不少有关傩神傩王的传说,那些身穿玉柙被砍掉头的干尸,是西汉年间的傩将……”
  我记得前一天在草鞋岭下过夜,看到有三口棺材里面的僵尸也有树皮面具,可沉在湖底的年头太多,树皮上的彩纹都没有了,后来看到前殿头顶鹿首步摇冠的女尸,脸上有形如山魈的面具,原来这是傩面具,那些镇殿俑是傩将,腔子上的头哪去了?
  大烟碟儿说:“汉武帝刘彻,大胖子一个,征匈奴通西域,开疆拓土,扬威万代,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算是做到头了,苦于不能长生不死,谁当了皇帝谁也不想死对不对?”
  厚脸皮一边撬那棺椁上的铜环,一边插嘴说:“我看不见得,其实不当皇帝也没人想死,不想死还不好办吗,多喝王八汤,长生不老。”
  大烟碟儿说:“汉武帝喝不喝王八汤,这个……我可不知道,反正汉武帝是不想死,因此特别迷信巫蛊神怪,很久以前黄河边上有个傩国,灭亡之后在民间以教派形式留存下来,好比是道教或佛教,也是一大教派,信众仍称首领为傩王,到了汉代,傩教大行其道,傩是指请神搜鬼驱邪逐疫的诸多仪式,汉武帝的未央宫每年都要请神搜傩,也叫跳山魈,傩将脸上套着吓鬼的山魈面具,手持烛火长戈,步踏天罡北斗,逐门逐室驱邪,传火弃于洛水之中,可有一次搜傩冲撞了禁宫,汉武帝一怒之下,斩掉了二十四个傩将的头,没想到冤魂不散,未央宫里一到天黑便闹鬼,钟鼎自鸣,汉武帝又悔又怕,无奈之下只好造庙封神,封这二十四个冤魂为金甲大将军,让他们保国安民,千年万载,永享香火,傩将的尸体身首从此分离,分别供奉在各地傩庙的神龛中,那神龛上写有‘报国安民褒封有自,挥戈扬剑厉鬼潜消’,至今不少地方拜的傩将也都没有身子,只有头,还有的地方是只有身子没有头。”
  我说:“真是骇人听闻,庙堂里供的傩神是死人头?现如今还有?”
  大烟碟儿说:“不是真正的人头,据说只是泥造塑像,相传供头的地方称傩为开口傩,搜鬼捉妖之际口中要念咒,供奉无头尸的地方是闭口傩,跳山魈时嘴里一声不出,傩教一度兴盛,不知什么原因,后世突然衰落了,如今在西南的黔赣等地,还保留下一些搜鬼跳傩的古老习俗,不过传了几千年,已经变得跟以前的傩完全不同了。”
  我问大烟碟儿:“傩教的未央宫斩将封神,只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
  大烟碟儿说:“未央宫斩将封神是民间传说,是不是确有此事,那就难说得很了,至于汉代皇宫里每年搜傩驱鬼,那可当真是有,我看既然地宫里有这些镇殿俑,那个传说倒也可信。”
  我心想:“拜傩神的人在此山周围聚居,而山腹中就是傩王长眠之地,千年以前发生过天塌地陷的灾难,高山沉入湖底,傩教突然衰落,怕与此事脱不开干系,但是得知古墓里埋的是傩王,对于我们的所遇所见,也只是冰山一角,金丝楠木棺椁里的傩王,是出于什么原因让人开膛破肚死得那么惨?辽墓壁画的噩梦中为什么会出现傩王?黑狗吞月又是什么意思?前殿有鹿首步摇冠陪葬的女尸,以及中殿里的累累枯骨,又是什么人?”
  大烟碟儿说:“兄弟,你问这么多,你哥哥我可答不上来,可你提到开膛破肚,据说有种很古老的傩俗叫抽肠,如今乡下搜傩跳山魈时,分别有人装扮成傩将和黄鬼,傩将搜出黄鬼,按在地上开膛抽肠。”
  我越听越奇:“傩将把捉来的黄鬼开膛破肚?那么说金丝楠木棺椁里的不是傩王,而是黄鬼?黄鬼……是淹死在黄河里的水鬼?”
  6
  大烟碟儿说:“搜傩这种风俗延续了三千多年,传到如今,已经和古傩有很大分别,很多东西没传下来,或是传的年头太多变了样,比如开口傩捉黄鬼破膛,这个黄鬼并非专指黄河里的鬼,也是民间传说里带来旱灾瘟疫的怪物,尸变后躲在荒坟或民宅地下,身上有黄毛,形象近似猴子,是死人怨气所变,乡下请神搜傩,也是让人扮成傩将,头带樟木或树皮面具,脸黑嘴阔,两目凸出,深夜时分点起火把,敲打响器,画出符咒,念动一脉秘传的口诀,从一个村子到一个村子,挨家挨户跳山魈打野猫,形式古朴粗犷,另有一人扮成黄鬼,被追得东躲西藏,最后让傩将捉到,当着大伙的面,把黄鬼五花大绑捆住,就地开膛抽出肠子,当然那肚肠也不是真的,一般是用麻绳作为代替,山村民众们举行这种仪式,是祈求风调雨顺没有瘟疫,可就像前边说的,搜傩的习俗传了几千年,很多内容已失其真,仅仅留下个形式。”
  我听明白了大烟碟儿的言下之意,老年间应当有搜傩掏肠之事,却未必是捉黄鬼,死后能躺在阴沉金丝楠木棺椁中的人,除去傩王还会有谁?问题是傩王是傩教首尊,怎会被开膛破肚?
  大烟碟儿前两年去乡下收东西,亲眼见过请神搜傩的风俗传说,侃起来头头是道,可提到上千年前的古傩教,他也不怎么了解,那就说不到点子上了。
  我们又用手电筒照向殿顶,反复端详多头傩神的形象,只见傩神掌心的目光投向正殿后壁,顺其目光看去,后壁当中有个方孔,让人用条石塞住了,我知道那是地宫中的金井,椁室中金井贯通,死尸玉柙裹身,谓之“金井玉葬”,是王侯墓的规格,金井说白了是个气孔,埋死人的地方也忌讳一个死字,不会将大殿完全封死,这傩王地宫是上中下三层冥殿,金井横凿在壁上,也是绝无仅有,拿行话说叫“独一路”,却不离陵寝风水布局的基本原理,正待过去查看,厚脸皮已将扣住棺椁的铜环全部凿开。
  我和大烟碟儿当即上前,跟他一同推开半米多厚的椁盖,阴沉金丝楠木重得出奇,仅凭三人之力,万难揭起,只能缓缓推开,半倚在石兽宝床之侧,金丝楠木的外椁里边裹着内棺,只见在椁盖下的缝隙间,已经生出尺许厚的云母,一大片一大片,长得死死的,遮住了下面的玉棺。
  古人以为云母是云之根,故得此名,棺椁中长出云母,也称得上一大奇事,听说当年有盗墓开棺的人见过,但不多见,为什么棺椁里会长云母,向来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有的说是在棺椁里放石灰和玉璧,防止尸身朽坏,年深岁久生变,像云母,却不是真正的云母,也有的说那是万年阴沉木的龙蜕,生长非常缓慢,反正各有各的说法,解放前这东西也很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