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深不寿--皇后之路 >

第63章

清深不寿--皇后之路-第63章

小说: 清深不寿--皇后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恍惚中也不知过了多久,耳旁边只听闻“吱呀”一声,眼前猛然间白光一闪,只见门分左右缓缓推开了。

意识比身体惊醒的快,眼睛还没来得及张开,头脑已催促着双腿“砰”一声翻身下床,一步站在地上,手在袖中紧紧握拳,感觉指甲抠在手心里,人顿时如弓弦般绷紧了起来。

依稀有人迈过门槛,朝床边慢慢走来,随着脚步声一点点儿逼近,我只觉满室中渐渐散开一片香气,即像是花香,又像是檀香,还仿佛是果香,即轻又暖,即俗又雅,乍一闻着叫人痴迷,仿佛是妖媚,却不致于□得过分,随着行动起伏飞舞,那气息无风自舞,仿佛丝丝缠裹在身侧,虽未见其人,已是足以引人遐想了。

我不由暗忖,这样擅用熏香的人物,势必不会简单……

进来的仿佛是一个身量不高的女子,削肩窄腰珠翠满头,穿一身汉家的两截衣裙,踏着好精巧的一双小木屐,左手持一盏油灯,右手提着一只食盒,行动间莲步微微细喘吁吁,弱柳扶风般不甚较弱的模样。

我久不见亮光的人,此时乍一瞧见灯火,眼睛陡然一阵酸痛,提手揉了揉,抬头刚要再看时,那人已经迈步来到桌前了,只听她轻声笑了一笑,声音清脆悦耳心无旁羁的模样,一阵环佩叮当声中,早已一抹衣襟,施施然拜下身去了!

“奴家曹氏,给姑娘请安,愿姑娘春秋康泰,如意吉祥。”

说话声脆滴滴娇盈盈,仿佛琵琶一捋闲花飘落,有股子说不尽江南女子的软糯温柔,叫人不由的放下戒备,心生好感起来。

这里既是庙堂,却为何会有这般的妖娆人物?

轻轻抬手口称一声“免了吧”,那女子又合身微微躬了一躬,这才仿佛不胜娇羞的,微微直起腰肢,在我注视的目光中,含笑着抬起头来。

眼前果然是一个娉娉婷婷,脂光粉艳,笑嫣如花的女子,轻巧的汉装正好衬托出她自身的柔媚,虽眼角微微见纹,却也正是因这几缕鱼尾纹,反而给她增添了几分年轻女孩缺少的风韵,仿佛是只贴身佩戴多年的玉坠儿似的,虽玉色不再葱翠新鲜,却难得这一份动人的明润。

好一个如珠似宝的妙人儿……

见我一言不发立在当场,那曹氏掩口又是一乐,继而上前将我轻轻搀起,重新扶回床边坐下,自己踏着小木屐,扭身放下油灯,将手中的食盒一并轻轻巧巧的摆在了桌上,一边打开,一边回头笑着对我说道:“姑娘整整昏睡了两天了,想来此时必是饿了,奴婢才拙,亲手为姑娘做了几样粗饭食,若姑娘不嫌弃,就由奴婢伺候着略用一点儿可好?”

昏睡两天了,怪不得我方才头晕眼花,原来是饿出的毛病……

我也不言语,听那曹氏继续说道:“姑娘您瞧,这里乃是我家的供奉所在,里里外外除了几个姑子之外,只有大小家眷丫头,都是陪着我家主母来此斋戒礼佛的。本来倒不茹素的,只是顾忌这佛门清静地荤口念经大有不敬,所以菜蔬上头难免素了些,还请姑娘多多担待,莫要嫌弃才好……”

此时腹中虽空,脑海里却塞满了疑惑,眼前这曹氏分明古怪的很,见我似乎礼数周全举止体贴,却迟迟不肯自报家门,也不问我的身世,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而且明明我是被收留的弱女子,她是施以援手的恩人,待我却口称奴婢,柔媚小意服侍的如此殷勤,倒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曹氏见我不吭声,知道我在怀疑,不但不窘,反倒笑得更加欢喜了,大碗小碗的在桌上飞快的布下饭菜,一撩帕子擦了擦手,走近几步对我说道:“敢情是奴婢未报家门,惹得姑娘疑上来了”抿嘴又是一乐“,奴婢只求姑娘莫怪,实乃是我家主母来此清修,一心礼佛不愿招惹俗务,若不是无意之中遇见姑娘,甚得她老人家的怜爱,也不会将姑娘救进我家家庙之中来。如今主母只请姑娘安心在此将养,一应起居需要均可吩咐奴婢料理,至于那起子鸡零狗碎的人情礼数,我家主母也说了,救人只为修德,不为图报,姑娘只管安心将养身子,来去皆凭自家心意,若是有缘,他日相见之时再与姑娘述话不迟。”

这一番话说得有情有理,竟是圆滑的滴水不漏,我心说,这种救人的法子倒甚是洒脱,既不问被救之人的身份,也不告知施救之人的姓名,只凭心意而为,见人危难施以援手,风平浪静之后便各自无干,与其你一拳我一脚的报恩,不若从此山高水长,两两相忘与江湖。

想到这里,我不免又敬又惊,敬的是她家主母这般豁达宽仁,惊的是这兵荒马乱的时节,照这等救人的法子下去,只怕迟早是要惹来大麻烦的。

抬头望曹氏脸上看去,只见她笑盈盈的,眸皓端正,仿佛对她家主母这般做法早已习惯,此时站在灯火下头,只是气定神闲一副心无旁羁的模样,心中不免对她少了几分防备,多了几分好感,不免将精神慢慢放松了下来,眼睛一转,恰好瞧见桌上的大碗小碟,有饭有菜摆在灯火下头,正悠悠飘来阵阵香气。

饥火登时被勾了上来,满口不自觉尽是馋涎,“叽咕”一声吞咽下去,自己还没来得及害臊,早被一旁侍立的曹氏听见,笑着上来搀扶起我,嘴里说道:“老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何况姑娘您足足六七顿没吃了,想必早该饿了前心贴后背了吧,来来来,就请姑娘来尝尝奴婢的手艺,可还对您的脾胃……”

由着曹氏扶起来,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桌前坐下,伸手刚要拿筷子,却又打住,重新站起来对曹氏福了一福,小声说道:“芳儿谢娘子如此看护,只因劫后余生心有余悸,不免看人多少生出了些隔阂,方才言行中若是有冲撞之处,还请娘子多多见谅才是。”

见曹氏笑着点头,心中方才平静了下来,此时也不需多作扭捏,一把端过碗筷,急匆匆挟起菜肴,如风卷残云般大吃起来。

妙人儿2

或许是因为光线太暗,又或许是因为我实在是饿慌了,连吃了几口都不知道吃的是些什么,好容易慢慢咀嚼时才知道,原来是这盘是道素炒面筋,配着菜椒和上一点儿麻油的香气,吃起来很是顺口,另一盘是煮干丝,虽没有荤汤,却也不知用的是什么材料,干丝化在口中只觉鲜美非常,另外还有用薄芡勾的甚是匀稠的一大碗海米香菇豆腐羹,加上满满一碗喷香的白米饭,有汤有菜吃的甚是惬意,待好容易吃饱放下了筷子,才发现筷子旁边还放着一方折叠的整整齐齐的手巾把儿,显是用热水烫过,此时摸在手里,还能微微觉得出几许余温来。

一面打开手巾把儿,心里一面暗暗起疑,这手巾上隐隐带着些檀香的气味,且甘香持久,还微微夹着些柑橘的芳醇气息,比家里常用来供奉的那一种却也不差什么,因其价格不菲,京城中也只有勋贵人家才能用得起。

于此贫瘠之地,竟会有如此精致的礼佛檀香,看来这家主母的身份,必是贵不可及的。

一旁边曹氏笑得粉面含春,嘴里只把好听话说个不停:“奴婢学厨的日子也算不浅,从没有如今日这般有成就的,往常伺候我家主母吃饭只好略动一动,挟几筷子就放下了,今日看着姑娘吃的这般香甜,想来奴婢做的菜肴还不算太难吃吧。”

我吃得打嗝,又被她打趣,不免羞臊起来,又见曹氏一双小脚站在地下难免劳累,所以上前拉起她来,一定要往床榻上劝,见她执意不肯,于是也不强求,却仍坚持的按着她,往桌边长凳上坐了下去。

曹氏口中连称不敢,身子却已往长凳边儿上找了过去,想来也是得势惯了,见我目不转睛的观瞧着她,却丝毫不觉拘束,一味仰着脸儿,嘴角微微含笑,仿佛心无旁骥似的,又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张口说道:“奴婢见姑娘方才那副做派,想来是把奴婢当成歹人了吧,呵呵,其实奴婢进来之前也跟我家主母正说来着。奴婢当时是说啊,‘您瞧瞧,人家出门在外遇上了难处,咱们施以援手倾力相助,这本来是件积德的好事,怎么您反倒把人家给锁了起来呢?’姑娘您猜我家主母怎么说的”说着话,冲我极俏皮的扬了扬眉,“她老人家说啊,‘现如今外面世道不太平,人家一个姑娘家家,大黑夜里背进个一身是血男子,若是被咱家庵里那些糊涂姑子瞧见了,还指不定招来多少闲话的呢!并不为锁,只为了护一个名节周全,料想人家是能够体谅的。’姑娘您也知道的,如今那起子出家人的嘴巴,哪有一点儿吃斋念佛的德行,贞洁烈女能说成淫娃□,英雄好汉能说成混混流氓,哼,京城宅门里那些不干不净的事儿,倒有一大半这些姑子传开去的!偏偏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只有自己个儿上着点儿心,还有就是求姑娘不要误会喽……”

她一口京片子说得蹦脆爽利,话里话外又分析得头头是道,叫人听着就舒服,我见她一番话虽说得在情在理,却也并不敢全信,暗忖片刻之后,接言答道:“是芳儿小肚鸡肠,误会了娘子和尊长的美意,实在惭愧的很,还请娘子麻烦通传引见,好叫芳儿当面拜谢尊长救命之恩才好。”

曹氏听我这话,一时反倒收敛了笑容,面露难色,再开口时,连声调也低了下去:“奴婢还请姑娘见谅,并非是奴婢推托,实在是我家主母此时身子有恙,不方便见外人,您若是有什么话,就由奴婢代为转达可好?”

我想了想,此地情势不明,她家主母不愿相见,恐怕是另有隐情,于是开口问道:“既是恩人有恙,芳儿也不便多做叨扰,烦请娘子代芳芳问候就是了。”见曹氏点头,接着问道:“方才听娘子的话语,似乎这里是贵府的家庙所在?”

曹氏又点点头,接言答道:“回姑娘的话,这里的确是我家的家庙,诨名叫做‘饭颗寺’,只因前些日子主母常闹噩梦夜夜不得好睡,起卦看时说是今年生肖忌讳命冲太岁,需暂避三个月,亲戚人等一概不能见,否则怕是会有大祸临头,所以主母这才带了奴婢几个离京,来这里吃斋静养。”

我接着又问当日获救之事,才知道两日之前,她家主母清晨早起散步,刚打开山门,就看见我一身是血倒在门前的台阶上,背上还背着一个伤势严重的皂衣人,她家主母生来信佛最是良善,见我二人有难,登时起了恻隐之心,赶紧叫人救进庵堂来,并委派本庵主持了了师太亲自为皂衣人医治,更有甚者,她家主母见我年纪尚轻品貌不蠢,心中不由的生出喜爱,便亲自张罗为我梳洗沐浴,那一袭丝袍,便是她家主母亲手挑选出来为我换上的。

曹氏说的流利,我却听的越发疑惑,心说那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即便她家主母当真如曹氏所说那般良善,也不该随随便便将如此一套华贵的旗袍给我一个来路不明的外人换上呀,更何况此地匪乱成灾,我又一身是血怀揣利刃,她家主母乃是京城贵胄之家见多识广,怎会不对我们起疑,更何况这一庵的姑子丫头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智女流,若引进来的是个强盗响马,岂不是有性命之虞吗!

越想心绪越乱,听曹氏脆滴滴娇声还在说个不停,不由烦躁起来,一抬手往怀中摸去,却不曾想竟摸了个空,先前贴身收藏着的额娘的家信,此时寻不见了!

心头一惊,不自觉又往怀中探去,里里外外翻了个遍,却还是没有家信的踪影,不由皱起眉头,见对面曹氏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