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为妾 >

第171章

庶难为妾-第171章

小说: 庶难为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套梵文的手写经书,上面还有绘画,这个东西,如今也算是孤本了,留给你正合适。”

萱娘听了双手接过,郑重道谢。

她知道,这种东西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你们这些小辈们也别眼馋,萱娘做了我好几年的孙女,我这是头一回送东西给她,这孩子,我实在是亏欠她太多了。”

“母亲这话说的,您一个长辈,给自己的孙女送点东西谁还会攀扯这个?”柳氏忙笑道。

“母亲,子时到了,让小子们出去放炮仗吧,回来再给母亲磕头。”凌远霄过来请示道。

“这就到了子时?今儿这年过的还真是够快的。”李氏有些不舍得今晚的温馨气氛。

“娘,大哥都说了,我们放完炮仗回来就给你磕头,你老人家把红包包厚一些。”凌远霁笑道。

李氏刚要开口,外面传来了“砰砰”的几声炮仗响,原来男孩子们等不及,早就在院子里先点上了几个炮仗,不一会,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响了起来,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硝的味道,小孩子们秉性弱一些的,便被自己的奶娘或生母抱在怀里捂住耳朵。

过了好一会,凌远霄才领着这些子侄们进来,丫鬟们这时已经在屋子里摆上了蒲团,李氏坐在了主位上,凌远霄领着众人跪了下去。

李氏不拘大小不拘男女都是一人给了一个红包,红包里也是一个金锞子,跟萱娘送出的差不多。

拜完了年,这岁也就算守完了,众人回到各自的院子里眯一会小觉,天亮后便又爬了起来,凌远霄领着子侄们先去给祖先们磕了头,然后领着凌远霏和七郎进宫去了,凌远霁则领着余下的人去了族里。

萱娘一早起来,也跟着李氏进了宫,刚过了前朝,萱娘见有不少妇人们盛装站着,原来这天,三品以上的命妇都要进宫给太后娘娘拜年请安的,萱娘看到了好些熟悉的面孔。

萱娘看到她们不吃惊,这些人看到萱娘可是有几分吃惊的。

规矩是三品以上的命妇前来,凌萱虽然入了皇帝的眼,可她现在的身份还是一个庶女,怎么可以跟着她们一起进宫朝贺?

萱娘看到这些人怀疑、鄙夷、羡艳、嫉恨的目光,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原因,这些人均是按品大妆的,唯独萱娘一个没有穿诰命服的。

问题是萱娘身上的虽然不是诰命服,却是一件簇新的大红牡丹刻丝面紫貂皮里的鹤氅,里面是一件簇新的金心绿盘金五色绣龙银鼠贴身短袄,就连腰上的带子也是盘金绣龙绣凤的。

谁敢说萱娘的衣服比不上她们身上的诰命服?

李氏自然也看到了别人的目光,心下一恼,干脆拉着萱娘走到众人身边,刚要开口,内廷的大门开了,这些人按品级高低鱼贯进入。

正殿里已经摆好了一个个的蒲团,太后端坐在上面的凤椅上,穿了一件朝服,头戴凤冠,远远的,根本看不清她的脸。

众人也不抬头,直接跪在了蒲团上,三跪九叩的行了大礼,这才听见太后喊了一声“平身,赐座。”

宫女们立刻给这些年长的妇人们端来了圆墩子。

“今日哀家本不想见你们,先帝走了才三个多月,哀家哪里有心思过什么新年?可转念一想,不光哀家失去了亲人,你们也失去了很多亲人,你们的心里跟哀家是一样的痛心。”

“可不是这话,还请太后娘娘节哀顺变,保重凤体。”众人忙附和。

“是得保重。”太后说完,顿了一下。

“说起来,哀家今天能跟你们坐在这里说话,还多亏了永定候府的凌五小姐,凌五小姐是今天哀家特地请来的贵客,我想,你们这些人也都受过她的恩惠,与其让你们一家家地去侯府拜谢她,还不如今儿就在哀家这里,大家一起聚聚,也给你们省些事。萱娘,来,到哀家身边来,让大家好好认识你。”

太后招手,萱娘不敢不从。

太后发话,命妇们不敢不从。

是啊,她们谁没有受过萱娘的恩惠?太后这是在敲打她们,要她们不得与萱娘为难。

“我们这些人是该好好多谢凌姑娘,正打算从娘娘这回去后就打发人去永定候府拜谢呢,凌姑娘,老身今儿正式地向你道声谢。”容家的老太太先开口了,欠了欠身子。

容家的人开口了,这些世家谁也不敢不表态,纷纷说谢礼早就备好了,就等着从宫里回去后就送去。

“哀家没有让你们破费的意思,哀家只是让你们认识认识她,以后在别处见了面,看见凌姑娘被人欺负了什么的好开口帮帮她,这孩子呀,出身是低了一些,可是有一句老话说的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然王侯将相都没有种,一个庶出的又能怎么了?再不济,她也是永定候的骨血,也有大恩与你们。”

这话就说的有些重了。

可是众人见太后生气了,谁敢反驳?

ps:一桐开了个新坑,《重生之一日为师》,下面有直通车,有兴趣的亲们去看看。

☆、第四十三章、打劫

太后的心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为萱娘撑腰做主。

李氏就有些不太明白了,这皇上喜欢萱娘也就罢了,毕竟萱娘数次救过李锦的命,可这萱娘又何德何能入了太后的眼?不就是萱娘当年帮她接生了一下,后来又救了一次大公主,可萱娘救的人多了,又有谁像太后那样感激过萱娘?

今天这一出话,摆明了太后是在为萱娘以后进宫铺路,先抬出救人的大恩来,这些世家谁敢不服?

谁要不服的话谁就是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人是被要世人唾弃的,总之,过了今天,这些世家夫人再想为难凌萱,就要掂量掂量了。

原本,在她们看来,萱娘进宫最大的阻碍应该是太后,太后是断然不会轻易同意间接害死自己丈夫的女人进宫的。毕竟,如果当年萱娘不走或者萱娘早些赶回来,先帝是很有可能不会死的,这样的话,太后还是安安稳稳地做她的皇后,总比现在守着这一栋空房子强。

如果那样的话,皇上想要萱娘进宫,势必要跟太后妥协,不会给萱娘太高的位分,这样一来,皇后、皇贵妃以及贵淑德贤四大妃都有可能从他们这些世家里挑。

后宫还不一定谁说了算。

可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代表的是什么?

“太后,我们萱娘这孩子呀,仁义,做善事从不指着别人回报,她说,做人但求一个心安,心安了。便也值了。”李氏笑眯眯地开口了。

真是痛快呀,痛快。

大年初一就看到这些人被太后打脸,简直太痛快了。

看以后谁还敢笑话凌萱?

太后看了一眼李氏。嘴角也弯了弯,顺着李氏的话道:“是啊。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但求一个心安。”

“太后,老身想去答谢凌姑娘,也是求一个心安。”谢家老太太忙表态。

“是啊,太后娘娘,凌姑娘救了我们这么多条人命,我们去答谢一下就是为求一个心安。”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开口了,生怕再被太后点名。

“也罢。那哀家就不多事了,个人求个人的心安吧。既如此,哀家也求一个心安,来人,把哀家给凌姑娘预备的谢礼抬过来。”

话音刚落,几位宫女抬进来两个大箱子两个小箱子来,大箱子是衣料和瓷器,小箱子是一千两黄金和一箱子簪环钗饰。

太后见众人都大致看过了一遍什么东西,这才缓缓说道:“大家偏殿用膳吧。”

太后说完,把手伸向了萱娘。萱娘忙上前扶起了她。

太后扶着萱娘走了几步到众人跟前,站住了,似乎想起了什么。对身边的掌事姑姑笑道:“哀家说好像还有什么事忘了,原来是忘了给凌姑娘一个红包,她还是一个孩子呢,头一次来给哀家拜年。”

“是,太后娘娘,奴家这就去准备。”掌事姑姑出去了。

“太后娘娘,您已经给萱娘这些赏赐了,东西太多了,萱娘会不安的。”

“你这孩子。一码归一码,方才那个说了是谢礼。这个才是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不可以不要。”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萱娘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不一会,掌事姑姑便抱出了一个朱漆盒子,太后瞧了一眼,道:“打开瞧瞧。”

盒子里是一排金闪闪的元宝,看大小,应该是十两一个的,一共排了十个。

“太简薄了些,罢了,明年记得再多给一些。”

“萱娘多谢太后娘娘,祝太后娘娘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萱娘只得又跪下磕头。

“好一个一帆风顺、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这话听着可真喜庆。”太后的脸上这才有了点笑模样。

“可不,真真凌姑娘的嘴巧,说出来的话也好听。”有人溜须了。

“我们家萱娘还手巧呢,昨儿的年夜饭,也全都是她做出来的,那些菜名取的可真喜庆,什么金玉满堂呀,什么五福临门,还有什么大吉大利、鸿运当头、福如东海等,端的是又好听又好看还好吃。”李氏喜滋滋地道。

她的孙女又一次给她争脸了。

“哦,说到这个,哀家听说满京城的人都学你们永定候府在大门上贴了纸写的桃符,叫什么。。。”太后一时没想起来。

“回太后娘娘,叫春联,新春的对联。”

“对对,春联,这孩子,难为你有这么多巧心思。以后呀,没事常进宫来陪哀家说说话,哀家就喜欢听你说话。”

“回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要不嫌萱娘粗鄙,萱娘也愿意常来看看太后娘娘。”

正说着,转过门,便到了偏殿,偏殿里已经摆好了一张张的矮几和锦褥坐垫,李氏虽然也是一品诰命,但是她是侯府的,级别比国公府还是差了那么一级,故而,李氏被宫女领到了第二排。

萱娘一看太后娘娘是单坐着对着大家,忙屈膝一下告辞,坐到了李氏身边。

宫里的赐宴也简单,一共就六样菜,不过是些鸡鸭鱼肉,大家也就跟着做做样子,动了动筷子,并没有吃进去多少,见太后放下筷子,众人也就都放下了筷子。

饭毕,上茶,一盏茶的功夫,命妇们开始告辞,萱娘跟李氏刚回到侯府没多久,那些世家们就打发人送来了谢礼,随着谢礼一块来的,是各家请吃年酒的帖子。

彼时,萱娘正跟李氏、柳氏、石氏也商量正月请吃年酒的事情,看到堆成小山一样高的礼单,柳氏笑着打趣道:“太后娘娘该不是在为你筹备嫁妆吧,这大一年的,这些世家便送了这么多东西来。”

“虽不中,也不远也。”李氏开心地笑了。

太后特地让大家都看了一眼她给了萱娘什么谢礼。这些世家就算是减半,也得给萱娘送五百两黄金来,刨去那些世家。还有那些三品以上的官员,此外。那些宗室听到消息也忙着预备东西往这边赶呢。

不算别的,就这些黄金,也得有上万两了,可不是够嫁妆了。

“太后也是生气,萱娘救了这些人一场,不但没有一点表示,见了面还刁难她,太后估计早就想找一个机会治治这些人了。”李氏又道。

说完。李氏忽然想起来,她也曾经是这些人中的一个,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幸好,萱娘原谅了她。

“萱娘,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些钱财?”石氏见萱娘看着这些礼单发呆,问道。

“我想用这些黄金办一个养生堂,每家给了多少两黄金,我都给他们把名字刻在石碑上。”

京城一场天花过后,不光是大人,也有很多孩子流离失所。无处可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