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第114章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第114章

小说: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就能成功。董承在刘备溜了后,就去找了吕布,向他展示了皇帝的诏书。可是,吕布当初杀董卓,是董卓太不得人心,而且,董卓也不像曹操这样对他呀,在名利前面,他杀了董卓。如今不一样了,吕布心想:曹操诚心以待,对自己这么好,我怎么能再作背叛的小人?再说,眼看着曹操如此作为,大得民心,杀了曹操,许都又要乱了,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我可不傻,再到处流浪。所以,吕布对董承说,我现在没有实际的兵权了,手上没人,做不成的。我劝你们也不要去做这种事情,现在大家过的挺好,皇帝也没有事情的,何必多此一举?不过,吕布也感激皇帝原来对他的情谊,也对董承明确表态,我不参加,你们也不要去做,我也不会去告发你们的。董承无奈,只好离去。

董承他们被我揭发出来后,受到了惩罚,曹操他们在仔细审理调查这件事情的始末的时候,知道了吕布事先就知道了有衣带诏这回事。这下,在一些人眼里,吕布又成了背叛者了,虽然曹操三令五申不准大家谈论这件事情,更不准说吕布的坏话,可是,吕布被怀疑要背叛曹操的说法还是在许都传开了。吕布知道后,也亲自去给曹操作了解释,曹操是拍着胸脯说自己相信吕布的为人,让吕布不要听信他人的言语,吕布当着曹操说不会,实际上回家就躺下了,他心里的伤口被撤开了,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第一次感到了绝望。人就是这样,当你正感到十分幸福的时候,突然受到沉重的打击,那种瞬间的绝望感真能害人一生。

因此,当曹操请吕布和自己一起去白马的时候,吕布就说自己病了,不适合带兵出征了。曹操听了,知道他是心病,急忙去吕布府上,本来想安慰解释一番的,结果,看到吕布真的病着躺在榻上了,整个人瘦了一圈,一点精神气也没有了,哪里还有豪杰、勇将的样子。吕布苦笑着请曹操谅解,还说,他原来的兵由文远他们带就行,他就不再参加作战了。曹操话都说不出来了,只好让他好好养病了。

我听了这些,真是哭笑不得了:“哎,这个吕奉先怎么会这个样子?他不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吗?一些流言蜚语就把他整成这个样子了?他原来也没少挨骂呀!”郭嘉叹气:“根本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原来的吕布是天下第一的勇士,武艺高超,有兵有将,谁不让他三分?怕他三分?现在可好,光棍一条不说,自己的特长也不占优势了。再说,像他这样得人,往日的名声不好,他以前好像是不在乎,可心里肯定也不好受的,是个人都在乎自己名声的。吕布好不容易遇上主公能容纳他,接受他,可以给他一些安全感,这下子又说不清了,谁摊上这样的事情都受不了的。”我想想也是,换作谁都难受。不过吕布这个样子也说明了他心里不愿意再作反叛的事情。可是,一个猛将就这么闲放着,可惜了的。

我抬眼看着曹操:“主公,现在的关键是您还相信吕奉先吗?”曹操一愣:“怎么会不相信?我现在更信你说的,这个奉先绝对不是小人的。”我笑了:“既然这样,那就简单了呀!主公呀,您应该把温侯逼来的。只要让他立点功劳,您一赏他,什么谣言就没有了,这比任何解释都好,就像您用张君侯守陈留要道一样。您看,那些对张君侯不敬的言语已经收敛多了。谣言止于智者嘛!”曹操摇头苦笑:“你以为我不知道呀?你是没有看见,我一说让他带兵去迎击颜良,奉先那个恐慌、无助的眼神,我都不忍心看。还有,他夫人看见我去他府上,腿都在发抖。我是不想逼他呀!依我看,奉先没有带着家人逃之夭夭就不错了。”天,这么厉害?

我再想想:“主公,您真的信任吕温侯的话,我看,干脆让他去宛城如何?反正我们也要防着刘表来咬我们。寿春没有危险了,把成廉调回来给吕布带。这样一来,即显示了您对吕温侯没有戒心,又可以防备住刘表的袭击,再把吕温侯调离许都这个是非之地,一举两得,如何?”曹操想想,点头了。郭嘉却反对了:“子云,这个法子不行的。你怎么就不明白,温侯现在不是不愿意领兵,而是不敢领兵。你也不想想,温侯真要单独领兵驻守一方后,那些皇帝的近臣会怎么做?”我和曹操都愣住了,是呀,这真是个问题。郭嘉叹气说:“那些人是会相信这些谣言的,就是不相信,也还要做尝试的。他们会去温侯面前挑拨离间,会搬出皇帝,甚至就让皇帝再下个什么诏书给温侯,你说,温侯面对这些怎么办?杀了或者举报了这些人,会有人骂他不忠,背叛皇帝,毕竟他可是皇帝亲封的骠骑将军;不杀、不举报这些人,又会有人说他对主公不义。你让他怎么活的下去?再说,吕温侯自己怕也怀疑主公让他单独领兵的目的哟。”我打了个冷颤:“天,这么复杂的问题呀!人与人相处真难。算了,我也不要出什么馊主意了,等这场仗打完,回去我再去看看温侯,设法搞清楚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再说好了。”曹操在旁边大叹气了。

说了这么久的吕布,我们都差点忘了正事了。还是曹操想起来了:“唉,不提奉先了。乌巢还是我亲自带兵前往好了。子云,那里防守如何?我带5000人够不?”我点头:“乌巢的守军只有一万,您带我们的精兵去,没有问题。让大哥跟您去吧,别让我们担心。”曹操点头了。其实不用我说,现在大哥就是曹操的贴身警卫营的头,没有必要,他不出战的,就守在曹操身边,曹操上哪儿,他上哪儿。我倒是觉得不好,因为这样一来,大哥单独立功的机会就少了的,可是,大哥就是喜欢这样,曹操也愿意这样,我也没有办法。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零七章 降兵将至

一统北地篇——第一百零七章降兵将至

看着曹操命令大哥做好出发准备,我皱着眉头叹气:“主公呀,说实在话,那么多的粮草,烧了,好可惜的。要是能留下来,可以救活多少人命呀!想着火烧起来的样子,我就心痛。”曹操他们像看白痴一样地看着我笑。贾翊笑着说:“子云呀,你好小气,真变成个商人了。这些粮草不烧,我们也拿不走的呀!”我点点头:“我也知道的,不要把我当白痴呀!不过,我在回来的路上想了想,还是有办法弄回来一些粮食的。”

曹操的兴趣来了:“什么办法?”我望着荀攸:“公达,一个士兵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背多少粮食行军?”荀攸张口就来:“20斤,应该没有问题。”曹操笑了:“子云,你不会让我们背粮回来吧?袁军再笨,还没有笨到这种地步。”我才想笑呢:“主公呀,您把子云想成傻瓜了呀!我的意思是,步兵可以背20斤的话,那骑兵至少可以带50斤的。我想,反正这些虎豹骑在这里闲着没有事情干,不如让两千人跟您去。您带着步兵放火,阻击敌军,他们抢粮回跑,这样,至少可以带个十来万斤的粮食回来呀!”

曹操是大笑了:“子云呀,你和你的师兄都把我的精兵当成运粮队伍了呀!怎么都要用虎豹骑去抢粮食?”我故意装出一脸诧异,不过,没有说话。曹操笑过后,说道:“其实也行。能留下一些也可以,能省就省吧!”他还真……比我还……吝啬。我笑着说:“我可不是要为主公省粮食,有了这些粮食,怎么着也可以够几万人吃上一阵子了。再说,袁绍的兵消耗袁绍的粮食,天经地义呀!”曹操他们听不懂了。我嘿嘿笑着:“主公呀,你们是了解袁本初的,这乌巢一烧,他肯定玩完的,这仗我们赢定了。子云说过,袁绍的人马经不起失败的,他这一败,我们就可以得到降兵数万,他们的粮食就要靠这些粮草了。我料文若没有给他们准备吃的。”曹操的眼睛都瞪大了:“数万降兵?我们这里才多少人呀?才两万人。这些人……”

我就知道以前历史上的曹操坑俘就是因为人手不够,粮食也不够,才下的狠心。所以,这个时候我要说服他的:“主公,我知道这些人很多,俘虏也不是很好管理。不过,他们要投降过来,您总不会杀了人家吧(先堵上)。如果杀了俘虏,以后,谁还敢降了您呀?再说,真要杀俘,这对您以后管理袁绍地盘上的百姓也不利呀!所以,俘虏的事情一定要先做好准备。我们人少不假,可是,一个看十个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吧!有几千人看管这些俘虏就可以了。再说,收兵后,于将军他们回来,我们的兵力也有四万多吧?”曹操来回走了几圈:“子云,我知道你有仁慈之心。可是,看守和粮食还不是主要的问题。你想过没有,这些人不是你安置的那些流民,他们都是军士,他们中很多人的家小都在冀州等地。袁绍不死,我可没有想过这一仗就能杀了袁本初的,我们一时间也不可能拿下袁绍的地盘的,他们能归心吗?留下始终是个隐患,还不要说,安置他们很困难。”

这个问题我当然想过,没有十足把握说服曹操,我是不会提出建议的:“主公,这个问题子云想过的。袁绍这个人是典型的贵族代表,他眼睛里很看不上这些小人物的,这些军士不会死心塌地地为袁绍卖命的。再说了,乱世之中的人,最渴望的是安定的生活,只要我们给这些士兵安定的生活,他们会归心的。安置的问题很好办,这些年我们地盘上的人虽然来了不少,可是土地荒芜的还是很多,特别是徐州和扬州,还有洛水周围。这几万人很好安置的,暂时都去当农民好了。主公,袁绍大败下来,顾不上理会这些小兵的。”

曹操又开始来回走动了。我知道,他要考虑的问题比我的多,正因为如此,我更要耐心说服他。过了一会儿,曹操走到我面前:“子云,你估计有多少降兵?”我想了想说:“四万到六万,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不过,应该是这个数。”四个人都愣了。曹操急速走动起来:“这么多人?这……”荀攸忍了又忍,终于说话了:“这个,按子云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粮食还是不够吃的,人数这么多,怎么安置才不让他们反叛也是个问题呀!”

我看着他们急忙说出我的办法:“主公,公达,我是这么想的。粮食不愁呀,等我们从乌巢抢十多万斤回来,这些降兵一天只要一饭,吃不饱,也饿不死就好呀,还便于看管。至于安置的问题,也不太难。我想可以充分利用保甲制度,再稍微改变一下。主公,把这些士兵全部编成百人一组的甲户,分散在我们的境内千里范围内与我们现在的庄户混杂一起。然后以百人为户后,再强制他们在一起实行连坐制度。就是说,百人中有一人叛逃,这百人就同时获罪,但是,检举者免罪,还有奖励。这样的话,这些人必不齐心,就可以做到互相监督,互相看管,叛逃之事可以杜绝了的。其他的安排同我们的士兵和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一年后赋税也照样收。袁绍吃了这一败,短期里别想再翻身。而这些士兵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品尝到屯田的好处,自然就不愿意再回去了。而且,我肯定这些士兵暗中还会把亲属都招来,这样一来,袁绍境内的民众就会羡慕我们的民众的,这对我们收复这些地方将大大有利的。等袁绍翻不了身了,我们再征召这些兵士入伍,他们身体强健,还有不少骑兵哟,到时候,就是一支很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