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魂 >

第583章

国魂-第583章

小说: 国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之后的早晨、又发现了一支有20艘的船队,该船队不仅有严密的护卫,而且还有“姗拉德”飞艇担任警戒。

到了日落黄昏,U47 号终于发起了攻击,第一枚鱼雷发射以后,紧接着又对其它目标发射了第二枚鱼雷。这时鱼雷发射员摇晃了一下,无意中碰到发射扳机,竟然发出了第三枚鱼雷,想不到枚枚命中,一共击沉了三艘商船。

几天以后,U47号又击沉了一只油轮。

在盟军的舰船接二连三地被击沉的同时,鱼雷也告尽了。于是U47号驶回基地补充弹药,并让成员充分休息,以便再度发动有力的攻击。

在布林少校的U47号出发之前,8月17日,希特勒下达了有利于U艇攻击的命令。那就是为了对英国周围的各岛展开全面封锁,U艇舰长有权击沉中立国的船舶。

至此,被战时追捕船舶规定所捆绑的U艇作战终于被解除了。

8月17日,德国宣布在不列颠群岛周围进行无限制潜艇战。由于德国潜艇继续向大西洋中部深入,寻找没有护航舰艇的区域,英国海军部不得不在7月份把扩航的距离由西经15°延伸到西经17°,l0月份又延伸到西经19°。

由于护航舰艇的活动半径有限,延长护航距离意味着运输队不得不采取较为固定的航向,而不能采用蛇形运动和规避航向。护航舰艇再也不能经常地突然增大航速了。护航艇发现德潜艇后,一般只能迫使它们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水下,使它们不能在水面攻击护航运输队,但不能击沉它们。

由于严重缺少护航舰艇,这就要求护航舰艇在猎潜时不能离开护航运输队警戒幕太远,否则它所留下的空白区肯定是无法掩护的。由于这种情况,以及实际上关闭了英吉利海峡和爱尔兰不再允许英军在该国设立基地等,英国海军部不得不于1940年7月重新规定航线,决定不再使用有德国潜艇集中的西南海区的航线,而让护航运输队在离英格兰北部港口较近的西北海区绕行,驶往美国东海岸,要绕苏格兰北部航行。

估计到德潜艇作战的趋势后,英海军部于6月请求在冰岛开设飞机基地。英国空军部建议,可在冰岛设立一个“桑德兰”式,“哈德逊”式和“博法特”式飞机户队,由即将设在雷克雅未克的一个区域联合指挥部指挥。前进空军基地的工作于8 月份开始。

1939年岸防航空兵进行反潜作战所使用的主要飞机类型是“安桑”式飞机,它是由1934年设计的商用飞机发展起来的。战争初期德潜艇在北海和英国沿岸活动的时候,航程不大的“安桑”式飞机进行了很有价值的反潜掩护,限制了德潜艇在水面的机动。

但是,这种飞机有许多缺点,确实已经过时了。除了航程短以外,有效载重也极小。而且还非常慢,不太灵活,没有任何防御武器,打起仗来,它根本不是德国飞机的对手。尽管有这些缺点,岸防航空兵仍不得不让这些飞机一直服役,因为轰炸航空兵和战斗机航空兵在飞机制造方面享有优先权,使岸防航空兵得不到足够数量的其它类型的飞机。

1938年4月,英国派出一个小组去美国研究适于作领航教练机的飞机设计。他们视察了“洛克希德。赫德逊”式飞机的样机,发现“赫德逊”式比“安桑”式的质量有很大改进,认为“安桑”式需要立即更换,于是在1938年6 月订购了200 架“赫德逊”式飞机。按计划到1939年底应有5 个“赫德逊”式中队参加作战,但到战争爆发时只有第224 中队开始得到这种飞机。

“赫德逊”式飞机虽很好,但操纵起来相当笨重。主要缺点是,在起飞和着陆时有打转或偏转的危险,需宴高度集中精力。

1940年底至1941年初,有一批“威特雷”和“威灵顿”式轰炸机中队拨给了英国岸防航空兵,以加强其实力。“威特雷”式中队主要用于西南海区和比斯开湾。“威特雷”是一种非常慢的飞机,飞行人员把它叫做“飞行棺材”。

它在飞行时呈现出特有的低头姿态,这是由机翼的大逆角造成的,除了这个特点外,飞行人员一般认为“威特雷”还是相当好飞的飞机。机上的条件非常拥挤,装上雷达后更加严重,雷达员不得不侧坐在马桶盖上。雷达所在的这部分机身没有暖气,雷达员要在非常寒冷并且有风的条件下工作。

在海上作战时,“威特雷”在追降时有摔坏其后背的危险、这是由于机身长引起的。

在同盟国反潜作战中起重要作用的另一种水上飞机是“卡塔林纳”式,美国海军、加拿大空军和英国空军都大量使用了这种飞机。

正当盟军加紧研制理想的空中反潜武器的同时,德国人也展开了新的攻势。

1940年9月初,德潜艇对SC2护航运输队的53艘船只又一次成功地进行了狼群攻击。

9 月6 日,当护航舰艇加拿大“斯基”号、英“韦颠特克特”号、“洛斯托夫特”号、“斯卡巴勒”号、“海螺”号、“阿波罗”号和“伯克郡”号加入护航运输队后不久,U —65击沉了3艘船。

第二天,“桑德兰”式飞机迫使德潜艇离开了护航运输队,但在8日晚,它们又接近了护航运输队,U —47击沉了另1 艘船。9 月9日将近黎明时,U —28和U —99赶到,击沉了第5 艘船。德潜艇没有遭到任何损失便击沉了5 艘船,计20,943 吨。

邓尼茨从经验中发展起来的这种血腥战术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他所主张的战术是:U艇必须以集团的方式互相协作,才能创下惊人有效的“战果”。在战争期间,这种方式后来发展成为有名的“狼群”战术。

换句话说,当一只U艇发现盟国船队以后,一面接近盟国舰艇,一面集中附近的U艇,以便展开集团攻击。

在数只U艇协同攻击的时候,护卫舰的兵力势将分散。当它努力找寻一只U艇时其它的U艇将潜到船队的对侧或内部展开攻击,粉碎护卫舰的努力。

与此同时,当敌船队的某船舶沉没时,总有一只护卫舰要去救助幸存者,这无疑使U艇的攻齿变得更为容易,如果商般要离开船队进行救助的话,该船势必成为U艇绝对的食饵。

与U艇基地保持情报及通信联络,乃是发挥此战术效力所绝对必要的保证。

因此,邓尼茨在德国潜水舰队司令部设置了情报室。在那儿,所有盟国舰船动向的情报,都在墙壁的图上标出来,其它的图表则记载着有关航海所需的常识。如:潮汐状况,天气状况以及有关航行时差带的特别记载事项等。

邓尼茨紧紧抓住海上的有利情况,把兵力有力地倾注到攻击船队方面。

在1940年的“黄金时期”,U艇总共击沉了盟军570多只舰船。

早在驱逐舰和护卫舰在挪威和敦刻尔克遭到惨重损失后,就使丘吉尔向美国租借驱逐舰的要求更加急迫。

他发出了多份电报,说明了自意大利参战以来的形势以及急需租借驱逐舰,其中写道:“。。。。。。。。。。。对我们来说,再也没有比得到旧驱逐舰更重要的事情了。”在这之后,他又以同样的语气发出了更为重要的呈请了。其中写道:“。。。。。。。。对你来说,现在最紧迫的是让我们得到驱逐舰。”英国甚至做出保证,即便将来英国海军投降了,美国对印度群岛的英国海空军基地也可以租借99年,这样,美国国会经过了激烈争论后,才同意借给50驱逐舰。

1940年9月2日,正式达成了协议,舰员们立即在英国集合并被派往哈利法克斯。

由在美海军人员对舰上设备进行操作表演之后,经过挑选的英国海军人员,于9月 日接收了第一批8艘舰艇。借助于英国的这些基地,美国政府能将1939年9月5日开始的中立性巡逻延伸到更远的海区。

美国的驱逐舰自然能达到大西洋空白区,但是这些驱逐舰搁置了多年,出现了许多故障,需要时间进行修复,这样,用它们作为护航舰只参加作战的时间推迟了

1940年7月8 日,商船在护航舰艇离开运输队的西经15°以外的地区遭到相当的损失,9月份商船的损失达到了最高峰,这使英国进口物资的流量有完全崩溃的危险。

丘吉尔发现商船的损失在不断增多,曾向海军部指出,英海军在遏制德潜艇方面明显无能。他正确地推测出,损失惨重的原因可能是缺少护航舰艇,因为很多护航航艇被调往东岸和南岸海区去执行反入侵任务了

第七百零四章 “海狮”

第七百零四章 “海狮”

希特勒仍没有入侵英伦三岛的确定的计划。

西线的胜利实际上是来得太快了,他还来不及为渡过英吉利海峡准备好登陆艇或驳船——连一艘也未准备好。相反,他似乎在等待英国求和。

但是,至7月3日,这种希望破灭了:那天,英国皇家海军突然对停泊在阿尔及利亚港口梅塞尔克贝尔的法国舰队进行炮击。战舰“不列颠”号在13分钟内沉没,977人丧生。另外三艘,包括“敦刻尔克”号在内,被重创,人员损失惨重。其余舰只脱逃。

英国人惧怕希特勒会利用这些舰只去进攻英国,并为这种恐惧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英国人从敦刻尔克撤退一举,在大多数法国人脑中都留下了痛苦的印象。这次进攻,特别是它发生在达尔朗海军上将发誓不将军舰交给希特勒以后,在法国全境引起了深深的敌意。“英国人背信弃义”一语,已成了咖啡馆里的口头禅。

此次炮击也证实了某些人的信念:拯救法国的唯一办法就是与希特勒合作。

不久前签订的停战协定,实际上已将法国本土分成了两个部分:北部占领区和南部的维希政府区——以贝当元帅为首。这次炮击把他阻止副总理赖伐尔与希特勒更加紧密合作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了。与此同时,它也使让。季洛杜及其他法西斯知识分子寻找新的变节者的努力简化了。

阿尔弗雷德。法布尔——卢斯在日记中写道:“英国在一天内杀死的法国水兵比德国在一年内杀死的还多。”英国在梅塞尔克贝尔铸成的大错,他预言,正在加速希特勒的“一个欧洲”的进程。它也把德国元首从他的千秋大梦中惊醒:他一面强调他无力控制法国舰队或围困英国皇家海军,另方面又想迅速与英国解决问题。几乎完全被内陆包围的他,被令人吃惊的海上力量的机动性弄得目瞪口呆。海军的爆炸性的行动加强了他早些时候的恐惧。即使英国舰队未能粉碎对英国的入侵,它也使舰队的领袖能在加拿大或澳大利亚建立司令部,从那里统治海洋。

是谈判还是使用武力?他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徘徊。“我决不能放弃”他对普特卡默说:“英国人终究会同意我的看法的。”

但是,当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于7月13日飞到贝格霍夫时,他欣然批准了他们制订的入侵英国的计划,但在片刻后又抗议说,他不想打他的英国兄弟,不想让大英帝国解体。流血只会引狼入室,分享战利品。英国为何仍如此不愿和平?据哈尔德的日记记载,他自问自答:“是因为英国仍然存在着俄国会采取行动的某些希望。”

3天后,他发布了入侵英国的专门指示。

入侵的目的在于消灭作为对德作战的基地的英国。并且,如有必要,将它全部占领。这次战役得了一个具有想象力的代号:

“海狮”

希特勒批准这一计划的墨迹未干,便提出了一项他自己的和平建议。“元首将向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