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魂 >

第553章

国魂-第553章

小说: 国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攻击说;与波兰实行和平解决的一切政治可能性已穷;这不是毫无根据的。贝克上校不但避而不与希特勒会谈;而且还跑到多维尔与英国签约。他受到了官方和公众的热烈欢迎。他还享受了感情的款待;特别是还与国王和王后共进午餐。但由于他生性傲慢;隐密而多疑;所以在进行正式会谈时;他就不那么能接受意见了。英国和波兰同时与苏联一起建立反希特勒阵线;遭到贝克的激烈反对;他拒绝参与可能突然导致与希特勒交战的任何事情。

4月20日;是希特勒50岁寿辰。近日来他常怒形于色;说明他已没有耐心了。时光在飞逝;他相信;自己只还有数年有健康的体魄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与通常一样;1939年希特勒的生日是通过盛大的阅兵来庆祝的。场景雄伟壮观——国防军三军以及武装的党卫队均有代表——目的在于警告敌人。

应希特勒的明确要求;表演了最新式的中型炮、重型坦克炮、高射机枪和空军的探照灯。一队队战斗机、轰炸机从头上轰鸣而过;又多又吓人。出席阅兵式的外国使节;对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阅兵;各有自己的印象。他们也没有忽视把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作为主宾、放在希特勒身旁的意义。

此次阅兵虽使许多人吓破了胆;但是;见到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大部分德国人均引以为自豪。50岁寿辰也是掀起另一次颂扬希特勒的宣传浪潮的借口。

对许多崇拜者而言;他是德国的救星:“元首是本世纪唯一能掌握上帝的霹雳并为人类而重新改造它的人。”对其他人而言;他胜过弥赛亚——上帝本人:“我的孩子们把元首看成是为万物发号施令;安排一切的上帝。在他们眼中;元首是万物之主。”

小学生也被教会了唱颂歌:“阿道夫希特勒是救星、是英雄;在辽阔的世界中;他最高尚;为希特勒而生;为希特勒而死。上帝就是希特勒;他统治着勇敢的新世界。”

希特勒甚至禁止使用“第三帝国”这样的字眼。对于日益发展的个人崇拜情形;他也曾对内层圈子里的人抱怨过——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崇拜的情况已发展到滑稽可笑的地步。在党新近布置的***上;一个女老师十分认真地讲述过她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头会说话的狗。当被问到“希特勒是谁”时;狗回答说:“我的元首”。有个纳粹分子当场大怒;插嘴喊道;“你竟敢讲这样荒唐的故事;太可恶了!”那女老师作答时;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这个聪明的动物知道;不准**解剖。犹太人做宗教仪式时不准宰动物的法律;是阿道夫希特勒叫通过的。所以;出于感激;这条小狗的狗脑便认出阿道夫希特勒是它的元首。”

教会虽未把希特勒看成弥赛亚或上帝;但也对他的50寿辰表示庆贺。日耳曼人的每个教堂都特地做了许愿弥撒;“祈求上帝保佑元首和人民”。梅因斯的主教还号召各教区的天主教徒特意为“帝国的鼓舞者;扩大者和保护者元首和总理”祈祷。连教皇也给他发来了贺电。

这些荣耀丝毫未减少希特勒对罗马尼亚大使的愤慨;也未减少他对英国的怨恨。

特别令希特勒愤怒的是;不久前;在美国出现了《我的奋斗》的缩写本。这个缩写本未经许可便排印成书;且收进了人人认可的美国版本中删去的各段落;以及由艾伦克兰斯顿撰写的;提醒读者注意希特勒的歪曲的评论文章。缩写本以袖珍本成书;定价为10美分;10天内便销售了50万册。封面上印有这样的字样:“不给阿道夫希特勒一分稿费。”

一次冒犯来了;另一次又来。这一次的冒犯者系罗斯福总统:他同时致电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呼吁他们保证不再进一步侵略。“您曾一再断言;您与德国人民并无战争的愿望”;罗斯福对希特勒说;“这如果属实;那就无需战争。”

这惹怒了希特勒。4月28日;他对此作了回答。他的演说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听众——不但在全德和欧洲进行广播;而且还通过主要的广播网在美国转播。与希特勒在维也纳时的景况相比;这是无法令人相信的:那时;希特勒愿意给任何愿意听的人讲演——假若树木能听;他也愿意。那时;他的听众常对他之所云置之不理;或取笑他。现在;世界在发抖。

听众如此之多使他受到了鼓舞。威廉夏伊勒就发现;元首从未如此雄辩过。讲演一开始;他便为他的外交政策辩护。

他不但辩护得很成功;而且还转而谴责英国的外交政策。他攻击说;英国的外交政策废除了他们1935年的海军条约的基础。这是没有想到的:他自己当年如此急于求得的条约;一下子被取消了。接着;他又对波兰进行毁灭性的攻击;取消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原因是;波兰人“单方面侵犯了”它。

希特勒撕毁了两个条约后;又在继续宣称;只要条款平等;他欢迎重新谈判。“想到这个情景”;他说;“谁也没有我高兴。”

这阵大脑体操确实做得非常出色的;却又被他对罗斯福的攻击所超过。这个攻击——至少是为了取悦于德国听众——是讽刺和挖苦的杰作。这是早年的希特勒;是酒吧间侍者和辩论者的希特勒。他将罗斯福总统的电报逐点予以反驳;像中学校长那样;逐点将之抹去。他的重重的讽刺和挖苦;令国会内人人听来顺耳;每次反驳后;笑声和鼓掌声一次高过一次。带头捧腹大笑的是会议主持者戈林。

当元首最终接触到总统要求德国应保证不再进行侵略的问题时;他的回答是嘲笑和反击——这使人笑得更加开心——却未能回答这个问题:

他是否会侵略波兰!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第六百八十章 萧天:我宣布!!

从1938年2月至1939年4月;“自由印度中心”及其领导人苏巴斯钱德拉博斯所领导的“自由印度军团”;连续在昌加格尔、拉迪等地发起大规模军事攻势。1939年2月;巴尼博得战役爆发。

此战;“自由印度军团”投入万人的庞大军队;配有火炮等重型武器;而英军方面则出动包含印军在内的9000人保卫巴尼博得。

这场战争“自由印度军团”打的并不轻松;由英**官指挥的英印联军;从2月6日开始至2月17日;接连挫败6次“自由印度军团”攻势。

次后;“自由印度军团”暂时停止攻击;在严密监视巴尼博得的同时;开始展开政治攻势。

2月18日上午10时;让英国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

两架涂抹着“自由印度中心”标志的飞机出现在巴尼博得上空;但却并没有进行空袭。在巴尼博得上空盘旋了一会后;大量的传单由飞机上撒下。

整个巴尼博得到处都能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传单;上面是“自由印度中心”领导人苏巴斯钱德拉博斯亲笔书写的信。在这些传单上;博斯号召在巴尼博得的印度人民团结起来;号召印度士兵们团结起来;枪口一致对外;赶走那些英国侵略者!同时告诉自己的同胞;印度大起义并没有过去多少时候;英烈们的鲜血还没有凝固;现在国际形势已经发生变化;所有的印度人都应该继承英烈的遗志;让印度真正变成印度人的印度

英**官们慌了;他们开始收缴这些传单;并严厉在印度士兵中传阅。

可是这些传单实在是太多了;在巴尼博得到处可见。

到了下午;飞机再次出现;而这次除了传单以外;还有大量的和印度大起义有关、以及宣扬英国人从印度剥削走了多少印度人的血汗

这样的“攻势”;某些时候取得的效果;比在战场上更要大的多

不安的情绪和可怕的潮流;正在巴尼博得蔓延;巴尼博得的印度人看着英国人的时候;眼睛里写满了仇恨;而那些在巴尼博得的印度士兵;也似乎变得不那么安分起来。

可怕的“印度大起义”给英国带来的可怕后果;一直到现在还深深印在英**官的脑海里;他们害怕;他们这次是真的害怕了;一旦再出现一次“印度大起义”;那么后果必然不可收拾

一些被英国人认为可疑的印度军官被集中起来接受审查;英国人认为如果采取这个办法的话;那么那些失去了领导的印度士兵必然会陷于群龙无首的局面。但是事情的进展;却和英国人想的完全都不一样

2月22日夜。

一声枪声忽然划破了夜空的沉静;接着又是数声枪声响起。

而随着枪声到来的;是一则可怕的流言:

英国人为了控制印度士兵;正在开枪射杀那些被英国人控制起来的印度军官;并且;他们很快会把屠刀伸向印度士兵!

这一消息迅速便将本已对英国人强烈不满的印度士兵的情绪调动起来。当日;在印度第27连队;一个低级军官把那些惊慌的印度士兵召集起来;然后站到了一口箱子上;用每个人都能听清的声音大声说道:

“我们的人正在被屠杀;我们的国土正在英国人的蹂躏下呻吟为了印度;为了自由;战斗吧!”

“为了印度;为了自由;战斗吧!”

所有印度士兵的情绪都被点燃;在那一瞬之间;导火索已被点燃!

起义;从第27连队开始;并迅速蔓延向所有的印度军队!

巴尼博得的怒火被点燃了;巴尼博得的愤怒爆发了!

印度士兵们拿起武器;开始对英军驻地发起攻击;巴尼博得的印度人走上街头;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援他们的士兵

1938年2月22日;“巴尼博得起义”爆发!

这场可以说有些偶然;没有任何人领导指挥的起义;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让巴尼博得重新陷入到了战火之中!

但这次;不是巴尼博得的印度士兵抵抗“自由印度军团”;而是巴尼博得的印度士兵;以英国人进行了最有力的反抗!

英国人乱成了一团;大量在印度军队中的英**官遭到杀戮;而到处可闻的枪声;让英国士兵不得不龟缩在自己的军营里;苦苦等待着天亮的到来!

“为了印度;打开城门!”

这样的声音再度响彻而起;无数拿着武器的印度士兵;开始向城门方向发起攻击;而在这个时候;在巴尼博得城外的“自由印度军团”也开始奏响大炮;呼应城内的起义!

城门那的英**队被迅速击溃;控制住了城门的印度人打开城门;挥舞着手中的火把;竭尽全力的要和城外的“自由印度军团”取得联系!

而“自由印度军团”并没有让自己的同胞失望;那些早已需势待发的“自由印度军团”的士兵们;开始如同潮水一样向巴尼博得呼啸而来。当天亮到来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失去了对巴尼博得的控制;他们仅仅能在军营等少数地方;勉强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2月23日上午11时;“自由印度军团”总司令苏巴斯钱德拉博斯向巴尼博得英军最高指挥官发出最后通牒:

在下午17时之前;英军必须无条件投降;否则“自由印度军团”将不再保证他们的人生安全

16时30分;在逐渐失去耐心的印度人枪击和炮击之下;英国总指挥安德尼上校宣布投降;并督促自己的部下;在不失尊严的前提下放弃抵抗

当那些垂头丧气的英国人不情愿的走出军营;交出武器的时候;整个巴尼博得陷入到了印度人的欢呼之中!

巴尼博得起义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印度;这对于印度人来说是最大的鼓舞!

印度的每一个城镇;都有起义的可能性;每一个印度士兵;都正在一种不安和激动的情绪鼓舞之下

2月26日;“自由印度军团”对米特拉发起攻击。

米特拉;德里的门户所在;保卫德里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里一旦失去;那么德里必然遭到英国人眼中“叛军”最直接的攻击

英国人慌了;乱了;2月27日;英国驻印度总督维克托霍普;一边匆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