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魂 >

第171章

国魂-第171章

小说: 国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对蒙的一切阴谋企图。无不了如指掌。

他认定蒙古对中国之徘徊观望,皆由日、俄之盅惑所致。故在接到大总统密电,决议收复外蒙之前。先行调集大型卡车八十辆!

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庞大数字!

决定入蒙前夕,徐树铮致电大总统萧天:

“大总统静卧榻上,且备好美酒一壶,为徐树铮庆功!”

这么对大总统说话,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萧天一见这份电报,当即对部下说道:

“来人,准备美酒一坛,为徐树铮庆功!”

“大总统,兵还未出,未免太早了些吧”宋子文有些担心地问道:“况且徐树铮此电文中对大总统大有不敬之意”

萧天大笑:“徐树铮此去必能成功。谁若能帮我收复国土,就是让我萧天帮他脱靴我也心甘情愿!”

口;8年口月20日,徐树铮率领中国西北边防军第一师,挥师出塞,向库伦进发,拉开了中**队收复外蒙的战幕。

入蒙的西北军第三旅褚其祥部,先由宣化徒步开至多伦,然后乘上备好的八十辆大型汽车,向库伦去的大道进发。自多伦至库伦约为两千华里,途中多为沙碴,以汽车输送。需时五至六天始可抵达。

徐树铮为了保持军容的整肃,特规定七日期限到达。他自己的座车并与先头部队按日徐行。

至月26日,徐树铮于抵达叨林时,忽然停车不进,拿起电话叫接驻库伦的日本武官松井中佐的办事处。

他的日语原本就极为流利,用不着翻泽代译,当松井接电话时,徐树铮先说出自己的姓名和使命,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

“根据我派驻库伦的办事人员报称,贵国派驻库伦的武装部队多达两千余人,请问是否真有此事?”

在此以前,徐树铮曾侦得库伦有日本兵约  00余人,现在故真作此夸大之语,只不过要松井承认日本有驻军在库伦。

果然,松井听到徐的诈语后。急忙辩道:“你这一情报是不确实的。我这里实在仅驻了  20名武装部队。”

这一来松井就中了徐树铮的圈套了。

听罢松井这一坦白的承认,徐树铮即时大笑说道:

“我并非准备与你们对垒作战。你们的驻军数目多少都与我无关!我所要问的是,你依据中日两国何项条约,公然在中国领土内的库伦驻军?”

这时松井才明白徐树铮的谈话用意所在。但一时却找不出适当的答复。嗫嚅了半天,才强辩说道:

“这是我国政府因为库伦地方不靖,怕外交人员的生命得不到保障,才派来少数军队,以策万全。并无其他用意。”

徐树铮以松井的答词已越出范围,乃不再客气,决然答道:

“两国之间,凡在任何一方面有所措施,而又牵涉到对方国家的利益时,必需根据事实,征得对方国的同意行之。你们现在驻军库伦。既无条约依据,又未得到中国政府同意,显然是违法行为。就请你在三小时之内,将你这  20人的武器,送缴我驻库伦的办事处去,倘若超过了时限,则我所率的部队进入库伦时,如双方发生冲突,其一切责任须由阁下负之。”

松井松井慑于徐树铮的理直气壮。又怕徐树铮果真带来了大量军队。其后果更难想象。

再加上日本青岛惨败,英法美等国现在又明确站到了中国一方,一旦强硬,只怕事情不可收拾。

松井想了半天借词拖延说道:

“阁下的要求未免太苛,而且也非我的权责所能答复,必须假以五天时限,等向政府请并后再作答复。”

此时徐树铮已听出松井语气中。含有畏惧之意,只是想借此拖延时间而已,当以斩钉截铁的口吻答道:

“此事的根本错误,系出于日方,阁下是代表日本政府的负责人。当然有责任替政府认错,并且也有责任改正这种错误。现在就请你拿出负责的勇气,作一肯定的答复吧!”

说着。又重重说道:

“我民国大总统以一大都督身份之时,尚不畏惧与日开战,今我中华兵强马壮,远征欧洲,何惧之有?你不走,那便战!”

你不走,那便战!

这是堂堂正正中**人的宣言!

说罢之后,徐树铮犹恐对方再事罗嗦,即将话筒一挂,扬长而去!

第二卷:北洋之狼 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复外蒙第一功

二今天坏是十更打底,弟黑们,月票支援!…※

你不走,那便战!

这是堂堂正正中**人的宣言!

一次次战争的胜利,早已凝聚起了中**人的信心和士气!

而此刻站在日本人面前的,是一个在骨气和烈性上丝毫不逊色于是萧天的铁骨军人!

徐衬铮!

在接到最后通蝶之后,徐树铮成竹在胸,料日本人区区一百余兵力。加上中国欧洲之威居然不敢与中国大军抗衡!

果然,过半时,库伦办事处的电话来了,向他报告说道:

“日本武官松井,已将驻库伦军队  20人的武器,全部缴来。”

徐树铮收复外蒙第一战的对手。又是日本人!

而这位民国第一怪杰,不费一枪一弹。仅凭口舌,竟然就让骄狂不可一世的日本军人主动放弃武器!

徐树铮的怪脾气忽然又上来了:

“让人把这些武器送到北京。亲自交给大总统。告诉大总统,我徐树铮接受政府任命之后,使日人  20人缴械,不战而胜!”

这多少有些骄横了。

这一层的意思,其实是想告诉萧天,你在青岛浴血苦战,这才迫使日人投降,而我徐树铮一枪未发。一人未伤,毛使日人折服,在这一层上我徐树铮可超过你了。

举凡怪杰,必有其行事怪异之处。

其实当萧天任命徐树铮为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后,早就有了这样心理准备。

只要能帮国家收复国土,你想怎么使脾气就怎么使脾气!

解决日人武装之后,徐树铮立即下令,命八十辆卡车,载着武装整齐的雄师,浩浩荡荡,开进库伦。

徐树铮与驻库伦办事处长通过电话之后,意兴豪迈地站在大道旁边,目送一辆一辆的兵车。向库伦方向驰去。

他料知日本驻军解除武装之后。蒙人因失去奥援,对于将来取消自治的交涉,一定顺利无阻;又想道中**队欧洲逞威,风光无限,和满清。和袁大总统,和段棋瑞执政时何其天差万别?随口吟道:

,正习比北

“冲寒自觉铁衣轻,莫负荒沙万里行,似月似霜唯马啸,疑云疑雨问鸡鸣。中原搅辔信孤愤,大海回澜作夜声,且促毡车趁遥曙,沉沉闯阖渐清明。”

据说大总统萧天在得到这首诗。笑对边上人道:

“我和比不了徐树铮二他徐树铮大将一怒为收边,随口做来诗词。何等豪迈。我不如,我不如。徐树铮才是我真正文武双全之将!”

中**队挥军进入库伦,为了向蒙人炫耀武力,徐树铮预先命令各部队长,每一辆卡车,限载20名官兵。并将每一士兵所携武器,尽量显露于外,使自车外观之,铠甲鲜明。枪刀如林。

待兵车进入库伦市区,又特意绕着几条店铺连绵、人烟稠密的街巷。徐徐前行,然后才开向库伦西郊,当年袁世凯命令修建的驻军区域红

内。

但当车辆进入营区之后,并不准士兵下车,而由军官监视着  要士兵们都俯伏于车厢之内,然后自外明巨幅帆布覆盖,使车外看不到车内

人。

安排妥当之后,将车重又开离营房,于离库伦不远之处,又重行杂入新来的兵车行列以内,一同进入库伦市区。

就这样往往返返,把那些未见过世面的蒙古人,看得眼花撩乱。简直就不知西北军开来多少人马?

接着,当日上午日本驻军的缴械事件,同时传遍库伦全城,使一般蒙古人对这位少年英俊的徐将军敬若神明一般。

库伦西郊的红城营房,原是袁世凯派人督建的,其规模之大,足够五个师居住。

徐树铮此番先头部队不过只有一旅人,其编制名额虽较一般部认为多。但八千多名官兵总无法住满这样大的一所营房。

但徐树铮对此亦早有安排,他在军队到达之前,即规定每一个连应住入容纳一团人的营房,且须在各营门外边布满卫兵,并严禁当地人民接近营区,以免泄露真相。因此蒙人以为各营房内皆住满军队。其数目至少应在五万人以上,却不知尚不足一万人。

由于徐树铮这一布置,对蒙古人的心理作战,已收了显著的胜着。

徐树铮于抵到库伦后。即感觉蒙人秉性多疑。如在谈判交涉时用翻泽,不但将会失去原意,尤容易导致误会,故于抵库仑的第三日,即请来一名翻泽人员。向之习学蒙语。并告左右人:

“在我学习蒙古文之时,非有特别重要事故。概不会客。”

仅仅费去两周的恶补时间,徐树铮对蒙古普通语言即能畅谈无阻。及至次后和蒙古“总理”巴特玛及各喇嘛会谈,就是他亲自用蒙语发言,而不用翻泽。

这个徐树铮当

他不光在军事上用兵如神。还是个诗人、文学家,外加语言天才。从没有基础到能用当地话流利对话。竟然只用两周时间,让人骇然!

蒙人到了这个时候,真把徐树铮当成神明一般看待,唯恐徐大将军一怒,蒙古顷刻灰飞烟灭!

这个时候在外蒙唯一能对徐树铮造成一点威胁的就是前俄国顾问,但在十月革命之却沦为土匪的那些俄国人了。

但是各国十月革命之后。这些俄匪只是劫掠物资,并无政治目的,因此无法阻挡中**队。

中国骑兵曾经和俄军交手,对所谓哥萨克骑兵的骑术也并不恭维,他们唯一比中**队厉害的地方是下坡的时候敢于双手放开,依靠双脚控马,依然能够持枪还击。而中**队只有上坡的时候敢做这个动作。

到达库仑的徐树铮,很快展开铁腕手段,把谈判权也抓到了自己手里!

徐树铮一方面对内阁“总理”巴特玛施压力,同时也准备要求政府径行明令撤销自治。他的做法完全是霸道的,因为他有兵在库伦,所以敢为所欲为!

那些蒙人哪里敢和徐树铮抗衡?

在谈判时候,徐树铮态度强硬,寸步不让。说到愤怒时,几次拍案而起,把那些谈判的蒙人吓的面色如土。唯恐徐大将军一怒,蒙古顷刻灰飞烟灭!

0月。日,历史性的一刻到来!

之前拖延不断的谈判,竟被徐树铮在一日内解决!次后,徐树铮致电北京政府并大总统萧天:

“今日巴特玛召集喇嘛王公全体会议,议定先由活佛盖印,率众具呈自请撤治;一切条件办法,概从另定。

饬人来求。今晚不必再逼,日内定即办妥。树铮允以不逼,但仍须从速办结,由活佛派大员随树铮入京。觐偈大总统致贺云云。恐其夜长梦多,故必严促其速定也。仅此报呈,伏祈察核。制树铮

一天后,外蒙古自治政府准备了两份自愿取消自治呈文送徐树铮,请求代转呈中国政府。

这当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徐树铮的筹边使署总务厅厅长王荫泰,在外蒙撤治谈判中也出了不少的力,不过他的贡献不能见于官书。

据说哲布尊丹巴有一位弟媳妇是当时库伦的活跃人物,人还长得不错,由于她能常常接近活佛,所以在政治上便颇有力量。

王荫泰当时算是一个美少年。又是徐树铮身边的红人,所以这位蒙古贵妇和王之间便传出了罗曼史,而传说徐树铮且令王荫泰透过这位活佛的弟妇向活佛活动撤治,活佛最后同意撤治,这位弟妇的劝告也起了一定作用。

但不管怎么样”口  8年;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