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 >

第59章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第59章

小说: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云看着冯辉昌,看着他那变了几变的脸色不知说什么是好。
  那冯
  家二老因为祖母的一番说辞,才好好地将冯辉昌养大,并送他去读书。

☆、第九十四章不同待遇

 
  听到这里,冯辉昌没有再言语,低着头,立刻让他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虽说自己对冯家二老将自己拘谨在村子里务农,觉得委屈了自己的才学,可并没有认为张氏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妥,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这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认为他的亲生母亲就是这个样子的,从来没有过疑问,没有过怀疑。
  想起临来时,冯母张氏还高兴得眉飞色舞的模样,他不明白也不能理解,如果张氏只是后母的话,她为何会将自己好好养大,仅仅是为了亲生母亲的那句所谓的断言吗?她对自己的亲生子冯辉祥都那么冷漠呢?怎么会因为自己没有影子的所谓“飞黄腾达”而对自己如此用心?
  想起临进京之前,张氏疯疯癫癫地嘀咕的话,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来了。
  可见,冯家二老对自己的未来很是期待的。
  而且,冯家二老也是知道当时萧大人给自己的书信中的内容的,知道萧大人所说的自己是萧大人故人的后代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又糊涂了,如果说萧大人所说一切皆不是真实的,那么冯家二老为何没有对书信中所说的自己实乃萧大人故人之后有什么疑问?
  而是那么自然,只是兴奋,如果考虑到这里,难道萧大人所说的一切皆属实?
  那么,冯家二老到底有没有对自己亲生母亲下手呢?如果是的话,他们就不怕被人查出真相?
  如果不是的话,他们又为何搬家。脱离冯家本族,难道仅仅是为了隐瞒自己不是张氏亲生的事实?
  。。。。。。
  他的心很乱,脑子里一团乱麻,越理越乱。
  他不知现在如何面对萧大人和他的家人。他现在还接受不了这种可能。
  增云却没有他那么多的犹豫,因为她对以前的记忆相当于为零,而且这些事情本来也是发生在“冯增云”出生以前。自己怎么可能知道呢?
  此时,萧大人的三个儿子见冯辉昌这个态度就有些气愤,这些年来,他们都眼见着自己的父亲四处奔走,倒不是下面的工程真的需要他亲自去,仅仅只是为了各处走走去寻访寰姑姑。
  所以自己父亲这些年来对他们这些子女来说是位不合格的父亲,在他们需要父亲的时候。父亲却经常是在各处寻找寰姑姑。
  可见着每天祖母因思念寰姑姑而哭伤了眼睛,眼见着父亲为了了却祖母对寰姑姑的思念而不停地寻找,他们又怎忍心去责怪呢?
  一介女子流落在外,虽说有个丫鬟在身边,身上没有银钱。又能做些什么来讨生活?又是平时深居闺阁的娘子,恐怕连生存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他们渐渐长大之后,因手足之情,也就越来越能理解父亲的心思和付出。
  现在眼见着此事有了结果,可寰姑姑的儿子似乎又想不通透,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他们是又急又气。
  只见他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那个萧导似乎稳重成熟很多,站起身形对父亲道:“父亲。事情突然,恐怕兄长一时也想不明白。他们一路劳累,先让他们洗漱用膳歇息一晚再说,您看如何?”
  萧大人看着冯辉昌那晦涩不明的脸色,也无可奈何,恐怕是谁一时也都不能接受吧!
  他大手一挥。就起身走出中堂,萧老夫人随后也跟着出去了。
  萧老夫人对于冯辉昌的表现更是气愤,当初丈夫为了守孝和寻找小姑子,推迟了与她的亲事三年,所以小姑子的儿子反而比自己的大儿子都大。
  成亲之后这么些年来,自己丈夫经常不在身边,自己又是当爹又是当娘的将子女们带大,虽说自己婆婆很是通达,对自己这个媳妇很是宽容,帮了自己不少的忙,可自己这么些年来相当于活寡的日子还是让自己时常难耐。
  现在如若这个小姑子的儿子能够通情达理,明白那冯家二老对他的不太干净的心思,能接受自己丈夫为舅舅,那么她还会认为自己的多年委屈和付出是值得的,可现在。。。。。。
  所以,萧老夫人连瞧都没瞧冯辉昌,只是望了增云一眼,能叫自己丈夫一声舅公,可见是个通透明理的。
  出门后吩咐了旁边的婆子几句话,让她们安排好这个孩子。
  萧老夫人自认自己不是没有情谊之人,就是看在婆母和丈夫的份儿上,自己也愿意善待小姑子的孩子,也不枉负丈夫多年的辛苦。
  
  萧大人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任职,因为祖母和父母都在京城,所以为了尽孝道,在起初下去锻炼了几年就都回了京城,守在祖母与母亲身边。
  萧导见父母皆已离开,于是走至冯辉昌面前施礼道:“兄长,请先用膳,然后尽早歇息吧!”
  冯辉昌抬起头,勉强地扯出个笑容,谢道:“多谢弟弟的照顾!”
  萧澄则白了冯辉昌一眼,冷哼一声,走出中堂,萧敦则紧随其后,也离开了。
  三位夫人对视一眼,犹豫了一下,大夫人则示意两位弟妹先行离开,自己来招待这个孩子。
  萧家家训严厉,兄友弟恭,母慈子孝,夫妻和睦,所以虽然位至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几个儿子媳妇相处和睦,没有那么多的肮脏事。
  两个儿子可以对姑姑家的兄长如此无礼,两个媳妇却是不能的,所以临走,两位夫人皆上前与冯辉昌见礼道别。
  增云也在一旁向各位夫人施礼,口称婶婶。
  两位夫人见孩子对自己施了礼,还称了长辈,急忙分别摘下头上的碧玉金簪和腕上的通体莹白玉镯塞到增云手里。
  增云哭笑不得,自己只是以礼相待而已,怎么像是自己在要见面礼似的,呵呵!
  大夫人也忙摘下自己脖颈上带着的一串珠链,也塞至增云手中。
  增云有些难为情,大夫人笑道:“孩子,长辈赐不可辞哦!”
  看来自己只能收下了,有些尴尬地道:“侄女儿给各位婶婶准备的礼物还在车上,等明日侄女儿再给给位婶婶送去。”
  二夫人捂着嘴笑道:“呵呵!瞧这孩子,以后多孝敬孝敬你外曾祖母和舅公、舅婆、和我们多亲近亲近就可以了。对了,还有你五个哥哥和两个弟弟,还有三个姐姐。”
  哇!这么多人,这么一大家子,自己很是喜欢,前世今生增云都感觉很孤单,所以听了自己有这么多的表兄弟和表姐妹的,还真是很期待呢!
  三夫人见着增云眼中的兴奋眼神,也乐了起来,看来自己的那个女儿又多个玩伴了。
  大夫人则看着增云喜欢得不得了,自己可只有四个儿子,没有女儿的,这个这么乖巧,真是让自己喜爱。
  大夫人见两位弟妹出了门,就回头望向丈夫萧导,见萧导正在与冯辉昌轻声说话,开导冯辉昌,心里虽然对冯辉昌很是不喜,但毕竟是姑婆的儿子,还是要以礼相待的。
  于是上前拽了丈夫的衣袖道:“老爷,还是尽快领兄长和增云去安顿洗漱吧!都已经近酉时末了!”
  萧导就停了原先的话头:“兄长请随兄弟去住处安顿吧!”
  冯辉昌刚才听到了增云与三位夫人的交谈,心里很是不舒服,自己乃是她的亲生父亲,可她对自己还不如对这里的人亲近。
  出了中堂,旁边等候的婆子忙上前施礼对大夫人讲了老夫人的安排,大夫人一愣,这老夫人对增云很是优待啊!竟然将府里最好的院子给了她,可那个分给冯辉昌的院子却是府里比较偏僻的院子。
  怎么还分别对待呢?看来老夫人对这两人的喜恶不同啊!
  等增云由大夫人亲自领着进了碧荷院,此时天色已晚,虽然看不清楚院子里的模样,但增云感觉得到这个院子的精致,看其行观其状感觉很是喜欢。
  大夫人见增云领来的两个丫鬟和两个小厮,就只给她安排了两个婆子,正是去凤来镇接增云的那两个婆子。
  安顿好之后,增云对大夫人施礼道谢,大夫人看着增云用完晚膳才离开。
  而冯辉昌那里则没有这么好了,院子比较偏僻,整整走了近两刻钟才到了那个落秋院。
  进了屋子,一股子尘土霉味,显见着不经常打扫的院子。
  萧导心里有些尴尬,面色却是不显,母亲给兄长安排的这个院子太不合适了,父亲寻寻觅觅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寻来了他,母亲却因不喜而如此对待兄长,岂不是辜负了父亲多年的心血和情谊?
  他哪里知道,对于冯辉昌来说,这样的院子也已经是够宽敞的了,只是没有经常打扫,布置简单了些而已,但即使这样对于冯辉昌来说也是非常的奢华了。
  萧导急忙令家丁彻底打扫一下,从库里舀出上好的客房所用的被褥铺盖和用具等。
  又见冯辉昌没有随身伺候的人,就又派了两个家丁和两个婆子来照顾他。


☆、第九十五章姐妹

  
  增云不愿意错过这美好的春日的早晨,于是第二天早早地起了床,几个下人伺候着她洗漱完毕之后,就来到院子里。
  这是自己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的空气可比前世的空气好了几百倍,天空是空蓝空蓝的,空气闻起来都有股甜味似的令人舒服。
  昨天进院子的时候天色已黑了,没有看清楚这个院子的模样,现在正好看个清楚。
  只见四周白墙黛瓦,围墙里面是抄手游廊,游廊旁边架有蔷薇丛,几棵垂柳鸀意正浓,另有几棵桃树已经盛开,院中山石鲜花点缀,又从院外引来活水,养有锦鲤荷花,上架白石板桥,溪畔还有亭台。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增云喜欢得不得了,以后有机会自己也要建个这样的宅子。
  增云正逗弄着石板桥边溪中的锦鲤,有个婆子前来禀道:“小娘子,该用早膳了,用过早膳还要去给老夫人请安,如若现在太夫人还好的话,先要给太夫人请安的。”
  是了,进了这样的府中,必是要遵守府中的规矩。
  自己虽说是闲散惯了,此时却是不能,于是赶紧随了这个婆子进了正堂,红梅端来一盆水,增云洗了手,才坐在桌边用餐。
  昨晚有大夫人在旁,增云有些紧张,加上过度劳累,也饿过劲儿了,所以食之无味。
  现在,歇息了一晚,体力早已恢复,也不觉得那么紧张了。细细咀嚼着萧府的早餐,嗯!很好吃!回去还得再换个厨子,好让自己天天能吃上这样的饭菜。
  那两个婆子在旁有些焦急,请安的时辰到了。这小娘子还在这里细嚼慢咽呢。
  增云见着婆子不断地挪动双脚焦急的样子,就放下碗筷,涑了涑口。说道:“走吧!去给舅婆请安。”
  带了玉兰还有那两个小厮,那两个小厮手捧着给老夫人和各府的礼物,就随着一个婆子走出院子,昨晚进来的时候,增云并没有看清楚院门上面的匾额上的字,出了院子,回头才看清楚“碧荷院”三个字。
  一边感慨着。一边观赏这府中的建筑。
  一路走来,才发现路过的院子大部分都没有自己院子气派,不过也很是别致。
  看来尚书府就是与平民百姓的宅子不一样啊,自己这么一个客居几日的小孩子都能住上这么好的院子。
  增云随着这个婆子进了一处院落,这个院子显见着比路上别的院子大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