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 >

第47章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第47章

小说: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氏听海建峰问增云就侃侃而谈:“这孩子啊生下来就很聪慧的,自从为妻与增云一同被冯家逐出家门,这孩子就忘了冯家人和事儿。后来这孩子特别爱看书,每次路过书肆都会买许多的书,什么书都有。在圣医堂出主意改造药材仓库和盖大棚种植西瓜,这些都是孩子在书上看到些故事和事例想出来的。至于神奇玩具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想出来的,那些个东西连大人都觉得有意思。这不,因为以前那个什么用长了毛的浆糊治好伤口的事儿,她又受启发制出这种药。”
  增云是从自己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又从小带到大,所以虽然不可思议了些,但赵氏是无论如何不会怀疑自己的女儿有何不正常的。
  而海建峰则不同,自己对这个孩子只是从最近几个月才认识的,要说是什么从书上看到些事例就能想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法子,自己可是不太相信。自己什么书没看过?自己怎么就没想出这些法子?还有神奇玩具里的那些个离奇古怪的插页故事,一般的人怎会想出这样的故事?好在这个孩子只是将这些心思用在赚银子上。
  海建峰警告似地将自己对此药的一番说辞对赵氏说了,赵氏一想也释然了,她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太惹人注意。
  ***
  关于关于女主的亲生父亲还有个大坑,需要过段时间才到埋坑时间!
  还有亲pei007关于女主的评论,本人也在评论区加以了解答,内容太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感谢yy******、shelly7212、e视力每天的票!感谢所有人的票!
  请其他所有喜欢本文的亲们也不要忘了每天投票哦!
  


☆、第八十章冰火两重天

  请各位亲们多投些票票!o(∩_∩)o~
  ***
  本来新年海建峰是要去海老夫人和老太爷身边过年的,但今年因为海建峰长兄去了京城,而赵氏又有了身孕,所以海老夫人就来了书信,让他们一家三口不用折腾了,等孩子生下来再见面。
  海建峰只是给京城送去了礼物。
  增云这些天一直忙着制备青霉素钠的事情,还要忙碌自己庄子,所以这个新年的礼物都是郭七领人去准备的,然后挨家送了去,收到赵府礼物的有张奶奶家、汉阳楼、圣医堂,还有柳记蔬菜铺子、庞县尉以及闺塾的各位师长。
  虽然拒绝了柳岩的求亲,但生意还是要做的。
  三叔家因为患病一事,三叔和姨娘都不方便出门,增笀太小,于是增云就让郭婶子派人将自己府里的过年物品分派了些过去。
  至于李宏与黄氏的婚期约定在除夕这天,在这里,新年去新娘,是个吉利的事情。
  有句老话讲:不管有没有钱,娶个媳妇过新年。
  所以,增云从海府回来当晚,黄氏就来磕头告辞。
  增云让管理着自己私人仓库的佩兰取出两匹锦缎,又从上次进京二皇子赏赐的朱钗中选了两个适合黄氏这个年纪戴的送给了她。
  黄氏磕头道谢出去了,明日一早从府里出嫁。
  郭婶子过来请示了代蘀黄氏的人选,新买的人增云是不放心的,只能从后宅子给木匠和绣娘做饭的人里头选两个了。
  郭婶子将那五个婆子找了来,增云从中挑了两个看着顺眼的留下了。
  除夕这一天一早,众人就起来开始准备给黄氏送亲。
  李宏来接亲的时候,与黄氏一起又给增云磕了头才离开了赵府。
  所有下人都很是羡慕黄氏,下人虽说是低人一等,但谁又不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见自家小娘子如此仁义,对待下人如此宽容,都很是庆幸。
  今天又是新年前一天,所以每个人都很是兴奋。
  送走了黄氏,府里又贴上对子,挂起灯笼,窗上贴了红色窗花,一派喜庆气氛。
  增云与圣医堂的高少爷和那位老郎中给那三个人打过针就分开了。
  在三叔家,增云给了增笀一个大红包,在将让人给增笀缝制的新衣递给增笀的时候,增笀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是好。
  其实早在冯辉祥得知自己得了这个不治之症的时候就给冯家二老送了信儿,结果冯家一直没有消息,以为他们没有收到消息,就又送过两次书信,还是没有得到一丁点儿的回信儿。
  冯辉祥心灰意冷,冯家二老这是连孙子都不要了?
  此时的冯家,冯家二老坐在堂屋八仙桌旁,都有些提不起精神来。
  自从接到冯辉祥的来信,冯公就想着派人将孙子接回来,但二儿媳却无论如何不同意,说是这个脏病传染得厉害着呢!得上了就好不了了。
  侄儿说是没被传染,这万一被传染了呢?接回来岂不是将这些人也陷入危急之中?
  这是她明面上的说辞,心里却又嘀咕着,这侄儿过来了,将来也没有父母,这边不还得照顾他?将来娶个媳妇还得给搭上不少钱呢!
  这冯家老二是个听媳妇话的人,就也跟着反对接增笀回来。
  冯家二老见老二家如此反对也无奈,只好打算让冯辉祥一家自生自灭,连声都不敢吱了。
  冯辉昌自从与那丫鬟搬出去住了之后,没多久就听说张氏有了身孕。
  冯母亲自来劝说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张氏肚子里的孩子就再给她个机会。
  冯辉昌就搬了回来,如今这张氏张咏莲的肚子也挺起来了。本来以为这个通房丫鬟也能怀上个孩子,结果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动静,就找了个郎中看了,却说是早喝过了绝子汤,不能孕育。
  现在冯辉昌对很多事情看淡了,对什么事情也都提不起精神来,所以对冯家其他人对待冯辉祥一家的态度也没有心思去反驳,虽然心里很是瞧不起。
  就这样,冯家没有人来看望过冯辉祥一家,任其自生自灭。
  冯辉祥与沈姨娘见此也对冯家心灰意冷,只是一心希望增云的药能将他们的病治好,然后好好地领着增笀过日子,以后不再浑了。
  当增云听沈姨娘讲完这些的时候,暗叹这冯家不是一般的冷漠和无情,又暗自自己母女幸亏已经出了冯家,不再与那些人有任何纠葛。
  当增云穿着郭婶子让人给自己做的玫红色新袄新裙来到海府的时候,海府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这海知县可是头一年在镇子上过年的,以前都是去府城和海家二老过。
  所以早在几天前,海府门前就常常有各色人等来送年礼。
  今天是年前最后一天,来的人更多。
  增云从边门进了海府,直接去了后院,来到赵氏的正房。
  婧媛早已在赵氏的房内了,母女二人正在聊着天,秀兰也坐在一旁陪着。
  当增云进了门,玉兰将增云白色披风摘下的时候,屋内几人都呆了眼神,增云今天穿着这套玫红衣服太漂亮了,映得两腮粉嘟嘟的,眼睛也像是星星落在嵌在花朵中,亮晶晶的。
  增云与众人见礼之后,坐在赵氏身边,秀兰让出赵氏身边的位置,站到后面去了。
  海建峰忙完了前院的事情,回到内院,与众人进了年夜饭。
  因为赵氏有身孕不能守夜,几人打了会子麻将也就散了,增云除夕夜就被留在了海府。
  第二天大年初一,增云和婧媛一样给海建峰和赵氏磕头拜年,每人一个大大的荷包。
  拜完年增云又急急忙忙去给那三人打针,然后就回赵府了。
  增云则觉得去海府过除夕夜挺累的,因为有些拘谨。
  海建峰如果知道增云会有这个想法一定会骂她的,自己从来没有给增云立过规矩,让这个孩子难受过。
  ***
  今天临时有约,才回来,发文发晚了,让大家久等了!
  感谢yy******、e视力、sunyuhe520每天的票!感谢所有人的票!
  请其他所有喜欢本文的亲们也不要忘了每天投票哦!

☆、第八十一章妖孽

  因为每天要打针,要看顾着圣医堂制备青霉素,所以这个年增云过得没有什么年味儿,连庞玉娇投给她的拜帖她都没有时间去理会。
  等她抽出时间来的时候,庞县尉一家已经前往府城了。
  经过接连几天注射青霉素,冯辉祥等三人的治疗效果显著。
  这三人中,沈姨娘的病症是最轻的,经过这七天的治疗已经消了病症,只是按增云的意思再注射三天巩固一下。
  而冯辉祥大面积的丘疹也已经快愈合好了,不过还需要接着治疗。
  那个病症最严重的商人也明显好转,只是那塌陷的鼻梁不可能再恢复了,而且眉发也不知是否还能够长出来。
  有了神医赠送药方制出神药的消息也如长了翅膀一般传了开去。
  圣医堂将那三套设备都投入了使用,这些日子已经生产出了一大瓷瓶的青霉素,有第一次的三倍量还多些。
  圣医堂的几个稳婆已经被增云培训了出来,用青霉素治疗花柳病的事物就不用增云抛头露面去了。
  。。。。。。
  第二茬西瓜和大棚里的青叶早熟蔬菜在年前就派郭七领着人收了,给汉阳楼、柳记蔬菜铺和柳记水果行送去了,青叶蔬菜卖了不到六十两银子,西瓜也比第一茬少了些,才卖了七百多两。
  青叶蔬菜和西瓜上市之后,因为数量不多,主要被供给了京城和府城,没有几天的功夫就一抢而空,据说还被宫里的御膳房采购去了一些。
  ……
  立春快到了,各个庄子的管事儿回话说马上要开始春耕。需要深翻荒地、整地了。
  既然春耕即将开始,那么多的荒地就需要人手了。
  年前买来的这些人进行冬季护理和冬播还凑合,如果进入全面春耕种植就差远了,招工现在是当务之急。
  增云让大家出主意,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建议招佃户。有的建议招浮客。
  浮客就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哪里有活就住在哪里的人家。
  雇佣浮客需要给他们提供住所以及饮食,甚至家属的工作。当然农具和种子也是必须提供的,但这些人不是奴役。只是雇佣关系。
  佃户省心,基本都是当地的,不用管住管吃的。也不用提供农具种子,等收成的时候只按谈好的比例上缴收获的庄稼就成。
  至于招多少人,每个庄子的各管事儿做了统计。报上数,竟然共需要四千三百多人。
  也是,如果在前世那么现代化的时代,种这些地还得需要两千来人呢,何况现在这么落后的年代?
  这么多人如果招浮客的话,费用可不是一般的大,而如果招佃户的话则又省心又省力。只是利润不太大而已。
  增云还是决定招佃户好了,事先与他们谈好种植什么、分成比例。同意就佃,不同意则不佃罢了。
  各个庄子也已经买了那么多的人,让他们负责管理着山林、池塘,山坡上与山下的荒地以及那单独的一百多顷的荒地就由这些佃户去种就可以了,由自己买来的那些人来管理这次佃户也足够了。
  增云派小厮去请牙侩过来,开始招佃户。
  这么多人,一天竟然没有招够,断断续续的招了六天才将八地招了四千一百多人。
  按每个管事儿报的数,按照佃户所住的远近将人分派下去,各自领回各庄子去了。
  正要歇口气,那边有官府衙役上门了。
  也许是海建峰有什么事儿吧!增云这么想着就让人进来。
  衙役只是陪同的,而那宫里的公公和刑部的官兵才是正主儿。
  只见公公和官兵一进来就喝令众人接旨,众人就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