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地枪王张绣 >

第43章

北地枪王张绣-第43章

小说: 北地枪王张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当日在场的袁绍却是暗中一凛,心道:“幸好当日没有胡乱说话,若非如此今日出丑的可能还有我。”

而当日亦在场的曹操却是冷冷地看着袁术,心道:“袁公路,平日让你积些口德不听,今日得罪之人却是找上门来,看你今日不仅将自己的脸面丢尽,连袁家的脸面也丢尽了。”

袁术虽然惊讶于自己当日之言被张绣听去了,不过他出身高贵,哪曾吃过如此大亏,刚刚被张绣教训了一顿,却是心中不忿,想起张绣方才曾言还有一文章要赠送,又想到就算一天赋绝伦的才子,亦不可能一次连写两篇传世之作,到时自然可以寻到破绽反击,便开口说道:“张兄方才曾言要作文章两篇,现在只见一篇那另外一篇何在?”

袁绍却没有想到袁术还不死心,听得袁术说话,连忙拉他一拉,只不过却被袁术拂袖躲开了,袁绍知道袁术心意已决,自然不想陪着袁术丢脸,静悄悄地移步到曹操身旁,离开袁术远远的,而袁术旁边的一些宾客亦是精明之人,见得作为袁术兄长的袁绍也躲开了,自然亦纷纷移步,到得后来袁术身边之人都离得他远远的。

张绣见得暗暗好笑,暗道:“想不到袁术这么快就被众人抛弃,其性格如此,怪不得日后亦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第七十六章 显露文才(下)

不说张绣在暗中感叹,那边袁术却是咄咄逼人道:“张兄莫不是才华已尽,想不出好文。以吾看来,张兄本来就是不通文墨,方才那一文恐怕亦是张兄盗篡而来的吧。”

张绣却是不怒,反而笑着问道:“袁家四世三公,想来袁兄仕途定是一片平坦,绣请问袁兄历任何职?”

袁术冷哼一声,扬起头颅傲然道:“术已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岂是汝一个小小的裨将军可比。”

张绣听得,却还是不恼,又说道:“绣在长安,曾听闻孟德兄初为洛阳北部尉,即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孟德兄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如此所为,当一好官也,且问袁兄任上有何建树?”

袁术张了张嘴,呆了一下,张绣便知道他心里没底,不过袁术亦是精明之人,立即回道:“术所接触乃是军中机要,岂能与你一个小小的裨将军说,若是你是外敌所派遣而来刺探消息,术岂不是成罪人乎。”

张绣冷冷一笑,回道:“袁兄果然无所作为,绣今日再写一文,赠与诸位,诸位皆是朝廷重臣,乃是百姓父母官,当以儆效尤。”说完走到蔡邕跟前,说道:“蔡先生,且借绢布一用。”

蔡邕微笑着点了点头,将绢布递给张绣。张绣接过之后,直接就走到方才的案前,将绢布铺好,然后拿起毛笔沾了些墨水,从容地写着,如方才一般,边写还边念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很显然就是张绣盗来的一篇《阿旁宫赋》,众人听到张绣前面所念,听得不停地摇头晃脑,津津有味,明显对《阿房宫赋》中用词之华美赞叹不已,不过当听到最后一段的时候,众人脑中却是一惊,震撼不已,待得张绣写完之后却是都默不作声。

这篇文章警告的不仅仅是身坐皇位上的汉灵帝,还有他们这一群当权者,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篇《阿旁宫赋》说得明明白白。

张绣拿着绢布走到蔡邕面前说道:“蔡先生,此两文为贺礼绣已送到,绣尚有公务在身,就此告辞了。”

这时蔡邕才反应过来,见得张绣要走,极力挽留。不过张绣觉得自己文才已经略显,今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这里人多嘴杂不便久留。若是真正大能之人,见到或听到今日张绣的表现,恐怕亦会按耐不住好奇之心,来拜访张绣一二,这就是张绣今日显露文才的主要目的,只不过没想到的是袁术还这么极力配合,却是成就了自己,损了他袁家脸皮,这仇算是结了,只不过对于袁术,张绣只是暗暗警惕一下,记在心上,并没有十分在意罢了。

张绣推去了蔡邕的挽留,带着张济、贾诩和胡车儿三人静静地离开蔡府,而当张绣离开了良久,场中众人四处寻觅却都没有发现张绣,向蔡邕稍加打听,才知道张绣已经离开了。

这一段小小的插曲看上去并没有影响到众人吃酒的好心情,只不过酒席散去之后众人之中有几多个彻夜难眠就不知道了。

这几日,安邑城中到处都张灯结彩,显然是为了庆贺卫家长子卫宁和大儒蔡邕之女昭姬的大婚的。只不过张绣与卫家之人不熟,亦没有在意,每日就来回于别院与军营之间,由于将领的人手不太足,张绣亦不想胡轸和张济两人太过劳累,三人却是轮流在军营中训练士卒,而一应粮草张绣自然招河东郡丞伸手要了,河东郡丞也无所谓,一应大军给养他都向朝廷上报,而河东地处洛阳之北,与洛阳只是一河之隔,灵帝自然怕河东动乱了,于是吝啬的灵帝对于河东战事上报的粮草给养全部批了下来,使得张绣训练大军的强度也有了提升,大军的战斗力明显比在长安之时加强了不少。

卫家迎亲之日,张绣却是呆在营中,听着城内热闹的声音,张绣却是心道:“便宜卫仲道你这药罐子了,能娶到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大才女。”对于蔡邕的女儿昭姬,张绣还是知道不少的,想起她坎坷的一生,张绣亦唏嘘不已,以前曾经也有想过将此女收入房中,改变她的一生,只不过这几年实在太忙,错过了时机,当得知她消息的时候,已经听到她要嫁人了,张绣自然心中有些怨念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下午,当胡轸来到营中与张绣交班之时,却是带来了一个对张绣来说是好事,对卫家来说是噩耗的消息。原来昨日卫仲道与蔡昭姬拜堂之时,卫仲道当众喷血倒地晕了过去,这事到场的众人都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卫老爷子处理得当,自己和另外两个儿子一同陪酒,却是将贺郎酒的程序都弄完了。只不过宾客们都知道卫仲道之事,自然不会久留,草草吃了些饭菜和喝了几杯都纷纷告辞了。

而早上听传闻,卫仲道尚未醒过来,蔡昭姬一个晚上自然受尽委屈,卫家之人都将她当作是不详人,只不过碍于蔡邕的脸面没有周围说而已,而蔡昭姬是一个聪明的女孩,这些风言风语自然听到不少,加之今日乃是回门之日,蔡邕又未去洛阳任职,却是自己一个跑回家中去了。

听了这消息,张绣表面上自然为卫仲道叹息不已,跟胡轸说了几句什么希望他早日康复的场面说话,又说到时回登门到卫家拜访,送上些药品探望一下病情。但心中却是暗喜:“这药罐子果然命不久已,听闻昭姬呆在卫家一年,只不过现在这药罐子拜堂之时就喷血晕倒,想来这一年他的身体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此看来这药罐子根本不可能与蔡MM同房,那我不就是……”张绣一个人就在胡轸惊讶的目光中陷入了沉思。

——————————————————

多谢书友幻影大盗的打赏。。。。

第七十七章 评时论政(上)

回到安邑城中,张绣先让仆人到城中买些贵重药材,然后和张济、贾诩领着胡车儿去卫家拜访,毕竟张绣大军现在屯驻安邑城,如果知道卫家出事了也不登门拜访实在说不过去,放下些药材又说了几句客套说话就离开了,其中自然打听到不少有用的消息。好似卫仲道到现在还没有醒来,还有大夫诊断,卫仲道身体太过虚弱,不能下床,必须在房中静养等对张绣来说的好消息。好消息有了,不算好的消息自然也有,蔡昭姬回门之后不想回卫家,只不过在蔡邕老爷子严词勒令之下才不得不回到卫家之中照顾卫仲道去了。

出了卫家,张济却是先行回府,张绣则是和贾诩、胡车儿两人到安邑城中闲逛去了,在城中逛了一圈也没有再走下去的yu望,便去到上次那一间小酒馆之中消磨一下时间去了。

不过刚来到酒馆之前,就见到曹操和几名文士在酒馆的门口正准备进去。却是曹操眼尖,离远就望到高大的胡车儿,在仔细一看却见到张绣走在前面,却是首先对旁边的几名文士说道:“各位想见之人就在前面,待操将他请来,今日好尽兴而谈。”说完指了指张绣所在的方向。

曹操身后的几名文士见得,纷纷点头,其中一人说道:“吾等且到二楼雅间落座,静候孟德兄佳音。”曹操向几名文士拱了拱手,然后迎向张绣,走到近前说道:“伯渊,别来无恙乎?”说完当先作了一揖。

张绣回了一礼,说道:“孟德兄,我等只几日未见,绣自然无恙。”

曹操哈哈一笑,说道:“操与几位友人准备去吃酒,却是见到伯渊,不知伯渊可愿与操等同饮?”

张绣问道:“可有袁氏兄弟?”

曹操笑道:“伯渊还惧公路和本初?他们早已回洛阳去了。”

张绣笑了笑,回道:“非是惧,只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罢了。”

曹操听完,细细品味了一下,说道:“话不投机半句多,伯渊果然文才非凡,字字珠玑,与操等同饮不知伯渊意下如何?”

张绣笑着回道:“固所愿也,不敢辞耳。”

曹操哈哈一笑,和张绣并肩走入酒馆,贾诩和胡车儿则是跟在其后。上得二楼雅间,却是见到方才与曹操一起的几名文士都已入席,却是空着主位,曹操与张绣却是互相推让,最后还是以曹操年长为由,让曹操坐了主位,张绣则坐在下首,胡车儿则被安排在末座。

众人坐定之后酒菜就端了上来,待得酒馆的人都退下去之后,曹操却是首先举杯道:“今日诸位有缘在此相会,且同饮一杯。”几人一饮而尽之后,曹操才为张绣介绍众人。

只见曹操指着张绣对面一名儒雅的文士,说道:“他是颍川荀彧,字文若,人称王佐之才。”

张绣听得此人就是荀彧,小小地惊讶了一下,拱手道:“想不到是荀氏八龙,久仰大名。”

荀彧亦笑着回道:“人言张伯渊仅一武夫,想不到却是才华绝顶之辈。”

接着曹操又指着荀彧下首之人说道:“此乃文若兄之侄,荀攸,字公达,现居黄门侍郎一职。”

张绣和荀攸客套了两句,又互相拱了拱手,算是见过。

接着介绍的一人张绣当日在蔡府上亦见过,正是钟繇,两人相互行了一礼。

接着曹操介绍后面两个衣着朴素,一看就知道是寒门士子的人却令张绣又小小地吃惊了一下,却是郭嘉和戏忠,开始的时候张绣并不知道戏忠是何人,但听到他字志才的时候,张绣就明了,他就是曹操第一任的谋士,戏志才。

后面介绍之人,一个是曹操的好友,河内人韩浩,字元嗣,现今乃是河内太守王匡属吏,由于王匡和蔡邕乃是好友,特遣韩浩来送上贺礼。一个乃是钟繇好友京兆杜陵人杜畿,字伯侯,正准备到郑县任县令,听得钟繇等好友在此,特来一聚。

这里几人中,二荀、郭嘉、戏忠之才张绣最清楚,而钟繇处理内政之才绝对不在二荀之下,至于韩浩这人张绣略有记忆,但不甚清晰,虽然汉末有名之人海了去,但能和眼前这几人为友,自然也是才识不凡。至于杜畿,这个人张绣最没有记忆,只是隐约记得历史上好像是在曹操手下混饭吃的,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