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生化大宋 >

第21章

生化大宋-第21章

小说: 生化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的病已经好了,让他们速作准备,明日三军开拔前往幽州。”
第三十二章 失机
    冯青宝却是担忧周主的身子,劝道:“陛下,您大病刚有起色,怕是不宜舟车劳顿,不如暂且休养几日再说吧。wWw、”
    周主啪的一拍龙榻,斩钉截铁的说道:“决战在即,一日也不可耽搁,你顺便告诉他们,朕不登上幽州城头,誓不班师。”
    冯青宝自不敢违命,忙走了出去通传周主之话。
    众将本就不愿北攻幽州,当日见周主生病,均是劝其以龙体为重,班师回朝,周主不许。后又周主病重,昏迷不醒,无人可治,众将皆以为此番周主将有不测,遂暗暗下令各营军士准备行装,以备随时动身回朝。
    不想就在山穷水尽之时,突然冒出来了李灵这么个毛头小子,竟然三下两下的将周主的病给治好了,诸将惊喜之余,却是忧心又起,遂推选张永德去面见周主,上呈诸将班师回朝之请。
    那李重进知周主向来决断固执,必不会肯轻易班师,自己若是去进言,多半是自讨责骂,所以这时也不去和张永德争,只是推请张永德前去面圣。
    张永德城府不深,自瞧不出周主的心意,眼下诸将又是共同推选他,连李重进也是称赞他深得圣上信任,说话最有份量。他心下得意,也就当仁不让,扯起嗓门来喊着要见圣上。
    周主病刚刚有所起色,张永德说话一向是没深没浅的,冯青宝自然敢放他进入惹周主生气,遂摆起笑脸来苦苦相劝,那张永德却只是不听。
    那张永德缘何敢如此放肆,只因当年太祖驾崩,今上继位,北汉趁机起倾国之兵入寇大周。高平之役时,周兵本已溃败,周主全赖张永德与赵匡胤拼死力战,这才反败为胜,巩固了大周政权。故而周主对他极为信任,虽然屡有鲁莽之言冒犯,却也不加以重责,最多也不是言语喝斥几句罢了。
    眼下张永德在外叫嚣,周主虽气,却也不想在众将面将对其责备,伤了他的面子,干脆避而不见,任他扯高了嗓门在外呼喊,只是不睬。
    那张永德一向自恃周主宠信,却不料周主竟然不见他,在诸将面前是大无脸面,遂心下一横,一把推开劝阻的冯青宝,腾腾几步奔入了内帐之中。
    一直站在龙榻旁的长公主一见他如此无礼的闯进来,眼目一睁,身形一动却已挡在了张永德身前,寒光闪过,长剑出鞘,剑尖直刺向他的眉心。
    张永德大惊,急收脚步,硬生生的停了下来,那剑尖只悬在他额前寸许之处,再往前少许,恐是要当场毙命。
    周主知她这个皇妹武功了得,剑招凶狠,生怕她真的伤到张永德,忙叫道:“皇妹,莫伤他性命!”
    长公主长剑微晃,转眼间已归入鞘中,这剑出剑收,一气呵成,当真是潇酒之极。
    那张永德只觉眉心微痛,似有针扎的感觉,伸手摸了一摸,却见指尖上沾了一块极细的血斑,不由大骇。原来方才长公主那微晃之间,剑尖已如电光一般在他额头轻轻一点,刺破他一点皮肉以示警告,需知眉心处乃是脑部要害,此剑若是拿掐的毫有不准,便有性命之忧,由此可见这长公主的剑术之精,实已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
    张永德立时惊起一身冷汗,咕咚一声跪了下来,惶恐说道:“臣……臣拜见陛下,拜见长公主。”
    周主眉头微凝,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张永德,你好大的胆子!”
    张永德见周主精气神比先前不知好了多少倍,心下甚喜,又见他面色凝重,似有怒意,却是心中一凛,定了定心神才道:“陛下龙体转危为安,实乃我大周之福,臣总算是放下心了。”
    周主听他说得诚恳,有所感动,脸色遂缓和了几分,道:“抱一,你可知擅闯御帐是什么罪吗?”
    “臣当然知道,但臣有忠言要上奏陛下,此事关乎大周社稷,臣冒死进谏,请陛下明见,”张永德一脸正色,语气颇为慷慨激昂。
    “你有什么忠言就说吧,朕听着呢。”
    张永德遂正色说道:“天下未定,国中空虚,四方诸侯眼巴巴的盼着京师有变,如今陛下大病未能痊愈,易州距汴京又相隔千里,若陛下还执意北攻幽州,一旦京师有变,大周社稷危矣,臣恳请陛下下旨班师回朝,以安天下之心!”
    他说话间,周主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等他说完之后却道:“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张永德道:“帐外诸将皆是此意,臣也是奉众人之意冒死劝谏,请陛下三思。”
    周主沉默不语,熟思良久,却是轻声一叹,道:“朕料想你的这些话也是别人所教,抱一,难道你就不明白朕的用意么?实在是令朕失望透顶。”
    这“失望”二字,张永德听在耳里,却是比听百句痛骂责备还要难受,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周主摇了摇头,道:“罢了,你先起来吧。”
    张永德怔怔的站了起来,他不知周主心是到底是怎么想的,遂不敢再出言。
    “朕若是没记错的话,曹彬是你的属下吧?”周主忽然发问。
    张永德忙答道:“是,曹彬现任兵马都监,确是臣的下属。”
    “听李灵说,他这个大夫就是曹彬引荐的,你是曹彬的上司,也算立了一功,朕要重赏你们。”
    张永德见周主一会对他“失望”,一会又要重赏,却有些摸不清头脑,但也知越是此时越得小心谨慎,遂道:“此乃臣等份内之事,不敢妄图陛下恩赏。”
    周主正欲再言,忽然帐外一人高声言道:“臣赵匡胤求见陛下。”
    “是元朗呀,快快宣他进来。”周主闻知匡胤归来,心中甚喜。
    片刻之后,那赵匡胤疾步走入帐内,跪拜于地,道:“臣赵匡胤叩见陛下。”
    李灵在一旁细细打量着这位为天下文人赞颂的“宋太祖”,却见他生着一张国字脸,大耳,皮肤稍黑,身形壮实,除此之外,却也并无什么出奇之处,,想来史书上所载那些“帝王之相”,“极贵之容”,多半是史官逼于压力,为皇帝们杜撰修饰罢了。
    周主温言说道:“元朗快快平身。”
    “谢陛下。”赵匡胤站起身来,又道:“陛下,臣听闻您生了重病,不知现下病情如何了?”
    周主摆了摆手,道:“朕的病日后再说,你先说一下幽州的情况吧,依你赵匡胤的本事,想来用不了一日便攻下了幽州吧。”
    赵匡胤的脸色刷的一变,转眼望向张永德,道:“张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那什么……”张永德心惊胆颤,吞吞吐吐不敢出口。
    周主似乎猜到了什么,脸色骤然变得凝重起来,道:“元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抢攻幽州失利了不成?”
    赵匡胤蓦地跪倒于地,道:“臣有罪,当日臣率三万军马轻装而行,本已行至幽州三十里之地,却突然收到张大人的文报,言陛下病重堪危,叫臣放弃幽州,速速赶回易州。臣心忧陛下,只得率军急速赶回易州,不想……”他唉了一声,道:“总之是臣之罪过,请陛下责罚。”
    “你何罪之有,”周主喃喃说道,脸上的表情却是愈来愈难看,忽然喝道:“来人呀,将张永德拖出去斩了!”
第三十三章 神武
    这周冲榜,请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投票支持,谢谢。Www;
    ~~~~~~~~~~~~~~~~~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大惊,那张永德更是惶恐万分,爬到龙榻前搂着周主的腿哀告道:“陛下饶命呐!臣当时以为陛下病重,若是抢攻幽州不成,必然军心大乱,臣一心为陛下和大周江山着想,故而才会假传陛下之命招回赵大人,请陛下恕罪呀!”
    论地位来讲,赵匡胤乃周主义弟,而按官职来讲,他却是张永德部下,此时不忍见张永德被处死,遂上前求道:“陛下,张大人一向对您忠心耿耿,此事虽有不妥,却也是为陛下尽忠所致,还请陛下恕罪。”
    李灵却是有所不解,史上记载,赵匡胤是在张永德被外放之后,才升任殿前都检点之职,从而掌握了中央禁军的实权,为日后的篡位打下了基础,这说明在周主柴荣未死之前,姓赵的心中确已有了夺帝位的野心。
    若是此时周主将张永德斩了,那么殿前都检点之职自然就非他莫属,岂不是对他大大的有利!那为何他赵匡胤在这个时候却又要为张永德求情?他应该在背后再推一把才是呀。
    李灵又细看周主表情,虽然脸上一副肃杀之意,但眼神中却流露着几分不忍,李灵恍悟,想来这周主虽恨张永德,却并不想真的杀了他,只不过不杀他又难以服众,那赵匡胤必是猜到了周主真意,故而站出来替张永德求情,一方面是给周主一个不杀张永德的借口,另一方面又是搏得了张永德的感恩之心,最重要有却是消了周主对他的猜疑之心。
    想那五代之时,武将权重,后晋、后汉、乃至本朝皆是武将篡权所建,周主虽然神武雄略,终不免为后世子孙担忧,故而对身边的大将难免有所疑心。赵匡胤乃是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且又是周主结义弟兄,可谓位高而权重,周主自然也会对其有所防备,而赵匡胤此举正是向周主显示自己重情重义,无意于争权斗利,这也是自保之策。
    李灵虽是这么推测,但毕竟也不知那赵匡胤心中是不是这么想的,却是心念一动:“那张永德也有推荐我之功,于我的升迁多少有恩德,既然柴荣不想杀他,我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算了。”
    心意一定,于是也跪了下来,道:“陛下,恕微臣直言,您的龙体身系大周安危,眼下您病重初愈,不宜劳动肝火,倘若病情有变,岂非乱了军心士气,依微臣之见,便是有天大的事情,不妨等您身体痊愈后再加以决断吧。”
    李灵可算得上是周主的恩人,眼下周主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他李灵的面子却不能不给,况且他心中原就不想杀张永德,李灵这一劝解,正好给了一个周主合适的台阶下,遂冷哼一声,道:“张永德,此罪朕且给你记下,待得胜还朝之时再作处置,朕望你痛思悔过,戴罪立功,否则,休怪朕不念旧情。”
    张永德好容易保下了一条命,怎敢再多言,遂唯唯称诺,拜伏于地。
    周主赐他三人平身,又道:“元朗,辽国的援军距幽州还有几日的路程?”
    “臣回师之时已闻知辽主亲率大军出京,若依正常的速度,此时当距幽州只有五日的路程,不过臣听说那辽主每日都要睡上七八个时辰,故而大军离京之后走走停停,行进速度甚缓,怕是还少也要五六日才能赶到幽州。”
    周主沉思片刻,又问道:“元郎,依你之见,我军能否在辽兵援军赶到之前攻下幽州。”
    “这……”赵匡胤稍一停顿,又道:“如果我军现在就出发,由易州赶往幽州最少需一日的时间,那么就必须在五日之内攻下幽州,而此番抢攻未成,幽州方面闻知易州已陷,必会加强防守,那萧思温虽然无能,但毕竟城中有两万守军,且都是契丹士卒,又兼幽州城墙高厚,我军要想在五日之内攻下幽州,怕是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和辽军正面决战,我军能有几成胜算。”
    赵匡胤欲要直言,话到嘴边却是无法出口,周主见其欲言又止,遂道:“直言无妨。”
    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道:“断无胜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