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嫁郭嘉 >

第6章

回到三国嫁郭嘉-第6章

小说: 回到三国嫁郭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看到后,马上放下酒樽,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袁绍。

我当时就晕了,我要上厕所跟你和袁绍有什么关系!是你能替我解决还是袁绍能替我解决!

事态紧急,已经刻不容缓……

趁袁绍低头倒酒的一刹那,我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回转到柱子后面。这柱子后面就是个屏风,简直是天助我也!于是我又移动到了屏风后面。

心里紧张地砰砰直跳,生怕后面大喝一声,然后我的大好前途就全断送了。

话说回来,现实生活果真和小说电视剧不一样——这汉服袖子宽,下摆长,上个厕所也太不方便了!况且这年头还都是旱厕……

我是第一次如此为抽水马桶的流传而感动。但是有一点我必须要声明,即使已经身在这个厕筹(注释)文化辉煌灿烂地时代,唯独这点本姑娘是不会入乡随俗的。

令人作呕的时间已经过去,现在回去未免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还不如等着散场了再去找郭嘉,现在就到处逛逛,参观参观这袁府。

咦?站在青色纱帘后叹息的女子是谁?衣着竟如此华丽!

仔细一看,此人生的也是气质不凡,虽称不上是花容月貌但是却别有一番特色。这勾起了我莫大的好奇心——初来这三国,除了郭嘉那个我不想再提的小表妹,见到的就都是男人,这还是第一次跟美女有初次近距离的接触。

女子立即警觉到向自己投来的“饥渴”目光。不过,这位夫人一看只是位普通的侍女,便也不当回事了。

而从这位夫人佩戴的首饰来看,她在袁府也一定是颇有地位。

“大人还在宴客?”夫人朱唇轻启,也不知在对谁说话。

“那边的那个,对,就是你。”夫人有些急躁地说。

“是。”我连忙答复。

“真是……还要多长时间?”她又问,来回踱着步子。

“这……奴婢不知。”我心里很不情愿自称奴婢,人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扎根在我心里了。

“大人还不回来,今天尚儿状态尤佳,必须让大人第一眼见到我的尚儿。”女子便焦虑地边踱步边碎碎念道。

这下子我大概是明白了。

如果没说错的话,这女子应该就是袁绍最宠爱的刘氏,而她口中的尚儿应该就是袁绍最宠爱三儿子的袁尚。看来从这个时候起这一家子就开始勾心斗角了。

“母亲!”伴随着略带稚嫩的一声呼唤,袁尚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就难怪袁绍想立小儿子袁尚了,这袁尚生的确实是一美少年,长得白白净净,简直就是一个无须版的袁绍。

注释: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如厕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

正文 第十回 前途无亮

“让你在屋内读书,为何又跑了出来?”刘氏问道

“母亲,孩儿实在是不好读书……”袁尚皱着眉头说。

“这怎么行!多读读书长点脑子,也好博得你父亲的喜爱啊!”刘氏微微有些生气。

“可是……”袁尚还想解释,但是刘氏完全不给他机会。

“要知道,你可是母亲我的全部心血,难道你想前功尽弃么!”刘氏严厉地说。

听了刘氏的话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我的高中时代,父母似乎也常说什么前功尽弃,什么高考是唯一出路这一说,这让我有些感叹哦感同身受,于是我竟不自觉地开了口。

“其实……也不一定非要这样,少爷他也许是武将风范……”

“你说什么?”我的话刘氏马上吸引了刘氏的注意,她美眸圆睁,愣愣地看着我。

完了!看来是说错话了。我连忙谢罪,“夫人恕罪奴婢不经意间竟然……”

刘氏看看我,又回过头看看袁尚——她那个长相可爱的儿子正睁大眼睛无邪地看着她。

“尚儿,你喜欢当将军么?”刘氏抓住袁尚的双肩问道。

“当然喜欢!堂堂男儿就该披坚执锐,驰骋沙场!”别看这袁尚生的细皮嫩肉,倒是有一肚子侠肝义胆,他这大义凛然地样子倒是让我肃然起敬。

“不愧是我的尚儿,从今日起,我的尚儿就习武为主。”刘氏看到袁尚有如此决心,自是十分喜悦,笑着抱紧了他亲爱的小儿子。

“对了,以前似乎没有见过你,你是新来的?”刘氏忽然转过脸看着我。

“是。”

“看来你还有几分才智,自此你就侍奉我左右。”刘氏笑着说。

什么!我一听觉得脑袋简直要炸开了,侍候在她身边?虽然我不介意跟美女做个伴,但我好不容易来着一趟可不想制作个侍女啊!况且就算是做侍女也不要在这啊……

“那就这么定了。”刘氏刚刚一脸的怒气马上烟消云散,粉面神采飞扬别有一番成熟韵味,也难怪袁绍会宠爱她这位小妾。不过她怎么就这么帮我决定了啊!我还没答应呢!

“这样我心中也算舒坦些了。”说完,这位美人便款款挪进了房内。

“这位姐姐,真要恭喜你了。”袁尚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我身边,歪着脑袋对我咧嘴一笑。

这小屁孩竟然还恭喜我!要不是在你身上看到了我们几千万高中生同胞的血泪我才会这么惨!

“多谢少爷。”我忍住怒火故作镇定。

“不谢不谢,姐姐真是生的美丽。”他又说,如果说郭嘉这样那是轻浮,那袁尚这孩子就绝对是厚颜无耻了。

“姐姐下次见。”说完袁尚便悠然自得地走出了大门。

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我后悔了。

自己这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么!老老实实站在一边就完了,干嘛非要插这个嘴!这世界上唯一买不到的就是后悔药,现在我倒好,肠子都悔青了。最惨的是让郭图知道,本以为帮了兄弟一个小忙可以换顿花酒,没想到竟然惹出了这么多麻烦事!

现在走也许来的急吧……我在心里琢磨着快步走出了这个是非之地。绕了一大圈后又回到了这大厅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酒宴竟然已经散场了,而且还不是散场一时半会。

情急之下,我拉住一个正在收拾桌子的下人便问:“酒席何时散的?”

不料那人上下打量我一番,不太客气地扯着小细嗓门嚷嚷道:“你想什么呢,这都半个时辰了,快点收拾吧。”说完拿起三个酒樽就往我怀里一塞。

“郭嘉大人你看到了么!”我把酒杯又塞给那下人。

“郭大人?哪个郭大人?你说郭图大人我看见他和一个没见过的一起走了。”

一起走了?就这么走了!我真是有些欲哭无泪了,不会我从今往后就彻底沦为婢女了吧!我一把拿过给自己塞给那人的酒杯,直冲冲地往外走。

“唉,你去哪儿啊,这还没收拾完呢!”那人在后面大喊。

“我去把这几个洗了!”

“你方向错了!!!”那人还真是执着,抻着小细脖子在后边喊道。谢谢你兄弟,要是哪天姐当权了,一定给你个太监总管做做。

“主公,昨日向您提及的畜兵马之事,不知您意下如何?”

听这个声音,应该是沮授吧!我环视下四周,找了个枯草丛把怀里那三个酒樽扔了进去,还用雪盖了盖免得一下子就被发现。

“啊,畜兵马之事,我且与你意见相同~”袁绍似乎是有点醉了,说话的语气还带了颤音。

“那沮授就去兵营安排此事。”

“好,此时就全权交由公与你负责~”

“是!在下领命。”从沮授的声音中可以听出一丝难以抑制的喜悦。其实完全可以理解,身为谋士既然不能冲阵沙场,自己的谏言能被采纳,自己的才华可以得到赏识,那就等于沙场上一骑当千之功。

见袁绍走远,我便立马快步追上还未走远的沮授。到了这建安年间,我发现自己的体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似乎玩电脑的时间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总是成反比例的。

“沮授大人,请留步!”

“何事……是你?”沮授看到我竟成了袁府中的侍女,不禁吃了一惊。

“沮授大人您这可是要去营中?”

“正是,你又如何知道?”

“刚才意外听到,真是惭愧。”

“不要紧,无需介意。”

“沮授大人,月莲有一事相求。”说完话我就唰地一声往地下跪。

“月莲姑娘你这是为何啊!”膝盖还没着地,沮授就连忙将我扶起。这让我想起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他似乎总是这样,什么事都抢在前面,或者应该说是“防患于未然”?

“沮授大人,请您携我同去!”

“什么!?你这是胡闹!”沮授那是相当震惊,不过这样的反应也算是在我预料之中了。

“大人认为怎样的人才有资格做谋士?”

“长于谋略,敏于世事。”沮授张口便来。

“那大人认为月莲哪里有所欠缺?”

“月莲姑娘,沮某确实认可你的才智,可你终究还是女人。”

“大人错了,月莲不是女人。”

正文 第十一回 黑白双煞

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说服了沮授。

我说的那叫一个声泪俱下——什么现在如今天下大乱,只有袁公可以平定叛乱匡扶汉室,为了报沮大人您知遇之恩,不图虚名,只求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也算是问心无愧,死而无憾……

最后沮授一声叹息将我扶起:月莲你一女子尚有此般觉悟,沮某佩服,若天下人皆有此心,那何愁不能平乱呢!

然后我又如愿以偿地穿上那身男装,和沮授一起前往军营探查军情。这绝对是我目前为止感的最大一票,即摆脱了沦为侍女的危险又可以探查军情,可谓一箭双雕。哈!哈!哈!不愧是生于二十一世纪和谐社会的有为青年!

然而当我还沉浸在自恋的喜悦中时,马车已经到站了。

北风呼啸。

刺骨的寒风无情地鞭笞着面颊,掺杂着似是来自遥远大漠的黄沙,我本能地以袖掩面。这兵营中的一切都在尽忠职守地衬托寒冬的肃杀,肃杀而不寂寥。

军中浑浊地炊烟,蓄资的吵杂,骏马的嘶鸣……

然而最让我为之震惊地则是练兵时那震天的喊声,整齐而威武。在呐喊由胸腔喷发的一瞬间,所有的长矛,所有的枪头,所有的戟尖无不刺向那地平线上那喷薄如火的红日。

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这才是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这才是金戈铁马战火连天的三国时代!这才是我所需要的。颖川和邺城对我来说都似乎过于安定了,我所了解的三国不正是四处征战,一骑当千的豪爽么!

沮授并没有直接拜访驻守大将,而是唤来了一个曲长。

那曲长似乎已经和沮授混得很熟,见到沮授很是热情。

“现在你手下共有士卒多少人?”沮授问道。

“五百人。”那曲长张口便答。

“依我看,你这里的士卒距五百人的标准远远不够吧。”

“这……”那曲长面露胆怯。

“你就实话实说,主公不会怪罪下来,这次就是命沮某来过问军队编制之事的。”

“唉,实话实说吧沮大人,尚不足三百人……”曲长为难地摇摇头,“这年头兵不好征啊……”

“三百人?那岂不是只兼辖了三屯?”我接话道。

曲长先是一愣(估计是被我的声音雷到了,不过看是沮授带来的人,也便不在猜忌),接着说道,“真是惭愧,不过其他的队伍并不都是如此……”

“我了解了。”沮授辞别曲长后完面向我说道:“你了解队伍编制?”

“略知一二。”

“那好,在此之前,你我需先拜访颜良、文丑二位将军。”

颜良、文丑!?我心头不由得一紧——历史上颜良文丑虽记载不多,但却是不可多得的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