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媚行深宫 >

第25章

媚行深宫-第25章

小说: 媚行深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没求?萼儿道。 

她长叹口气说:都说她冷,可不是真真的冷么?她一向不愿帮人,此次任姐姐苦苦哀求,只不松口。说至此处,再次流泪道:姐姐早知自己朝中无人根基浅。家父犯此大罪,而我又惹皇上生气,哪还有脸苟活于世?本想自尽谢罪求以命换命,现皇上并不来瞧我,想是他已厌弃姐姐…… 

她一面说,一面泪如断珠纷纷落下。 

兔死狐悲——我于一旁也是心酸不己。 

第三十九章 卖官(中)

可是,我又该怎样帮她?我思考良久,屏退左右向她说道:姐姐,你去求皇上。不用等明年,现就对令尊斩立决罢。 

什么?!萼儿睁大眼睛对着我低呼道:妹妹可是疯了么? 

姐姐别急。我微笑道说:请姐姐听妹妹说完。待会儿皇上下朝,去向太后娘娘宫里请安时,姐姐也随后跟去…… 

我如此这般,对着她耳语一番。萼儿将信将疑——又无其他良策,只得一试。 

那天用过晚膳后,我正在灯下发呆,当值的莲蓬轻轻走进来。 

小姐不必等皇上。她轻声说:皇上今夜已在荣贵人处安歇。 

嗯。我鼻中低低应声,伸手拔下头上一枚白色珍珠发钗,轻轻掷于妆台。站在一旁的春菱见状说道:听永泰宫小莺说,荣贵人今日去太后娘娘处,当着太后与皇上面,求皇上对其父斩立决。 

荣贵人怎样讲?我微微笑着问。春菱道:荣贵人说她特意去向太后娘娘与皇上请罪。说她自己已想清楚,纵然父女亲情血浓于水,毕竟以国法为重。皇上圣明之君,必不会因她是后宫嫔妃,一直随君伴驾而特殊。且其父并非司职吏部,竟学别人买官卖官,理当罪加一等。其父官职虽不大,但希望严处其父,杜绝后来者。又说父母之恩无以为报,当着太后娘娘与皇上之面剪下自己一缕青丝,只待其父身死,以此陪葬。 

虽不尽然,但大意如此。 

朝中买官卖官,不少重臣均有份参与。又何故独独处斩荣父?治国之道,除小奸前须惩大恶才是正理。要杀鸡吓猴,也得捉只大点的鸡来杀。荣父本是小奸小猴,自起不到杀一儆百的功效。萼儿一番言语旨在先以情打动文泽与德仁太后,让他们念其一直在宫中小心服侍而心生怜悯;再暗示其父并非司职吏部——既然如此,他父亲如何能够买卖官爵,岂不奈人寻味? 

文泽是何等精明细心之人,又怎么会不到这层? 

后来如何?我再问。春菱道:后来皇上觉得她深明大义,很是感动。太后娘娘也觉得她有孝心,忠孝两全。太后劝皇上,念在夫妻之情对荣大人网开一面。至于朝中买官卖官现象严重,须狠抓吏治方可。不是处斩一个小小知府可以杜绝……最后,荣大人性命得以保全,皇上也顺势去了荣贵人处。 

小姐,春菱望着我说:奴婢怎么也想不通,荣贵人怎么能说出这番话来? 

想不通便不要想。我说,顺势望着她笑道:操心多了倒累得慌。春菱皱眉道:小姐!皇上对您圣意正浓。您怎么又舍得将皇上推给别人? 

她不是别人。我说:她是我交好的姐妹,我最失意时也曾得她安慰。春菱笑叹道:人们常说惺惺相惜——也难怪小姐与同荣二位主子交好,小姐性情中本有荣主子七分柔及同主子三分刚的。 

我闻言笑道:我自己倒没觉得,偏你看得这样清楚。又见左右无人问她说:良妃放在咱们这儿的人找到没有?春菱小声道:奴婢留意多时。今早您走后,香蕙她…… 

我一惊,不可置信地问:怎么会是她?春菱俯过身前向我小声耳语,又出去拿出一物给我看。我见状大惊,与春菱杨长安商量布署一番,这才安歇不提。 

第四十章 卖官(下)

第二日有消息传来,文泽晋封荣萼儿“昭仪”。正命春菱准备贺礼,萼儿已亲过来听雨轩谢我。 

多谢妹妹。她颤声道:日后妹妹若有事用得着我,姐姐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含笑点头。想宫有此姐妹,一时心中大慰。 

傍晚时分,杨长安悄悄进来。 

小姐,他向我悄声道:良主子今日又去了邀月楼。奴才奉小姐之命,卖通锦绣宫里的小林子。他对奴才说,良主子每逢当月初一,都会悄悄带上素金与太监何大劝出去一趟。奴才因想着今日恰是初一,于是提前躲在邀月楼里的一层大厅的横梁之上。等至下午,那主子果然独身进来。奴才见她先对着墙上几个黑布上的大白字叩了四个头——奴才识字不多头一字倒不认得,只知道是“什么行深宫”四个字。那主子叩完头后,又从布后面的墙壁之中找出一个小木盒,再从盒中拿出一张纸。奴才因离得远,也不知那纸上究竟写的是什么。总之良主子看后十分欢喜,又对着那面墙拜了几拜,这才将纸仔细揣进怀里走开。 

知道了。我说。我轻声道:记得此事万不可对人说起。 

是。杨长安应声退下。 

第二日无事,去琴贵妃天籁宫学琴。 

这样过了七八日,她虽仍对我不冷不热,甚至时常冷嘲热讽,却仅限于言语厉害,并不见真正害我。她教习曲目十分用心。有时自己咳嗽得厉害,见我去时,她会让得她琴技真传的宫婢可人指点一二。 

琴贵妃似乎对文泽给我的封号“慧”字颇有不满。有时问我宫中之事,若答不上来,或者答案不如她意,便会冷笑。 

这日刚弹罢一曲。琴贵妃突然又问道:前几日本宫不经慧贵人同意,自行拿“燕语”回来,想必你为此事,心中一直记恨本宫。只慧贵人是否知道本宫为何有此一举? 

见她又考问我,我不由心中暗暗叫苦,表面上却微笑着说:妹妹不知,还请娘娘教诲。 

果然那琴贵妃冷笑道:好一个“慧”贵人。本宫问你,当日若不是本宫拿走你的琴,皇上如果让贵人弹与他听,你又做何解释? 

我自知她一向如此,也不在意,因笑道:妹妹从未对皇上说过我会弹琴。若皇上问,只照实回答便是。 

贵人倒是个老实人。琴贵妃又是冷笑,问道:本宫再问你,你不会也罢了,只是家宴上维护你的人却又如何?皇上岂不觉得你们相互帮衬着骗他么? 

我回想家宴当时情景,不免有冷汗流下。及至想起那日琴贵妃也曾想帮我,知她最自信自己头脑,于是向她笑道:娘娘果然高人,那日只看妹妹情景,便知妹妹不会抚琴弹曲——多谢娘娘关心。 

琴贵妃看我一眼,还是轻轻冷笑。 

你究终还没明白。她说。 

她坐去“燕语”前自顾自弹一曲。曲罢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本宫帮你么?本宫是不想让你们作鹬蚌之争。 

说完,再不理我。 

鹬蚌之争?那么,谁是渔人?她自不会说。而我这里,因此得她多次相助,心存感激。又念她为人所害,才变得如此。之后与对与她相处的十来日,虽仍无多话,却不再对其猜忌隔阂。 

第四十一章 巫蛊(上)

接下来数十日文泽来听雨轩颇多,其次数隐隐然竟有超越良妃之式。那段时日,便有嫔妃看见我时脸上十分挂之不住。 

便有人当我是箭垛,时不时射来三两支暗箭。 

而其中最狠最毒的,要数她们为我设下的巫蛊与风筝两盘棋局。 

那日一早,我从凤至宫请完安出来。突从青石狮子背后闪出一蓝衣小太监。他迎面对我请安,自称是锦绣宫奴才小李子。慧贵人,他低声道:奴才有良妃对皇上不忠的证据,想向慧主子讨个人情。我闻言微怔,并不理他。那小李子又抢先几步拦至我面前,说:奴才此说,慧主子定然不信,只奴才拿出证据来,主子一看便知。他一面说,一面向怀中摸出一土黄色牛皮纸的信封,递至我面前说道:这是良妃命奴才交给那人的信,主子敬请一看。 

我不接信,冷冷地看着小李子。 

小李子看左右无人,突然猛跪于我脚下嘶声道:奴才与芷儿原是远房表亲,奴才先入的宫。芷儿来后,原指着相互间有个照应,只不想……只不想她不过开口过慧主子与小萝姑娘一事向良妃求情,却被良妃狠心杖毙…… 

他就那么怔怔跪着,眼圈通红如血,又道:奴才因素闻慧主子待下人宽厚大方,因想讨一点赏接济芷儿家。昨日家乡来人说家乡发大水,芷儿家房子被水冲走,瞎眼奶奶身患重病就快死了…… 

不要再说。我嘶声制止他,随后褪下手上一只玄玉镯子,俯身递去说道:这只镯子价值不菲,拿去芷儿家中,也算我对她尽一份心。良妃的东西你倒也不必与我……去罢。 

小李子连连叩首,伸双手过头顶接镯子而去。 

当日晚间。文泽与我用过晚膳;正坐在红木桌前准备吃新蒸的金银花雪梨茶时,突听门外有人通传:启禀皇上,良妃娘娘与安嫔娘娘求见。 

文泽还未准,安嫔已衣冠不整地快步冲入。她冲扑在文泽脚下,大声哭道:皇上……皇上,有人要害臣妾腹中皇子。您要为臣妾母子做主啊。 

她将头点在他双膝之上,浑身抽搐不已。随着身体摆动,她头上流苏耳上耳坠与胸前珠链腕上手镯集中交错碰撞,胡乱脆响。文泽膝前黄色龙袍立时浸湿一小片,中有显而易见的脂粉口红污渍。 

爱妃起来慢慢说。文泽一面扶她起来,一面问道:小皇子出了什么事情么?见安嫔哭着摇头,他方才松口气,皱眉道:谁想害小皇子?活得不耐烦了么? 

我见状在一旁柔声劝道:姐姐别急,现有皇上在这儿呢。不如姐姐先吃杯茶,再说不迟。 

我哪敢吃妹妹的茶?安嫔闻言冷笑道:吃了你的茶,只怕我母子有今天没明日!说完她再次对着文泽哭道:就是慧贵人想害我们母子!皇上,臣妾死不足惜,可臣妾腹中怀的,是您的孩儿啊。没想到她这样狠心…… 

文泽看我一眼,皱眉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爱妃说清楚。安嫔哭道:有人证明慧贵人在听雨轩行巫蛊之术。请皇上派人将这屋子一搜便知。 

文泽再次望向我,他眼中竟带有七分疑惑。我见状忙跪于地上说道:皇上,臣妾自幼饱读诗书史记,怎么会做出如此犯忌之事?还望皇上明察。 

良妃忙道:皇上,让人搜搜也好。若没有什么,正可还慧妹妹一个清白。 

文泽闻言点头。 

不多时,有宫人在我床下搜出一个扎满钢针的红衣女式布偶,呈于文泽面前。 

找到了!安嫔大声哭叫道:这要不是找到了么?!皇上,这就是慧贵人害臣妾母子的证明。 

文泽手拿布偶,时而看我一眼,脸上阴晴难定。 

长评:读《媚行深宫》——痛,也享受。

读《媚行深宫》——痛,也享受 

作者:专业评手浅画春山 

很喜欢看小说,看小说也绝对相当多。 

但看小说看到伤元气(痛心疾首到不想看第二遍),印象中只有三次。 

第一次,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从轻松幽默到催人泪下的惨烈结局; 

第二次,沧月《七夜雪》——怀着渺茫的希望等待奇迹发生,却最终没有; 

第三次,许童童的《媚行深宫》——读读停停,总是不忍一次读完…… 

给《媚行深宫》写评,心中压力是很大的。在一个群里认识的作者,感觉亲近的名字,看到她的照片,觉得是个姐姐般亲切的人。读文才知道她的心智竟至如此!令人惊叹和钦佩。 

这是很精致的文。倒不是有多华丽,而是精炼、细致。需要人静心细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