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混世三国 >

第223章

混世三国-第223章

小说: 混世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齿牙发颤,他总觉得诸葛亮在暗示什么。

莫非,诸葛亮这次来,真是来取自己项上人头?

「大王不必紧张,亮这次来并无敌意,我来,只为了与大王说一件事。」

曹丕咕嘟一声,咽下了口苦水,仍是十分警戒的问道:「什么事?」

「大王可知道,当年魏主曹操,听完了华陀的医治方法后,是怎么回答的?」

诸葛亮的模样,确实不像是来取人性命的,但曹丕心神不定,也不多想,摇头便说:「不知道!」

「魏主告诉华陀,这片江山,就是他医治头痛的万灵丹!」

「江山」二字,就像带有无穷魔力,曹丕突然觉得脑子不那么疼了,甚至连君王气度都再次回到了身上:「先生来此,究竟所为何事?」

「我这次来,就是给大王送万灵丹来的!」

诸葛亮想与他缔结盟约,共抗东吴?曹丕眯起了眼:「五丈原之战,西蜀损失了几万兵马……先生莫不是想拿我大魏当枪使,去与东吴拼个你死我活吧!」

眼下北魏危在旦夕,与西蜀缔盟不失为一个方法,但这方法的前提是,西蜀真能帮助北魏走出困境,而不是更陷泥沼。

诸葛亮脸上一笑,刻意缓解场中紧张情绪,轻声道:「大王误会了,这灵丹并非来自蜀中……」

「那灵丹从何而来?」

「北疆凉州,玉门关外!」

第八章最后的机会

徐州,彭城。

天下十三州中,徐州地处南北交界,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曹操就因为得到了徐州,所以才能占得先机,处处压制着吴蜀两国。

而如今,被喻为徐州心脏的彭城,却给东吴大军牢牢的掐在了手心,城外头,三万吴军已将整座彭城围的水泄不通,就等招降的使者回来,若是曹军不降,便会即刻攻城,取下这颗心脏。

大军阵前,马休正调兵遣将,准备着攻城事宜,这彭城兵马十有八九都给调去宛城助阵了,如今内防空虚,据探子回报,城里曹兵不过两三千人,这点人连想摆满彭城墙头都嫌困难,怎么拦的住他手下那些善战之兵。

更何况,他这支部队里还有徐盛,张任两位大将在,只要布下围三缺一的阵势,相信在前无去路的情况下,他就是不派卧底去煽动,里头的曹兵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后路逃命的。

马休看着桌上地图,设想着这计谋有无疏漏处,正想的入神,大帐外却传来了张任的声音:「好消息!马休,好消息啊!」

不待近卫通报,张任已是掀帘入帐,这举动虽然无礼,但他跟马休同出一门,交情自非外人可以比拟,他一入帐,便挥舞着手上军报,大声道喜。

马休见他喜色洋溢,脸上不由淡笑道:「喔?是什么好消息,能让咱们堂堂军神这么沉不住气,还不快说来听听?」

见马休拿他的轻浮举止取笑,张任也觉得一时兴奋过头,不禁脸色讪讪,好一会后,等心情稍稍平复才道:「没想到陆都督的火攻威力如此惊人!宛城来报,北魏十五万大军在宛城给马将军那五千人打的灰头土脸,咱们是以小搏大,用五千人,就换了曹军两万将士的性命!」

「我大哥他们可好?」

「当然没事了!只是听说许褚、程昱等曹将也是安然无恙,这次没让曹丕折了得力臂膀,实在是可惜了。」

「呵呵,人没事就好,他们几个完成了调虎离山之计,便算达成了任务,能让曹军多折兵马,已是意料外的收获,哪里还能奢求呢!」

「说的也是,是咱贪心了。」张任一挠头,把军报递给了马休:「如今曹军不仅士气低落,战斗力也要打上好大折扣,这一次,曹军可是栽了个大跟头啊!」

听到张任对陆逊赞不绝口,马休像是想起了一事,不禁微笑说道:「当年胖爷就说,陆逊都督最善火攻,他的火,可不是常人能消受的,程昱撞在势头上,也算他活该倒霉。」

史册记载,陆逊初出茅庐第一战,就是用火攻大破蜀军,烧到刘备命丧白帝城,他的火攻,听说曾在三日之间,烧的蜀军连退七百里,简直就是后世纵火狂的鼻祖。

这一世虽然因为诸多原因,让陆逊名声尚未彰显,但随着战事频繁,相信他玩火的本事,很快就会传遍大江南北了。

张任点了点头:「这样看来,那曹军好不容易逃出了狼窟,是怎么也走不过都督那虎穴了,都督亲率大军包围宛城,这曹丕要是没了军权撑腰……怕就要走投无路了!」

这话张任说的极为肯定,也不知是对陆逊有信心还是对胖子的贼眼有信心。

可马休听完这话,却只是脸色一沉,半晌后才道:「走投无路……就怕他走投无路后,会铤而走险!」

听的出马休话中有话,张任不由讶道:「马兄弟收到什么消息了?」

马休脸色阴沉的吓人:「听说诸葛亮去了许昌,见了曹丕。」

「什么?难道西蜀与北魏已经……」

见马休凝眉颔首,食指压上了嘴唇,张任赶忙靠近马休,道:「不对呀,若是蜀魏结盟,为何咱们到现在都还没听到消息?蜀魏两国结盟,对他们来说,是振奋人心的好事,他们怎会秘而不宣?到底怎么回事?」

马休长吸了口气,目光看向了桌上地图,手指点向了蜀都成都。

「诸葛亮守口如瓶,理由其实简单。刘备生前开口闭口都是北伐曹魏,匡复中原,西蜀上下更是视北魏为仇寇死敌,若非今日西蜀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绝不会现身许昌,与曹丕结盟。

「至于曹丕……想当年曹操野心勃勃,一心觊觎汉室江山,尽管所作所为饱受士人批评,但,在曹操担任大汉丞相的十五年里,北疆经历过三次鲜卑入侵,两次羌人作乱,但凉州的百姓,却没有任何人再死于关外异族之手!」

草原上的祸患,没人能比出身凉州的马休更清楚,即便曹操是他杀父仇人,但北疆百姓,确实欠这人一份情。

凉州的百姓,都把曹操当成了他们的一片天,守护着他们的一切。

「而如今,一向自诩胜过曹操的曹丕,却要把这片天给毁了,试问,他怎么敢把这事昭告天下,说与世人知晓!」

「马兄弟!你这话到底什么意思?」

「玉门关外,如今已聚集了塞外五胡十六族的胡人,准备马踏边关,入侵中原!而诸葛亮与曹丕签下的第一项盟约,就是开启边境,引胡族入关!」

「这……这是生死交关之事,马兄弟是从哪听来的消息?莫不是听错了吧!」

摇了摇头,想到消息来源,马休不禁长叹口气,语带苦涩:「我也盼是听错了,可惜我还没昏庸到那程度,这消息,是我让解烦军旧部从胭脂楼里头探出来的,那胭脂楼什么来历,我想将军应该明白!」

「胭脂楼?」

张任不奇怪马休为什么派人探胭脂楼,他奇怪的是,胭脂楼为何没把这消息送到前线,或者,陆逊收到了消息,为什么会没有任何反应。

马休知道张任要问什么,他开口便回道:「这消息,胭脂楼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为什么?胭脂楼不是周循一手掌管的吗?他为什么……」

张任张了张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这消息,胭脂楼没让任何人知道?域外胡族入了关,到底对周循有什么好处?那些蛮子天生就是豺狼性子,任由他们进入中原,只会引得天下大乱……

慢着,天下大乱!

「难道周循想造反?」想到胡族入关会给中原带来的影响,张任一激动,出口的声音不禁拉高了几分:「你既然知道了,怎么不去阻止他!」

「阻止他?」马休摇头苦笑:「周循是孙和心腹,如今事情还未发生,我要是这么把事情抖开了,你想,孙和会相信谁?」

这问题,傻子都会回答。

何况,周循的胭脂楼才刚刚并吞了马休的解烦军,马休这么做,要是被安个挟怨报复的罪名,打入东吴大牢,这辈子也就玩完了。

「阻止曹丕?玉门关与徐州相距何止千里,中间隔着曹魏地盘,你想去阻止他,怎么去?就算你只身犯险,及时赶到玉门关,你挡得住关外数十万大军?挡得住域外胡族铁骑?」

十万名铁骑冲锋,四十万只马蹄落下,试问当今之世,谁挡的住?

张任哑口无言,脸色黯然,低头叹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那也未必。」马休叹了口气:「继续等待下去,也许会有奇迹的……」

北疆凉州,玉门关头。

「唉!奇迹……终究是没发生啊!」

城关上,文钦望着关外百里连营,心中是不禁叹息。

他在玉门关已经守了整整二十年,关外大营里驻扎的是怎么样的人,没人能比他更清楚,这些化外蛮夷的血腥手段,凶残个性,所到之处就如同蝗虫过境,除了一片焦土,他们不会留下任何东西。

就像最近一次,司马昭不顾一切,引了五万鲜卑铁骑入关,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给凉州带来了不可抹灭的伤害。

十室九空,许多人家不但被洗劫,连人都给抓去做了奴隶。

这仅是五万胡族入关的下场,要是换成了眼前数十万大军,只怕中原大地,将再无一块净土,而是遍地死城,变成人间炼狱。

绝不能放这些人入关!

文钦眼神坚毅,可一低头,看到了手上黄绸,那活络的心思登时又冷了下来。

十几天前,当他发现关外胡族们举动异常时,他就已派出快马,通报凉州重城武威,请求给予增援了。

可是,等了十几天,文钦等到的,只有一卷黄绸。

黄绸是当今圣上下的诏书,上头没有太多的交代,只有一个叫人无法置信的决定。

命玉门关守将文钦见诏之时即刻开关

曹丕要开关?

文钦在看到那行字时,眼里全是惊疑不定,他不明白,曹丕到底清不清楚这是怎样的决定,他想派人快马回报,要人告诉曹丕,外头那群可不是什么良家百姓,而是比绿林土匪更没人性的豺狼虎豹!

文钦愣了很久,只是,他终究没这么作。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随诏而来的使者,如今正站在他的旁边。

那人文钦没有见过,但他相信,这人绝对是个大人物,从他的举止言行、表情动作,文钦就看出来了。

在数万将士面前把曹丕的旨意说出来,不是什么难事,但能在数万凉州儿郎跟前,说要打开城门,放关外胡族进入凉州之人,绝不会是什么小人物。

这种人,只有胆识是不够的,文钦手下的儿郎,随时都会为了凉州亲人,将这名使者挫骨扬灰,然后让他跟那卷黄绸一起消失在玉门关里。

可这人面对关里数万大军,眼睛连眨都不眨,一宣完旨,就要文钦派人开关。

文钦没有好功夫,却有好眼力,他看的出来,这名使者的功夫,绝对在他儿子文鸯之上。他儿子文鸯的武功已直逼龙将,这个人的功夫,难道会是天人?

不管是不是,文钦只明白一件事,想在这人眼皮底下压着皇帝旨令,不让城门开启,除非是有奇迹发生。

「文将军,麻烦你派人去北墙那里,挥舞红旗作为讯号,那关外大军见了讯号,便会动身入关了。」

曹丕会同意开关,关外那些人必然是他找来的了。文钦可以想象曹丕为何会做这样的决定,这些人都把化外蛮夷当成了傻蛋,都以为蛮子们脑袋单纯,会傻傻的听令,乖乖的办事。

可他们都忘了,那群人不是狗,而是狼,狼只会噬主犯上,哪有什么忠心可言?

文钦摇了摇头,挥手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