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建三国 >

第58章

重建三国-第58章

小说: 重建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一听,大惊道:“平定区区山贼,需要如此劳师动众乎?甘都督,以我观之,其中皆另有内情,此几十万大军如若直逼我桂阳,庐陵而来,我军如何拒之?”

苏飞道:“军师不必太过于疑心,前不久,鲁子敬才来襄阳见殿下,商议一同抗曹魏,如何今日来犯我荆州呢?况且山越族组成山贼,烧杀掠夺,猖狂得目无天地,重兵讨之,也乃理所当然。”

甘宁道:“苏将军勿须多言,军师所言也并无道理,再者殿下昔日告诫于我,以防东吴变计。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应当小心方为上策。”众下将听后皆允之。

甘宁立传令报之桂阳霍峻、南海文聘、李严,小心防备。两日后,庐陵郡来报:“禀大都督,东吴大军平定山贼,直发兵来攻我庐陵郡,庐陵不敌,被敌破城占据,东吴大军正向我安城进发而来。”

正在此时又有兵来报:“禀大都督,东吴大军自江夏出兵,正向我军巴陵而来。”

众将一听皆大惊,甘宁拍案而起,怒道:“孙策竟敢过河拆桥,真是岂有此理。夸我等殿下还处处相援于他,昔日曹操挥军南下屯兵合肥之时,要不是我军进攻长安,他孙策如何解围?今曹魏又欲南下攻取扬州,居然命鲁子敬假意求救于我大蜀;殿下出兵长安,没想到他却过河拆桥,反倒来攻我荆南,没想到孙策意是如此小人!”

庞统道:“大都督,当务之急乃是先使人飞马报之殿下,再下令坚守,以策我荆南守备之万全。此次东吴数几十万大军来势汹汹,不可轻视。君不知春秋战国之时乎?何为友,孰为敌?有时敌已明,友未明,东吴向我军求救乃自不出力,此乃借刀杀人之计;又再趁我军发兵来攻打我军,皆乃兵书所云,友隐比之敌明更可惧也,假途伐虢便是最好的例子。”

甘宁听其言,立传令防守戒备,向江陵、襄阳求救。

……………………………………………………………………………………………………………………

第六卷 三国鼎立 四、荆南守备

话说东吴意取荆州,孙策使吕蒙为主帅,徐盛、韩当为副将,出兵攻取蜀军庐陵郡,又发兵进攻安城,安城、攸县又相继失陷。建安亦出兵,主帅乃是建安太守贺齐,副将吕岱,直向桂阳进军。大都督周瑜自引军与李异、朱然等将从江夏经赤壁而来。

在南海郡,一兵急报文聘、李严道:“禀二位将军,东吴孙策以平延平、临川山贼为由,引兵至我大蜀庐陵郡一带,趁我不备,攻取我大蜀,现庐陵、安城、攸县相继失陷;据探兵报之,东吴建安发兵向我桂阳、末阳进发。”

文聘、李严听后皆大惊。文聘命退来报信之兵,李严对文聘道:“文将军,如今东吴变卦,大军直压境而来,我军应如何应之?”

文聘道:“以我军荆南之兵力,与其相战必败之;然敌军自建安、柴桑而来,长途跋涉,不可急战,我军可坚守防备,以求大王发兵来救援,方为上策。至于桂阳,自会有甘大都督使零陵、武陵相救助,应该会相安无事吧。”李严点头允之。

话说周瑜自赤壁直取巴陵、巴邱,率兵直向长沙而来。甘宁麾下将正商议对策,庞统道:“大都督,以我观之,只要我军坚守长沙,再命武陵、邵陵、湘潭、衡阳严加守备湘水(今湘江)之西,阻敌军向西南进军;只待大王发援军来救助方可。”

甘宁听其言,立命兵飞马传令于邵陵、湘潭、衡阳等郡全力守备湘水之西,阻击东吴军渡河西进。再传令武陵守备洞庭湖之西,以防周瑜军渡湖断蜀军后路。一日后,探兵入报道:“禀大都督,周瑜军已兵临城下矣,正在城外叫战。”

甘宁对庞统道:“军师,可否出城迎战?”

庞统道:“不可,敌军远到而来,兵多粮不足,欲速战速决;现南有吕蒙军,北有周瑜军,此去出战必中敌之计;如若我军出战,其两军必一齐而上围攻,此一败,长沙必失守矣。如今之计还是静观其变,坚守长沙城为重。”甘宁点头允之,立出府上城楼,督守作战。

此时周瑜命李异、朱然为先锋前来叫战。李异叫道:“甘宁,快快出来,与我李异一决高低。”

甘宁在城楼上见是周瑜之旗竖起,叫道:“你等卑鄙小人,枉我军视你国乃盟友之国,你却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反倒出兵来攻我大蜀。”

李异道:“你我两国盟友之约早已解除,此次我军来取荆州,难道要与你甘都督事先打个招呼不成乎?”说完哈哈大笑,其众兵也大笑不止。

甘宁气急,道:“你这帮狂妄之人,我定要一刀劈死你,取下你的狗头,用来作尿壶。”说完欲下城楼出战。

庞统立拦阻甘宁道:“甘都督息怒,千万要稳住气,不可中其计啊;此必乃对方之激将法,如若都督出战,敌军必齐兵围攻而上,阻击都督入城;吕蒙军再引兵来攻城,长沙难守矣。现我军城中有十几万军,只要坚守不出,敌军是久攻难下。只要大王援军一到,大都督再率兵出战亦不迟啊。”

甘宁握紧拳头向城墙上砸去,道:“我只是忍不下这口气,真是气死我也,我甘兴霸自出生以来还没有怕个谁?”

庞统道:“甘都督可记得大王之重托否?如若荆南失守,如何向大王交待?都督应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不可冒然行事啊。”

甘宁紧握庞统之手道:“多谢军师劝阻,不然兴霸真坏大事矣。”甘宁立转身对众将下令道:“苏飞听令,我命你守备南门守备;陈应听令,我命你前去西门守备;鲍隆听令,我命你前往东门守备;我与军师北门坚守,如无我命令不可出城迎战,只可坚守,如若不然,格杀勿论。”众下将应之而去。

周瑜命人叫战数日,甘宁就是不出城迎战,吕蒙自来见周瑜相议,吕蒙道:“大都督我军自江夏、柴桑而来,长途来战,粮草恐不及,应速战速决;依我观之,力攻长沙城,都督率军攻西、北二门,我自率攻东、南二门,两军齐上。都督意下如何?”

周瑜思忖一会儿道:“如今之计也只好如此,蜀军现重守湘水、洞庭湖之西,长沙是必攻之城。以恐兰飞率兵来救援,只好速战速决。”周瑜立传令步、骑二军发兵攻城。

是夜,城下黑不见人。周瑜、吕蒙两军分四路围城而上。探兵报之甘宁,甘宁与庞统立赶至城楼督战,并传令其余三门坚守。甘宁与庞统急至城楼上,见城下黑得不见人,我在明,敌在暗。庞统立命城上兵投柴草于城下,用火矢射之,顿时战火点燃,火光闪亮了东吴兵士,敌已明,庞统立命兵飞箭射杀敌军,敌我双方毕有死伤。庞统对甘宁道:“都督可命陈应、鲍隆、苏飞等将军防效如此,可打退敌军攻势。”

甘宁点了点头,立传命三人分别前往东西南三门,防效庞士元之法点柴火照敌军明,发箭射之。三人领命而去。长沙城自昔日兰飞治理荆州以来,就乃重点建设城池,城固壕深,加之重兵坚守,周瑜、吕蒙军连攻数次均败下阵来,退兵已是第二天黎明时分。

吕蒙道:“本因天黑,敌明我暗,攻城乃最佳时期,然则敌军竟以柴火相照我军,令我军死伤无数。此施计之人,何谓何人?”

周瑜道:“此定乃人称凤雏的庞士元之计。哎,此并非昔日想像那么简单易行。要想攻陷此城,看来此计不可行矣。”

吕蒙道:“那依都督之见,应如之奈何?”

周瑜道:“不若渡湘水战湘水之西,到时甘宁必率兵来救,定可取长沙矣。如若甘宁不出战,可取武陵断其后,荆南可定矣。”

吕蒙道:“都督所言极是,现贺齐将军也应至末阳矣。只要取下桂阳、零陵等郡,荆南便垂手可得矣。”

……………………………………………………………………………………………………………………

第六卷 三国鼎立 五、荆南告急

话说贺齐军自建安而来,直向末阳进军。桂阳太守霍峻使兵向南海文聘、李严求救,文聘留李严守南海城,自与部将慕容烈率兵五万,自溱水而上向始兴方向而来。

又说甘宁向襄阳黄严将军求救,黄严命徐庶、诸葛瑾驻守襄阳,自率兵五万,加之江陵点兵七万,共十二万,在江陵渡江,过公安,向汉寿方向进发。

自我到长安数日出兵进攻武关,我命孔明、马超打我旗帜,先三日率兵十万进攻函谷关;再命杨文义引两万轻骑为先锋,自才引兵二十万与赵云向武关进发,至泥隘口,我对杨文义道:“你自引两万骑前往武关叫战,如若敌军出关迎战,你自诈败而回。我自会命子龙前来相助,到时可反攻。”

杨文义道:“如若敌军不出兵来战,只守不攻,如之奈何?”

我道:“那你便在武关外安营扎寨。”

杨文义问道:“此又是为何?”

我道:“此乃抛砖引玉之计。杨将军应能明之,应留意夜间敌方动静,敌军一旦出战,可退兵回守泥隘口。”杨文义思忖一下,点头允之而去。

此日杨文义率兵至武关下叫战,武关守将牛金、李典闻讯至城关上观之。牛金对李典道:“李典将军可否出关迎战?”

李典道:“兰飞行军一向小心行事。依我观之,此必乃兰飞的抛砖引玉之计。只要我军出战,敌军必齐涌而上。”李典立传令兵士坚守武关,不论杨文义如何叫战,就是不出关迎战。

曹魏二守将牛金、李典二人,正商议对策。牛金道:“依我军关中六、七万军应可敌蜀军区区两万骑,况且敌军今日叫战半日,待敌军入睡,可出兵偷袭,定可胜之。”

李典道:“待探兵回报敌军后无援军上来,再出兵攻之亦不迟,不可冒冒然然而行事。”

正在此时,探兵回报道:“禀二位将军,据探兵所报,蜀军大军并无出泥隘口,此仅杨文义孤军而来。”

李典思索一下,道:“依昔日兰飞行军之战略来看,不可能出此粗心大意,引孤军来战,其中必另有缘由。”

忽又有兵来报道:“禀李将军、牛将军,据弘农来报兰飞大军出潼关正与我军函谷关曹真大将军对持。”

牛金一听道:“原来兰飞是想拖住我军武关,自却引兵攻取函谷关。李将军,依我观之,我等可出兵武关,直取泥隘口,再攻其无备之长安,来个围魏救赵。将军意下如何?”

李典道:“将军之计定可行,就依将军之言行事。”于是李典、牛金各率三万军出武关,直奔入杨文义军营。顿时杨文义军营大乱,火矢飞来,营账着火四起。杨文义率兵且战且退,向泥隘口退回,李典、牛金趁此机会追击而上。

杨文义一到泥隘口,立有一人开城关门迎其入关。一观此人,乃护卫禁军统领武飞是也。城关之上飞箭如雨,李典、牛金军莫敢前进。李典退回数丈,对牛金道:“敌军退回守之不出,不若回武关,今日也大挫敌军势气,也不必再硬攻矣。”

牛金点头允之。立退兵回武关,刚至武关关下,叫开城门。谁知城关上人问道:“你乃何许人也?”

牛金大骂道:“你奶奶的,问我等是何人?混帐连我等也不认识了乎?转眼就不识人了乎?”

城上那人仍道:“你不说,我岂知你是何人?如若蜀军亦来假借之名来犯,我岂可轻信之乎?”

这时出马道李典道:“我乃安西将军李典是也。”刚说完,只听见“嗖”的一声,一箭从城上飞出,李典中箭,落马而下,口吞鲜血而死。

再观城上之人,那人一身戎装,英姿飒爽,身配宝剑,见城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